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鋰電池的物理原理是什麼

鋰電池的物理原理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3 13:48:52

Ⅰ 電池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1. 電池有很多種類,不同種類的原理大致相同。

  2. 構成電池的基本元件:陽極,陰極和電解液
    陽極:電子通過外電路被移出,電極本身發生氧化反應。陰極:通過外電路獲得電子,電極本身發生還原發應。
    電解液:在電池內部提供離子從一個電極到另一個電極的遷移通道。
    電極的活性材料可以是氣體、液體或固體,電解液可以是液體或固體

    1.鹼性電池
    負極反應
    Zn + 2 OH- —> ZnO + H2O + 2 e-
    正極反應
    2MnO2 + H2O + 2 e- —>Mn2O3 + 2 OH-
    完整的反應
    Zn + 2MnO2 —> ZnO + Mn2O3 1.5 V

    2.鋰亞硫醯氯電池
    負極反應
    Li —> Li+ + e-
    正極反應
    4Li+ + 4e- + 2SOCl2 —> 4LiCl + SO2 + S
    完整的反應
    4Li + 2SOCl2 —> 4LiCl + SO2 + S 3.6V

    3.鋰二氧化錳電池
    負極反應
    Li —> Li+ + e
    正極反應
    MnO2 + Li+ + e —> MnIIIO2(Li+)
    完整的反應
    Li + MnO2 —> MnIIIO2(Li+) 3.6V

    4.鎳氫電池
    負極反應
    MH + OH- <—> M + H2O + e-
    0.83V

    正極反應
    NiOOH + H2O + e- <—> Ni(OH)2 + OH-
    0.49V

    完整的反應
    NiOOH + MH <—> Ni(OH)2 + M
    1.32V

    5.鎳鎘電池

    負極反應
    Cd + 2OH- <—> Cd(OH)2 + 2e-
    0.81V

    正極反應
    NiOOH + 2H2O + 2e- <—> Ni(OH)2 + 2OH-
    0.49V

    完整的反應
    Cd +NiO2 + 2H2O <—> Cd(OH)2 + Ni(OH)2
    1.30V

    6.鋰離子電池

    負極反應
    6C+Li+ +e-<—>6CLi

    正極反應
    LiCoO2<—> CoO2 + Li+ + e-

    完整的反應
    6C+ LiCoO2<—> CoO2+6CLi
    3.7 V

    7.鋰聚合物電池

    負極反應
    6C+Li+ +e-<—>6CLi

    正極反應
    LiCoO2<—> CoO2 + Li+ + e-

    完整的反應
    6C+ LiCoO2<—> CoO2+6CLi
    3.7 V

    8.鎳鋅電池

    負極反應
    Zn + 2OH- <—> Zn(OH)2+ 2e
    1.24V

    正極反應
    NiOOH + 2H2O + 2e- <—> Ni(OH)2 + 2OH-
    0.49V

    完整的反應
    2NiOOH + Zn + 2H2O <—> 2Ni(OH)2 + Zn(OH)2
    1.73V

    9.鈉硫電池

    負極反應
    2Na <—> 2Na+ + 2e-

    正極反應
    3S + 2e-< —> S32-

    完整的反應
    2Na + 3S <—> Na2S3
    2.076V

    10.鐵鎳電池

    負極反應
    Fe + 2OH- <—> Fe(OH)2 +2e-
    3Fe(OH)2 + 2OH-< —> Fe3O4 + 4H2O + 2e-
    0.81V

    正極反應
    2NiOOH + 2H2O<—> 2Ni(OH)2 + 2OH-
    0.49V

    完整的反應
    3Fe + 8NiOOH + 4H2O<—>8 Ni(OH)2 + Fe3O4
    1.30V

Ⅱ 鋰電池製造原理

轉得,希望對你有幫助。 鋰離子電池目前有液態鋰離子電池(LIB)和聚合物鋰離子電池(PLIB)兩類。其中,液態鋰離子電池是指Li+嵌入化合物為正、負極的二次電池。正極採用鋰化合物LiCoO2,LiNiO2或LiMn2O4,負極採用鋰—碳層間化合物LixC6,典型的電池體系為:
(-) C | LiPF6—EC+DEC | LiCoO2 (+)
正極反應:LiCoO2=Li1-xCoO2+xLi++xe- ----------- (2.1)
負極反應:6C+xLi++xe-=LixC6 ----------- (2.2)
電池總反應:LiCoO2+6C=Li1-xCoO2+LixC6 ----------- (2.3)
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原理與液態鋰相同,主要區別是電解液與液態鋰不同。電池主要的構造包括有正極、負極與電解質三項要素。所謂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是說在這三種主要構造中至少有一項或一項以上使用高分子材料做為主要的電池系統。而在目前所開發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系統中,高分子材料主要是被應用於正極及電解質。正極材料包括導電高分子聚合物或一般鋰離子電池所採用的無機化合物,電解質則可以使用固態或膠態高分子電解質,或是有機電解液,一般鋰離子技術使用液體或膠體電解液,因此需要堅固的二次包裝來容納可燃的活性成分,這就增加了重量,另外也限制了尺寸的靈活性。而聚合物鋰離子工藝中沒有多餘的電解液,因此它更穩定,也不易因電池的過量充電、碰撞或其他損害、以及過量使用而造成危險情況。
新一代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在形狀上可做到薄形化(ATL電池最薄可達0.5毫米,相於一張卡片的厚度)、任意麵積化和任意形狀化,大大提高了電池造型設計的靈活性,從而可以配合產品需求,做成任何形狀與容量的電池,為應用設備開發商在電源解決方案上提供了高度的設計靈活性和適應性,以最大化地優化其產品性能。同時,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單位能量比目前的一般鋰離子電池提高了50%,其容量、充放電特性、安全性、工作溫度范圍、循環壽命(超過500 次)與環保性能等方面都較鋰離子電池有大幅度的提高。

Ⅲ 鋰電池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有的手機鋰電池是四個接頭,有的是三個

手機鋰電池的工作原理:充電時,加在電池兩極的電勢迫使正極的化合物釋出鋰離子,嵌入負極分子排列呈片層結構的碳中。放電時,鋰離子則從片層結構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極的化合物結合,由於鋰離子的移動從而產生了電流輸出供手機使用。手機鋰電池的使用中安全性問題值得注意,因此在手機鋰電池出廠前的測試需要嚴格把控,用連接功能穩定的大電流彈片微針模組做連接導通作用,確保手機鋰電池所過電流傳輸流暢。

Ⅳ 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

鋰離子電池的工作機理是:電池充電時,正極材料中的鋰形成離子溶出,嵌入到負極改性石墨層中;電池放電時,鋰離子從石墨層中脫嵌,穿過隔離膜回填到正極鈷氧化鋰的層狀結構中。隨充放電的進行鋰離子不斷的從正極和負極中嵌入和脫出,所以也有人稱其為「搖椅電池」鋰離子電池單體的額定電壓為
3.6v,充電限制電壓為
4.2v,放電限制電壓為
2.5v

Ⅳ 什麼是鋰電池的化成其原理是什麼

鋰電池的化學成分:正極包括由鈷酸鋰(或鎳鈷錳酸鋰、錳酸鋰、磷酸亞鐵鋰等)及鋁箔組成的電流收集極。負極由石墨化碳材料和銅箔組成的電流收集極組成。

電池內充有有機電解質溶液。另外還裝有安全閥和PTC元件(部分圓柱式使用),以便電池在不正常狀態及輸出短路時保護電池不受損壞。

原理:

鋰金屬電池:

鋰金屬電池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錳為正極材料、金屬鋰或其合金金屬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

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一般是使用鋰合金金屬氧化物為正極材料、石墨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的電池。

(5)鋰電池的物理原理是什麼擴展閱讀:

主要電池電極材料:

碳負極材料:

已經實際用於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基本上都是碳素材料,如人工石墨、天然石墨、中間相碳微球、石油焦、碳纖維、熱解樹脂碳等。

錫基負極材料:

錫基負極材料可分為錫的氧化物和錫基復合氧化物兩種。氧化物是指各種價態金屬錫的氧化物。沒有商業化產品。

氮化物:

沒有商業化產品。

合金類:

包括錫基合金、硅基合金、鍺基合金、鋁基合金、銻基合金、鎂基合金和其它合金 ,也沒有商業化產品。

納米級:

納米碳管、納米合金材料。

納米氧化物:

目前根據2009年鋰電池新能源行業的市場發展最新動向,諸多公司已經開始使用納米氧化鈦和納米氧化硅添加在以前傳統的石墨,錫氧化物,納米碳管裡面,極大地提高鋰電池的充放電量和充放電次數。

Ⅵ 鋰離子電池的反應原理是什麼

工作原理即充放電原理。Li-ion的正極材料是氧化鈷鋰,負極是碳。當對電池進行充電時,電池的正極上有鋰離子生成,生成的鋰離子經過電解液運動到負極。而作為負極的碳呈層狀結構,它有很多微孔,達到負極的鋰離子就嵌入到碳層的微孔中,嵌入的鋰離子越多,充電容量越高。同樣,當對電池進行放電時(即我們使用電池的過程),嵌在負極碳層中的鋰離子脫出,又運動回正極。回正極的鋰離子越多,放電容量越高。我們通常所說的電池容量指的就是放電容量。在Li-ion的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處於從正極→負極→正極的運動狀態。Li-ion就象一把搖椅,搖椅的兩端為電池的兩極,而鋰離子就象運動員一樣在搖椅兩端來回奔跑。所以,Li-ion又叫搖椅式電池。

Ⅶ 鋰離子電池的原理是什麼它的正負極和電解液都是什麼

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通常有鋰的活性化合物組成,負極則是特殊分子結構的碳。常見
的正極材料主要成分為 LiCoO2 ,充電時,加在電池兩極的電勢迫使正極的化合物釋出鋰離
子,嵌入負極分子排列呈片層結構的碳中。放電時,鋰離子則從片層結構的碳中析出,重新
和正極的化合物結合。鋰離子的移動產生了電流。

這是手機的鋰電池原理

Ⅷ 鋰電池原理

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通常有鋰的活性化合物組成,負極則是特殊分子結構的碳。常見
的正極材料主要成分為 LiCoO2 ,充電時,加在電池兩極的電勢迫使正極的化合物釋出鋰離
子,嵌入負極分子排列呈片層結構的碳中。放電時,鋰離子則從片層結構的碳中析出,重新
和正極的化合物結合。鋰離子的移動產生了電流。

化學反應原理雖然很簡單,然而在實際的工業生產中,需要考慮的實際問題要多得多:
正極的材料需要添加劑來保持多次充放的活性,負極的材料需要在分子結構級去設計以容納
更多的鋰離子;填充在正負極之間的電解液,除了保持穩定,還需要具有良好導電性,減小
電池內阻。

雖然鋰離子電池很少有鎳鎘電池的記憶效應,記憶效應的原理是結晶化,在鋰電池中幾
乎不會產生這種反應。但是,鋰離子電池在多次充放後容量仍然會下降,其原因是復雜而多
樣的。主要是正負極材料本身的變化,從分子層面來看,正負極上容納鋰離子的空穴結構會
逐漸塌陷、堵塞;從化學角度來看,是正負極材料活性鈍化,出現副反應生成穩定的其他化
合物。物理上還會出現正極材料逐漸剝落等情況,總之最終降低了電池中可以自由在充放電
過程中移動的鋰離子數目。

過度充電和過度放電,將對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造成永久的損壞,從分子層面看,可以直觀
的理解,過度放電將導致負極碳過度釋出鋰離子而使得其片層結構出現塌陷,過度充電將把
太多的鋰離子硬塞進負極碳結構里去,而使得其中一些鋰離子再也無法釋放出來。這也是鋰
離子電池為什麼通常配有充放電的控制電路的原因。

不適合的溫度,將引發鋰離子電池內部其他化學反應生成我們不希望看到的化合物,所
以在不少的鋰離子電池正負極之間設有保護性的溫控隔膜或電解質添加劑。在電池升溫到一
定的情況下,復合膜膜孔閉合或電解質變性,電池內阻增大直到斷路,電池不再升溫,確保
電池充電溫度正常。

而深充放能提升鋰離子電池的實際容量嗎?專家明確地告訴我,這是沒有意義的。他們
甚至說,所謂使用前三次全充放的「激活」,在他們兩位博士的知識里,也想不通這有什麼
必要。然而為什麼很多人深充放以後 Battery Information 里標示容量會發生改變呢 ? 後
面將會提到。

鋰離子電池一般都帶有管理晶元和充電控制晶元。其中管理晶元中有一系列的寄存器,
存有容量、溫度、 ID 、充電狀態、放電次數等數值。這些數值在使用中會逐漸變化。我個
人認為,使用說明中的「使用一個月左右應該全充放一次」的做法主要的作用應該就是修正
這些寄存器里不當的值,使得電池的充電控制和標稱容量吻合電池的實際情況。

充電控制晶元主要控制電池的充電過程。鋰離子電池的充電過程分為兩個階段,恆流快
充階段(電池指示燈呈黃色時)和恆壓電流遞減階段 ( 電池指示燈呈綠色閃爍。恆流快充
階段,電池電壓逐步升高到電池的標准電壓,隨後在控制晶元下轉入恆壓階段,電壓不再升
高以確保不會過充,電流則隨著電池電量的上升逐步減弱到 0 ,而最終完成充電。

電量統計晶元通過記錄放電曲線(電壓,電流,時間)可以抽樣計算出電池的電量,這
就是我們在 Battery Information 里讀到的 wh. 值。而鋰離子電池在多次使用後,放電曲
線是會改變的,如果晶元一直沒有機會再次讀出完整的一個放電曲線,其計算出來的電量也
就是不準確的。所以我們需要深充放來校準電池的晶元。

最後我對電池的保養的看法是:

1. 不必刻意保證每一次都放完電了再充;

2. 一段時間可做一次保護電路控制下的深充放以修正電池的電量統計,但這不會提高
你電池的實際容量。

3. 長期不用的電池,應放在陰涼的地方以減弱其內部自身鈍化反應的速度。

4. 保護電路也無力監控電池的自放電,長期不用的電池,應充入一定的電量以防電池
在存貯中自放電過量導致過度放電的損壞。

其實電池沒有太多要顧及的使用注意,換句話說是顧及也沒有太大用。一個電池能使用
多少次,也許差別更多的來自電池本身製造中的個體差異,而不是使用方法。選擇具有良好

Ⅸ 簡述鋰電池的工作原理

鋰電池的工作原理:就是鋰電池的正極材料是LiMn2O4,負極材料是石墨。在充電時正極的Li加和電解液中的Li加向負極聚集,得到電子,被還原成Li鑲嵌在負極的碳素材料中。放電時鑲嵌在負極碳素材料中的Li失去電子,進入電解液,電解液內的Li加向正極移動,利用化學反應實現放電過程。

鋰金屬電池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錳為正極材料、金屬鋰或其合金金屬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鋰離子電池一般是使用鋰合金金屬氧化物為正極材料、石墨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的電池。

正品的鋰離子電池防磨面均勻,採用的是PC材質,沒有脆裂的現象,一般假的鋰離子電池表面過於粗糙,使用的材質比較容易裂開。

由於鋰金屬的化學特性非常活潑,使得鋰金屬的加工、保存、使用,對環境要求非常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鋰電池已經成為了主流。

鋰電池大致可分為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不含有金屬態的鋰,並且是可以充電的。安全性、比容量、自放電率和性能價格比均優於鋰離子電池。

鋰電池最早期應用在心臟起搏器中。鋰電池的自放電率極低,放電電壓平緩等優點,使得植入人體的起搏器能夠長期運作而不用重新充電。鋰電池一般有高於3.0伏的標稱電壓,更適合作集成電路電源。二氧化錳電池,就廣泛用於計算器,數碼相機、手錶中。

Ⅹ 鋰電池的工作原理

鋰電池分為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兩種。

1、鋰金屬電池

鋰金屬電池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錳為正極材料、金屬鋰或其合金金屬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放電反應原理為:Li+MnO2=LiMnO2

2、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一般是使用鋰合金金屬氧化物為正極材料、石墨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的電池。充電正極上發生的反應為:LiCoO2==Li(1-x)CoO2+XLi++Xe-(電子);充電負極上發生的反應為:6C+XLi++Xe- = LixC6;充電電池總反應:LiCoO2+6C = Li(1-x)CoO2+LixC6

(10)鋰電池的物理原理是什麼擴展閱讀:

相較於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傳統能源供給方式,鋰電池的出現打破了以往的碳基供能方式,減少了碳排放量,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路徑。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鋰電池開始進入市場,逐漸成為電器和IT終端設備的動力選擇。更小的體積、更穩定的性能、更好的循環性,使鋰電池逐漸遍布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助力人類向清潔世界邁出重要一步。

閱讀全文

與鋰電池的物理原理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