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大力學哪個最難
物理四大力學由傳統的《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和《熱力學與統計物理》組成,四大力學各有各的難,既然這是一個很主觀的問題,我來說一說我當時學四大力學的歷程吧。
一般來說物理系都是理論力學(分析力學)和數理方法放在同一個學期上的,所以這就會給人一種錯覺,好像理論力學沒有多難,連數理方法里的微分方程的知識都用不到。當時我學的時候就是這種感覺,我就覺得一切都是套路,各種求偏導,歐拉-拉格朗日方程是求偏導,哈密頓正則方程是求偏導,泊松括弧是求偏導,反正一路求到最後總能把問題求出來,當時我學完理論力學考完試之後,都沒覺得它有什麼「物理」的地方,感覺就是別的幾門課的數學工具,比如說泊松括弧到了量子力學里就是對易式,哈密頓量到了量子力學里變成了哈密頓算符,拉格朗日量被用到了電動力學里,勒讓德變換被熱力學拿過去了,什麼歐拉角,旋轉群,協變張量,逆變張量又是個什麼東西......大概就是這樣的感受吧,不過後來就真香了。
然後接下來就是學的電動力學,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被數學支配的恐懼(當然後來發現那些數學其實不算什麼),矢量代數的各種符號、各種等式快把人算禿頭了。好不容易習慣了那套語言,解靜電場靜磁場的問題還好,後面還要算電磁波、電磁輻射和運動電荷的電場,當時真的是深感無力,以至於我電動力學的期中考都沒及格(當然後來因為期末考得好老師就網開一面了)。最要命的是,當我們好不容易習慣了三維空間的那些矢量代數,我們就上到狹義相對論了,又花了好大的功夫習慣四矢量和洛倫茲變換......電動力學讓我在學四大力學的時候第一次感覺到難,真的難,難在一個新的數學語言還有其復雜的計算,這對於當時的我是真的很難適應,我記得直到期末考試前,我才慢慢學會了矢量代數那一套,然後算是理清了電動力學的解題思路,成功應付過了考試。
下一門課是量子力學,其實當時我沒覺得量子力學有多難,因為當時我們上課用的教材是Griffith那本《量子力學概論》,這本書本身就講的很簡單且通俗易懂,再加上當時我們的老師講的特別好,推導極其清晰,在經過電動力學的摧殘之後的我,對於這種一維的薛定諤方程和三維球對稱下的方程的求解簡直不要太得心應手,我當時真的是把這門課當作數學簡化版的電動力學來上的,考試也是各種解微分方程的思路去做,以至於考完了也就覺得,量子力學不過爾爾。後來等到我真的需要學習後續的比如固體物理,量子場論這些課的時候,我發現我貧瘠的量子力學知識不夠用了,這時候才跑去看了Sakurai的《現代量子力學》和費曼的《量子力學與路徑積分》,真真正正地去了解了量子力學的思維方式,這個時候我才明白,我們看量子世界的角度,和我們看經典世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相當於要重新接受一種思維方式,這才是量子力學最難的地方,它需要我們用一種反直覺的語言去處理物理體系,所以我真的覺得,理解量子力學是一種長期修煉的過程。
最後一門是統計物理,我覺得統計物理難在接受它的思想,但是一旦接受了這種思想,其實它的數學、物理部分都沒有特別的難。我人生中有若干個最美的時刻,其中有一個就是,我自己按著玻爾茲曼的思路,用統計的方法推出了玻爾茲曼分布的時候,那個時候我真的覺得很震驚,原來這么復雜的體系的規律,居然可以從一個這么簡單的假設(系統各個態出現的概率相等)出發,通過統計規律導出,我震撼得無以復加。從此我明白了,統計物理的核心是研究物理體系在統計規律主導的情況下其呈現出來的規律,在接受了這一套思維之後,不論是之後的巨正則系綜,量子統計,還是德拜T3律,相變理論等等,都很易於理解,它們的數學不算難,物理也相對清晰。所以我個人認為,統計物理的難就在於接受它的基本思想,這在一開始會讓人有點難以接受,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導出以後,對於復雜的體系,不過是一個更復雜的計算的問題,不曾想,復雜體系自己就會有自己的規律,這就是統計物理的核心與難點。
說完了我學四大力學時的感受,我稍微總結一下我覺得最難的是哪一門課吧,如果單從上課和考試的角度,我覺得是電動力學,因為它的數學最復雜,考試難度也一般是最大的那一個。但如果是從物理思維的角度,我覺得理論力學和量子力學平分秋色。量子力學的難,我之前已經講過了,在於用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去思考一個我們看不見的世界,而理論力學的難,在於用一種高度公理化的方式來認知我們的現實世界。我最近剛剛重溫了一遍理論力學,用的是David Tong的理論力學的講義,這一次我真的感受到了,理論力學它不是別的幾門物理課的數學工具,它其實是在用一種數學的語言告訴我們一個冥冥之中的天意:大自然從不做多餘的事——不論是最小作用量原理,還是諾特定理告訴我們的一條守恆律對應一種對稱性,又或者是哈密頓正則方程的辛對稱性,理論力學里的一點一滴都透露出了一種宇宙的簡潔和優美,這種純粹有時候會讓我們誤以為了它是沒用的,是一種工具,而實際上如果你真的深入去思考,會發現它其實代表了一種指導思想,一種對宇宙本質的信仰,相信宇宙的一切都是最高效最優美的,別的物理都是順著這樣的思想發展起來的,這才是理論力學真正在物理上難的地方。我真的難以想像,這是幾百年前的那些物理學家比如拉格朗日,哈密頓他們在沒有什麼現代化技術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思想總結出來的,或許他們真的不只是物理學家,而是哲學家,他們或許真的看到了宇宙的真諦。
不管怎麼說,四大力學都很難,也都很有用,都代表了一套思維方式,加油吧同學,學完了它們你會覺得自己擁有了更多的力量,這是一種對現實世界所遵循規律的理解給你帶來的自信和堅定,相信你會愛上這種力量的,就像那麼多人愛上了物理一樣。
㈡ 物理學最難的是哪一個分支
物理學最難的一個分支為:高能物理。
高能物理主要研究微觀結構,需要強大的數學能力剝離復雜微觀現象的本質和足夠的想像力給莫名其妙的純粹數學描述過程賦予意義。
其實物理學的各個領域之間存在廣泛的聯系,因為處在宇宙中,不論宏觀和微觀必然受到同一個規則支配。
高能物理是一門基礎學科,是當代物理學發展的前沿之一,並且交叉廣聯在凝聚態物理和天體粒子物理的有效探索。粒子物理學是以『發現和』實驗『』為基礎,而又基於實驗和理論密切結合發展的粒子的量子化探索。
發展方向:
按照理論的相似性進行分類如下:
1、可積量子場論;
2、統計格點模型;
3、超對稱弱電統一理論,標准模型唯象,大統一理論;
4、中微子物理;
5、暗物質與暗能量,暴漲宇宙學;
6、超弦,宇宙弦,M理論,磁單極粒子;
7、量子色動力學QCD:重味物理與CP不守恆,B與D介子,誇克,費米子,希格斯粒子(Higgs)等;
8、對撞和探測(BEPC,BES)結果的研究與測量;
㈢ 高中理科裡面什麼最難
1、高中理科裡面我認為數學最難。
2、在高中階段學習的理科科目裡麵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數學是最難學習的,並且在高考時分數佔比也是最多的,是最容易拉分的科目之一。
3、物理和化學科目在高中階段的難度還不是非常大,而且在新高考模式下,物理和化學的高考滿分都是100分,還不是統考科目,與數學科目比起來還是要容易一些。
4、數學這個科目對於文科學生還是理科學生都是比較重要的,它是三大主科之一 占的分值比較大,如果數學學不好,可能會直接影響到物理和化學科目的學習。
5、不過對於一部分學生來講,物理也是非常難學的,物理是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開始上課,知識點的邏輯性很強,在高中一共就分為4大塊的知識點,分別是光學、電學、力學、熱學,其中光學和熱學是選修課程,而電學和力學也是最難的課程。一般的大題都是力學和電學的題目,考察的知識點特別的集中,一旦力學和電學的題目沒有掌握牢,物理的成績就很難提高了。
㈣ 高中物理力學更難還是電磁場更難
1.電磁感應
從應試而言,應是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力,運動軌跡,幾何特別是圓),電磁感應綜合(電磁感應,安培力,非勻變速運動,微元累加,含n遞推,功與熱)最難,位處壓軸之列。當然,牛頓力學是基本功。
小編推薦:高中物理最難的部分是什麼
2.動力學
分析縱觀整個高中物理,最難的地方還是在於力學。如果你是一位十年教齡的老師,相信您絕對認可我的這句話。
貌似有不少的老師總是把「力學是物理的基礎」掛在嘴邊(咦,好像我也是這個樣子的),這也是一個大實話;但這總是被學生誤解,他們會認為物理中的力學問題都很基本的、簡單的。
3.電學實驗
1.關於實驗要注意:
描圖要時分析點的走勢,確定直線或曲線;用直線或圓滑曲線連線,點不一定都在線上;
反比關系常畫成一個量與另一個量倒數成正比
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減小偶然誤差
2.測量儀器的讀數方法
需要估讀的儀器:在常用的測量儀器中,刻度尺、螺旋測微器、電流表、電壓表、天平、彈簧秤等讀數時都需要估讀。
2學習物理思路
1、見物思理,多觀察,多思考,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物理講的是「萬物之理」,在我們身邊到處都蘊含著豐富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識。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好奇之心,注意觀察各種自然現象和生活現象。多抬頭看看天空,你就會發現物理中的「力、熱、電、光、原」知識在生活當中處處都有。一旦養成用物理知識解決身邊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的習慣,你就會發現原來物理這么有魅力,這么有趣。
2、學會從「定義」去尋找錯因
對於基本公式,規律,概念要特別重視。「死記知識永遠學不好物理!」最聰明的學生都會從基本公式和概念上去尋找錯誤的根源,並且能夠做到從一個錯題能復習一大片知識——這是一個學生學習物理是否開竅的最重要的標志!
3、把「陌生」變成「透徹」
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勢能」「電勢」「電勢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納它,再通過聽老師講解、對比、應用理解它。要有一種「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和「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研究精神。這樣時間長了,應用多了,陌生的就變成了透徹的了。
4、把「錯題」變成「熟題」
建立錯題本。在建立錯題本時,不要兩天打魚三天曬網,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尤其注意建立錯題本的方法和技巧,要有自己的創新、智慧以及汗水凝結在裡面,力求做到賞心悅目,讓人看了贊不絕口,自己看了會贊美自己的傑作。並且要常翻常看,每看一次就縮小一次錯題的范圍,最後錯題越來越少,直至所有的「錯題」變成「熟題」!以後再遇到類似問題,就會觸類旁通,永不忘卻。
㈤ 你覺得四大力學哪個最難學
個人認為統計力學比較難學。統計力學中,數學家的操作方法是同E.T. Jaynes 的資訊理論方法相似的。誠然,這種方法經過幾代傑出教育家的拼搏已近完美,不過我承認這種方法並沒有特別吸引人之處。當然這種方法或許只是得到結果的一種權宜之計,但是就我內心深處而言,還只是模糊的理解而已。真正理解是物理學家殫思竭慮的目標。相比之下,T.L. Hill 等學者的系綜形式不但非常清晰而且物理含義明確。有人或許發現系綜太形式化了,我卻認為它十分迷人。
第二個結構問題是統計力學與熱力學這門較老的學科的關系問題。它們應當各自獨立地發展呢,還是用一種統一的辦法來處理更好呢? 朗道堅決支持後一種看法,我本人幾乎被他的論據所征服。在大學本科階段,這一哲學觀點得益於Reif的重要闡釋(他在伯克利物理叢書的《統計物理》一書中同樣有此類解釋)。這種觀點很可能對當今職業物理學家中很多人的知識結構產生過重大的影響。這也必定為研究朗道和栗弗席茨的書奠定了理想的基礎。但不管怎麼說,經典熱力學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最重要的特徵是模型與其結果無關。熱力學的抽 象形式多少有些令人生畏,的確,它的深層邏輯體系確實有些模糊不清。從Zemansky多次再版的熱力學教科書中可以看到,熱力學的邏輯體系逐步地轉為 Caratheodory 的觀點,那段時間里,經典熱力學的邏輯結構已經相當清晰並經過Callen的條理化處理,但對大學本科水平的學生來說,要深入理解這種邏輯結構恐怕是不恰當的。所以統計力學真的很難。
㈥ 高中物理哪一部分最難
高中物理怎麼樣?有哪些好的學習方法?
現在還有很多的小夥伴,都說對於高中物理這是難度比較大的學科,這就讓物理成了很多的高中生成了心裡的一種痛處,其實吧學習高中物理也是很簡單的,只要你掌握好思路,培養好自己的學習習慣,讓自己喜歡上這個學科,其實這還是比較簡單的.
高中物理試卷
讀好每一本教材,看好每一個單元,學會每一個小題,對於高中物理每一個練習都有關鍵的洞察力以及他的解決辦法,可能他們所用的知識都是一樣的,只要你記住一個定理就可以做很多類似的題.
㈦ 高中物理最難的部分是什麼
高中物理最難的部分是力學和電磁學,高中物理比較抽象,很多學生都讓物理,其中力學和電磁學最難,不但公式定理難以理解,在運用時也是很難,思維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才能看高分。
㈧ 你認為四大力學哪個最難學
熱力學(thermodynamics)是從宏觀角度研究物質的熱運動性質及其規律的學科。屬於物理學的分支,它與統計物理學分別構成了熱學理論的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
熱力學主要是從能量轉化的觀點來研究物質的熱性質 ,它提示了能量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時遵從的宏觀規律,總結了物質的宏觀現象而得到的熱學理論。熱力學並不追究由大量微觀粒子組成的物質的微觀結構,而只關心系統在整體上表現出來的熱現象及其變化發展所必須遵循的基本規律。
它滿足於用少數幾個能直接感受和可觀測的宏觀狀態量諸如溫度、壓強、體積、濃度等描述和確定系統所處的狀態。通過對實踐中熱現象的大量觀測和實驗發現,宏觀狀態量之間是有聯系的,它們的變化是互相制約的。
制約關系除與物質的性質有關外,還必須遵循一些對任何物質都適用的基本的熱學規律,如熱力學第零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和熱力學第三定律等。
熱力學以上列從實驗觀測得到的基本定律為基礎和出發點,應用數學方法,通過邏輯演繹,得出有關物質各種宏觀性質之間的關系和宏觀物理過程進行的方向和限度,故它屬於唯象理論,由它引出的結論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普遍性。
定義態函數:
熱力學在系統平衡態概念的基礎上,定義了描述系統狀態所必須的三個態函數:熱力學溫度T、內能U和熵S。熱力學第零定律為定義和標定溫度奠定了基礎;熱力學第一定律定義了態函數內能;第二定律引進了態函數熵和熱力學溫標;熱力學第三定律則描述了系統的內能和熵在絕對零度附近的性狀。
㈨ 你認為四大力學哪個最難學
嗯簡單的看了上邊的回答,都是胡說八道的,雖說我的文化水平直到大學,接觸的力學也僅僅是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但是我知道物理上的四大力學是什麼,四大力學分別是電動力學,理論力學,量子力學,熱力學,下面我們對這四個力學進行分析。
哪怕是那些歷史中的物理學家哲學家對著這門課都很頭疼,甚至對其中一些問題到今天還是在進行激烈的討論,可想而知以我們的水平來學習這些有多麼的難,所以我認為這個熱力學是最難學的。
㈩ 理論物理四大力學裡面什麼最難學
理論物理四大力學由傳統的《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和《熱力學、統計物理》組成。編輯本段概論理論物理四大力學由傳統的《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和《熱力學、統計物理》組成,它是本科生在普通物理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把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而必須學習的基礎理論課程,在物理系本科生的基礎課教學中佔有核心的地位。理論物理本身具有概念抽象、數學工具覆蓋范圍廣的特點,其中理論力學以分析力學為核心,以完美的理論體系描述了粒子的機械運動,同時也為學習其它理論課程鋪路。熱力學與統計物理是凝聚態理論的基礎理論,熱力學總結了物質的宏觀熱現象(如壓力、溫度、體積的變化,物體間的能量轉換等),而統計物理則從微觀的觀點(即認為物質由原子分子組成,這些粒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對宏觀熱現象作出了解釋。電動力學以麥克斯韋方程為核心,以簡潔的理論形式,高度概括了與電和磁相關的物理現象(包括電磁波的傳播)。而量子力學講述支配微觀世界的規律,由於在21世紀人類對自然界的探索(如對生物過程的研究)將更多、更深入地在微觀的層次進行,量子力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編輯本段理論力學主要內容討論經典力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