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學生物理論文寫什麼好
多給你幾篇吧!參考參考一下
基本粒子的重力與典型質量差距深解
摘要:本文應用了電磁力也是引力,引力也是電磁力之學說的解釋基本粒子的重力與其典型質量差距。
基本粒子的重力與典型質量差距深解
雲南 雲維集團 電儀公司 黃兆榮 曲靖 (655338)
摘要:本文應用了電磁力也是引力,引力也是電磁力之學說的解釋基本粒子的重力與其典型質量差距。
關鍵詞:重力、引力、電磁力、質量。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applied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is also the attraction, the attraction is also theor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explanation fundamental particle gravity and its typical quality disparity.
key word: Gravity, attraction, electromagnetic force, quality.
一、概述:在地球上, 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大小,等於物體所受的重力,即:
F = m g
二、實驗:
1、用各種電壓表測量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電壓,或物體與大地之間的電壓,均有電壓讀數,在0.05~0.7V之間。在同-物體之間測量其電壓值。只要它的內阻大於一定值時(如500歐),電壓表就會測量這個物體兩點之間的電壓值。這就是說任何兩個物體間、物體兩點間都有電磁力的存在。
測量房子牆上的電壓發現,等距離上有等電壓。將絕緣繩上等距離固定金屬片,測量各相等分之間的電壓值,發現各等分之間的電壓值相等。
2、用一塊永久磁鐵與一個小鐵片來檢測任何-個物體是否含有磁場中的磁元素,將物體放在永久磁鐵與小鐵片之間,移動永久磁鐵,觀看小鐵片是否與永久磁鐵一起運動,結果是小鐵片跟隨磁鐵-塊運動。說明任何一種物體都含有磁元素。
宇宙和地球均是大磁場,在磁場中物體必含有磁元素,那麼必受地球的電磁力作用,離地球越遠,磁力線越稀,電磁力越小。離地球越近,磁力越密,電磁力越大。
三、分柝:
上述實驗可以看出,在地球上的任何物體,都要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地球引力也就是電磁力,即電場力與磁場力之和。在某一固定的區域,電場力和磁場力是線性,即電磁力是線性的。
F引力 = F 電磁力
即 F 電磁力 = m g
地球也是一個帶電體。根據實驗測試,在地球表面存在一個垂直向下的穩定電場,電場強度E約為100伏/米,場強的大小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弱。晴天時在地面附件的電場強度為120V/m。另外,根據實驗測試,在地面附近大氣的電導率σ0約為3×10-14西蒙/米,且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電場力則為:
F 電場力 = q * E
= 100 * q
地球的磁性,是地球內部的物理性質之一。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在其周圍形成磁場,即表現出磁力作用的空間,稱作地磁場。地磁場強度很弱,這是地磁場的另一特性,在最強的兩極其強度不到10-4(T),平均強度約為0.6x10-4(T),而它隨地點或時間的變化就更小,因此常用(γ),即10 -9(T)做為磁場強度單位。
電荷運動方向與磁場方向平行時,電荷受到的洛侖茲力等於零;電荷運動方向與磁場方向垂直時,電荷受到的洛侖茲力最大。
[1]馬英卓:引力是產生出來的,〈科學〉(科學美國人中文版)雜志,1998年第五期。
[2]馬英卓:引力與廣義力學、整體天體,〈科學〉(科學美國人中文版)雜志,1999年第三期。
[3]馬英卓:慣性力學與整體科學體系,《科學》(科學美國人中文版)雜志,2000年第七期。
[4]馬英卓:等效原理的對與錯,《當代物理世界-物理論文集》網站。
[5]馬英卓:萬有引力真的失靈了嗎?《當代物理世界-物理論文集》網站。
[6]馬英卓:用慣性力學三定律解力學習題。《當代物理世界-物理論文集》網站。``
多多看看吧```
㈡ 高中物理方面的論文怎麼寫
高中物理方面的論文應該怎麼寫?我覺得你可以寫一下關於倫琴法怎麼發現x射線的?
㈢ 論文該怎麼寫,有關物理的,高中生寫的那種
例文如下
摘要:高中階段,是學生想像思維和直觀思維快速發展時期,他們能理解模型的積極作用,而不會因為其為「假」而將其完全否定。所以,我們可以嘗試使用另外一類教具,雖然這類教具比模型顯得更「假」,但他們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物體,比如橡皮筋、電線、照相機、油漆、透明膠、塑料袋等。我們可稱該類直觀教具為「比喻教具」,是直觀教具的延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
比喻教學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藉助模型說明、打比方等方式將生物學中抽象的、枯燥的知識以具體化、生活化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使其對這一知識點有更深刻、牢固的記憶。將比喻教學法引入高中生物教學中,可大大提高該學科教學的趣味性和教學成效。本文將從以下幾點詳細分析比喻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創造生動、客觀的完整形象
比喻也稱打比方,其是用實實在在的事物比喻和其有共同點的其他食物,一般用人們熟悉的事物來比喻少見的陌生的事物。將比喻引進高中生物教學,可將抽象的微觀事物更加具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其更加容易地掌握這一知識點,使其更加自信地進行生物學科的學習。比如,在講解蛋白質結構這一章節時,我將蛋白質這一特殊結構比喻成彈簧,彈簧是學生都熟悉的物體,尤其彈簧上的鋼絲與蛋白質上的多肽鏈結構十分類似,將一根彈簧多次對折,與多肽鏈盤曲後的空間結構十分相像。在此基礎上,再向學生講述蛋白質多樣性的結構與其自身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數目、種類等因素決定的,這與製造彈簧時所選鋼絲的粗細、長短、種類等有關一樣。這樣,就使得原本抽象的、微觀的多肽鏈結構變得具體化、形象化了,也使得學生更易於理解這一知識點。再例如,在講解ADP與ATP互相轉化的問題時,我將這一過程比喻成取錢和存錢的活動,ADP相當於取錢後的存摺,ATP相當於存過錢的存摺,在轉化過程中變化的能力,相當於存進和取出的錢。同學們對存錢和取錢的問題都不陌生,這就使得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了ADP和ATP相互轉化的問題。
二、藉助直觀教具,提高學生觀察力
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直觀教具是最典型、最常用的教學輔助工具,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用的頻率極高。直觀教具的特點是:生動與形象,極易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手摸、鼻嗅、耳聽、眼觀,多方面多角度地對具體事物進行認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很多知識與細胞生物學有關,因為條件有限,很難為學生創造機會親自觀察實物,那麼,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細胞的相關知識,教師也可通過模型展示讓學生對細胞有更多深層了解。直觀道具展示也隸屬比喻教學法的一種。通常情況下,我們將模型成為「假」,將實物標本成為「真」,一真一假說明兩者之間還存在差距。一般來講生物課上的模型都是實物放大化、模式化之後的樣子,雖然不能完全等同於實物,但其是以實物為原型,在事實基礎上抓住實物特點的前提下製造出來的,還是有很大的真實性和可信度的,並不影響中學生對基本生物知識的學習。因此,學生可將模型看成實物對其仔細觀察,逐步發覺其內在本質和真實特徵。學生在觀察模型的過程中,教師可適時指點、說明,讓學生在直觀觀察中熟記各個知識點。需要提醒的是,在組織學生觀察細胞模型之前,教師應做足工作,告知學生帶著什麼樣的問題開展觀察活動,並提示他們主要觀察什麼,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觀察計劃,培養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觀察中總結的思維方法。為快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在問題的設置上應緊扣學生的興趣點,以趣味性為引導提高學生的觀察積極性,使其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觀察活動,並逐漸養成獨立觀察、獨立思考的習慣,將比喻教學的優點發揮到極致。
三、注重知識拓展,激發學生創造力
高中階段,是學生想像思維和直觀思維快速發展時期,他們能理解模型的積極作用,而不會因為其為「假」而將其完全否定。所以,我們可以嘗試使用另外一類教具,雖然這類教具比模型顯得更「假」,但他們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物體,比如橡皮筋、電線、照相機、油漆、透明膠、塑料袋等。我們可稱該類直觀教具為「比喻教具」,是直觀教具的延展。比如,我們在講解光的成像原理、結構時,可將其比喻為照相機,這一形象化比喻大大降低了理論的復雜性,使成像原理顯得直接而客觀。再例如,我在講解有關「神經結構」知識時,這一抽象的微觀知識,不易讓學生理解。我啟發學生聯想生活中與之類似的實物,大家都默不作聲。當我拿出一支銅絲裸露的電線時,大家都恍然大悟。電線與人的神經結構十分類似,電線的膠皮和神經內的結締組織膜類似,銅絲和神經纖維類似,在傳輸功能上有很多共同點。一根常見的電線就將復雜的抽象的神經結構問題解決了,可見比喻道具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可發揮巨大作用。總之,高中生物知識具有抽象、乏味等特點,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提高教學實效,教師可藉助比喻教學的優點,將打比方、直觀教具等比喻教學法展示等引進教學中,使其將復雜、抽象問題簡單化、客觀化,讓學生更加直接地學習生物學知識,最終實現教學成效的成倍提高。
參考文獻
1、新課標下五套普通高中生物教材知識體系的比較研究周陽南京師范大學2007-06-30
2、高中生物教學實施科學教育的策略王小波;新課程(教師版)2007-09-20
很高興為您解答有用請採納
㈣ 高中物理論文格式
二、怎樣寫好論文
1、題目
將題目居中,將你的名字、學校、指導教師及聯系方式寫在右下角,論文題目應該盡可能短,但要意思完整。題目應反映主要觀點、主題或圍繞其開展的研究。
2、問題的提出或前言
先總體介紹一下研究對象的背景,並對你研究動機的解釋以及你想要達到的目的。3、方法
研究設計:撰寫報告的目的就是使別人能依據你所敘述的信息重新進行你的工作,所以要對研究設計描述得足夠詳細,清晰,有條理。你需要提供進行實驗的每個階段的信息。
研究工具:說明你研究所用到的儀器設備;
數據記錄或分析:對所記錄的數據進行合理分析。
4、討論並得出結論
結果及結論應自然的、符合邏輯地從你的數據中得出。
㈤ 高一物理論文範文,
第一學期高一物理教學計劃第一學期高一物理教學計劃 4-3 一、教學要求
本學期繼續使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de]《高一物理》教科書,這套教科書是在我區原《高中物理學習講義》[de]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新大綱修改而成[de]。《高中物理學習講義》在我區連續試用了11年,取得了較好[de]教學效果,形成了我區高中物理教學[de]基本特色。經過修改後[de]這套教科書,保持了原《高中物理學習講義》[de]基本特點,並且根據教育部最新頒布[de]《高中物理教學大綱》和《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de]精神,對教科書[de]內容、教學要求以及課後[de]習題等都進行了調整和修改,注意加強了理論與實際[de]聯系,有助於高一學生[de]學習。
根據新[de]《高中物理教學大綱》[de]精神,在使用該教材進行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學習新[de]《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深刻領會大綱[de]基本精神,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基本出發點,樹立對每一個學生負責[de]思想,根據各校、各班[de]具體情況,制定恰當[de]教學計劃和和教學目標要求,滿腔熱情地使每一個學生在高中階段都能得到良好[de]發展和進步,是每一個教師[de]基本職責,是師德[de]基本要求,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學[de]基本前提。2.認真鑽研教材內容,深刻體會教材[de]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de]思維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要依據教材和學生[de]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在高一學習階段培養學生良好[de]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充分調動學生[de]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把主要[de]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學生[de]基本素質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de]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3.對高一學生來講,物理課程無論從知識內容還是從研究方法方面相對於初中[de]學習要求都有明顯[de]提高,因而在學習時會有一定[de]難度。學生要經過一個從初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轉變[de]適應過程,作為教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de]興趣和積極性,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與實驗[de]基本素養。其次要注意聯系實際,以學生熟悉[de]實際[de]問題或情景為背景,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de]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識與能力[de]階段性,不要急於求成,對課堂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時要強調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調對物理概念和規律[de]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培養[de]基礎。4.加強教科研工作,提高課堂效率。要把課堂教學[de]重點放在使學生科學地認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方面,掌握基本[de]科學方法,形成科學世界觀。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二、本學期教學進度安排
本學期共20周,實際安排授課時間17周,按每周3課時(未計入可安排[de]選修課一課時)計算,共51課時。期中練習安排在第11周,期末練習安排在第21周。建議各章[de]教學時數為:
第一章 力 力[de]合成和分解 6課時
第二章 直線運動 9課時
第三章 牛頓運動定律 6課時
第四章 物體在重力作用下[de]運動 6課時
期復習與練習
第五章 物體[de]平衡 4課時
第六章 圓周運動 6課時
第七章 萬有引力 6課時
第八章 功 動能定理 5課時
學生實驗 7課時
期末復習與練習三、幾點說明:
1.建議期中練習前教學進度控制到第四章結束。
2.在教學中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首先是會考要求與高考要求[de]關系,高一學生[de]文理傾向並不形成,因此不要過早[de]向高考要求靠攏;第二是初、高中知識[de]銜接關系,特別注意九、十兩個月起始階段[de]教學要求一定要適當,這套教科書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希望在教學中認真體會,並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第三是知識[de]形成過程與講練習題[de]關系,切忌以講練習題替代學生[de]認識過程。
3.對於學生實驗,教材中將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de]作用放在了實驗[de]起始位置,請任課教師有計劃地安排實驗內容與進度,注意從一般[de]實驗知識和基本[de]實驗操作技能培養學生,以形成良好[de]實驗素質和實驗習慣。三、主要教研活動
本年級教研活動[de]重點是對新大綱[de]學習和落實,特別是最近幾年參加工作[de]青年教師和剛開始在高中任教[de]教師更要加強研究。全體[de]教材教法分析與介紹,一般每月一次,對新高一教師則准備開展一些有針對性[de]專項活動內容,包括集體備課、經驗介紹、研究課等。具體活動安排見每月[de]《進修活動日程安排表》。
㈥ 高中物理論文
能量,動量的論文很好寫,可以從多角度切入,以下思路僅供參考。
一:按部就班型。首先,抓住一條線索,如:能量與動量的產生,成因,作用,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系。(邏輯分析)能量與動量在聲學,光學,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不同意義。(橫向分析)然後圍繞線索,提出自己的見解。
二:標新立異型:引入概念與研究方法,大膽猜想,將自己思維的角度不斷變換,小則在誇克,大則在宇宙與黑洞,與當代的物理猜想相接軌,拓寬思路。
㈦ 論文該怎麼寫,有關物理的,高中生寫的那種
一、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眉目。各類文章的標題,樣式繁多,但無論是何種形式,總要以全部或不同的側面體現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旨。畢業論文的標題一般分為總標題、副標題、分標題幾種。
(一)總標題
總標題是文章總體內容的體現。常見的寫法有:
①揭示課題的實質。這種形式的標題,高度概括全文內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它具有高度的明確性,便於讀者把握全文內容的核心。諸如此類的標題很多,也很普遍。如《關於經濟體制的模式問題》、《經濟中心論》、《縣級行政機構改革之我見》等。
②提問式。這類標題用設問句的方式,隱去要回答的內容,實際上作者的觀點是十分明確的,只不過語意婉轉,需要讀者加以思考罷了。這種形式的標題因其觀點含蓄,容易激起讀者的注意。如《家庭聯產承包制就是單干嗎?》、《商品經濟等同於資本主義經濟嗎?》等。
②交代內容範圍。這種形式的標題,從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觀點,只是對文章內容的范圍做出限定。擬定這種標題,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論點難以用一句簡短的話加以歸納;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內容的范圍,可引起同仁讀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鳴。這種形式的標題也較普遍。如《試論我國農村的雙層經營體制》、《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條條與塊塊的關系》、《戰後西方貿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斷句式。這種形式的標題給予全文內容的限定,可伸可縮,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文章研究對象是具體的,面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須有很強的概括性,面較寬。這種從小處著眼,大處著手的標題,有利於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拓展。如《從鄉鎮企業的興起看中國農村的希望之光》、《科技進步與農業經濟》、《從「勞動創造了美」看美的本質》等。
⑤用形象化的語句。如《激勵人心的管理體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論》等。
標題的樣式還有多種,作者可以在實踐中大膽創新。
(二)副標題和分標題
為了點明論文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對總標題加以補充、解說,有的論文還可以加副標題。特別是一些商榷性的論文,一般都有一個副標題,如在總標題下方,添上「與××商榷」之類的副標題。
另外,為了強調論文所研究的某個側重面,也可以加副標題。如《如何看待現階段勞動報酬的差別——也談按勞分配中的資產階級權利》、《開發蛋白質資源,提高蛋白質利用效率——探討解決吃飯問題的一種發展戰略》等。
設置分標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晰地顯示文章的層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層次的中心內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數碼,僅標明「一、二、三」等的順序,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採用哪種形式,都要緊扣所屬層次的內容,以及上文與下文的聯系緊密性。
對於標題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三點:一要明確。要能夠揭示論題范圍或論點,使人看了標題便知曉文章的大體輪廓、所論述的主要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不能似是而非,藏頭露尾,與讀者捉迷藏。二要簡煉。.論文的標題不宜過長,過長了容易使人產生煩瑣和累贅的感覺,得不到鮮明的印象,從而影響對文章的總體評價。標題也不能過於抽象、空洞,標題中不能採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詞彙,以免使讀者一見標題就如墮煙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後才知標題的嘩眾取寵之意。三要新穎。標題和文章的內容、形式一樣,應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做到既不標新立異,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勝,賞心悅目,從而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目錄
一般說來,篇幅較長的畢業論文,都沒有分標題。設置分標題的論文,因其內容的層次較多,整個理論體系較龐大、復雜,故通常設目錄。
設置目錄的目的主要是:
1.使讀者能夠在閱讀該論文之前對全文的內容、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以便讀者決定是讀還是不讀,是精讀還是略讀等。
2.為讀者選讀論文中的某個分論點時提供方便。長篇論文,除中心論點外,還有許多分論點。當讀者需要進一步了解某個分論點時,就可以依靠目錄而節省時間。
目錄一般放置在論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論文的導讀圖。要使目錄真正起到導讀圖的作用,必須注意:
1.准確。目錄必須與全文的綱目相一致。也就是說,本文的標題、分標題與目錄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
2.清楚無誤。目錄應逐一標注該行目錄在正文中的頁碼。標注頁碼必須清楚無誤。
3.完整。目錄既然是論文的導讀圖,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項內容,都應在目錄中反映出來,不得遺漏。
目錄有兩種基本類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錄。
2.用數碼表示的目錄。這種目錄較少見。但長篇大論,便於讀者閱讀,也有採用這種方式的。
三、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是全文內容的縮影。在這里,作者以極經濟的筆墨,勾畫出全文的整體面目;提出主要論點、揭示論文的研究成果、簡要敘述全文的框架結構。
內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屬部分,一般放置在論文的篇首。
寫作內容提要的目的在於:
1.為了使指導老師在未審閱論文全文時,先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大體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邏輯順序。
2.為了使其他讀者通過閱讀內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問題,如果產生共鳴,則再進一步閱讀全文。在這里,內容提要成了把論文推薦給眾多讀者的「廣告」。
因此,內容提要應把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示出來,便於讀者一看就能了解論文內容的要點。論文提要要求寫得簡明而又全面,不要羅哩羅嗦抓不住要點或者只是乾巴巴的幾條筋,缺乏說明觀點的材料。
內容提要可分為報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報道性提要,主要介紹研究的主要方法與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對文章內容的提示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簡要地敘述研究的成果(數據、看法、意見、結論等),對研究手段、方法、過程等均不涉及。畢業論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舉例如下: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固然應服從上級規劃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著眼點應放在對下負責,對本地的經濟發展,對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負責,這才是發展全局經濟的前提,從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對上負責。
●變部門「齊抓共管」企業為共同服務於企業,應成為部門工作的主要重點。(摘自《政府在市場經濟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的寫作要求可以概括為「全、精、簡、實、活」。具體說來:
1.內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論文中所闡述的主要內容(或觀點)遺漏。提要應寫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獨立使用。
2.重點要突出。內容提要須突出論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論點)和結論性意義的內容,其他各項可寫得簡明扼要。
3.文字要簡煉。內容提要的寫作必須字斟句酌,用精練、概括的語言表述,每項內容不宜展開論證說明。
4.陳述要客觀。內容提要一般只寫課題研究的客觀情況,對工作過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觀評價,也不宜與別人的研究作對比說明。一項研究成果的價值,自有公論,大可不必自我宣揚。因而,實事求是也是寫作內容提要的基本原則。
5.語言要生動。提要既要寫得簡明扼要,又要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在詞語潤色、表達方法和章法結構上要盡可能體現文彩,以求喚起讀者閱讀正文的慾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這是畢業論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它章節有專門詳細論述,這里不再重復。
五、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又叫參考書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寫畢業論文過程中所查閱參考過的著作和報刊雜志,它應列在畢業論文的末尾。列出參考文獻有三個好處:一是當作者本人發現引文有差錯時,便於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的教師了解學生閱讀資料的廣度,作為審查畢業論文的一種參考依據。三是便於研究同類問題的讀者查閱相關的觀點和材料。
當然,論文所列的參考文獻必須是主要的,與本論文密切相關的,對自己寫成畢業論文起過重要參考作用的專著、論文及其它資料。不要輕重不分,開列過多。
列出的參考文獻一般要寫清書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㈧ 新高一物理小論文怎麼寫
骨笛遐想
——淺析小提琴發聲、調音的物理原理
一.選題意義
據我國最早的物理史學家吳南薰先生考證,世界上第一個人工製作的物理儀器就是在獸骨或竹管上挖孔並能吹出聲音來的笛子。這既是一種樂器,也是一種聲學儀器;我國古代對共鳴、弦的振動、管的音調的研究等都是通過樂器來進行的;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發現了琴弦的長短與音高有一定的關系;從近代物理學發展來看,聲學依舊占據著相當重要的部分,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許多同學都會演奏一些樂器,但對於弦樂器的調試卻無從下手。我們結合已經學過的振動學知識,淺析西洋擦弦樂器——小提琴的發聲原理,並為演奏者檢音、調試提供理論依據和實驗結果參考。
二.相關物理知識
實際的樂音由基頻、諧波(泛音)、分音三部分組成。每一個樂音即周期性的振動都可以分解為許多不同頻率、不同相位、不同振幅的簡諧振動的疊加。簡單的簡諧振動即正弦振動或餘弦振動的傳播產生的聲波叫做純音,實際的樂音如歌唱聲、樂器聲等都不是簡單的純音,而是許多的純音的疊加。在這些簡諧振動中,頻率最低的叫做基頻,基頻的能量往往是最大的。頻率是基頻整數倍的叫做諧波,其餘的高頻振動叫做分音。現代的分析中表明,還有低於基頻的次聲。因此,從物理上講,音樂聲應由三部分組成:樂音、在音樂中使用的雜訊(如鑼、鼓、沙錘、梆子等沒有固定音調的打擊樂器和海濤、流水、風聲等效果聲音)以及對音色有影響的在諧波中存在的一部分超聲。
一般來說,發生體振動的頻率越高,人們聽起來音調也越高;發生體的振動頻率越低,人們聽起來音調就越低。但音調與頻率之間並不是嚴格按比例對應的。一般認為,頻率每增高一倍,音調聽起來就高一個八度,這僅僅限於中頻段。在高音部分,聽感偏低,即頻率增加一倍,聽起來不到高八度,而是偏低,於是要把頻率調高些,以適應人的聽覺。低音段則聽感偏高,於是需要把頻率調低些。
樂音聽起來有一定的強弱,即音的響度,這是樂音的第二個主觀量。聲音的能量越大,聲強越大,聽起來響度就越大。但是,這二者也不是按比例一一對應的。
至於音色,更是一種主觀感覺了。從傳統來講,決定音色的主要因素是頻譜,所以常常根據頻譜模仿各種音色。但據資料顯示,實踐表明:音的起始與結尾的瞬間狀況,即「音頭」和「音尾」,也同音色大有關系。音色不僅與頻譜的組成(即基頻、諧波和分音的數目、長短、相對強度、分音的不諧和程度及瞬態)有關,還與基頻和諧波在聽音區的位置有關,這是由於人耳對於多種頻率的響度反映不同。音色也與聽者距聲源的距離有關,這是因為一個音中的各種成分的衰減不同。
三.相關音樂知識
音程,就是兩個音音高之間的距離。在音樂上,音程用「度」表示。幾度就是把起始音算在內,沿著音階數有幾個音名。鋼琴上相鄰兩個鍵(包括黑鍵)之間差半音,兩個半音等於一個全音。這也是一種表示音程的方法。音程與頻率基本上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把兩個相差八度音程之間的音順次排列,就成為音階。規定音階中各個音的由來及其精確音高的數學方法叫做律制。
最常用的三種律制是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和純律。音階中的各個音都有音名,由於生律的方法不同,不同律制生成音律中的同名音(例如都是 )其頻率是不一樣的。
十二平均律是我國明代科學家朱載堉最先發明的,比西歐早了幾十年。他將一個八度音程(頻率比為2)按等比數列均分為十二份,得十二律。當前的鋼琴和所有鍵盤樂器以及帶「品」的弦樂器等,用的都是這種律制。
數學表示:相鄰兩音之間的頻率比均為: 即從任何一個音開始,比該音高半音的音,其頻率是該音的頻率乘 ;比該音低半音的音,其頻率是該音的頻率乘 ;以此類推,可得出所有音的頻率。
十二平均律有許多優點,比如它易於轉調,簡化了不同調的升、降半音之間的關系。
在小提琴中,假如以 音的弦長為基準,那麼小字一組(其中的 比 高兩個八度) 、 、 、 、 、 、 對應的弦長之間按照十二平均律可由頻率關系確定一組固定比值。
四.研究與實驗
小提琴的弦是一根兩端固定的細鋼絲。在撥、擦弦線時產生的波列經兩固定端反射,疊加後形成駐波,但其中包含有許多頻率的波。在這里,我們只對決定音調高低的基頻振動做出分析研究。
駐波的基頻振動所對應的為波長最長的振動,即弦長 。提琴弦線與指板之間的距離很小,用手指在指板上壓緊琴弦不同位置而使得弦產生的形變數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則可認為弦上張力 ,及弦的質量線密度 保持不變,可得弦線中波速 近似恆定。因此,可認為有如下比例關系成立:
實驗過程:一把小提琴,經專業樂師調音後,定下 音,再由一位有多年演奏經驗的同學撥奏單音,多位樂感敏銳、受過專業訓練的同學一起聽辨,配合其他樂器校對各音高。記錄及計算數據如下表。表中的k值定義如下:
相差一個半音的兩個音高對應
相差一個全音的兩個音高對應
序號n 音高音名 比下
音程差 弦長/mm 總長:320.0mm 上述k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計算值 理論值 誤差率
1
全音 243.0 243.8 243.7 243.5 1.11 1.12 1.39%
2
全音 220.0 220.9 219.2 220.0 1.13 1.12 0.25%
3
半音 195.5 196.1 195.0 195.5 1.07 1.06 1.11%
4
全音 182.5 181.9 183.1 182.5 1.12 1.12 0.18%
5
全音 162.5 162.0 162.3 162.3 1.13 1.12 0.48%
6
全音 143.8 143.8 144.2 143.9 1.11 1.12 1.00%
7
半音 130.0 129.8 128.7 129.5 1.05 1.06 0.79%
8
124.0 122.4 123.2 123.2
其中弦長一欄為小提琴 弦(四根弦由粗到細依次叫作 、 、 、 弦,指的是該弦的空弦音)上對應各音高壓指與琴碼兩固定點之間的距離,即參加振動的部分弦長。
如上數據顯示,平均誤差率為0.74%,基本符合前文理論分析。
五.結論
我們總結出對於一把小提琴(鄰弦相差五度)的自我調試方法:
以一根弦,例如 弦,的空弦音 為標准,按音高關系計算出同一根弦上 所對應的弦的長度。取 音高即與 弦空弦音等高(這是小提琴的製作要求)。依次調整 弦的松緊、長度後,再算出 弦上 的音高,作為 弦的空弦音。……同理進行下去。
此種方法適用於各類提琴及吉他等擦、撥弦樂器,但須注意:
①對於比空弦音高出許多的音,計算方法誤差較大。實驗中在一根弦上進行多組數據測量只是為了便於計算、對比,得出結論;實際操作中應對各相鄰琴弦依次校對。
②大提琴與吉他相鄰的弦空弦音相差四度,計算時應注意數據與小提琴不同。
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夠對廣大演奏弦樂器的音樂愛好者提供幫助。
六.相關說明
1.此類內容,圖書館尚無藏書涉及,網站上相關內容也極少見到。此文為本小組同學獨立研究、試驗、統計的成果,必有疏漏,請老師、同學們批評指正,提出寶貴意見!
E-mail: [email protected]
2.原計劃分別選取西洋擦弦樂器小提琴和中國民族管樂器竹笛進行類似研究。經調查,資料表明:對於笛子內部空氣柱的振動來說,管內各處粗細有別,管口大小又影響到聲波的流速,且管內空氣柱振動時,其實際振動部分比管身要長。若用於音律學計算,還需求出管的長度和空氣柱長度之間的差值,即所謂的「管口校正數」。這不在我們的研究能力范圍之內,為保證科學性、准確性,故放棄此方面的研究。
3.在有音叉等專業調音、定音設備時會提高測量精確度,也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本文所述僅供業余愛好者一試。專業演奏時,為與樂隊或演唱者和諧配合,須對基準音定頻測試。比如,通常公認的國際第一標准音高 的頻率為440Hz。
㈨ 高中物理教學論文怎麼寫需要注意什麼
論文如何寫還是應該要看題目吧。
我記得曾經寫過一篇「高中教學中是否應表述出經典物理學的非普適性」的論文。
個人意見是,高中教學在實際中很難脫離高考的壓力和背景,所以論高考應試的論文多如牛毛。但單就論文來講,並不局限於應對高考,相比較而言,針對於學生的興趣培養,特色教學等更加適合論文題目。
僅代表個人意見。
㈩ 高中生的暑假的作業;一篇物理論文!很難抉擇,該怎麼寫
論文並不像你說的那樣神秘,基本上與人的知識、學歷等等無關,但是卻與人的觀察、認識、思考有關。
寫論文一般分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實踐檢驗四個階段,發現問題是最重要的階段,只有發現問題才能為最後解決問題鋪路,問題解決的好與壞,適合這個人的知識、才能、經驗有關的。注意,論文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新穎性,如果你所說的問題別人早就解決了,你提出的問題也就沒有意義了。
高中階段的知識,是大有所為的,我覺得你的物理老師是一個水平很高的人,他已經跳出了給你們布置作業的階段,開始主動讓你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了。所以請按照他的要求做。
你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有過做錯題的時候,正確的做法和錯誤的做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就是很好的素材,你不妨試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