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理加速度如何計算
加速度是牛頓定律的精髓所在,出自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度主要聯系了運動和力,開啟了近代物理動力學的大門。
從力的角度來看,加速度描述了力作用在慣性物體上的運動效果,a=F/m,其中,a是加速度,F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合力,m是質量。
從運動學的角度,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率的物理量,a=△v/△t,其中,a是加速度,△v是速度的變化量,△t是單位時間。
你問的這個問題,我你應該是高中生,所以我從高中物理的角度回答你。要是從高等數學的角度來看,加速度是速度的一階導數,這也是牛頓作為微積分學的開創者,對動力學的描述。不過高中的話,你只需要牢記牛頓三定律的內涵,做題的時候,記得加速度是運動和力的連接樞紐即可。
㈡ 高一物理加速度怎麼求
運動學和動力學,受力分析,牛頓定律。F=MA,即可求出加速度。合力對應總加速度,分力對應分加速度。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你可以找題型,循序漸進練習。
㈢ 物理加速度計算公式是什麼
定義式:
a=dV/dT
勻變速直線運動:a=ΔV/T=(Vt-V0)/T;
圓周運動:a=Rω^2;
受力分析:a=F/m 。
㈣ 高中物理加速度實驗里加速度怎麼求
1、由逐差法求。即由紙帶測出相鄰二點間距離,再由a=(s2-s1)/T^2求之。
2、由紙帶求出各點的速度,再由v-t圖象求之,加速度為速度時間圖象中的直線低低斜率求得。
㈤ 物理求加速度公式
a=(Vt-Vo)/t
a
——
加速度
Vt
——
末速度
Vo
——
初速度
t
——
物體速度發生變化所經歷的時間
㈥ 在大學物理中知道運動方程怎麼直接求加速度
(1)知道了運動方程,可以直接得到軌道方程,進而求出曲率半徑。(實際上也可由運動方程直接求出來)。
(2)把運動方程對時間求導,可以得到速度。
(3)代入法向加速度公式即可。
記 a = (dx/dt);b=(d²x/dt²);c= (dy/dt);d=(d²y/dt²)
曲率半徑ρ = (a²+c²)^(3/2)÷|ad-bc|
本題:x=t;y=t²。
ρ =(1/2) (4t²+1)^(3/2) = (1/2)(4x²+1)^(3/2)
向心加速度 an = v²/ρ = 2/√(4x²+1)。
加速度簡介:
加速度具有矢量性質,即需要用大小和方向同時描述一個加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前運動的物體,如果向左或向右施以力,即給予了不同的加速度,則其速度會發生變化(包含了速率及方向),然而向左的加速度和向右的加速度顯然引起了不同的效果。
同樣,施力的大小不同,引起的加速度不同,最終的結果也不一樣,亦可以從矢量的加成性來看。作為一個矢量,加速度的疊加和分解分別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則。
具體而言,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隨時間的變化率。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速度也是矢量,因此加速度不為零的物體速度的大小(稱之為速率)也不一定會發生變化,實際上,如果加速度保持與速度垂直,速度大小就一直不會改變,同時方向一直改變。
這種情況在生活中最常見的是圓周運動,比如在被拴在一端固定的線的另一端的一個小物體在線保持綳直時做的運動,又比如帶電粒子在僅受靜磁場的洛倫茲力時做的運動。
㈦ 物理加速度怎麼算
加速度是速度變化量與發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V/△t),是描述物體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a表示,單位是m/s^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物體速度變化(量)的方向,與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㈧ 高中物理關於加速度所有公式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有用推論Vt^2-Vo^2=2as
2、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3、末速度Vt=Vo+at
4、位移s=V平t=Vot+at^2/2=Vt/2t
6、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7、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8、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加速度的不一定
1、物體具有加速度,但不一定做加速運動
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如果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則物體做加速運動;如果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則物體做減速運動。可見,物體具有加速度,但不一定做加速運動。
2、物體的速度方向改變,但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改變
加速度的方向決定於合外力的方向。物體的合外力方向不變,則加速度方向就不變。如做平拋運動的物體,雖然速度方向不斷變化,但由於只受重力作用,所以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始終豎直向下。
3、物體的速度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大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表示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物體速度大但速度變化不一定快。比如,汽車在高速公路上快速勻速行駛時,雖然速度很大,但速度變化卻為零。
㈨ 物理加速度的多種求法。
方法一:
設初速度為V0,加速度為a
S=VO*t1+1/2a*t1*t1
通過下一段相同的位移S時的初速度V1=VO+a*t1
S=V1*t2+1/2a*t2*t2
可由上面的式子解得
a=(2St1-2St2)/[t1t2(t1+t2)]
方法二:
畫速度時間圖
因為 通過的位移相同
所以 速度時間圖中t1,t2段向下的面積相等
設在開始運動是已經過了時間T0
所以 V1=S/t1是T1=T0+t1/2時刻的速度,V2=S/t2是T2=T0+t1+t2/2時刻的速度
所以 加速度a=(V2-V1)/(T2-T1)
所以 a=(2St1-2St2)/[t1t2(t1+t2)]
㈩ 求物理加速度的公式
根據定義加推理加實驗
得出a=(Vt-Vo)/t.
a=F/m
V^2-Vo^2=(V+Vo)*(V-Vo)=2aX
→[(V+Vo)/2]*[(V-Vo)/a]=X
這個式子的意義是求從一個初速度勻加速到另一個速度的過程中的位移。
[(V+Vo)/2]的意義是這之間的平均速度,[(V-Vo)/a]的意義是加速過程的時間,二者的積便是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