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理中計算質量的方程方式
E=mc^2
通過重核原子的裂變和輕核原子的聚變產生的質量虧損值,代入公式就可以算出產生的能量了.
質能方程是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的提出的.
2. 求質量有多少種方法,化學/物理
m=p
v(p表示的是密度,v表示的是物質的體積)m=E/c^2(c是光速,E是能量
這個是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m=M/n(M是物質的摩爾質量,n是物質的物質的量)滑動摩擦f=F/m∴m=F/f(F是正壓力,f是滑動摩擦)m=F/a(F是受到的合力,a是物體的加速度)m=m(溶)w(w是物質在溶液中的質量分數)
3. 物理中求質量
1)、質量單位:g,體積單位:cm^3,密度單位用1g/(cm^3)比較簡單方便。設干沙v(cm^3),m沙=2.4v(g)。2)、V樣品=40dm^3=40,000cm^3,則v水=40,000-v,m水=1(40,000-v)=40,000-v(g)。3)、m沙+m水=m樣品,2.4v+40,000-v=40.56x1000,1.4v=40,560-40,000=560,v=560/1.4=400。m沙=pv=2.4x400=960(g)。
4. 質量的計算公式
m(質量)=p(密度)V (體積)
m(質量)=G(重力)/g(9.8N/kg)
例一個長方形鉛塊長Α寬Β高Ρ,查表得密度ρ,則質量m=Α×Β×Ρ×ρ。
M指的是質量,單位為克(g);P為密度,單位克每立方米(g/cm³);V為體積,單位為立方米(cm³)
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稱摩爾質量(molar mass),用符號M表示。當物質的量以mol為單位時,摩爾質量的單位為g/mol,在數上等於該物質的原子質量或分子質量。
對於某一化合物來說,它的摩爾質量是固定不變的。而物質的質量則隨著物質的量不同而發生變化。
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稱為摩爾質量(molar mass),用符號M表示。(摩爾質量=式量,單位不同,數字相同)當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在數值上等於該物質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來源
物質的量是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合體,符號為n。物質的量的單位為摩爾(mol)。科學上把含有阿伏伽德羅常數(約6.02×10²³)個粒子的集體作為一個單位,叫摩爾。1mol不同物質中所含的粒子數是相同的,但由於不同粒子的質量不同,1mol不同物質的質量也不同。
1971年第十四屆國際計量大會關於摩爾的定義有如下兩段規定:「摩爾是一系統的物質的量,該系統中所包含的基本單元數與0.012kg碳—12的原子數目相等。」
「在使用摩爾時應予以指明基本單元,它可以是原子、分子、離子、電子及其他粒子,或是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上兩段話應該看做是一個整體。0.012kg碳12所包含的碳原子數目就是阿伏伽德羅常數(NA),實驗測得的近似數值為NA=6.021687126645×10²³。摩爾跟一般的單位不同,它有1個特點:
它計量的對象是微觀基本單元,如離子,而不能用於計量物質。
1mol它以阿伏加德羅數為計量單位,是個批量,不是以個數來計量分子、原子等微粒的數量。也可以用於計量微觀粒子的特定組合,
例如,用摩爾計量硫酸的物質的量,即1mol硫酸含有6.02×10²³個硫酸分子。摩爾是化學上應用最廣的計量單位,如用於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溶液中的計算,溶液的配製及其稀釋,有關化學平衡的計算,氣體摩爾體積及熱化學中都離不開這個基本單位。
摩爾質量是物質的質量除以物質的量,單位是克每摩爾,摩爾體積是物質的體積除以物質的量,單位是立方米每摩爾。過去常用的克原子量、克分子量、克分子體積應廢除。
摩爾質量、摩爾體積是物質的量的導出量,應用時必須指明基本單元,對於同一物質規定的基本單元不同,摩爾質量、摩爾體積就不同。
雖然阿伏加德羅常數是一個很大的數值,但用摩爾作為物質的量的單位使用起來卻非常方便,它就像一座橋梁將微觀粒子同宏觀物質聯系在一起。
5. 初二物理 在天平上算物體的質量怎麼算 詳細
1.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碼要歸零。
2.調節平衡螺母(天平兩端的螺母)調節零點直至指針對准中央刻度線。
3.左托盤放稱量物,右托盤放砝碼(左物右碼)。根據稱量物的性狀應放在玻璃器皿或潔凈的紙上,事先應在同一天平上稱得玻璃器皿或紙片的質量,然後稱量待稱物質。
4.添加砝碼從估計稱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減小。托盤天平只能稱准到0.1克。加減砝碼並移動標尺上的游碼,直至指針再次對准中央刻度線。
5.過冷過熱的物體不可放在天平上稱量。應先在乾燥器內放置至室溫後再稱(或在特殊器皿中稱量)。
6.物體的質量 =砝碼重量+游碼所顯示的度數
7.取用砝碼必須用鑷子輕拿輕放,取下的砝碼應放在砝碼盒中,稱量完畢,應把游碼移回零點。
8.稱量乾燥的固體葯品時,應在兩個托盤上各放一張相同質量的紙,然後把葯品放在紙上稱量。
9.易潮解的葯品,必須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燒杯、表面皿)里稱量。
10.砝碼若生銹,測量結果偏小;砝碼若磨損,測量結果偏大。
望採納
6. 質量怎麼求
質量=密度x體積,質量=重力/g。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單位還有噸、克、毫克。
質量是什麼意思
質量是物質的量的量度,它是一個正的標量。質量分為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質既有慣性質量又有引力質量。這里所說的「物質」是自然界中的宏觀物體和電磁場、天體和星系、微觀世界的基本粒子等的總稱。
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它的含義和內容隨著科學的發展而不斷清晰和充實。最初,牛頓把質量說成是物質的數量,即物質多少的量度。
7. 物理中如何計算混合物體的質量
利用浮力計算密度主要用到兩個公式,分別是密度=質量/體積
和
密度=浮力/(排開液體的體積×g)
計算浮力時主要用到的公式有浮力=重力-物體在液體中時測力計的示數
和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f浮=ρ液gv排
求密度的方法:如果知道物體的重力和浸沒時的浮力,可以先用g=mg求出質量m,再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變形為v排=f浮/(ρ液g)求出問題的體積v,最後用密度公式
密度=質量/體積
求出物體的密度。
如果物體是漂浮或懸浮的,則浮力就等於物體的重力了。
8. 物理求質量的公式是什麼
多了:
質量=密度*體積
質量=力/加速度
質量=重力/g
還可以根據物體受力平衡來求解
9. 物理中質量怎麼求
質量=重力除以g m=G/g 質量=體積×密度 m=ρv 當物體漂浮或懸浮時 G=F浮 質量=浮力除以g m=F浮/g
10. 物體的質量是如何計算的
質量是物理物體的一種屬性,也是衡量物體對加速度抵抗程度的指標。人們可以把一個物體的質量看作是組成該物體的物理「物質」的量。
例如,假設我們對一個金屬立方體施加748牛的力,我們測量它的加速度為21m/s2。這個金屬立方體的質量是多少?我們可以用力的大小除以加速度的大小來計算質量
m=F/a
m=(748N)/(21m/s2)≈35.62 kg
所以我們知道這個金屬立方體的質量一定是35.62千克。
從重量嚴格地說,重量和質量是兩個不同的東西。在英語中,「重量」和「質量」是同義詞,但它們在物理科學中有不同的含義。質量是一個不變的屬性,不會因位置而改變。重量是作用在一個大質量物體上的引力場強度的量度。由於引力場強度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月球的引力場強度比地球弱,物體的重量在不同的環境中也會不同。
質量和重量之間的關系由W = mg給出,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g的准確值隨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在地球上,g的值約為9.81 m/s2,而在月球上,g約為1.6 m/s2。表達式W=mg以牛頓表示重量,而日常對重量的理解是以磅(磅)表示的,從牛頓到磅的換算率約為1 N=0.22磅。
例如,在g=9.81 m/s2的地球表面,一個50公斤的物體的重量是:
W=(50kg)(9.81m/s2)=490.5N
同樣地,如果我們知道一個物體的重量,我們就可以反過來算出它的質量。假設一個物體在地球上重180磅,我們可以這樣計算物體的質量:
180lbs(1N/0.22lbs)=818.18N
818.18N=m(9.81m/s2)
m=818.18N/(9.81m/s2)≈83.4 kg
所以一個180磅重的物體在地球上的質量大約是84.3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