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木材具有什麼物理特性
木材的物理性質:1、木材的氣干密度約為0.3~0.9克/厘米^3。2、木材含水率約在10~18%之間。3、脹縮性。木材吸收水分後體積膨脹,喪失水分則收縮。木材自纖維飽和點到爐乾的干縮率,順紋方向約為0.1%,徑向約為3~6%,弦向約為6~12%。
⑵ 木材具有什麼物理特性
(1) 含水率。木材內部所含的水根據其存在形式可分為三種,即自由水(存在於細胞腔與細胞間隙中)、吸附水(存在於細胞壁內)和化合水(木材化學組成中的結合水)。水分進入木材後,首先吸附在細胞壁內的細纖維間,成為吸附水,吸附水飽和後,其餘的水成為自由水。木材乾燥時,首先失去自由水,然後才失去吸附水。當木材細胞腔和細胞間隙中的自由水完全脫去為零、而細胞壁吸附水飽和時,木材的含水率稱為「木材的纖維飽和點「。纖維飽和點隨樹種而異,一般在25~35%之間,平均為30%左右。纖維飽和點是木材物理學性質發生改變的轉折點,是木材含水率是否影響其強度和干縮濕漲的臨界值。
木材具有較強的「吸濕性「。當木材的含水率與周圍空氣相對濕度達到平衡時,此含水率稱為平衡含水率。平衡含水率隨周圍大氣的濕度和相對濕度而變化。周圍空氣的相對濕度為100%時,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便等於其纖維飽和點。
(2) 濕脹干縮。木材具有顯著的濕脹干縮性,這是由於細胞壁內吸附水含量的變化引起的。當木材由潮濕狀態乾燥到纖維飽和點時,其尺寸不變;而繼續乾燥到其細胞壁中的吸附水開始蒸發時,則木材開始發生體積收縮(干縮)。在逆過程中,即乾燥木材吸濕時,隨著吸附水的增加,木材將發生體積膨脹(濕脹),直到含水率到達纖維飽和點為止。此後盡管木材含水量會繼續增加,即自由水增加,但體積不在發生膨脹。
木材的濕脹干縮對其使用存在嚴重影響:干縮使木結構構件連接處產生縫隙而接合鬆弛;濕脹則造成凸起。防止脹縮最常用的方法是對木料預先進行乾燥。達到估計的平衡含水率時再加工使用。
⑶ 木材的特性都有什麼
木材的特點具有重量輕、強重比高、彈性好、耐沖擊、紋理色調豐富美觀,加工容易等優點。
各種木材的優缺點大全
⑷ 木材有哪些物理性質
干木材具有一定的形狀、體積、密度、強度,導電性、導熱性差,可以分割、壓縮,能吸水,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伸縮性
⑸ 木材力學性質是什麼
木材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即木材的強度和抵抗變形的性能。作用於木構件或結構的外力稱荷載。荷載主要有靜荷載和動荷載。此外,如按持續時間的長短,又可分為持久荷載和臨時荷載;如按其在構件上的分布情況,也可分為集中荷載和分布荷載等等。物體受外力或荷載作用時,其內部產生的抵抗力稱為應力。在應力方向,物體單位長度發生的長度變化,稱為應變。木材的力學性質,包括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強度性質和彈性性質。
由於木材是構造非均一性和各向異性的天然生物性材料,變異很大。此外,木材還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種和不同程度的缺陷,會使木材力學性質的測定工作復雜化。為了使測定的結果能真正代表各試驗樹種木材的力學性質。盡管各國採用的木材力學試驗方法標准不完全相同,但都規定用較小尺寸而無明顯缺陷的試樣供測定。通常所說的木材強度,是指無疵木材試樣的強度而言。用這樣的強度值,可以比較不同樹種的木材力學性質,或不同立地條件生長的林木以及一株樹上不同部位的木材力學性質的差異。木材強度是使用木材部門和工程設計上釐定木材容許應力的基礎數據。
影響無疵木材力學性質的因子,除木材自身的結構組成如密度和紋理方向外,主要有含水率和溫度。①含水率的影響:當木材水分低於其纖維飽和點時,大多數力學性質隨含水率的降低而升高,反之則降低,其對數與其含水率成一直線關系。利用這種相關關系,就可以對不同含水率試樣測定的強度性質,調整到另一含水率時的強度值。②溫度的影響:木材溫度升高,大部分力學性質隨之降低,而當溫度降低時則隨之增高。當溫度在93℃以下時,溫度的變化如果很快,木材發生的力學性質變化是可逆的,也即是可恢復到原來溫度時的力學性質。如木材的含水率不變,溫度在200℃以下時,則其力學性質與溫度是線性關系。只要溫度不超過100℃,木材的力學性質就不會產生永久的損失。木材受長期高溫的影響,會引起力學性質永久損失的不可逆效應,這是由於木材物質降解,導致重量和強度損失的後果。木材的含水率愈高,對高溫也愈敏感,力學性質降低的程度也愈大,用高溫乾燥對要求高的結構構件來說,必須很好地考慮。木材受高溫的影響往往是累積的,木材受高溫每次1月,經反復6次,與受高溫6個月的影響相同。木塊的形狀和大小對溫度的影響也有關系,如果溫度升高的時間較短,大木塊受周圍介質溫度的影響當未達到內部時,強度的降低內部將小於外部。
木材力學性質,密切地關系著它的利用問題,因此,它既是合理利用木材的基礎數據,同時又是造林營林部門選擇用材林樹種較有價值的參考。
⑹ 木材的特性是什麼呢
1、天然性:
木材是種天然材料,在人類常用的鋼、木、水泥、塑料四大主材中只有它直接取自自然,這使得木材具有生產成本低、耗能小、無毒害、無污染等特點。
2、質感好:
木材具有易為人接受的良好觸覺特性,遠遠優於金屬和玻璃等材料。
3、強重比高:
木材的某些強度與重量的比值比一般金屬的比值都高,是一種質輕而強度高的材料。
4、保溫性:
木材的導熱系數很小,同其它材料相比,鋁的導熱性是它的2000倍,塑料的導熱性是它的30倍。因此,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
5、電絕緣性:
木材的點傳導性差,是較好的電絕緣材料。
6、可加工性:
木材軟硬程度適中,容易加工。
7、裝飾性:
木材本身具有天然美麗的花紋,作為傢具和裝飾材料,具有很好的裝飾性。由於木材上述的一些獨有特性。
木材由於其特性,作為建築材料有其獨特的優勢:
1、綠色環保,可再生,可降解。
2、施工簡易、工期短。
3、冬暖夏涼。
4、抗震性能優良。
(6)木材物理力學特性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力學性質
木材有很好的力學性質,但木材是有機各向異性材料,順紋方向與橫紋方向的力學性質有很大差別。木材的順紋抗拉和抗壓強度均較高,但橫紋抗拉和抗壓強度較低。
木材強度還因樹種而異,並受木材缺陷、荷載作用時間、含水率及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其中以木材缺陷及荷載作用時間兩者的影響最大。
因木節尺寸和位置不同、受力性質(拉或壓)不同,有節木材的強度比無節木材可降低30~60%。在荷載長期作用下木材的長期強度幾乎只有瞬時強度的一半。
二、加工處理
除直接使用原木外,木材都加工成板方材或其他製品使用。為減小木材使用中發生變形和開裂,通常板方材須經自然乾燥或人工乾燥。自然乾燥是將木材堆垛進行氣干。
人工乾燥主要用乾燥窯法,亦可用簡易的烘、烤方法。乾燥窯是一種裝有循環空氣設備的乾燥室,能調節和控制空氣的溫度和濕度。經乾燥窯乾燥的木材質量好,含水率可達10%以下。
使用中易於腐朽的木材應事先進行防腐處理。用膠合的方法能將板材膠合成為大構件,用於木結構、木樁等。木材還可加工成膠合板、碎木板、纖維板等。
在古建築中木材廣泛應用於寺廟、宮殿、寺塔以及民房建築中。中國現存的古建築中,最著名的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建於公元857年;山西應縣木塔,建於公元1056年,高達67.31米。在現代土木建築中,木材主要用於建築木結構、木橋、模板、電桿、枕木、門窗、傢具、建築裝修等。
⑺ 木頭有什麼特性
木頭是能夠次級生長的植物,如喬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質化組織。這些植物在初生生長結束後,根莖中的維管形成層開始活動,向外發展出韌皮,向內發展出木材。木材是維管形成層向內的發展出植物組織的統稱,包括木質部和薄壁射線。 木材對於人類生活起著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據木材不同的性質特徵,人們將它們用於不同途徑。
特性:
密度
密度是某一物體單位體積的質量,通常以g/cm表 示。木材系多孔性物質,其外形體積由細胞壁物質及孔隙(細胞腔、胞間隙、紋孔等)構成,因而密度有木材密度和木材細胞物質密度之分。前者為木材單位體積(包括孔隙)的質量;後者為細胞壁物質(不包括孔隙)單位體積的質量。
木材密度:是木材性質的一項重要指標,根據它估計木材的實際重量,推斷木材的工藝性質和木材的干縮、膨脹、硬度、強度等木材物理力學性質。木材密度,以基本密度和氣干密度兩種為最常用。
1、基本密度
基本密度因絕乾材重量和生材(或浸漬材)體積較為穩定,測定的結果准確,故適合作木材性質比較之用。在木材乾燥、防腐工業中,亦具有實用性。
2、氣干密度
氣干密度,是氣乾材重量與氣乾材體積之比,通常以含水率在8%~20%時的木材密度為氣干密度。木材氣干密度為中國進行木材性質比較和生產使用的基本依據。
木材密度的大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主要影響因子為:木材含水率的大小、細胞壁的厚薄、年輪的寬窄、纖維比率的高低、抽提物含量的多少、樹幹部位和樹齡立地條件和營林措施等。
含水率
指木材中水重占烘乾木材重的百分數。木材中的水分可分兩部分,一部分存在於木材細胞胞壁內,稱為吸附水;另一部分存在於細胞腔和細胞間隙之間,稱為自由水(游離水)。當吸附水達到飽和而尚無自由水時,稱為纖維飽和點。木材的纖維飽和點因樹種而有差異,約在23~33%之間。當含水率大於纖維飽和點時,水分對木材性質的影響很小。當含水率自纖維飽和點降低時,木材的物理和力學性質隨之而變化。木材在大氣中能吸收或蒸發水分,與周圍空氣的相對濕度和溫度相適應而達到恆定的含水率,稱為平衡含水率。木材平衡含水率隨地區、季節及氣候等因素而變化,約在10~18%之間。
脹縮性
木材吸收水分後體積膨脹,喪失水分則收縮。木材自纖維飽和點到爐乾的干縮率,順紋方向約為0.1%,徑向約為3~6%,弦向約為 6~12%。徑向和弦向干縮率的不同是木材產生裂縫和翹曲的主要原因。
力學性質
木材有很好的力學性質,但木材是有機各向異性材料,順紋方向與橫紋方向的力學性質有很大差別。木材的順紋抗拉和抗壓強度均較高,但橫紋抗拉和抗壓強度較低。木材強度還因樹種而異,並受木材缺陷、荷載作用時間、含水率及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其中以木材缺陷及荷載作用時間兩者的影響最大。因木節尺寸和位置不同、受力性質(拉或壓)不同,有節木材的強度比無節木材可降低30~60%。在荷載長期作用下木材的長期強度幾乎只有瞬時強度的一半。
⑻ 木材的特性
木材的特性
1.天然性:木材是種天然材料,在人類常用的鋼、木、水泥、塑料四大主材中只有它直接取自自然,這使得木材具有生產成本低、耗能小、無毒害、無污染等特點。
2.質感好:木材具有易為人接受的良好觸覺特性,遠遠優於金屬和玻璃等材料。
3.強重比高:木材的某些強度與重量的比值比一般金屬的比值都高,是一種質輕而強度高的材料。
4.保溫性:木材的導熱系數很小,同其它材料相比,鋁的導熱性是它的2000倍,塑料的導熱性是它的30倍。因此,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
5.電絕緣性:木材的點傳導性差,是較好的電絕緣材料。
6.可加工性:木材軟硬程度適中,容易加工。
7.裝飾性:木材本身具有天然美麗的花紋,作為傢具和裝飾材料,具有很好的裝飾性。
木材的優點
1.木材較輕較軟,使用簡單的工具就可以加工支撐各種形狀的產品。木材加工過程消耗的能源少,屬節能材料。
2.木材輕而強度高,木材的強度與密度的壁紙一般比金屬高。
3.木材超荷這段時不發脆。因此使木製的傢具,增加了一些安全性。
4.木材(干木材)對熱、電的傳導性弱,對溫度變化的反應小,絕緣性強,熱脹冷縮的現象不顯著。因此,木材適宜用在隔熱保溫和電絕緣性要求高的地方。木材製成的傢具能給人以冬暖夏涼的舒適感。
5.木材在高溫條件下雖然會燃燒,但大件木結構比金屬結構變形小而慢,在逐漸燃燒或碳化時還仍然能保持一定強度,而金屬結構會因為高溫發生蠕變快速變形倒塌。
6.木材不會生銹,不易被腐蝕。
7.木材容易連接或膠合,這對傢具製作、室內裝修帶來很多方便。
8.木材顏色、花紋美觀,同時經過塗飾渲染會更加悅目,適於製作傢具,儀器盒、工藝品等。
9.比較容易進行化學處理,可改變或改進木材的性能,如木材塑化、木材防腐、防蟲、防火處理等。
10.木材缺陷比較容易發現,利於在加工過程中挑選和剔除。
11.木材是一種可再生的資源,如能合理經營,木材是能做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木材的缺點:
1.木材是一種吸濕性材料,因而在自然條件下會發生濕漲、干縮,印象木製品的尺寸穩定,即容易變形。
2.木材是各向異性的非均質材料,表現在各種物理性質和力學性質方面。不均勻脹縮性使木材變形加劇,加之強度各向的差異而易導致木材開裂。
3、木材易燃。
4、木材有不可避免的一些天然缺陷,如木節、斜紋理、應力木等。
5、木材強度有限,而且生長周期較長。
⑼ 木材物理性質是怎樣的
不改變木材化學成分,不破壞試樣完整性所測定出的木材性質。如木材含水量、木材脹縮性、木材密度、木材熱學性質、木材電學性質、木材聲學性質等。木材物理性質是木材科學加工和合理利用的基礎之一,許多木材加工處理工藝的制定,以及用材部門對於木材的選擇,都有賴於對木材物理性質的了解。
⑽ 木材有什麼物理性質
木材與建築工程有關的物理性質主要有密度與表觀密度、含水率、濕脹干縮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