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北師大天文系物理學什麼

北師大天文系物理學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4 02:05:34

『壹』 中國哪個大學有天文學專業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 廈門大學

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學專業培養天體物理學領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層次人才。要求掌握現代天體物理的理論和觀測事實,了解一個或兩個分支以上的國際研究前沿動態以及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具有較強的理論分析、觀測數據分析、建立模型和科學計算技能。能在相關分支領域內獨立開展創新性的獨立研究工作。學位獲得者能適應在國內一流大學做科研、教學工作或者在科研機構做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天體物理:(1)活動星系核;(2)星系物理;(3)宇宙學;(4)相對論天體物理;(5)行星物理

學制及學分:

1.通過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或免試推薦等形式取得本學科研究生資格者,在校獲得碩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研究生在申請碩士學位前,必須取得總學分不低於 35學分。

2.研究生若通過博士生資格考試取得博士生資格,獲得博士學位一般總需5~6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7年。研究生在申請博士學位前,必須取得總學分不低於 45 學分(其中帶★的課程不低於8學分)。

3.對於已取得碩士學位,通過我校博士生入學考試者,獲得博士學位一般需3~4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5年。在申請博士學位前,必須取得總學分不低於 10 分(其中帶★的課程不低於8學分)。

4.博士生開始博士學位論文研究工作期間,必須就學位論文題目與研究方案進行論證並做開題報告,開題報告計2學分。

5.博士生做博士學位論文期間,必須參加一次全國性專業學術會議(或國際學術會議),並有論文在該會議上以口頭報告或牆報形式參加學術交流。參加全國性學術會議不計學分。

6.其它要求按照研究生院規定執行。

二、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天文學系於2000年正式成立,它的前身是北京大學地球物理學系天文專業。四十多年來,北京大學天文學科已為國家培養了數百名優秀畢業生,其中三人成為中科院院士,四人先後擔任天文台台長、副台長。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已成為目前國內外天文學界的重要學術骨幹,為我國天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北京大學天文學系是在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由雙方共建的。它與北京天體物理中心聯合辦學,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充分發揮了雙方各自的優勢,進一步增強了師資力量,改善了辦學條件,促進了雙方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緊密合作。

北京大學天文學系設有本科及天體物理專業碩士點、博士點和天文學科博士後流動站。現有教授七人(其中院士二人、長江特聘教授一人、博士生導師七人)、副教授四人。天文學系的教師在星系和宇宙學、高能天體物理學、射電天體物理、分子天文學、氣體星雲物理和恆星物理等領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多項重要研究成果,有的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天文學系的教師與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等國的天文學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三、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天文學系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天文專業知識的大理科人才。要求學生具備堅實的數理基礎,掌握天文專業基礎知識,成為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研究生後備人才及航天航空等領域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大學數學、大學物理、普通天文學、數據處理、流體力學、天體力學基礎、球面天文學、實測天體物理、理論天體物理、星系物理等。

四、北京師范大學

北師大天文系於1960年成立,是我國高校成立的第二個天文系,在天文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科普教育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北師大天文系的定位與目標: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即建成有國際顯示度的學科,有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科研團隊,培養優秀天文人才。

天文系現有在職人員共3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8人,講師5人,行政和教輔人員6人,其中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青千」2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博士生導師11名,碩士生導師22名。天文系擁有天體物理博士點和碩士點,以及天體力學與天體測量、光學、天文教育等碩士點。天體物理為北京市重點學科和校級重點學科。天文系設有天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天文學專業為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天文學導論》為國家精品課程,擁有北京市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多次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與國內天文台站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系。目前擁有「引力波與宇宙學實驗室」、「現代天文學實驗室」和「天文教育綜合實驗室」,擁有北京師范大學與國家天文台共建的「興隆天文學實踐基地」,以及天文學學科與雲南天文台共建的「天文教育實踐基地」。天文系培養的學生學風淳樸、數理基礎扎實、觀測動手能力強、天文計算和科研訓練有素、團隊合作能力好,深受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和好評。

五、 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天文學系現有教職工13人,包括教授7人,副教授4人,助理教授1人,助理工程師1人。其中中國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者1人、福建省高校領軍人才1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校級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人、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人;科研經費充裕,群體成員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面上、青年和天文聯合項目、中科院先導項目及科部「973」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20餘項;我系成員的研究方向廣泛,幾乎涵蓋天體物理和宇宙學各個領域,與國內外交流合作頻繁,學術成果豐碩。

『貳』 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怎麼樣

還可以。每一屆只有19人。學的東西都很難的,數學有的是用英文授課的,還要做什麼物理實驗什麼的。還要有很好的英語。計算機要求挺高的。這個學院在學校里還是比較低調的。感覺這個系挺好的,在北師建系時間也比較長,BTW天文系的同學們都說如果想學天文的話出國比較有前途,夢想是美國的夏威夷大學~

『叄』 北師大的天文系詳細介紹

天北師大文學系是於1960年在我國北方成立的第一個天文學系,現有在職教工18人,教授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人),入選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2人,副教授、高工8人;教師中有博士學位的10人。聘請了國家天文台台長艾國祥院士、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蘇定強院士和科學院資深院士王綬琯為我系兼職教授。在我系兼職的教授還有國家天文台的若干名國內著名天文學家。
現代天文學以高科技為特徵,系內設現代天體物理實驗室、天文教學綜合實驗室、天文探測技術實驗室、衛星精密定軌實驗室、多波段天文數據中心和天文觀測研究中心,擁有三台望遠鏡和先進的終端探測設備。天文學系光電探測研究室與我校物理學系、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光學專業聯合成立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應用光學實驗室。為適應高級天文人才的需求,國家天文台與北京師范大學聯合設立了天文研究基地。
天文學系本科設天文學一個專業。有3個碩士點:天體物理、天體力學與天體測量、光學;其中天體物理學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天文學系精幹、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和良好的育人環境,為學生提供了研究型學習條件,二三年級的優秀學生可以申請「本科生科學研究項目」,配備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的科研工作,三年級後大部分同學可以到各天文台進行科研和台上實習。天文學系已形成教學、科研兩個中心。 天文學專業培養目標:具有良好的數理基礎和天文學理論,掌握天文觀測和處理技術,有較強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從事天文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教學、科技開發工作。主要課程有4 類:(1)物理類:普通物理(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及普通物理實驗)、理論物理(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和熱力學與統計物理);(2)數學類:大學數學和數學物理方法;(3)天文類:天文入門,天文學導論、天文實驗、實測天體物理、射電天文學、理論天體物理、恆星結構和演化、太陽物理、星系天文學、宇宙學、球面天文和天體力學等;(4)計算類:演算法語言、計算方法、天文數據處理、天文軟體操作與多媒體等。
學生在校期間結合專業方向進行天文台觀測實習和科研能力訓練,完成畢業論文。 畢業去向:每年有25%保送研究生,60%以上的畢業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國留學。其餘到科研單位、國防部門、天文科普和中學等單位工作。除此而外,我系還為IT行業、科技出版業、 新技術產業和科研管理部門輸送了許多優秀人才。

PS.從去年起,北師大天文學系本科不再接收被調劑的學生,即只收志願中有本專業的學生。這就保證接收的學生都是對天文比較感興趣的。2011年天文學專業本科生共9人。

『肆』 中國有哪幾所大學開通天文系

有四所大學開設本科專業,分別是:南京大學、北京示範大學、北京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
南大天文系以高能天體物理、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見長,是中國最早的天文系,每年招收30~35名。
北師大天文系招收人數較多,有特色的是恆星無力、太陽光點、精密定軌等。
北大天文系每年招收約30名,辦學特色是與中國科學院聯合辦學,主要方向由星系物理和宇宙學、高能天體物理、天體物理技術和方法等。
中科大天文系形成較晚,但發展勢頭不錯,主要特色是宇宙學和大尺度結構、星系宇宙學等。
此外,很多學校招收天文學方向的研究生,其中大部分都叫做天體物理中心或者天體物理研究所。大致如下:
清華大學天體物理中心、廈門大學理論物理中心、天津師范大學天體物理中心、廣州大學天體物理中心、上海師范大學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華中師范大學天體物理研究所、山東大學威海天文台、河北師范大學天體物理學科。
還有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華師大、廣西大學、雲南大學、雲南師范大學等都有相關專業。

『伍』 北京師范大學的天文系好么高考的錄取分數是多少如果是理論物理那個大學好(錄取分數最好在650的2

國內本科開天文學專業的也就是老四所,南京大學北京大學北師大中科大(按南大最好排序),廈門大學去年新設了天文系,好像還有幾家沒那麼著名的……北師大天文系還是可以的。
錄取分數線每年每個省份都不一樣,可以上學校官網或者加一些關鍵詞網路很容易找到。

理論物理不是很清楚。看還有沒人能回答。再說一次分數這個東西全國情況都不一樣沒法說。

志向是科研的話,興趣首位!!!!!
科研要耐得住寂寞,要自己真心感興趣才有動力為人類科學現有知識邊緣的松動做出努力。
主流學科可能底子重資料多容易著手,但冷門的方向人跡罕至更容易做出創新的成就。
還是那句話,興趣最大!!
只是為了隨便混混的話,建議不要選擇科研這條路。

『陸』 北大物院天文系及轉系問題

在北大實行元培計劃以前,天文系(天文學專業)、技術物理系(物理學專業,其實就是核物理,另外還有一個後來劃到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應用化學專業)、物理系(物理學專業)、地球物理系(大氣科學專業、地球物理學專業,後者後來劃到了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各專業都是單獨招生的。後來在2001年的時候,北大把物理系、天文系、技術物理系的核物理、地球物理系的大氣、獨立設置的系級科研機構——重離子物理研究所整合在了一起,成立了物理學院。
在北大推廣了元培計劃以後,整個物理學院按照小元培的模式實行按照學院統一招生。但是到了2006年,美國Kavli基金會和北大簽了協議,兩者共同建了一個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為了加強天文學科的教學研究,北大就把天文系又拿出來按照「天文學」單獨招生。這就是為什麼北大要把天文學單列的主要原因。
天文學是自然科學六大基礎學科(數、理、化、天、地、生)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學科分類里,天文學與天體物理成為七大基礎學科之一(在前述六個基礎上再加上一個邏輯學)。在歐洲中世紀大學中,天文學與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算術、幾何、音樂一樣,位居「七藝」之列。因此,天文學其實是一個十分古老,又十分重要的學科。
我國天文學的教學、研究主要依靠的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等)和一些大學(南大、北大、中科大、北師大等)。規模與數理化等學科相比比較小,尤其是在本科人才培養方面。這是因為在計劃經濟時代,北大等理科強校主要是培養專門的科學家,畢業後要分配到相關教學科研崗位。而天文學教研崗位比較少,因此學科布點也不多。但是由於天文學的重要性和我國對於航天事業的重視,現在天文學有逐漸升溫的趨勢(北大天文學過去有降分錄取有志願者的政策,今年也取消了)。
天文學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生物學等其他學科相互交融,形成了天體物理、天文地質學、天文生物學(研究外星人的)等多個學科。我國比較重視的是天體物理、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這兩個也是學位辦規定的天文學一級學科下的兩個二級學科。國內天文學實力最為雄厚的是南京大學,這兩方面都很強。北大則偏重於天體物理。
天文學專業的課程與一般物理學專業的課程相差不多。其實本科學天文,真正學的也就不到一年時間,甚至更短。其餘時間都是學數學、物理、計算機(這些都是將來從事天文學研究必備的手段,需要在本科打牢基礎),而學物理的,也會接觸天文學方面的知識。並且由於我國(其實全世界都是)天文學本科比較少,所以天文學研究生就招了很多本科學物理的。
如果以後想從事理論物理研究,天體物理是一個不錯的方向(這也是北大的強項)。自從1859年,基爾霍夫根據熱力學規律解釋太陽光譜的夫琅和費線,斷言在太陽上存在著某些和地球上一樣的化學元素之後,人們發現,可以利用理論物理的普遍規律從天文實測結果中分析出天體的內在性質。廣闊的宇宙從此為理論物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復雜的研究對象和絕佳的理論證明場所,是物理學在宏觀層面的拓展。因此,如果你本科學天文,以後轉向理論物理,其實並沒有什麼困難。
至於轉系,現在北大取消了降分錄取有志願者的規定,應該就沒什麼困難了(而且都是在物理學院內)。而且就算不轉,以後研究生的時候也可以再轉(從事理論物理研究,本科是絕對不夠的)。理論物理在物理學中不算熱門,導師對於真正想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學生應該是很歡迎的。

『柒』 天文系本科

天文系本科不需要其他專業做基礎,只要你是個優秀的高中理科生就可以了,當然,特長最好是數理,而不是生化。也不需要其他任何天文方面的知識,也就是說你即使天上一顆星也不認識也可以來讀天文,基礎的天文知識會專門學的。

從物理系轉天文系,直接報考天文系的研究生就可以了,參加完筆試和面試,合格的話自然就錄取了。
如果本科學物理,研究生轉天文的話,本科最好學天體物理專業,如果沒有這個專業,其他也行的,天文中各方面都有用到的地方。
如果你打算大一讀物理,大二轉天文,那麼我可以告訴你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大一大二大家上的都是基礎課,物理天文上的東西是差不多的,差別還不值得折騰著轉系。

另,南大天文的錄取成績實際上是很不定的,波動極大,要看那年你那個省有沒有特別強的想讀天文的天文愛好者,有的話就很高,沒有的話被調配進來的成績往往不高。所以你最好在報天文前問問南大在你那個省的招生老師,看有沒高分同學報天文系。

『捌』 有那些名校有天文類的專業

天體物理一般就歸在天文學一級學科下,或者說設置在天文系裡

國內開設天文專業的有:
中科院(只有研究生):主要分布在國家天文台,天體測量和天體物理方面的都有。
北大天文系:天體物理;
南大天文系:天體物理、天體測量;
中科大天體物理中心:天體物理
北師大天文系

其他有很多學校,物理系下設有天文方向的研究

『玖』 天體物理學這個專業學習的內容包括什麼,就業方向是什麼,哪個學校招收該專業的學生

天體物理學(astrophysics)既是天文學的一個主要分支,也是物理學的分支之一,它是利用物理學的技術、方法和理論來研究天體的形態、結構、物理條件、化學組成和演化規律的學科。

天體物理學分為:太陽物理學、太陽系物理學、恆星物理學、恆星天文學、行星物理學、星系天文學、宇宙學、宇宙化學、天體演化學等分支學科。另外,射電天文學、空間天文學、高能天體物理學也是它的分支。

用物理學的技術和方法分析來自天體的電磁輻射,可得到天體的各種物理參數。根據這些參數運用物理理論來闡明發生在天體上的物理過程,及其演變是實測天體物理學和理論天體物理學的任務。

天體上發現的某些奇特現象也能啟發和推動現代物理學的發展,一些天體所具有的極端條件和宇宙環境為物理學提供了極好的天然實驗室。而理論物理學中的輻射、原子核、引力、等離子體、固體和基本粒子等理論,為研究類星體、宇宙線、黑洞脈沖星、星際塵埃、超新星爆發奠定了基礎。

『拾』 大學的天文系學什麼物理系學什麼

它的研究對象是遼闊空間中的各種天體。通過觀察天體的存在、測量它們的位置來研究它們的結構、探索它們的運動和演化的規律,擴展人類對廣闊宇宙空間中物質世界的認識。

天文系的研究方向大體有: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天體物理學、射電天文學、空間天文學、天體演化學等。
天文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文化的萌芽時代。遠古時代,人們為了指示方向、確定時間和季節,而對太陽、月亮和星星進行觀察,確定它們的位置、找出它們變化的規律,並據此編制歷法。從這一點上來說,天文學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學學科之一。仰望天際是人類的基礎行為。古時候,人們通過用肉眼觀察太陽、月亮、星星來確定時間和方向,制定歷法,指導農業生產,這是天體測量學最早的開端。早期天文學的內容就其本質來說就是天體測量學。從十六世紀中期哥白尼提出日心體系學說開始,天文學的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此前包括天文學在內的自然科學,受到宗教神學的嚴重束縛。哥白尼的學說使天文學擺脫宗教的束縛,並在此後的一個半世紀中從主要純描述天體位置、運動的經典天體測量學,向著尋求造成這種運動力學機制的天體力學發展。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它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准,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物理學研究的領域可分為下列四大方面:
1.凝聚態物理——研究物質宏觀性質,這些物相內包含極大數目的組元,且組員間相互作用極強。最熟悉的凝聚態相是固體和液體,它們由原子間的鍵和電磁力所形成。更多的凝聚態相包括超流和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在十分低溫時,某些原子系統內發現);某些材料中導電電子呈現的超導相;原子點陣中出現的鐵磁和反鐵磁相。凝聚態物理一直是最大的的研究領域。歷史上,它由固體物理生長出來。1967年由菲立普·安德森最早提出,採用此名。
2.原子,分子和光學物理——研究原子尺寸或幾個原子結構范圍內,物質-物質和光-物質的相互作用。這三個領域是密切相關的。因為它們使用類似的方法和有關的能量標度。它們都包括經典和量子的處理方法;從微觀的角度處理問題。原子物理處理原子的殼層,集中在原子和離子的量子控制;冷卻和誘捕;低溫碰撞動力學;准確測量基本常數;電子在結構動力學方面的集體效應。原子物理受核的影晌。但如核分裂,核合成等核內部現象則屬高能物理。 分子物理集中在多原子結構以及它們,內外部和物質及光的相互作用,這里的光學物理只研究光的基本特性及光與物質在微觀領域的相互作用。
3.高能/粒子物理——粒子物理研究物質和能量的基本組元及它們間的相互作用;也可稱為高能物理。因為許多基本粒子在自然界不存在,只在粒子加速器中與其它粒子高能碰撞下才出現。據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標准模型描述,有12種已知物質的基本粒子模型(誇克和輕粒子)。它們通過強,弱和電磁基本力相互作用。標准模型還預言一種希格斯-波色粒子存在。現正尋找中。
4.天體物理——天體物理和天文學是物理的理論和方法用到研究星體的結構和演變,太陽系的起源,以及宇宙的相關問題。因為天體物理的范圍寬。它用了物理的許多原理。包括力學,電磁學,統計力學,熱力學和量子力學。1931年卡爾發現了天體發出的無線電訊號。開始了無線電天文學。天文學的前沿已被空間探索所擴展。地球大氣的干擾使觀察空間需用紅外,超紫外,伽瑪射線和x-射線。物理宇宙論研究在宇宙的大范圍內宇宙的形成和演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現代宇宙理論中起了中心的作用。20世紀早期哈勃從圖中發現了宇宙在膨脹,促進了宇宙的穩定狀態論和大爆炸之間的討論。1964年宇宙微波背景的發現,證明了大爆炸理論可能是正確的。大爆炸模型建立在二個理論框架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原理。宇宙論已建立了ACDM宇宙演變模型;它包括宇宙的膨脹,黑能量和黑物質。 從費米伽瑪-射線望運鏡的新數據和現有宇宙模型的改進,可期待出現許多可能性和發現。尤其是今後數年內,圍繞黑物質方面可能有許多發現。

閱讀全文

與北師大天文系物理學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