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計算物理中的壓強
壓強就是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的比.換句話說,壓強是作用在與物體表面垂直方向上的每單位面積的力量大小
F=G=mg=ρVg=ρShg(用於固體和液體)
p=F/S=G/S=mg/S=ρVg/S=ρShg/S=ρhg(用於柱形固體和液體)
壓強與力和受力面積的關系為:
其中:
p代表壓強
F代表垂直作用力(壓力)
S代表受力面積
根據上述公式,可以推導出如下的公式:
該公式是用於計算液體的壓強,其中:
p表示壓強
ρ表示液體的密度
g≈9.8N/kg且在數值上等於重力加速度
h表示液體的深度
B. 怎麼求壓強
定義①
一物理學中把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
做壓力。
二壓強是表示物體單位面積上所受力的大小的物理量。
②標准大氣壓為1.013x10^5(10的5次方)
Pa,大氣壓的數值相當於大約76cm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就是大氣壓的大小。
(3)公式:
p=F/S
(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p—壓強—帕斯卡(單位:帕斯卡,符號:Pa)
F—壓力—牛頓(單位:牛頓,符號:N)
S—受力面積—平方米
F=PS
(壓力=壓強×受力面積)
S=F/P
(受力面積=壓力÷壓強)
(
壓強的大小與受力面積和壓力的大小有關)
對於壓強的定義,應當著重領會四個要點:
⑴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強隨著壓力的增大而增大。(此時壓強與壓力成正比)
⑵同一壓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積不同,所產生的壓強大小也有所不同。受力面積小時,壓強大;受力面積大時,壓強小。
⑶壓力和壓強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壓力是支持面上所受到的並垂直於支持面的作用力,跟支持面面積,受力面積大小無關。
壓強是物體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跟受力面積有關。
⑷壓力、壓強的單位是有區別的。壓力的單位是牛頓,跟一般力的單位是相同的。壓強的單位是一個復合單位,它是由力的單位和面積的單位組成的。在國際單位制中是牛頓/平方米,稱「帕斯卡」,簡稱「帕」。
③影響壓強作用效果的因素
1.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強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此時
壓強與壓力成正比)
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試驗
2.當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此時壓強與受力面積成反比)
(5)1Pa的物理意義:1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N。(1牛頓的力作用在一平方米上)
1Pa大小:一張平鋪的報紙對水平桌面的壓強,3粒芝麻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1Pa
註:等密度柱體與接觸面的接觸面積相等時,可以用
P=ρgh
p—液體壓強—Pa.
ρ—液體密度—千克/立方米(kg/m3)
g—9.8N/kg(通常情況下可取g=10N/kg)有時也取10N/kg
C. 物理壓強怎麼求
f/s
就是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比如一塊邊長為5正方形的木板,受到的壓力為50牛的話,由於木板的面積為25,木板受到的壓力為50/25牛,即是2牛
D. 初中物理壓強的怎麼求,就是pa怎麼化單位
你這章可能不明白實質吧,壓強用P表示,pa是它單位,讀作帕斯卡,簡稱帕。求壓強有兩種公式,一個是F/s這個試用於規則物體,p液gh都可以用。其實就是推過來的。F/s=mg/s=vpg/s=shpg/s=pgh
物理需要活學活用,明白實質是必須的,物理並不是為聰明人開設的,是為勤奮的人。
E. 物理的壓強怎麼求
此題可以理解為「靜止在天花板上」。那麼正方體對牆面的壓力F=20N-6N=14N,其受力面積為S=10cm ×10cm=100cm2=0.01m2,則正方體對牆面的壓強為P=F/S=14N/0.01m2=1400Pa。
F. 物理壓強公式是什麼求大神幫助
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如果用字母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則壓強的公式可寫成P=F/S
G. 物理中壓強公式。。。
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是:液體受到重力作用;液體具有流動性。由於液體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體的內部就存在由液體本身的重力而引起的壓強,從實驗結果及理論推證都表明,這個壓強等於液體單位體積的質量和液體所在處的深度的乘積,即P=ρgh(式中g≈9.8牛頓/千克即
當地的重力加速度)。
固體壓強的共識P=f/s,若是規則物體,可用液體壓強公式,具體的東西,自己翻翻資料書吧,呵呵,祝你學習進步哦!
H. 物理壓強怎麼算
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初中物理涉及壓強有兩種情況,計算方法可以簡單總結如下:
(1)固體壓強:P=F÷S,其中F單位是N(牛頓),S單位為m2(平方米),P單位為Pa(帕斯卡);
(2)液體壓強:P=ρ×h×g,其中ρ單位是kg/m3(千克每立方米),h單位為m(米),g單位為N/kg(牛頓、千克),P單位為Pa(帕斯卡)。
很簡潔啊,請採納~~~~
I. 物理壓強的公式
壓強
⒈壓強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壓力F: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單位:牛(N)。
壓力產生的效果用壓強大小表示,跟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壓強單位:牛/米2;專門名稱: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積,兩物體接觸的公共部分;單位:米2。】
改變壓強大小方法:①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②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
⒉液體內部壓強:【測量液體內部壓強:使用液體壓強計(U型管壓強計)。】
產生原因:由於液體有重力,對容器底產生壓強;由於液體流動性,對器壁產生壓強。
規律:①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上壓強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壓強也越大③不同液體同一深度處,液體密度大的,壓強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體某點的豎直高度。]
公式:P=ρgh
h:單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氣壓強:大氣受到重力作用產生壓強,證明大氣壓存在且很大的是馬德堡半球實驗,測定大氣壓強數值的是托里拆利(義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管傾斜後,水銀柱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1個標准大氣壓=76厘米水銀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氣壓計(水銀氣壓計、盒式氣壓計)。
大氣壓強隨高度變化規律:海拔越高,氣壓越小,即隨高度增加而減小,沸點也降低。
浮力
1.浮力及產生原因: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豎直向上;原因: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壓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於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3.浮力計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壓力差
4.當物體漂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懸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上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下沉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J. 求 初中物理關於壓強的所有公式和變形後的所有公式。
4、壓強的計算。
定義式:p=f/s(物質處於任何狀態下都能適用)
液體壓強:p=ρgh(h為深度)
求壓力:f=ps
求受力面積:s=f/p
5、浮力的計算
稱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
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
懸浮法:f浮=g物(v排=v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