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8度怎樣物理降溫
相信每個小寶寶都有過發燒的經歷,發燒對於小寶寶來說,或許沒什麼印象,但對於爸爸媽媽來說,卻是一次揪心的體驗。讓寶寶退燒成了新手爸媽最關心的問題,現在就向大家推薦一些簡單易行的物理退燒方法:方法一:溫濕敷用溫水敷也能幫助散熱,操作起來很簡單——具體做法1.准備好溫水,熱水溫度在30℃左右;2.將寶寶的衣服解開,毛巾打濕,用溫水毛巾上下搓揉寶寶的身體。3.10—15分鍾換一次毛巾。方法二:冰敷主要通過放在全身大血管處的冰與流動的血液進行熱交換傳導。同時它可以降低腦細胞耗氧量,延緩腦細胞損傷,並且有利於軀體微循環。具體做法1.在塑料袋內裝入剛從冰箱取出的自製冰塊,扎緊,套2—3層,防止漏出,然後在外麵包上毛巾即可。2.將冰袋敷在後枕部、前額部或者腋窩下、頸部,腹股溝等大血管經過的地方。3.5—10分鍾換一次,直至高熱有所下降為止。Tips:1.冰袋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局部皮膚凍傷。如果寶寶出現哆嗦、發涼、臉色發青或者局部皮膚發紫,要馬上停止使用。2.男寶寶要特別注意,避免將冰袋碰到陰囊部位。3.用做好的冰袋來做冰枕,降溫效果也不錯。方法三:使用退熱貼流行於歐美國家的退熱貼,目前也已成了我國家庭的常備降溫品。孩子發熱時只要在額頭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貼一張,即可達到物理降溫的效果。退熱貼之所以能發揮降溫作用,主要是由於其內含高分子水凝膠,利用物理原理將熱量集中到膠狀物中,再通過水分汽化帶走熱量,對局部降溫來實行輔助退熱。此外,退熱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涼降溫作用。具體做法1.沿缺口撕開包裝袋,取出貼劑,揭開透明膠膜,將凝膠面直接敷貼於額頭或太陽穴,也可敷貼於頸部大椎穴;2.每天1—3次,每貼可持續使用8小時。tips:1.用退熱貼後,如果體溫仍然在38.5℃以上持續不降,還是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2.貼時不要碰到頭發、眉毛、傷口,眼部及皮膚有異常的部位。3.如果使用中或後,皮膚出現異常,應該立即停止使用。 方法四:酒精擦浴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寶寶發燒可以借用酒精擦浴來幫助退燒。這種方法降溫快,體溫一般很快會下降。具體做法1.葯店購買的95%酒精取一份,加兩份溫水攪拌均勻備用;如果是75%的酒精,加的溫水量與酒精相同,假如手邊沒有酒精,也可以用60°的白酒代替,使用白酒時,可以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來調和,也可以加冰塊來增加降溫效果。2.用紗布或者小毛巾蘸濕後擦拭寶寶的身體,一般是血管分布比較多的部位,比如頸部、腋窩、大腿根部等等,這些部位血液循環快,血管表淺,容易散熱。 3.塗擦時按照一定的順序,由上至下,從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進行,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注意擦過的身體部位的保溫。動作要快,每次5—10分鍾即可。Tip:擦拭中要避開寶寶的頭面部、腹部、腳底以及胸前心臟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應。專家建議1.通常發燒的原因除了細菌或者病毒感染之外,環境因素也是引起發燒症狀的原因之一,環境溫度太高,中暑或者是衣服穿得過多,包裹得太嚴密都有可能引起發燒。所以寶寶發燒後首先要降低環境溫度,清涼的環境有助於散熱,不要將門窗緊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如果是夏天也可以使用風扇加速空氣流通,但是不要讓風扇對著寶寶吹。2.發燒時全身能散熱的地方以皮膚的表面積最大,散熱效果最好,所以寶寶發燒時不要穿過多衣服,比較小的嬰兒可以將他們的襁褓或包裹的被褥打開,大量身體的熱可經由寬松清涼的外表排除,體溫很容易下降。有些新生兒如果穿得過多還會出現脫水熱,這種情況只要幫孩子脫掉一些衣服,多喝水,孩子的體溫就能恢復正常。
B. 怎麼物理退燒最快方法
物理降溫:
1,頭部濕冷敷:將濕毛巾敷於發熱寶寶的前額,2~3分鍾換1次.冰枕:把冰塊搗碎,與水一起裝入冰袋(或熱水袋)內,排出空氣後,擰緊袋口,放在發熱寶寶的枕頸部.
2,溫水浴:讓發熱寶寶在30℃左右的溫水中沐浴20~30分鍾.擦浴:用30%~3,50%的酒精或冷水浸濕紗布,洗擦發熱寶寶的上肢,下肢,額部,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等處.
C. 發燒物理降溫應該怎麼做
多喝開水幫助排汗,這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常用的。溫水擦浴也可以用酒精,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處。泡溫水澡也是不錯的辦法。物理降溫的同時可以喝點姜湯以助驅寒排汗。經過上述處理不降溫就必須服葯了。
1、發熱一般是感染引起居多,物理降溫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效果不佳時候最好葯物治療。
2、物理降溫常用酒精擦浴,就是用棉球蘸酒精後在頭部或者全身擦拭,由於酒精揮發緣故可以起到降溫作用,有的高熱40度以上為了保護頭部,可以使用冰帽,就是把冰塊放特製帽子里起到降低頭部溫度保護腦細胞作用。多飲水,通過增加排泄也可以起到降溫作用。
3、物理降溫效果不佳使用葯物,常用降溫葯物消炎痛栓、芬必得、臣功再欣、安宮牛黃丸。存在感染抗感染,葯物頭孢拉定、左氧氟沙星等。
D. 物理退燒方法
物理退燒的辦法,主要包括降溫貼降溫,同時也可以用溫水泡澡。在進行降溫的同時,家長要讓孩子多喝水,以上就是常見的物理降溫辦法。
物理退熱的辦法包括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降溫貼降溫,降溫貼貼的方法也是很有學問的,一般都是貼在大血管走行的部位,包括頸部、枕部、額頭這些部位,包括腹股溝,都是可以貼降溫貼的、。
另外就是溫水泡澡,溫水泡澡建議家長一定要保證室內恆溫,或者比較暖和的情況下,可以給患兒泡澡,還有溫水擦浴。溫水擦浴相比泡澡來說更安全、有效性更好一些,因為可以反復的讓患兒皮溫得到蒸發。
另外就是多飲水,還有冷毛巾冷敷,包括酒精的擦浴,這些都是一些常見的物理降溫方法。
E. 發燒時怎樣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的方法很多,現在列舉幾種,如下: 方法一:用濕毛巾擦拭全身,可以達到物理降溫的作用; 方法二:用濕毛巾覆在額頭上,也可以達到物理降溫的作用; 方法三:將幾條干凈的濕毛巾放在冰箱中,冷凍片刻,交替使用,覆在額頭上,可以達到物理降溫的作用; 方法四:用干凈的葯棉或脫脂面紗用50度左右的酒浸泡,擦拭手掌、額頭、腋窩等部位,可以達到物理降溫的作用。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F. 成人發燒怎麼物理降溫
冷敷;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冷水灌腸;電扇吹風;環境降溫。
下面介紹具體做法:
1. 冷敷:是通過用冷的方法使全身或某一局部的體溫下降。一般以頭部冷敷最為常用,用橡皮布、塑料薄膜做成手一樣大小的口袋,裡面裝井水或細小的冰塊,將小袋放在病人的額頭上、頸部血管跳動處、胳肢窩、大腿根部的血管跳動處。
冷敷開始時局部血管收縮,繼之血管擴張,熱量經傳導散發,可達到降溫的目的。若有條件可縫制一個帽狀的冰袋,將井水或細冰塊裝入戴在病人頭上。還可做成冰枕,當枕頭一樣放在病人頭頸部,也可起到降溫作用。
不能製作冰帽、冰枕時,可用毛巾將井水浸濕後擠干代替冰袋作冷敷。冰敷時還要注意局部皮膚不要凍傷。
2. 溫水擦浴:用32°C~36°C的溫水將毛巾浸濕後擦拭全身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血流增加,體內的熱量可通過傳導方式散發而達到散熱目的。
擦拭全身一遍後可稍等一會兒待皮膚上水分蒸發完再接著擦第二遍,直至體溫有明顯下降。擦拭結束後一定將皮膚上水分擦乾,然後蓋一條薄被子,防止受涼。
3. 酒精擦浴:可用25%~50%的酒精作擦浴。無酒精時可用白酒加一半冷開水混合作擦浴之用。因酒精揮發快,能很快帶走皮膚上的熱量,達到降溫目的。
擦浴時用毛巾將酒精擦拭病人頸部、胳肢窩、腹股溝、前胸、四肢等處,使皮膚血管擴張而加速散熱。酒精濃度過高,揮發過快,皮膚血管反而收縮影響散熱。酒精配法如下:95%酒精100毫升,加水200毫升,即可應用。
酒精擦浴時應隨時給病人蓋好被子。擦浴後半小時左右要用肛表測量,若體溫不降應送醫院進一步治療。
4.冷水灌腸:體溫高達40°C的病人,可用4°C的生理鹽水100-150毫升灌腸,也能起到降溫作用。
5. 電扇吹風:電扇吹風能加速體熱的散發,但風向不能對准病人的某一部位,否則局部會受涼,可以吹偏風或用搖頭電扇吹風。風力不能過大,時間不能過長,適用於體質較好體溫過高的病人。
6.環境降溫:在高溫季節,在作物理降溫時,對環境也要降溫,如在地面潑涼水,用涼水拖地板,加強。
發燒(fever),也稱發熱,是指致熱原直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或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過多、散熱減少,導致體溫升高超過正常范圍的情形。
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而且受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因素的影響。
一般認為當口腔溫度高於37.5 ℃,腋窩溫度高於37℃,或一日之間體溫相差在1℃以上,即為發燒。發燒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是疾病進展過程中的重要臨床表現,可見於多種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但有時體溫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的,某些情況可有生理性體溫升高,如劇烈運動、月經前期及妊娠期,進入高溫環境或熱水浴等均可使體溫較平時略高,這些通過自身調節可恢復正常。
G. 發燒後,你是如何進行物理降溫的
物理降溫一般是用冷水毛巾還有就是酒精擦拭身體降溫,這個只能是普通發燒,發高燒效果不大,所以發高燒一般去醫院打針的。
H. 發燒怎麼物理退燒
物理退燒 物理降溫適用於高熱而循環良好的患兒。特點是方法簡單,不良反應少。 ●溫水擦浴 適用於高熱寶寶。水溫應略低於寶寶的皮膚溫度(即32℃-34℃)。皮膚接受冷刺激後,可使毛細血管收縮,繼而又擴張,達到降溫效果。擦浴時亦可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被動擴張,促進熱的發散。注意擦浴時用力要均勻,輕輕按摩幾下,還可以促進血管擴張。擦至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稍長些,以助散熱。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鍾。溫水擦浴後用大毛巾將寶寶包好,讓寶寶舒適平卧,並多給寶寶喝些溫開水。 ●酒精擦浴 使用酒精擦浴時要注意酒精的濃度,一般以30%-50%濃度為宜。酒精不要太涼,溫度以32℃-35℃為宜。用紗布或毛巾浸蘸酒精後,有規律地擦拭。通常是先從患兒的頸部開始,自上而下地沿上臂外側擦至手背。然後經腋窩沿上臂內側擦至手心。上肢擦完後,自頸部向下擦試後背,擦浴的同時用另一隻手輕輕按摩拍打後背,以促進血液循環。最後自髂部開始擦拭下肢,方法與擦拭上肢相同。每個部位擦拭3分鍾左右。擦拭腋下、肘部、掌心、腹股溝、足心等部位時停留時間應稍長些,以提高散熱效果。 寶寶皮膚嬌嫩,擦浴時動作要輕,不可過度用力,以免損傷皮膚。酒精擦浴過程中應注意為寶寶保暖,身體暴露部位不要多,擦拭過的部位及時蓋好衣被。擦浴時如發現寶寶寒戰、面色蒼白等異常情況,應停止擦浴,蓋好衣被保溫,並及時請醫生診治。對嬰兒和體質虛弱的小兒不宜使用酒精擦浴。 注意:1、擦浴前最好先在患兒頭部放置一個冰袋,這樣既有助於降溫,又可防止由於擦浴時表皮血管收縮,血液集中到頭部引起充血。 2、胸部、腹部及後頸部對刺激非常敏感,可引起反射性心率減慢和腹瀉等不良反應,不宜做溫水、酒精擦浴。 3、出疹的孩子不要用溫水擦浴降溫。 ●冷鹽水灌腸 冷鹽水灌湯的降溫效果顯著,但不適合家庭中操作。 ●冷敷 如果高燒無法耐受,可以採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復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裡,放在額頭上。 ●熱敷 假使體溫不是太高,可以採用熱敷來退燒。用熱的濕毛巾反復擦拭病人額頭、四肢,使身體散熱,直到退燒為止。 但是,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 ●泡澡 有時候,泡個溫水澡是最舒服不過了。它同樣也可以起到緩解發熱的症狀。嬰兒應以溫水泡澡,或是以濕毛巾包住嬰兒,每15分鍾換一次。 ●補充液體 當你發高燒時,你的身體會流汗散熱;但當你發高燒時,身體會因為流失太多水分而關閉汗腺,以阻止進一步的水分流失,這使你的身體無法散熱。解決之道就是補充液體,喝大量的白開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卜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應選用低鈉的產品。發燒期間應避免固體食物,直到狀況好轉。 如果嘔吐情形不嚴重,還可以吃冰塊退燒。在製冰盒內倒入果汁,冰成冰塊,還可在冰格內放入葡萄或草莓,這尤其受到發高燒的孩子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