1. 驕鵬儀器進出口(北京)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驕鵬品牌最早起源於1984年,經過30年的發展,旗下有驕鵬科技、驕鵬工程、驕鵬儀器等多家子公司。公司遵從科學創新、尊重製度、用心溝通、共享價值的核心理念,以地球物理勘探專家的使命,努力成為世界頂級品牌和基業長青的企業,做專業領域供應鏈、技術鏈和金融鏈的領航者。驕鵬儀器進出口(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驕鵬集團的子公司。主要開展儀器進出口銷售、租賃、數據處理等業務。驕鵬儀器進出口(北京)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地球物理勘探儀器設備的研發、製造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工程地震儀、高密度電法儀、無纜地震儀、微震監測系統、瞬變電磁儀、四維流體勘探系統、2D與3D遙測分布式地震採集系統、多功能電法工作站、非金屬大型構件超聲無損檢測系統、地下水監測系統、城市環境監測系統以及相關軟體與配件,產品主要應用於石油、煤炭、礦山、冶金、地質、水電、城建、環保、文物保護等各個領域,在石油勘探、煤田勘探、礦產調查、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勘察、環境監測、文物保護、地面沉降監測以及建(構)築物預警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也為國家重點項目、軍工項目提供技術咨詢支持以及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法定代表人:翟松濤
成立時間:2012-05-07
注冊資本:3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1301489745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順義區竺園路12號院(天竺綜合保稅區泰達融科園21號樓)
2. 深海底的地質現象有哪些
在進入21世紀後的十幾年裡,國際海洋地質學界關注的問題是從「全球變化」這個層面,探索人類活動之前的地質時期,或宇宙范圍內的地球自然環境變化周期和發展趨勢。揭示地球系統在漫長的地質演化過程中,水圈與其他圈層的內部反饋機理以及相互作用,預測地球未來的環境變化趨勢。科學家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1)地球板塊構造和地球構造仍然是海洋地球物理學家們關注的課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人們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對新的地球板塊構造理論進行論證。其研究領域多集中在大洋地殼、被動陸緣和主動陸緣等方面。從早先的大陸漂移說,海底擴張說等基礎,發展成了板塊構造理論,並為今天大多數科學家所接受。人們關心的問題是,關於板塊運動的驅動力的作用方式和內在機理,或者說,造成板塊運動的驅動力受哪些因素影響?板塊的剛性程度、板塊動力學以及相關的地質作用是什麼?其發展過程又是如何進行的?
20世紀70年代後、80年代初,科學家們提出地體構造理論。隨後,各國地質學家、海洋地質學家,相繼發現許多性質不同的地體組成。例如,地層地體、破裂地體、變質地體和復合地體等。雖然,地體本身或各地體之間產生斷裂、漂移、碰撞和增生等不同演化過程,但是,人們有理由相信,地體構造乃是現代板塊構造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於板塊構造的驅動力問題,多數學者贊同是地幔對流及其與岩石圈的相互作用,但是,在具體的對流性質、規模、板塊運動方式等,仍存在較大分歧。特別是對已經提出來的「淺對流模式」和上下地幔分別存在的對流形式--「雙層對流模式」等論點,由於論據不足,產生爭議。
人們更為關注地殼構造和沉積史及俯沖史,包括被動陸緣熱礦史等方面的研究。希望解決的問題是,被動陸緣底下地殼的性質如何確定?在大陸產生分離之前,是否會出現過地殼拱起、擴張、斷裂等地質現象?出現的性質和時間如何確定?被動陸緣下的地殼是否是從大陸地殼演化而來的?大陸分離後立即形成的大洋地殼是否與海底擴張的穩定期形成的大洋地殼不同?被動陸緣如何隨時間的推移而上下運動?它們又是如何影響沉積過程、沉積物的熱狀冷狀史?被動陸緣塊狀滑動過程和模式是什麼?從減少災害的角度看,人們關心,深海溝與島弧之間地帶的構造形式,火山弧與深海溝之間地帶的上下垂直運動,孔隙水在俯沖過程中的作用是什麼?弧後盆地的直接或間接成因?
(2)古海洋學呈現快速發展勢頭。古海洋學是20世紀70年代後產生的新學科,主要是把大洋水體的變遷作為研究對象。在海洋系統中,依靠海洋沉積,研究過去海水與水團、海水化學和海洋生產力、生物地理等方面的演化規律,討論它們對全球大氣和大陸環境的影響。國際古海洋學界正積極投入「全球變化」的研究,其研究的重點是探索人類活動以前或地球以外的全球自然環境變化的周期和趨勢。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古海洋學已經被許多國際組織列為海洋地質學的重要內容。由於古海洋學本身固有的學科多,有跨學科性質,能建立探索機制模式等特點,與「全球變化」的總研究目標十分吻合,已成為「過去全球變化」、「全球海洋通量計劃」等核心研究項的重要組成部分。
(3)關注大洋熱液循環研究課題。20世紀70年代後,通過載人深潛器等,人們對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若干洋底進行調查。人們陸續發現幾個大的洋底熱泉區。熱泉區的發現,表明洋底熱液活動對大洋地殼、沉積物和海水的地球化學研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海底擴張理論,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洋底熱液是含量極高的熱液礦床。這一發現,立即引起學術界和工業界的極大興起。毫無疑問,洋底熱泉將有可能成為未來的礦藏,為21紀人類開采礦藏提供了新的可能。
人們在洋底熱泉區的周圍,發現大量的特殊生物區系,以及高溫缺氧條件下,海水中有極高濃度的有機物,也就是類似原生生命體的細菌。科學家們稱,洋底熱泉好像是一片生命的綠洲。地質學家們為此設想,洋底熱泉的環境,酷似前寒武紀早期生命誕生時的環境。如果這一命題能夠成立,那麼,它將為地球生命地源研究提出很多新研究課題。
洋底熱泉中還有高濃度的化學物質,例如,硅和鈣等。這就提出一個課題,如果熱泉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硅的測量值有代表性的話,那麼,硅可能是由熱液過程以與大陸侵蝕過程相同的速率進入大洋的。假如這個推斷能夠成立,這對於估算在過去2億年中,大洋化學收支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個過程,應當與海底擴張的速率有某種關系。
(4)海洋沉積學已經形成,並發揮巨大作用。在全球變化研究中,人們採用比較沉積學、碳酸鹽濁流沉積和事件沉積進行研究,取得豐碩成果。例如,確定了第四紀以來的海面變化,特別是漸新世以來變化的可比性。資料顯示,它與全球氣候的變化曲線有某種一致性。再如,對災變事件研究表明,災變事件對沉積物的影響,要比長期正常沉積作用大許多。20世紀80年代後,幕式沉積研究和現代災變理論逐漸引入沉積學。陸架沉積動力學研究重點,開始轉向事件沉積學的研究,特別是旋迴和事件沉積在陸架沉積層中的作用和地位,愈顯重要。
大洋沉積物具有明顯的韻律性和旋迴性,它反映出一系列交替的氣候狀況。這與人們普遍關心的海平面變化有直接的關系。大陸及其邊緣地帶的顯生代沉積地層資料,反映了全球海平面的變化。地質時期全球海平面變化范圍在幾十米到幾百米之間。研究表明,長期的海平面變化,可能與洋盆體積變化有直接關系,而短時期的海平面變化,則是由氣候因素引起的。顯然,海平面變化的確切原因,應該說還沒有完全為人們所認識。在南大洋進行的若干深海鑽探獲得大量資料信息,使人們對南極大陸及其周圍的古氣候演變過程有初步了解。但是,當南極冰川在第三紀中期發生大量擴展時,北半球的冰川並不存在。這種極大的反差,讓地質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這是大自然給人們設置的一道課題。
2海底地形地貌
海底地形地貌
近岸帶
海陸的過渡地帶——大陸邊緣
大陸坡上的台階——陸坡階地
大陸坡上的沖溝——海底峽谷
大陸的裙子——大陸裙
大洋盆地
海底的大平原——現代堆積平原
大洋中脊
跨躍美洲和非洲的通道——大西洋底
跨躍美洲和亞洲的通道——太平洋底
印度和澳洲的聯系紐帶——印度洋底
北冰洋底
豐富多彩的陸架地貌
中國近海陸架
中國陸架邊緣的深溝——沖繩海槽
近岸海底皺紋——潮流沙脊群
海島
中國海上交通要塞——台灣海峽
海岸帶地質作用
海岸帶
海蝕作用
波浪地質作用
海岸泥沙運動規律
海灘的物質組成
海岸帶地貌的塑造
海灘剖面的塑造
基岩海岸地貌的形成
多種多樣的海岸類型
夏日休閑好去處——砂質海岸
神奇的海岸——海蝕崖
曲折的海岸——海灣
河口三角洲海岸
紅樹林海岸
絢麗的珊瑚礁海岸
中國的海岸
中國的珊瑚礁海岸
海灘
海灘垂向上的分層
高潮線上的砂
平坦的潮間帶——潮坪
海岸線上的鼓丘——海岸沙丘
海岸線上的「白堤」——貝殼堤
天然的的海中防波堤——障壁沙壩
天成的跨海大橋——連島沙洲
河流入海口
天然的河口捕沙器——河口切變鋒
海洋沉積
海洋沉積物
濱海帶沉積物
近岸沉積
海灘沉積
潮灘沉積
澙湖沉積
風暴沉積
三角洲沉積
淺海沉積
淺海陸架上的自生礦物
淺海陸架上的生物作用
海底沉積物移動——塊體運動
深海中的砂層——濁流沉積
陸隆上的沉積物——等深流沉積
半深海沉積物
深海沉積物
深海扇沉積
海洋沉積柯氏效應
邊緣海盆沉積
沉積間斷
浪基面
沉積垂直分帶性
海洋沉積環陸分帶性
海底構造
現代海洋是怎麼形成
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
地殼運動
陸殼與洋殼
大洋底部的構成——海洋岩石圈
雙變質帶
蛇綠岩套
環太平洋地震帶
海嶺地震帶
洋殼的重力異常
地殼均衡論
洋底地磁異常
海底通訊的橋梁——地殼內的「逆電離層
大陸架的結構
大陸架的起源
島弧海溝體系
海溝的形成
海底火山
大洋中脊的活動——轉換斷層
大陸漂移說
海底擴張說
板塊構造
地磁場倒轉現象
海底黑煙囪
無震海嶺
地幔柱和熱點
大洋——裂谷
海底工程與災害地質
海底沉積物的應力狀態
海底沉積物的觸變性
海底沉積物的蠕變性
埋藏古河道
海底沙波
海底淺層氣
海底麻坑
海底資源與開發
古海洋學
……
5中國海洋地質之父------劉光鼎人物簡介
劉光鼎,1929年出生,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的地球物理、海洋地質學家。1952年,他從北京大學畢業後來到中國地質大學,參與創建了地球物理系,用物理學的方法研究尋找石油,執教12年,桃李滿天下。離開學校後,他不但跑遍了中國海的東西南北,更領導100多位科研人員,把30年海上收集的數據凝聚成中國第一套系列海圖,總結出中國海的演化史。這套系列海圖對我國的海上油氣勘探、環境災害防治、航海等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國內外同行稱他為「中國海洋地質之父」。在中科院,人人都知道他習武尚俠,喜歡寫詩填詞,享有「大俠」和「黃埔教官」的贊譽。
心儀原子彈卻與石油結緣
劉光鼎先生1929年生於書香門第家庭,在北京完成中學學業後,因為感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原子彈的威力,1947年在報考大學時很想學物理,盼望實現研究原子能的夢想。這一年,劉光鼎同時考上了北京師范大學體育系和山東大學物理系的獎學金,他之所以也選擇考體育系,是因為體育系吃飯都可以免費。不過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山東大學物理系。但是他到山東以後深感壓抑,覺得這里的政治氣氛不好,學習空氣很差。不到一年他又回到北京重新考大學,並順利考取了北京大學物理系的獎學金。同年,他在革命老前輩張碩文的介紹下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劉光鼎與石油結下不解之緣,是從兩位石油界前輩的一次傾心夜談開始的。那是1951年7月,譚承澤老師帶領劉光鼎等9名同學離開北京,前往延長實習。說是實習,實際上是黨組織深有用意的安排。當時的系主任饒毓泰,是大名鼎鼎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去世前帶的博士。作為系主任,饒博士正為他學生們的前程擔心,因為,要在理論物理上學有所成,還必須到國外繼續進修,這在當時是不現實的。恰在此時,為了創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地質礦產部和燃料工業部正焦急地向北大延請人才。於是,有了這次特別的實習活動。
到達陝北銅川後,劉光鼎和同學們見到了陳賁、王尚文兩位地質學家。陳賁是中共地下黨員,與康世恩同學,於1938年左右畢業於清華大學地質系,王尚文與陳賁同班,他們都是中國石油地質界的先驅者。在銅川四郎廟停留期間,一天晚飯後,陳賁先生主動找同學們談話。他向同學們介紹了自己工作的經歷和體會,希望同學們投身到祖國石油建設中來。陳賁說,「一個國家要發展,不能沒有石油,石油如果不掌握在國家手裡,國家不能強大也沒法發展」。多少年過去了,劉光鼎對這句話依然記得格外清楚。正是這次整夜的秉燭夜談,啟蒙了劉光鼎的地質認識,並且改變了他的人生道路。他說,愛國就要報效國家,但報效國家的很多問題不是原子彈能夠解決的,石油關乎國家的經濟命脈,更實際一些。於是,此後的生涯中,先生與石油結下了不解之緣。
結束暑假實習回到北大後,學校請中國地球物理界三元老之一的翁文波先生來講課。當時學校讓劉先生給翁先生當助教,白天翁先生講課,晚上,劉先生開大課再講一遍。教學相長,這也使得他的地球物理基礎更加深厚,與石油的關系也更近了。1952年,劉光鼎大學畢業後來到中國地質大學,與另外兩位老師一起創建了地球物理系,並開始了為期12年的教學生涯,為石油戰線輸送了大批人才。
傾心海洋30年 成果享譽海內外
為了中國的海洋地質事業,劉光鼎白手起家,在海上漂泊30年,象梳頭一樣把中國海梳了個遍。我國的海洋物探起步很晚,1958年才組建第一個海洋物探隊;1960年劉光鼎從蘇聯考察回國後在北京地質學院成立了第一個海洋物探教研室,同年奉命組建地質部第五物探大隊。當時美國等國家對我國實行禁運,所需的儀器設備無法進口。海洋作業非同陸地,沒有儀器寸步難行。怎麼辦?只有自己動手。對此,劉光鼎介紹說:「海洋物探的基本方法是用重力、磁力、地震、回聲測深、電法等勘測方法。我們什麼儀器都沒有,完全是白手起家。我先是組織4個人,用3年時間實驗出了海底重力儀。爾後,通過轉口貿易進口了一台航空磁力儀。但海上條件與空中不大一樣,大量雜訊干擾必須想辦法克服。共有3、4個人加入了改裝航空磁力儀的研究,終於突破雜訊關,精度達到2納特,接近了當時的國際水平。海洋物探最重要的儀器是地震儀,可當時我們只有用於陸地上的地震儀
3. 電測深儀器一般多少錢,請搞物探的各位給參謀一下找水和采空區勘探用的儀器
單純做「電測深」,我理解為直流電測深,國產儀器主要有重慶地質儀器廠的DDC-5、DDC-8,價格可以咨詢該廠。我估計在1萬元左右(不包含電纜)?希望沒誤導你;
其實90年代中期以後,針對水工環物探,單純做直流「電測深」的少了,很多改做「高密度電法」,該方法儀器一般都囊括了直流「電測深」的功能,也就是說可以做上述「電測深」。國內外有很多高密度電法儀器生產廠商,國內的如重慶地質儀器廠和重慶奔騰數控,國外有美國AGI和GEOMETRICS、德國DMT、瑞典ABEM等。國內高密度電法儀器,60個電極,電極間距5米,主機加上各種配件,價格大約在10萬左右;
找水:目前是激發極化法、核磁共振,電測深應用得也很廣泛;
采空區:目前高密度電法、瑞雷波法、地質雷達、電磁法應用較為成熟,放射性、地震法的應用也比較廣泛。總之,根據采空區的規模、埋深,以及采空內部物性,採用不同的物探方法。
4. 地球物理學最厲害的國家是
美國,國內一些先進的進口儀器都是出自美國,無論是地球物理科研還是應用都很先進。
5. 國家對於物探儀器生產銷售有沒有許可或認證制度
是有的,而且國內一般都是企業和學校在買,多數是直接從外國進口。
6. 探測地質構造的物探儀器有哪些
這個一般是先說具體方法的。
小比例尺區域構造填圖一般多用重力和磁法(重力儀和磁力儀),有時也用到地震。
大比例尺用重力、磁法、電法、地震方法(對應為重力儀、磁力儀、電法儀和地震儀)。其中電法又有好多分支,如高密度電法、瞬變電磁法、電磁測深、激電測深等,相對應儀器也有好多種。即使同一種方法,例如磁法儀器也有好多種(國產和進口的都有)
7. 自力更生,我國物探儀器基本實現國產化
在原蘇聯撤走全部援華專家這種特殊的背景下,我國廣大物探工作者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克服各種困難,更加踏實地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我國物探事業。
沒有物探儀器裝備不可能發展物探隊伍。所以,加強自己的物探儀器製造業是自力更生發展我國物探事業的首要措施。石油部門加強了西安石油儀器廠和徐水、重慶儀器廠;地質部門根據「三線」建設和「備戰」的要求,將上海和北京兩個地質儀器廠的一部分力量抽調至重慶,合並建成了重慶地質儀器廠;煤炭部門的物探儀器主要是在渭南和鎮江煤礦專用設備廠製造;核工業和冶金部門也分別加強了自己的物探儀器研製單位。這樣,到「文革」前,除從加拿大進口了少量高精度重力儀,從匈牙利和法國進口了一部分輕便地震儀和磁帶記錄地震儀、回放處理儀器外,其他物探儀器基本做到了自給。包括多種交直流電法儀器、各種機械式磁力儀、石英彈簧重力儀、24道和48道電子管式地震儀和地震檢波器,以及各種輻射測量儀、成套的全自動測井站和配套的下井儀等。各有關部門充分重視新儀器的研究開發並取得可喜進展,其中包括激電儀、磁帶記錄地震儀、電子磁力儀、各種新的輻射儀。在航空物探方面,我國自己開始研究開發核旋和光泵磁力儀。順便指出,物探是我國應用數字電子計算機最早的行業之一。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地質部物探研究所就開始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磁異常的正演計算。隨後,地質部還購置了我國自己設計和製造的第一代103型電子計算機;但是由於「文革」的沖擊,103計算機的實際應用工作被延誤了,只是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計算機在物探中的應用才得以繼續進行[3]。
8. 目前人類在探測地球研究中達到的最深深度是多少
中國將建成世界最深地震儀 觀測深度入地5158米
8月10日,來自國土資源部的消息顯示,目前,位於江蘇省東海縣的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主井現場,正在安裝深井地球物理觀測儀,這標志著中國大陸科學鑽探深井地球物理長期觀測站即將建成。它是目前世界最深的深井地球物理長期觀測站,也是我國第一個無地面干擾的深井地震地球物理長期觀測站。
屆時,觀測站將發揮地下「顯微鏡」的功能,發回極具深度的地球之音,從而為地震預報提供精密的第一手數據。
5158米,世界最深地震儀
據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地球物理學博士徐紀人介紹,在5158米主孔內設置儀器,進行長期觀測,刷新了世界深井地球物理綜合觀測的最深記錄,不僅填補了我國在深井觀測研究的空白, 而且使我國在地球科學的領域里, 跨入世界先進國的行列。
據介紹,此次安裝的深井地球物理綜合觀測儀一共4套,計劃分4個層次安裝:深井三分量地震儀、地溫測量儀器的感應器將設置於主孔井底5158米、3500米、2500米和1500米等4個深度上。此外,在3500米處設置流體壓力測量儀器,同時進行井下流體壓力變化的精密觀測。「整個深井地球物理儀器系統由井下感應器系統和地面資料轉換、存儲記錄、傳輸設備以及資料解析研究等系統組成」,徐紀人說。
徐紀人表示,深井長期觀測可以直接監視超高壓變質帶現代岩石圈地殼運動和內部物理場變化狀況, 研究其動力學規律,為研究大陸內陸板塊造山帶運動、板內地震活動以及地球物理場的長期變化,為我國資源開發、環境變化、地震地質災害預防以及研究大陸內部岩石圈構造、地震發生機制等提供科學依據。
自7月26日動工安裝的深井地球物理綜合儀就是用以進行深井長期觀測的精密儀器,徐紀人將它比作伸入地球內部的「顯微鏡」和「望遠鏡」,能夠精確觀測地球內部各種細微的變化,並得出觀測數據。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8-18/3266318.shtml
9. 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地震磁力重力儀器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BKD-2A寬頻帶地震計
BKD–2A寬頻帶地震計是由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六研究室即地球物理與觀測技術研究室成功研製,是新一代靈敏度高、動態范圍大的反饋式力平衡寬頻帶地震計。在設計工藝、三分量一致性、小型化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在川藏地區人工爆破、青海昆侖山口地震應急等多次流動觀測中體現出優良的性能,該設備獲中國地震局科技進步三等獎,目前已推廣應用150餘套。
「十五」期間,研究室對該類儀器進行了升級,採用了多項最新研究成果,如探頭採用的斜對稱結構設計,外部解鎖和自動調零技術,具有寬頻帶、高靈敏度和大動態范圍等特點。同時為了適用野外流動觀測,地震數據採集器採用了最新的低功耗、高性能的德國控創公司DIMMCPU板,增加了大容量存儲,具有網路遠程監控和現場組網功能。目前已經應用於廣東省地震局、重慶市地震局以及其他單位。該設備在北京地震台網流動觀測中對地震和爆破等事件記錄清晰,具有良好的觀測質量。
BKD–2A型寬頻帶地震計探頭
BKD–2A型寬頻帶地震計數據採集器
BKD-2A型寬頻帶地震計三分量記錄
地球物理儀器匯編及專論
主要性能(Specifcations)
地球物理儀器匯編及專論
系統主機
GM4磁通門磁力儀
地磁觀測設備研製是儀器研發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託「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研究成果,開發了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M3型磁通門磁力儀,改變了我國地磁觀測設備依靠進口的歷史。GM3型是中國地震局「九五」地磁觀測主要設備之一,在全部30多個國家地磁基準台和一些地磁基本台都安裝了該設備。結合地磁觀測特點,在「十五」期間,又研製了低功耗、攜帶型、高精度、網路化、大存儲容量及數據實時傳輸的GM4型磁通門磁力儀和流動型GM4磁通門磁力儀,其中GM4型磁通門磁力儀在中國地震局「十五」前兆觀測設備投標中全部中標,共有30多套安裝在國家地磁基準台和地磁基本台,還有部分設備應用於國防、大型工程如對三峽庫區地磁背景場檢測等項目中。最早投入觀測的GM4磁通門磁力儀是河北紅山地磁台,距今已經正常運行3年。另外在國家「十五」期間新建了重慶三峽庫區地磁監測台陣,四川西昌地磁台陣,甘肅天祝地磁台陣,雲南滇西北地磁台陣和新疆喀什地磁台陣,共架設流動型GM4磁通門磁力儀36套,最早投入正常觀測的西昌台陣距今已經正常運行2年.圖1~3分別是D分量、H分量和Z分量記錄,每幅圖顯示了崇明島台(COM)的FGE磁力儀記錄曲線,泰安台(TAA)GM3記錄曲線,崇明島台(COM),南京台(NAJ()圖中的高頻雜訊為距離台站10km左右的地鐵運行時造成的影響),泰安台(TAA)的GM4磁通門磁力儀記錄曲線。GM4記錄波形完整,細節清晰,為基於信號高頻分量的地磁數據分析工作提供數據支持。
地球物理儀器匯編及專論
地球物理儀器匯編及專論
主要性能(Specifcations)
地球物理儀器匯編及專論
地球物理儀器匯編及專論
圖1 分量日變化曲線
圖2 分量日變化曲線
圖3 分量日變化形態曲線
流動磁通門磁力儀
地磁場是地球的基本物理場之一。一百多年以前,人們就已注意到地磁異常變化與地震的關系,迄今以磁報震已成為地震預報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流動台陣觀測具有靈活、密集觀測、實時性強等特點,已成為地震短臨跟蹤觀測的發展趨勢之一。利用流動地磁台陣進行地震短臨跟蹤已成為有效實現地震短臨預報突破的主要途徑。
2004年底開始,研究室開始了地磁台陣的探索性研究,對台陣的測點勘選、測點布設方法、設備架設、通訊與組網等一些關鍵技術進行了集中研究,分別在黑龍江省的富裕、大慶、泰來、肇源和望奎5個點,山東省的乳山、安丘和鄄城3個點布設了地磁台陣,每個測點安裝1台流動磁通門磁力儀,組成地磁台陣觀測,通過無線傳輸方式與中心節點進行數據交互。
在此試驗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室承擔了中國地震局「十五」前兆台陣項目,負責甘肅天祝和四川西昌兩個地區的地磁台陣的架設,並於2007年完成並投入正常觀測。2008年完成了重慶的三峽庫區地磁監測台陣。同時,在相關課題的支持下,陸續在新疆的喀什、雲南的滇西北地區開展了地磁觀測台陣的建設工作。產出的數據主要用於地震短臨跟蹤技術研究。
目前,研究室還開展了地磁觀測台陣組網技術研究和ULF信號的提取等相關演算法研究,實現了行業網內台陣儀器的實時監控和數據的實時傳輸、保存、查詢和應用,為實現地震短臨跟蹤等科學觀測目的提供技術保障和數據服務。同時還可以為各個領域內的用戶提供包括台陣勘選方案、設備架設方案、組網技術、觀測技術、數據處理等相關的技術咨詢與服務。
主要性能(Specifcations)
地球物理儀器匯編及專論
流動型GM4磁通門磁力儀主機
流動型GM4磁通門磁力儀探頭
已投入正常觀測的全國地磁台陣分布
FHDZ-M15地磁總場與分量組合觀測系統主機
FHDZ–M15地磁總場與分量組合觀測系統是由我研究自主開發的、基於國際上流行的地磁相對場和絕對場觀測於一體的地磁觀測設備。該設備集成了丹麥的FGE磁通門磁力儀和加拿大的OVERHAUSER磁力儀,可實現地磁場水平分量(H)、豎直分量(Z)、磁偏角(D)、溫度(T)、總強度(F)和校驗曲線F–P的實時監控和准實時數據傳輸。該產品在中國地震局「十五」前兆設備招標中中標,主要用於國家地磁基準台站的地磁相對記錄。通過在天津靜海地磁台站的考核運行,該設備各技術指標在達到設計要求的同時,也實現了實用化、操作簡單等方便用戶操作的性能。目前該設備已安裝在全國28個地磁基準台,最長運行時間已超過兩年。目前該主機已經作為國家基準地磁台標准配置儀器之一。
系統主機
技術指標
激光干涉絕對重力儀
我室自主研發的可移動激光干涉絕對重力儀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可移動絕對重力儀。儀器由光學、機械和電子三部分組成。其在測量的過程中完全摒棄了相對重力儀的缺點,具有無漂移、無掉格、不用起始參考點、不用重復校準、無需閉合測量的優點。在地球物理研究、環境監測、資源勘探、精密測量和校準以及慣性制導等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
儀器特點
自由下落運動絕對重力儀
數據採集和運動控制自動化
簡潔獨特的干涉儀光路
使用高穩定激光為長度標准
使用銣鍾為時間標准
數據的實時處理和大容量數據存儲
3~5秒長周期地震儀隔振
真空系統使用分子泵和離子泵
小型化安裝,移動方便
10秒可完成一次測量
地球物理儀器匯編及專論
技術指標
准確度:優於5×10-7m/s2(50微伽)
精度:24小時優於5×10-8m/s2(5微伽)
總重:60kg
數據格式:ASCII
測量范圍:全球范圍港震機電地震觀測系統
10. 目前國外的最好地球物理層析成像儀器設備什麼水平
外國的地理呈現以水平比較高,呃,比咱們國內的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