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學物理實驗考什麼啊
平時做過的實驗都可能抽到考填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計、電壓電流表等讀數,數據處理,有效位,不確定度,A類、B類。電表改裝校正曲線。以上都是必考的。上海海事大學
⑵ 大學物理怎麼考過
據我所知,物理很簡單,除非你是物理專業的學生。只要把老師平時的課後題做熟練了,基本搞定,要想沖高分,就把課後題都做一遍,練熟了就行了,不指望你能創造,因為會創造的人還沒出世呢
⑶ 大學物理究竟是怎麼考的
孩紙別怕,很容易過的…本學期一共做過多少實驗,然後學校分組,兩三個人去做一種,給那間實驗室的老師看就好了……考的時候還是滿容易的……成績主要還是看平時報告寫得怎麼樣…去櫃子里抄吧…以物理實驗為醬油的學院是這樣,您要是學物理的那就說不好了哦……
⑷ 大學物理好難啊,補考怎麼學習
(1)先上課,見到成績提高再收費。只有這樣才有壓力與動力,因為這次課你上不好,學生就有可能考不好,你就拿不到課時費,還會就被淘汰出局了。有壓力才會有動力,目前社會上很多家教中介和公司,之所以不能幫學生提高成績,關鍵就在於提前把費用都收到手了。錢都到手了,我還注重什麼教學質量?
(2)及時讓家長了解孩子補習情況。一周兩個小時的補課時間,我很難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平時應該利用郵件和簡訊多溝通,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問題,也會把學生的補習情況記錄在內,便於學生的復習,也很方便家長及時了解補習情況。
(3)循環式學習,定期回顧以前的補課內容。高中物理內容多,學校進度快,學習上容易學了新的忘了舊的,前期所學內容適當的提醒,能極大程度強化學生對考點的理解。還是要歸功於我的物理補課博客,學生補課情況都記錄了下來,所以對我而言,定期將前面補習的內容再回頭做個鞏固是非常方便的。
(4)預測物理考試考題。可以試想一下,一套物理試卷中大部分的考點都被你提前預測到了,而且把一些注意事項都告訴了學生,你還擔心學生考不出好成績嗎?不過預測是依賴教學能力和經驗的,並不是年輕的老師們輕易做到的。
⑸ 大學物理重修完全沒看過怎麼考
你這個完全沒看過也不是不能考,關鍵是要看你離考試還剩下多長時間,我就經常一學期課沒聽多少節,等到最後一兩周了先把書仔細看一遍,要邊看邊想,其實就是預習。。。然後覺得自己有點大概了解了就可以,不了解的地方針對性回去再看,懂了之後就做一些書本後面的習題,當然不懂的可以對照著學習指導裡面的答案來做,同一類題型就算不是自己冥思苦想做出來的,看與抄的次數多了自己也會有感覺的,也就是相對熟悉了;然後再去搞一些歷年的試卷來做,基本上如果時間安排得好,歷年的搞得差不多就基本到考試時間了,這樣的考試成績一般都會有七八十,上九十很難,畢竟一學期沒聽課。。。希望我的經歷能夠幫到你
⑹ 大學物理怎麼考哇
1、從定性到定量的飛躍是第一個原因。
初中物理教學對許多物理問題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進行定量計算,一般來說也是比較簡單的;而高中物理教學,大部分物理問題不單是作定性分析,而且要求進行大量相當復雜的定量計算。學生對這種從定性到定量的飛躍不適應。
2、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飛躍是第二個原因。
⑺ 求教,大學物理怎麼考試
首先,這個每個學校不一樣
其次,如果題主問的是考試形式的話,那一般是閉卷的,但成績組成可能由平時成績+考試成績得出。
再次,如果題主問的是考試技巧的話,不談作弊的情況下,我的建議是,好好看書,多寫書上的題目。找找往年的卷子,把往年學校的卷子寫一寫,有很大幫助。
⑻ 怎麼自學好大學物理
先說說大學物理該怎麼學吧。
大學物理裡面主要靠自己自學的,上課的話,除非自己學過2次,否則不可能聽懂的。Lendau就說過,大學講課就像對這一群羊在吹笛子。用中國話說就是,大學講課就是對牛彈琴。
自己找資料,自己看視頻,自己做習題。不要指望上可能聽懂,去上課只是為了應付點名罷了。
大學的物理很不一樣的。高中物理只能算是400年前的物理。從數學方面看,甚至是600年前,笛卡爾時代的物理。本科階段,指望上課聽聽課,下課做做習題,那麼肯定對物理只有一個很膚淺的認識。很有可能,連什麼是物質,什麼是物理都搞不懂。
一般的人都要同時看3-5本參考書,才能勉強應付一門課程。所以,大學物理主要還是靠自學,自己找資料,自己看視頻,自己做習題。
下面是一點小建議:
1. 多看經典。
先看<Feynman物理學講義>(特別推薦), 然後看Lendau的<理論物理教程>(特別推薦分析力學,場論部分),再看Gerard 't Hooft 理論物理教材......
以上三位都是Noble prize的大牛。其中
費曼 是量子電動力學的重要開拓者,量子路徑積分的發明者;
朗道是一個物理全才, 當今最大的物理分支----凝聚態物理的創始人。
Hooft 是 規范場(Yang-Mills場)理論的可重整性 的證明者。
2 多看好的視頻。
網上有很多很好的視頻,特別推薦復旦大學蘇汝鏗的<量子力學>, 北師大梁燦斌的<微分幾何和廣義相對論>
基礎好可以看巴黎高師,Yale(有中文字幕), stanford, MIT的課程
一個好的老師可以讓你受益終身。聽聽大師們的課程,那怕就是一小節你也能領略到另一種境界。
視頻的話也要看經典,可以反復看,不用擔心走神跟不上。
3。習題是必需的。
4。 多討論,不討論是學不好物理的。平時多逛逛論壇。比如,physicsforums ; 新繁星客棧; 相對論吧(雖然最近搞活動比較水,但牛人還是很多的)。裡面有很多基礎物理的話題。
下面是一些物理課程整理的參考資料。
基礎物理 教材: <費曼物理講義>,
視頻:參考Yale開放課程---基礎物理,有中文字幕的;
清華楊振寧的基礎物理,不過也是英文授課的
理論力學 教材:Goldstein的<理論力學> (暨南大學有中譯講義),南開也有,貌似。
Goldstein怎麼牛,看看目錄你就知道了,他把Lagrange的辦法擴展到SR,QM.
統計物理 教材:汪志誠的, 李政道的。 Landau的。
視頻:stanford的熱力學與統計物理教程,但目前還沒有中譯字幕
初等量子力學 教材:周世勛的, 或者曾謹言的
高量 教材:倪光炯的, 或者咯興林的
視頻: 復旦蘇汝鏗的視頻;
基礎好的可以看巴黎高師的<量子場論>課程
相對論 教材:先看郭士枋的<廣義相對論導論>,然後看<廣義相對論> by 劉遼 ,
最後看 <微分幾何與廣義相對論> by 梁燦斌
梁老師的教材寫得很好,但是一開頭就是5章微分幾何,某些微分幾何基礎不好的人不一定可以接受。
視頻:北師大梁燦斌<微分幾何與廣義相對論>系列視頻
最近梁老師在中國科學院(中關村)晨星中心110教室開課,有條件也可以去旁聽,免費的.
凝聚態 教材:.......
視頻:中科院文小剛的凝聚態物理講座
以上都是入門級的課程資料,真正的高手都是看期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