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學生物理競賽或數學競賽的難度和高考比起來怎麼樣
首先從難度上來說肯定比高中難的多,其次這兩種考試考查知識點不一樣,數學聯賽除了微積分不考其他高考要求的都考,並且需要掌握數論等什麼的(你網路一下考試大綱吧,我有好久沒參加過了,有些忘記了)
B. 關於全國高中物理競賽
一個學科從基本客觀現象,到規律總結、公理化體系建立、結合實踐應用,最後改變世界。這一套完整的體系,目前只有物理學是完整的。數學缺應用,化學、生物等缺乏公理化體系的建立。所以學生們通過學習物理,可以培養完整的認知體系的建立。這一套完整的認知體系建立方法,將來能讓學生勝任任何領域的開創性工作。
而關於競賽,我的理解和大多數人不同。競賽是一種狼性的學習狀態,在有限的時間,大量的知識、信息下,要做得比別人更好。而普通的學習是,大量的時間,有限的知識,反復刷題提高熟練度。
那麼我們一旦進入大學,開始真正面對知識的學習;乃至進入社會,面對工作,我們真正面對的學習環境是什麼樣子的呢?當然是大量的知識,有限的時間和信息下,比誰能做得更好、更快、更有效。
也就是說,競爭性、搶奪性的學習,才是客觀的、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面對的真正的學習狀態。
但是目前大量學生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情況呢?被迫進行有限知識,大量刷題的學習環境。同學們不但沒有機會學習,如何狼性化獲得知識,進入新領域做有效工作,反而,還把錯誤的學習方法當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於是我們見到,大量優秀學生進入大學,成績大幅度下跌,面對大學的學習,無所適從。很多進入工作的新人,幻想有一本書或人,從天而降,教會他從A到B完成任務,然後事業大成功。反而是當年學校里學習不怎麼樣的同學,事業成功的幾率更大,為什麼?因為學校里讓同學拿高分的學習方法是錯誤的!
因此我對競賽不但不排斥,我還認為,所有同學都要學習一下,這樣才能不被傳統中學教育教壞了學習態度和方法。留下一個學習方法的選項,必要的時候,學生會自己覺醒和調整,在將來找到正確的工作學習方法。
那麼競賽和日常學習的關系以及時間上該怎麼平衡?
日常學習是吃飯,競賽學習是吃菜吃肉、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人不能只吃菜,也不能只吃飯,兩者要搭配著吃。至於多吃飯,還是多吃菜;是多吃肉還是多吃素,要結合孩子自己的情況來搭配。只吃飯的孩子會缺營養發育不好;只吃菜,自然也是不行的。
我們的意見,菜一定要配合飯一起吃,只吃飯的孩子發育一定不好。所以兩者不是取捨的問題,而是一定要一起來。
至於孩子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主要看老師,同時需要孩子能堅持,而這本身就是堅毅性格的培養和訓練。
我是新一代教育的張昆博士,,望採納!
C.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用處
一個學科從基本客觀現象,到規律總結、公理化體系建立、結合實踐應用,最後改變世界。這一套完整的體系,目前只有物理學是完整的。數學缺應用,化學、生物等缺乏公理化體系的建立。所以學生們通過學習物理,可以培養完整的認知體系的建立。這一套完整的認知體系建立方法,將來能讓學生勝任任何領域的開創性工作。
而關於競賽,我的理解和大多數人不同。競賽是一種狼性的學習狀態,在有限的時間,大量的知識、信息下,要做得比別人更好。而普通的學習是,大量的時間,有限的知識,反復刷題提高熟練度。
那麼我們一旦進入大學,開始真正面對知識的學習;乃至進入社會,面對工作,我們真正面對的學習環境是什麼樣子的呢?當然是大量的知識,有限的時間和信息下,比誰能做得更好、更快、更有效。
也就是說,競爭性、搶奪性的學習,才是客觀的、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面對的真正的學習狀態。
但是目前大量學生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情況呢?被迫進行有限知識,大量刷題的學習環境。同學們不但沒有機會學習,如何狼性化獲得知識,進入新領域做有效工作,反而,還把錯誤的學習方法當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於是我們見到,大量優秀學生進入大學,成績大幅度下跌,面對大學的學習,無所適從。很多進入工作的新人,幻想有一本書或人,從天而降,教會他從A到B完成任務,然後事業大成功。反而是當年學校里學習不怎麼樣的同學,事業成功的幾率更大,為什麼?因為學校里讓同學拿高分的學習方法是錯誤的!
因此我對競賽不但不排斥,我還認為,所有同學都要學習一下,這樣才能不被傳統中學教育教壞了學習態度和方法。留下一個學習方法的選項,必要的時候,學生會自己覺醒和調整,在將來找到正確的工作學習方法。
理解了我關於競賽學習方法重要性的分析了。面對孩子是不是適合搞競賽的問題,我們這樣回答吧:
不是孩子適不適合搞競賽,而是將來社會學習生活成功的孩子,一定適合搞競賽和需要搞競賽。如果只讓孩子接觸學校里大量時間,有限知識,系統刷題的學習方法,就算學好也就廢掉了。一定要給孩子留一個競賽學習方法的了解機會,即便現在學不好,將來他也能自我覺悟。
我是新一代教育的張昆博士,,希望能幫到你!
D. 如何評價第38屆物理競賽復賽
第3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上海賽區剛剛結束理論考試,所不同的是,今年沒有一貫的防空警報。今年是改革的第一年,圈內人士都非常期待,本次賽題給人的總體印象是模型復古,有明顯的北大風格,對學生的思維要求高,建模要求高,計算量適中。
試卷對嚴格訓練的專業選手來說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特點是看上去每個題都見過,都有思路,但實際要做得好就比較困難,因為題目都是老題換新顏,要求更高,考察知識點更細致。試卷的唯一缺點是力學的剛體部分重復考點較多。
相關信息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每年舉行一次,包括預賽、復賽和決賽。在校高中學生可向學校報名,經學校同意,由學校到地方競委會指定的地點報名。凡報名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學生均在地方競委會指定的地點參加預賽。
預賽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統一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辦公室統一制卷。各地方競委會組織賽事和評定成績。預賽滿分為200分,競賽時間為3小時。地方競委會不得組織其它考試來確定學生參加預賽的資格。
E. 物理競賽難嗎學了競賽內容對高考有幫助嗎
物理競賽有一定難度。學了競賽內容對高考有一定幫助。
物理競賽初賽最簡單的大題就可以秒殺任何高考壓軸題,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最好評估一下自己是否有過人的資質和超人的精力,只有二者同時具備、才有可能去追逐那30多個省一等獎名額。
(5)物理競賽怎麼樣擴展閱讀
教育部將出台《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及《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范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意見》。2015年1月1日起,將取消奧賽等6項全國性鼓勵類加分項目,只保留「烈士子女」等5類加分項目。
高中階段獲全國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高中階段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一、二等獎,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獎項以及高中階段獲省級優秀學生稱號都沒有加分了。
因此物理競賽對高考錄取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F. 去參加高中競賽是怎麼樣的感受呢
高一的開學考試沒考好,連理實都沒進,更別提學校僅有的一個競賽班了。
剛開學的時候,學校開了學科競賽的動員會,我就這樣輕易地被物理競賽圈住了。
雖然只是平行班,但我還是毅然決然地在物理競賽那一欄報上了自己的名字。
回家就開始看各種競賽書、預習高中知識,除了學校的競賽1班,還要從理實和平行班裡選拔出來競賽2班和3班。
這大概算是我進入物理競賽以來的第一次考試,也是一切的開始。
考得不錯,我分進了競賽2班,開始每周三周六上課,後來還報了難度大很多的學而思、質心的物理競賽課。
和競賽1班那些每天都有競賽課、作業都是競賽題的大神們比,我更像是個業余選手。
記得第一次去聽學而思的cpho預備隊,競賽班的一個初中同學嬉皮笑臉地跟我說「呦,你來干什麼?」
我沒吭聲。
我只是心裡發誓要學好物理競賽,要比他學得好。哈哈幼稚吧,但我當時就是這么想的。
第一次正式考試是深圳的泛珠物理競賽,因為那次考試一個學校報的人數是有限的,1班自然是要全員出征,2班和3班就要通過選拔考試選出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的學生。
當時在物競2班裡還算拔尖的我成功突圍,並在泛珠比賽中拿到了2班唯二的一等獎。
算是牛刀小試,不過這次考試也讓我嶄露頭角。
然後是北京市力學競賽,預賽的146全校最高分第一次吊打了1班的一眾大神,我也算是出了名。
G. 物理競賽和生物競賽該參加哪個好
如果純粹看競賽結果的話,當然是物理的好,物理競賽省一的名額本來就比生物多,生物還只有大概一半的省一有保送資格。
但是,物理競賽涉及的內容比較廣,可以說比高中的知識高了不止一個檔次,需要有不同於課本知識的思路,解題過程中對微積分的要求也非常高。你現在高二再開始著手只能說有點晚了,如果對自己有信心,也有時間去參加競賽的話也可以嘗試一下。
生物競賽可以說只是更深入地探究課本所涉及的領域,和物理相比明顯是偏記憶性的東西,需要更多的興趣才能記住大量的知識點,如果努力的話應該比較容易上手。
還有不知道你們學校的政策是什麼樣的,我也是山東的,當年我們學校的自主招生是只按照三年的考試成績排的,競賽好像並沒有占什麼比例。 如果你只是希望自主招生的話,不是很推薦你去競賽,因為物理和生物競賽對你加強高中課程學習沒有直接的幫助,而且會消耗很多的時間。有空餘時間的話,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好了
H. 關於高中物理競賽的疑惑
【絕對原創】
作為一個過來人給你講解一下物理競賽 見笑了
物理競賽相較於高中物理 更加強調理性分析和數學計算,很大部分需要用到 微積分, 更接近大學物理。
物理無外乎 力(靜力學 動力學 運動學 宏觀行星運動等) 熱 電(電場 磁場 電磁轉換 電路等) 光(物理光學 幾何光學) 近代物理 五部分。重點是力學和電學。
學好競賽第一要有大量的練習作為基礎,你可以把一本比較好的競賽書從頭做到尾,記住常用的方法技巧(例如 力分解的技巧 )和 重要的模型(如力學的行星模型 子彈打小車等) ,有了這些方法才能為你以後解答復雜的綜合問題打下基礎。
第二你可以看看大學物理學,這主要是為了提高知識廣度,高中老師只為了高考,很多有用的知識不會教授,競賽書則講的又會很玄,看一下純正的大學物理會讓你建立一個完整的體系(體系很重要!!!),真正練就內功,站在高處看題目。注意:這只是輔助用書,只需精讀部分有用章節。
第三增加數學能力,至少會積一些簡單的積分,用微積分的觀點思考問題。(真的很管用 單是求瞬時速度就會看出來了 )
第四思維方式的轉變,物理必須用理性!!!每一步都必須是正確的有詳細依據的,不能憑感覺。(雖然在後期感覺會減少思考的時間,但那是在你有了足夠內力的情況下的)。對於不會做的題目,不同題目不會做的原因是不同的,有的是找不到著手出,那你應該繼續看題干 找出一些未知條件;有的是在分析中的幾個難點,你在某一個上卡住了,那你只需要理解那一個難點和它相關的發散的問題(可以歸類為一個專題)。最後你就會有很多個小的專題,而一個競賽題大部分是由幾個難點構成的。
第五答題要規范,必要的公式要寫上去,不要缺步驟,這不僅為了競賽更是為了高考!
第六調整心理,競賽只是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發揮自己的特長或者培養興趣用的,不能採取押寶式丟掉平時的為高考准備的學習。
至於你喜歡聽某個老師講課的問題,對於你能聽懂的當然很好,不懂得你可以下課問 或者乾脆不聽自學 做自己的事,有些東西還是自己想出來的印象深刻。可以找一個故意憋憋自己,鍛煉獨立思考和利用資源的能力。要有自信。
扯了那麼多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不懂得可以問我和你一起探討。
I. 為什麼物理競賽這么受歡迎
無論是在初中、高中還是大學,物理競賽都是非常受人歡迎的,我個人覺得其原因是物理競賽可以鍛煉參賽的學生們在物理學科對一些知識點的應用,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很有趣味的挑戰,而且對於中學生來說,物理競賽的獎項可以在升學的時候給他們加分。
物理競賽一直受到學習尖子生的關注,因為在學習的時候,許多學生對於物理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他們熱衷於解答物理問題,享受著成功分析出題目解法的感覺。在我高中的時候,物理中的力學對於尖子生來說彷彿有一種致命的吸引力,每每見到力學題目,他們總喜歡分析這個物體將會如何運動,如何受力,如果有力學、磁場的結合的題目,更是讓他們愛不釋手,所以解答物理題目對於他們而言就是一種樂趣。
而物理競賽中的題目更會讓他們喜愛,所以參加物理競賽對於他們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有樂趣的事情,競賽的題目更是讓一些普通成績的學生摸不到頭腦,而尖子生來說就是一場物理知識的盛宴。
不僅如此,物理競賽對於一些學校來說,學生們取得的成績好更是可以成為學校的招牌,有了這樣的成績後,老師們也更樂於教授學生們更深更綜合的物理題目,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中,物理競賽自然而然就會越來越受歡迎。
物理競賽同樣可以開發學生們的智力,而且物理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越好、獲獎次數更多的話,對於他們本身就是一種優秀的證明,也是進入一些高校的通行證。
J. 我該如何選擇物理競賽或信息學競賽
從你的描述來看你是可以選擇物理競賽的,信息學競賽就算了吧,你現在高一僅僅拿到普及組一等獎進國賽還是有點困難的,但是你很愛好物理,包括對未來的規劃來看,與物理學掛鉤更多一些,那就好好學物理,參加一些權威性的物理競賽也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