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學好初三物理
萬門中學初中物理九年級基礎(呂德貴超清打包)網路網盤
鏈接: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B. 如何上好初三物理復習課
一、放眼教材,優化備課,採用合理的教學模式
鑽研教材不僅是對教材的理解和領會,還包括對教材的加工處理,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教學條件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駕馭教材,注意知識、技能的相互聯系和前後呼應,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同時注重綜合復習中的各學科的綜合。綜合復習的後期,學生往往會把基礎知識忘了,為此,在復習階段應讓學生帶齊教材。教師在備課時,選擇最優先的教學模式。例如,對於物理用語,可以採用「講授――掌握」式教學,強調規范化;對於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論,可以採用「啟發――分析」式教學,採用圈讀法;對於物理實驗,可以採用「引導――探究」式教學,採用相似實驗聯系教學;對於物理計算,可以採用「指導――自學」式的教學,強調計算的規范化,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了解學情,因材施教,開展分層教學
學生個體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性,所以對於不同的學生教師應有不同的對待方式,特別是在復習階段,更應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對於平時學習方法、習慣、成績都好的學生,一般只在具體問題上給予指導,並適當增大訓練難度,提出新問題,要求其盡量用多種方法解題,鼓勵他們創新思維;對於學習態度端正、勤奮,但成績一般的學生,一般應側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按章進行典型題講解,增強對概念的領悟;對於智力較好,但隨意性強,學習不努力的學生,著重在學習品質上對他們進行教育、調整,增強他們的責任心和培養其認真學習的態度;對於少數學習和表現方面都存在嚴重問題的學生,一般採用不刺激、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針對愛馬虎的學生,則應嚴要求,不放過任何錯字、病句,甚至是書寫的工整性。
三、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由於初中學生處於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之間的發展階段,教學目標應以智力因素目標為主,教學內容是物理知識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教學空間是在課堂之內,所以教學過程的優化是獲得高效率、高質量教學效果的保證。
1.選擇教學策略,注重「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教學前,教師首先要深入了解教學內容的目標要求及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從而把握教學的起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其次,在深入分析學生原有認知結構和教學目標要求的基礎上,通過觀察自然現象、生活現象展示,結合物理史實、學生意想不到的錯誤、學生對問題的不同看法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的方法等創設問題情境的途徑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學時,要採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如有選擇的對舊知識的要點進行檢索、幫助學生對各學科知識構建聯系,在實驗探究中為學生指明實驗重點、為學生實驗探究提供提示性的指導;對於復雜的、綜合性強而學生難以一步達到目的的問題進行分解和鋪墊,描述預期的結果或成功標准、創設成功的學習情境等。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通過進一步歸納整合,理順知識脈絡,形成學生自己的整體知識體系,從而實現知識的系統化,使學生通過概括總結,不僅獲得知識本身的意義,而且把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聯系起來去理解和把握,自覺地把握各個知識間的整體聯系。
2.從實際情況出發,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
不同的教學策略都有其利弊。因此,對於教學方法要因班級的情況不同而變化,因上課的選擇,時間不同而變化,因教學內容的變化而變化。我根據學生認知水平、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三因素的分析和組合,遵循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採用作業自評、互評、相互交流、測試評分、重點談話等多種教學方式,靈活開展教學。
3.注重課堂學生信息反饋,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造具有民主氣氛和科學氣息的課堂教學環境,平等對待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學習過程中的差異。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發言,允許他們交流討論,給他們機會發表不同的觀點或表達某種見解,教師應有意識地抓住學生的反饋信息,便於在以後的教學中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
4.師生情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的信任和鼓勵,會增進師生間情感的交流,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的正面影響,整個教學過程會因此而變得親切、自然、愉快、順暢,課堂氣氛活而不亂。教師在物理復習課教學過程中,可以對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評價等進行情感化處理,適時地調劑課堂氣氛,如用幽默的言辭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用恰當的肢體語言創設情感氛圍等,以達到「知情並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