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生的暑假的作業;一篇物理論文!很難抉擇,該怎麼寫
論文並不像你說的那樣神秘,基本上與人的知識、學歷等等無關,但是卻與人的觀察、認識、思考有關。
寫論文一般分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實踐檢驗四個階段,發現問題是最重要的階段,只有發現問題才能為最後解決問題鋪路,問題解決的好與壞,適合這個人的知識、才能、經驗有關的。注意,論文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新穎性,如果你所說的問題別人早就解決了,你提出的問題也就沒有意義了。
高中階段的知識,是大有所為的,我覺得你的物理老師是一個水平很高的人,他已經跳出了給你們布置作業的階段,開始主動讓你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了。所以請按照他的要求做。
你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有過做錯題的時候,正確的做法和錯誤的做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就是很好的素材,你不妨試試哦!
B. 高中物理論文格式
二、怎樣寫好論文
1、題目
將題目居中,將你的名字、學校、指導教師及聯系方式寫在右下角,論文題目應該盡可能短,但要意思完整。題目應反映主要觀點、主題或圍繞其開展的研究。
2、問題的提出或前言
先總體介紹一下研究對象的背景,並對你研究動機的解釋以及你想要達到的目的。3、方法
研究設計:撰寫報告的目的就是使別人能依據你所敘述的信息重新進行你的工作,所以要對研究設計描述得足夠詳細,清晰,有條理。你需要提供進行實驗的每個階段的信息。
研究工具:說明你研究所用到的儀器設備;
數據記錄或分析:對所記錄的數據進行合理分析。
4、討論並得出結論
結果及結論應自然的、符合邏輯地從你的數據中得出。
C. 急求 高一物理論文寫法和探究對象!!看清了再回答
論文是說明文一類,高中對格式要求不是很嚴格的,可以就按說明文格式寫
首先寫現象(要求簡單明確),然後提出問題(觀點),之後就是論述你的觀點(重點),進行的實驗,最後得出結論
具體的的課題就比較多了,可以網上找找,我給你提供幾個
1.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影響因素以及測量方法(高中時候我們幫老師做過課題研究)
2.運動的物體受不受到靜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有沒有關系
忘了高一都學什麼了,不好意思,若是參加比賽什麼的可以參考大學畢業論文或者學術論文格式
希望對你有所啟示吧,
D. 想寫一篇關於高中物理的教育教學論文,可一點感覺沒有,不知道寫關於哪方面比較好了。寫什麼主題的呢
從小的方面寫 你可以針對 高中物理的力學 電學 這些小的方面 研究一下在這些領域的教育 怎樣才能使教學變的可以被學生更容易接受 從大的方面寫 你可以從教育體制上入手 論文中你可以進行問卷的調查 根據你的研究問題 設置一份合理的問卷 讓學生 或 其餘物理教師來完成 不過學生群體的龐大 可以使你的問卷調查結果更有信服度和力度 不過進行問卷調查前 一定要讓同學們認識到你做的這個問卷的意義和重要性 想想也知道 我高中時候 誰給我的問卷 我肯定都撕撕做飛機了... 這點現在體會真的好深 這份問卷的設置 可以直接反應學生對當前教育體制 方法的態度和意見 對教學研究 至關重要...
E. 新高一物理小論文怎麼寫
骨笛遐想
——淺析小提琴發聲、調音的物理原理
一.選題意義
據我國最早的物理史學家吳南薰先生考證,世界上第一個人工製作的物理儀器就是在獸骨或竹管上挖孔並能吹出聲音來的笛子。這既是一種樂器,也是一種聲學儀器;我國古代對共鳴、弦的振動、管的音調的研究等都是通過樂器來進行的;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發現了琴弦的長短與音高有一定的關系;從近代物理學發展來看,聲學依舊占據著相當重要的部分,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許多同學都會演奏一些樂器,但對於弦樂器的調試卻無從下手。我們結合已經學過的振動學知識,淺析西洋擦弦樂器——小提琴的發聲原理,並為演奏者檢音、調試提供理論依據和實驗結果參考。
二.相關物理知識
實際的樂音由基頻、諧波(泛音)、分音三部分組成。每一個樂音即周期性的振動都可以分解為許多不同頻率、不同相位、不同振幅的簡諧振動的疊加。簡單的簡諧振動即正弦振動或餘弦振動的傳播產生的聲波叫做純音,實際的樂音如歌唱聲、樂器聲等都不是簡單的純音,而是許多的純音的疊加。在這些簡諧振動中,頻率最低的叫做基頻,基頻的能量往往是最大的。頻率是基頻整數倍的叫做諧波,其餘的高頻振動叫做分音。現代的分析中表明,還有低於基頻的次聲。因此,從物理上講,音樂聲應由三部分組成:樂音、在音樂中使用的雜訊(如鑼、鼓、沙錘、梆子等沒有固定音調的打擊樂器和海濤、流水、風聲等效果聲音)以及對音色有影響的在諧波中存在的一部分超聲。
一般來說,發生體振動的頻率越高,人們聽起來音調也越高;發生體的振動頻率越低,人們聽起來音調就越低。但音調與頻率之間並不是嚴格按比例對應的。一般認為,頻率每增高一倍,音調聽起來就高一個八度,這僅僅限於中頻段。在高音部分,聽感偏低,即頻率增加一倍,聽起來不到高八度,而是偏低,於是要把頻率調高些,以適應人的聽覺。低音段則聽感偏高,於是需要把頻率調低些。
樂音聽起來有一定的強弱,即音的響度,這是樂音的第二個主觀量。聲音的能量越大,聲強越大,聽起來響度就越大。但是,這二者也不是按比例一一對應的。
至於音色,更是一種主觀感覺了。從傳統來講,決定音色的主要因素是頻譜,所以常常根據頻譜模仿各種音色。但據資料顯示,實踐表明:音的起始與結尾的瞬間狀況,即「音頭」和「音尾」,也同音色大有關系。音色不僅與頻譜的組成(即基頻、諧波和分音的數目、長短、相對強度、分音的不諧和程度及瞬態)有關,還與基頻和諧波在聽音區的位置有關,這是由於人耳對於多種頻率的響度反映不同。音色也與聽者距聲源的距離有關,這是因為一個音中的各種成分的衰減不同。
三.相關音樂知識
音程,就是兩個音音高之間的距離。在音樂上,音程用「度」表示。幾度就是把起始音算在內,沿著音階數有幾個音名。鋼琴上相鄰兩個鍵(包括黑鍵)之間差半音,兩個半音等於一個全音。這也是一種表示音程的方法。音程與頻率基本上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把兩個相差八度音程之間的音順次排列,就成為音階。規定音階中各個音的由來及其精確音高的數學方法叫做律制。
最常用的三種律制是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和純律。音階中的各個音都有音名,由於生律的方法不同,不同律制生成音律中的同名音(例如都是 )其頻率是不一樣的。
十二平均律是我國明代科學家朱載堉最先發明的,比西歐早了幾十年。他將一個八度音程(頻率比為2)按等比數列均分為十二份,得十二律。當前的鋼琴和所有鍵盤樂器以及帶「品」的弦樂器等,用的都是這種律制。
數學表示:相鄰兩音之間的頻率比均為: 即從任何一個音開始,比該音高半音的音,其頻率是該音的頻率乘 ;比該音低半音的音,其頻率是該音的頻率乘 ;以此類推,可得出所有音的頻率。
十二平均律有許多優點,比如它易於轉調,簡化了不同調的升、降半音之間的關系。
在小提琴中,假如以 音的弦長為基準,那麼小字一組(其中的 比 高兩個八度) 、 、 、 、 、 、 對應的弦長之間按照十二平均律可由頻率關系確定一組固定比值。
四.研究與實驗
小提琴的弦是一根兩端固定的細鋼絲。在撥、擦弦線時產生的波列經兩固定端反射,疊加後形成駐波,但其中包含有許多頻率的波。在這里,我們只對決定音調高低的基頻振動做出分析研究。
駐波的基頻振動所對應的為波長最長的振動,即弦長 。提琴弦線與指板之間的距離很小,用手指在指板上壓緊琴弦不同位置而使得弦產生的形變數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則可認為弦上張力 ,及弦的質量線密度 保持不變,可得弦線中波速 近似恆定。因此,可認為有如下比例關系成立:
實驗過程:一把小提琴,經專業樂師調音後,定下 音,再由一位有多年演奏經驗的同學撥奏單音,多位樂感敏銳、受過專業訓練的同學一起聽辨,配合其他樂器校對各音高。記錄及計算數據如下表。表中的k值定義如下:
相差一個半音的兩個音高對應
相差一個全音的兩個音高對應
序號n 音高音名 比下
音程差 弦長/mm 總長:320.0mm 上述k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計算值 理論值 誤差率
1
全音 243.0 243.8 243.7 243.5 1.11 1.12 1.39%
2
全音 220.0 220.9 219.2 220.0 1.13 1.12 0.25%
3
半音 195.5 196.1 195.0 195.5 1.07 1.06 1.11%
4
全音 182.5 181.9 183.1 182.5 1.12 1.12 0.18%
5
全音 162.5 162.0 162.3 162.3 1.13 1.12 0.48%
6
全音 143.8 143.8 144.2 143.9 1.11 1.12 1.00%
7
半音 130.0 129.8 128.7 129.5 1.05 1.06 0.79%
8
124.0 122.4 123.2 123.2
其中弦長一欄為小提琴 弦(四根弦由粗到細依次叫作 、 、 、 弦,指的是該弦的空弦音)上對應各音高壓指與琴碼兩固定點之間的距離,即參加振動的部分弦長。
如上數據顯示,平均誤差率為0.74%,基本符合前文理論分析。
五.結論
我們總結出對於一把小提琴(鄰弦相差五度)的自我調試方法:
以一根弦,例如 弦,的空弦音 為標准,按音高關系計算出同一根弦上 所對應的弦的長度。取 音高即與 弦空弦音等高(這是小提琴的製作要求)。依次調整 弦的松緊、長度後,再算出 弦上 的音高,作為 弦的空弦音。……同理進行下去。
此種方法適用於各類提琴及吉他等擦、撥弦樂器,但須注意:
①對於比空弦音高出許多的音,計算方法誤差較大。實驗中在一根弦上進行多組數據測量只是為了便於計算、對比,得出結論;實際操作中應對各相鄰琴弦依次校對。
②大提琴與吉他相鄰的弦空弦音相差四度,計算時應注意數據與小提琴不同。
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夠對廣大演奏弦樂器的音樂愛好者提供幫助。
六.相關說明
1.此類內容,圖書館尚無藏書涉及,網站上相關內容也極少見到。此文為本小組同學獨立研究、試驗、統計的成果,必有疏漏,請老師、同學們批評指正,提出寶貴意見!
E-mail: [email protected]
2.原計劃分別選取西洋擦弦樂器小提琴和中國民族管樂器竹笛進行類似研究。經調查,資料表明:對於笛子內部空氣柱的振動來說,管內各處粗細有別,管口大小又影響到聲波的流速,且管內空氣柱振動時,其實際振動部分比管身要長。若用於音律學計算,還需求出管的長度和空氣柱長度之間的差值,即所謂的「管口校正數」。這不在我們的研究能力范圍之內,為保證科學性、准確性,故放棄此方面的研究。
3.在有音叉等專業調音、定音設備時會提高測量精確度,也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本文所述僅供業余愛好者一試。專業演奏時,為與樂隊或演唱者和諧配合,須對基準音定頻測試。比如,通常公認的國際第一標准音高 的頻率為440Hz。
F. 中學生物理論文寫什麼好
多給你幾篇吧!參考參考一下
基本粒子的重力與典型質量差距深解
摘要:本文應用了電磁力也是引力,引力也是電磁力之學說的解釋基本粒子的重力與其典型質量差距。
基本粒子的重力與典型質量差距深解
雲南 雲維集團 電儀公司 黃兆榮 曲靖 (655338)
摘要:本文應用了電磁力也是引力,引力也是電磁力之學說的解釋基本粒子的重力與其典型質量差距。
關鍵詞:重力、引力、電磁力、質量。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applied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is also the attraction, the attraction is also theor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explanation fundamental particle gravity and its typical quality disparity.
key word: Gravity, attraction, electromagnetic force, quality.
一、概述:在地球上, 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大小,等於物體所受的重力,即:
F = m g
二、實驗:
1、用各種電壓表測量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電壓,或物體與大地之間的電壓,均有電壓讀數,在0.05~0.7V之間。在同-物體之間測量其電壓值。只要它的內阻大於一定值時(如500歐),電壓表就會測量這個物體兩點之間的電壓值。這就是說任何兩個物體間、物體兩點間都有電磁力的存在。
測量房子牆上的電壓發現,等距離上有等電壓。將絕緣繩上等距離固定金屬片,測量各相等分之間的電壓值,發現各等分之間的電壓值相等。
2、用一塊永久磁鐵與一個小鐵片來檢測任何-個物體是否含有磁場中的磁元素,將物體放在永久磁鐵與小鐵片之間,移動永久磁鐵,觀看小鐵片是否與永久磁鐵一起運動,結果是小鐵片跟隨磁鐵-塊運動。說明任何一種物體都含有磁元素。
宇宙和地球均是大磁場,在磁場中物體必含有磁元素,那麼必受地球的電磁力作用,離地球越遠,磁力線越稀,電磁力越小。離地球越近,磁力越密,電磁力越大。
三、分柝:
上述實驗可以看出,在地球上的任何物體,都要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地球引力也就是電磁力,即電場力與磁場力之和。在某一固定的區域,電場力和磁場力是線性,即電磁力是線性的。
F引力 = F 電磁力
即 F 電磁力 = m g
地球也是一個帶電體。根據實驗測試,在地球表面存在一個垂直向下的穩定電場,電場強度E約為100伏/米,場強的大小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弱。晴天時在地面附件的電場強度為120V/m。另外,根據實驗測試,在地面附近大氣的電導率σ0約為3×10-14西蒙/米,且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電場力則為:
F 電場力 = q * E
= 100 * q
地球的磁性,是地球內部的物理性質之一。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在其周圍形成磁場,即表現出磁力作用的空間,稱作地磁場。地磁場強度很弱,這是地磁場的另一特性,在最強的兩極其強度不到10-4(T),平均強度約為0.6x10-4(T),而它隨地點或時間的變化就更小,因此常用(γ),即10 -9(T)做為磁場強度單位。
電荷運動方向與磁場方向平行時,電荷受到的洛侖茲力等於零;電荷運動方向與磁場方向垂直時,電荷受到的洛侖茲力最大。
[1]馬英卓:引力是產生出來的,〈科學〉(科學美國人中文版)雜志,1998年第五期。
[2]馬英卓:引力與廣義力學、整體天體,〈科學〉(科學美國人中文版)雜志,1999年第三期。
[3]馬英卓:慣性力學與整體科學體系,《科學》(科學美國人中文版)雜志,2000年第七期。
[4]馬英卓:等效原理的對與錯,《當代物理世界-物理論文集》網站。
[5]馬英卓:萬有引力真的失靈了嗎?《當代物理世界-物理論文集》網站。
[6]馬英卓:用慣性力學三定律解力學習題。《當代物理世界-物理論文集》網站。``
多多看看吧```
G. 高中物理教學論文怎麼寫需要注意什麼
論文如何寫還是應該要看題目吧。
我記得曾經寫過一篇「高中教學中是否應表述出經典物理學的非普適性」的論文。
個人意見是,高中教學在實際中很難脫離高考的壓力和背景,所以論高考應試的論文多如牛毛。但單就論文來講,並不局限於應對高考,相比較而言,針對於學生的興趣培養,特色教學等更加適合論文題目。
僅代表個人意見。
H. 高中物理方面的論文怎麼寫
高中物理方面的論文應該怎麼寫?我覺得你可以寫一下關於倫琴法怎麼發現x射線的?
I. 高中物理論文要怎麼寫啊
論文的內容可以到網上找些資料,
但是要聯系高中物理的知識。課本也是很好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