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正二價的氧化物有什麼物理性質

正二價的氧化物有什麼物理性質

發布時間:2022-05-15 07:19:03

『壹』 氧化物指什麼

基本簡介
氧化物,是負價氧和另外一個化學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例如氧化鐵(Fe₂O₃)或氧化鋁(Al₂O₃),通常經由氧化反應產生。氧化物在地球的地殼極度普遍,而在宇宙的固體中也是如此。
廣義上的氧化物(oxide)是指氧元素與另外一種化學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₂)、氧化鈣(CaO)等。但氧與電負性更大的氟結合形成的化合物則一般稱為氟化物而不是氧化物。
氧化物屬於化合物,(當然也一定是純凈物)。其構成中只含兩種元素,其中一種一定為氧元素且顯現負價,另一種若為金屬元素,則為金屬氧化物;若為非金屬,則為非金屬氧化物。
基本分類
①金屬氧化物與非金屬氧化物
②離子型氧化物與共價型氧化物
離子型氧化物:部分活潑金屬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如Na₂O、CaO等
共價型氧化物:部分金屬元素和所有非金屬元素的氧化物如MnO₂、HgO、SO₂、ClO₂等
③普通氧化物、過氧化物和超氧化物
④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和兩性氧化物、不成鹽氧化物、其它復雜氧化物
1. 酸性氧化物大多數能跟水直接化合生成含氧酸。
CO₂ +H₂O→H₂CO₃
SO₂ +H₂O→H₂SO₃
含氧酸也可以受熱分解生成酸性氧化物.例如,將硫酸加熱可得到三氧化硫與水
2. 同時能與強酸強鹼反應,故稱之為兩性如:Al₂O₃ ZnO BeO
3. 不能跟酸起反應,又不能跟鹼起反應而生成鹽和水,這類氧化物叫做不成鹽氧化物。
例如,H₂O、NO、CO、N2O、TeO、ClO2、I2O5、MnO2屬於不成鹽氧化物。
(1)一氧化碳能跟氫氧化鈉起反應,生成甲酸的鈉鹽。但是在生成鹽時沒有生成水,所以一氧化碳仍屬於不成鹽氧化物。
(2)二氧化錳、二氧化氮是不成鹽氧化物,因為錳和氮的含氧酸對應這兩種元素的化合價都不是+4 。
(3)高錳酸根對應的氧化物是七氧化二錳而不是二氧化錳。
(4) 硝酸根對應的氧化物是五氧化二氮而不是二氧化氮。
基本性質
物理性質
在元素的特徵氧化物中,所有短周期元素的氧化物都是白色的,而長周期中卻有一些元素的氧化物是有顏色的,例如第四周期鉀~錳特徵氧化物的顏色呈如下變化:
K2O CaO Sc2O3 TiO2 V2O5 CrO3 Mn2O7
白 白 白 白 橙 暗紅 綠紫
這是由於各陽離子具有相同的8電子構型,但隨著正電荷的增加和半徑的減小,它們對O(2-)離子的極化作用逐漸增強了,使得激發態和基態之間的能量差越來越小,因而能夠吸收部分可見光而使集中於氧端的電子向金屬一端遷移(這種電子遷移叫做電荷躍遷),它們的吸收譜帶向長波方向移動,致使氧化物的顏色逐漸加深。在特徵氧化物中顯色的,還有第五周期的Cd、Ag、In、Sb、Te,第六周期的W、Re、Os、Hg、Tl、Pb、Bi,以及許多的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的氧化物。這些過渡元素氧化物之所以顯色,有些是由於電荷躍遷引起的,有些則是由於d-d躍遷引起的,鑭系和錒系元素的氧化物中 ,有顏色的現象更為普遍。例如,由d-d躍遷引起的Fe、Co、Ni氧化物的顏色變化為:
FeO CoO NiO | Fe2O3 Co2O3 Ni2O3
黑 灰綠 綠 | 紅 褐
酸鹼性
根據酸鹼特性,氧化物可分成4類:酸性的、鹼性的、兩性的和中性的。
(1)酸性氧化物。溶於水呈酸性溶液或同鹼發生中和反應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例如:
P4O10+6H2O→4H3PO4
SiO2+2NaOH—熔融→Na2SiO3+H2O
Sb2O5+2NaOH+5H2O→2Na[Sb(OH)6]
大多數非金屬共價型氧化物和某些電正性較弱的高氧化態金屬的氧化物都是酸性的。
(2)鹼性氧化物。溶於水呈鹼性溶液或同酸發生中和反應的氧化物是鹼性氧化物。例如:
CaO+H2O→Ca(OH)2
Fe2O3+6HCl→2FeCl3+3H2O
大多數電正性元素的氧化物是鹼性的。
(3)兩性氧化物。同強酸作用成酸性,又同強鹼作用呈酸性的氧化物是兩性氧化物。例如:
ZnO+2HCl→ZnCl2+H2O
ZnO+2NaOH+H2O→Na2[Zn(OH)4]
靠近長周期表中非金屬區的一些金屬元素的氧化物易顯兩性。
(4)中性氧化物。既不與酸反應也不與鹼反應的氧化物叫做中性氧化物。例如CO和N2O。
熱穩定性
大部分氧化物具有很高的熱穩定性,尤其是IIA和IVB族元素的氧化物、Li2O、Na2O、B2O3、Al2O3、SiO2等,對熱不穩定的氧化物較少,例如鹵素的氧化物、N2O5、Ag2O、HgO等。短周期元素氧化物的穩定性從左至右遞減,唯鹼金屬元素氧化物的穩定性較鹼土金屬為差,當我們考慮到M+離子之間的斥力而使M2O的晶格能較低時就不難理解這個「反常」現象了;在同一族裡,尤其是副族元素,從上向下熱穩定性增強,這是因為,雖然從上向下隨著陽離子和陰離子半徑之和的增加而減小了晶格能,但隨原子半徑的增大而減小電離能的效應更為顯著,特別是當陽離子的半徑比氧離子的半徑小時更是這樣。
用途
1.可作填充劑,例如:用作環氧膠黏劑的填充劑;
2.用作分析試劑,氣體分析時用作二氧化碳吸收劑,光譜分析試劑,高純試劑用於半導體生產中的外延、擴散工 序,實驗室氨氣的乾燥及醇類脫l水等。
3.用作原料,可製造電石、 純鹼、 漂白粉等,也用於製革、廢水凈化,氫氧化鈣及各種鈣化合物;
4.可用作建築材料、冶金助熔劑,水泥速凝劑,熒光粉的助熔劑;
5.用作植物油 脫色劑,葯物載體,土壤改良劑和鈣肥;
6.還可用於耐火材料、乾燥劑;
7.可配製農機1、2號膠和水下環氧膠黏劑,還用作與2402樹脂預反應的反應劑;
8.用於酸性廢水處理及污泥調質;
9.還可用作鍋爐停用保護劑,利用石灰的吸濕能力,使鍋爐水汽系統的金屬表面保持乾燥,防止腐蝕,適用於低 壓、中壓、小容量汽包鍋爐的長期停用保護;
10、可以和水反應制備 氫氧化鈣,反應方程式:CaO+H2O==Ca(OH)2,屬於 化合反應。

『貳』 化學1-20號各個元素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及其對應化合物的性質及反應方程

加分吧!
方程式在後面。

氫是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為H,原子序數是1,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一位。它的原子是所有原子中最細小的。氫通常的單質形態是氫氣。它是無色無味無臭,極易燃燒的雙原子的氣體,氫氣是最輕的氣體。它是宇宙中含量最高的物質. 氫原子存在於水, 所有有機化合物和活生物中.導熱能力特別強,跟氧化合成水。在0攝氏度和一個大氣壓下,每升氫氣只有0.09克重——僅相當於同體積空氣重量的14.5分之一。
在常溫下,氫比較不活潑,但可用催化劑活化。在高溫下氫非常活潑。除稀有氣體元素外,幾乎所有的元素都能與氫生成化合物。
密度、硬度 0.0899 kg/m3(273K)、NA
顏色和外表 無色
大氣含量 10-4 %
地殼含量 0.88 %
原子量 1.00794 原子量單位
原子半徑 (計算值) 25(53)pm
共價半徑 37 pm
范德華半徑 120 pm
價電子排布 1s1
電子在每能級的排布 1
氧化價(氧化物) 1(兩性的)
晶體結構 六角形
物理屬性
物質狀態 氣態
核內質子數:1
核外電子數:1
核電核數:1
質子質量:1.673E-27
質子相對質量:1.007
所屬周期:1
所屬族數:IA
摩爾質量:1
氫化物:無
氧化物:H2O
最高價氧化物:H2O
外圍電子排布:1s1
核外電子排布:1
顏色和狀態:無色氣體
原子半徑:0.79
常見化合價+1,-1
熔點 14.025 K (-259.125 °C)
沸點 20.268 K (-252.882 °C)
摩爾體積 11.42×10-6m3/mol
汽化熱 0.44936 kJ/mol
熔化熱 0.05868 kJ/mol
蒸氣壓 209 帕(23K)
聲速 1270 m/s(293.15K)
電負性 2.2(鮑林標度)
比熱 14304 J/(kg·K)
電導率 無數據
熱導率 0.1815 W/(m·K)
電離能 1312 kJ/mol
最穩定的同位素
同位素 豐度 半衰期 衰變模式 衰變能量
MeV 衰變產物
1H 99.985 % 穩定
2H 0.015 % 穩定
3H 10-15 % /
人造 12.32年 β衰變 0.019 3He
4H 人造 9.93696×10-23秒 中子釋放 2.910 3H
5H 人造 8.01930×10-23秒 中子釋放 ? 4H
6H 人造 3.26500×10-22秒 三粒中子
釋放 ? 3H
7H 人造 無數據 中子釋放? ? 6H?
核磁公振特性 1H 2H 3H
核自旋 1/2 1 1/2
靈敏度 1 0.00965 1.21

氦氣為無色無味,不可燃氣體,空氣中的含量約為百萬分之5.2。化學性質完全不活潑,通常狀態下不與其它元素或化合物結合。理論上可以從空氣中分離抽取,但因其含量過於稀薄,工業上從含氦量約為0.5%的天然氣中分離、精製得到氦氣。
化學式 He
分子量 4.003
氣體密度 0.1786kg/m3(0°C、1atm)
液態密度 0.1250kg/・(沸點)
比重 0.14(空氣=1)
沸點 4.3K(1atm)
熔點 1.0K(26atm)
臨界溫度 5.3K
臨界壓力 0.228MPa
蒸發熱 5.50cal/g、20.4kJ/kg(沸點)
液態與氣態的體積比 699(0℃、1atm、以液態體積為1・)
元素名稱:鋰
元素原子量:6.941
元素類型:金屬
原子序數:3
元素符號:Li
元素中文名稱:鋰
元素英文名稱:Lithium
相對原子質量:6.941
核內質子數:3
核外電子數:3
核電核數:3
質子質量:5.019E-27
質子相對質量:3.021
所屬周期:2
所屬族數:IA
mo爾質量:7
氫化物:LiH
氧化物:Li2O
最高價氧化物:Li2O
密度:0.534
熔點:180.5
沸點:1347.0
wai圍電子排布:2s1
核外電子排布:2,1
顏色和狀態:銀白色金屬
原子半徑:2.05
常見化合價+1
發現人:阿爾費德森 發現年代:1817年
發現過程:
從金屬與酸作用所得的氣體中發現氫。 1817年,瑞典的阿爾費德森,最先在分析透鋰長石時發現了鋰。
元素描述:
銀白色的金屬。密度0.534克/厘米3。熔點180.54℃。沸點1317℃。是最輕的金屬。可與大量無機試劑和有機試劑發生反應。與水的反應非常劇烈。在500℃左右容易與氫發生反應,是唯一能生成穩定得足以熔融而不分解的氫化物的鹼金屬,電離能5.392電子伏特,與氧、氮、硫等均能化合,是唯一的與氮在室溫下反應,生成氮化鋰(Li3N)的鹼金屬。由於易受氧化而變暗,故應存放於液體石蠟中。
元素來源: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鋰輝石和鋰雲母及磷鋁石礦德形式存在。由電解熔融德氯化鋰而製得。
元素用途:
將質量數為6的同位素(6Li)放於原子反應堆中,用中子照射,可以得到氚。氚能用來進行熱核反應,有著重要的用途。鋰主要以硬脂酸鋰的形式用作潤滑脂的增稠劑。這種潤滑劑兼有高抗水性、耐高溫和良好的低溫性能。鋰化物用於陶瓷製品中,以起到助溶劑的作用。在冶金工業中也用來作脫氧劑或脫氯劑,以及鉛基軸承合金。鋰也是鈹、鎂、鋁輕質合金的重要成分。、

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遞變性規律
1.1 原子半徑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
(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1.2 元素化合價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最高正價由鹼金屬+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負價由碳族-4遞增到-1(氟無正價,氧無+6價,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價、負價均相同
1.3 單質的熔點
(1)同一周期元素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
(2)同一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
1.4 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
(2)同一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1.5 最高價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鹼性
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鹼性越強;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
1.6 非金屬氣態氫化物
元素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越穩定。同周期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氫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強;同主族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氫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1.7 單質的氧化性、還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單質的還原性越強,其氧化物的氧離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單質的氧化性越強,其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弱。
2. 推斷元素位置的規律
判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應牢記的規律:
(1)元素周期數等於核外電子層數;
(2)主族元素的序數等於最外層電子數;

1、 2fe+3cl2=2fecl3
2、cl2+h2o=hcl+hclo
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2naoh+cl2=nacl+naclo+h2o
5、 ca(clo)2+h2o+co2=caco3(↓)+2hclo 2hclo=2hcl+o2(↑)
6、 cl2+h2s=2hcl+s
7、 2ki+cl2=2kcl+i2
8、 cl2+so2+2h2o=h2so4+2hcl
9、 mno2+4hcl=mncl2+cl2(↑)+2h2o
10、agno3+ki=agi(↓)+kno3
11、 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二、氮族
1、 n2+3h2=2nh3(高溫高壓催化劑)
2、 n2+o2=2no(放電)
3、 4nh3+5o2=4no+6h2o
4、 nh3+hcl=nh4cl
5、 nh3+h2o=nh3•h2o(可逆)
6、 fecl3+3nh3•h2o=fe(oh)3(↓)+3nh4cl(不太肯定是不會發生氧化還原)
7、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8、ca(oh)2 +2nh4cl=cacl2+2nh3(↑)+h2o
9、2no+o2=2no2
10、nh4cl=nh3↑+hcl↑
11、 nh4hco3===nh3↑+co2↑+h2o
12、 4hno3=4no2↑+o2↑+h2o(光照或加熱)
13、cu+4hno3=cu(no3)2+2no2↑+2h2o
14、3cu+8hno3=3cu(no3)3+2no↑+4h2o
15、:zn+4hno3=zn(no3)2+2no2↑+2h2o
16、:c+4hno3=co2↑+4no2↑+2h2o
17、4hno3=4no2↑+o2↑+h2o(光照或加熱)
三、氧族
1、so2+h2o=h2so3
2、so2+ca(oh)2=caso3+h2o
3、so2+2naoh=na2so3+h2o
4、so2+nahco3=nahso3+co2
5、2so2+o2=2so3(加熱,催化劑)
6、cl2+so2+2h2o=h2so4+2hcl
7、cu+2h2so4=cuso4+so2↑+2h2o
8、c+2h2so4=co2↑+2so2↑+2h2o
四、碳、硅
1、2co+o2=co2(點燃)
2、3co+fe2o3=2fe+3co2↑
3、co2+h2o=h2co3(這個都不會,服了)
4、2na2o2+2co2=2na2co3+o2↑
5、co2+naoh=nahco3
6、ca(oh)2+co2=caco3↓+h2o
7、ca(oh)2+2co2=ca(hco3)2
8、 na2co3+h2o+co2=2nahco3
9、co2+caco3+h2o=ca(hco3)2
10、co2+c=2co(高溫)
五、氫、氧、水、過氧化氫
1、3fe+2o2=fe3o4
2、錳 2h2o2====2h2o+o2 (二氧化錳是催化劑)
六、2na+2h2o=2naoh+h2↑
2、4na+o2=2na2o
2、2nacl=2na+cl2↑(熔融,電解)
3、碳 na2o+co2=naco3
4、na2o+h2o=2naoh
5、2na2o2+2h2o=4naoh+o2↑
6、naoh+nahco3=na2co3+h2o
7、na2co3+hcl=nacl+nahco3
8、ca(oh)2+2nahco3=caco3↓+2h2o+na2co3
9、ca(oh)2+na2co3=caco3↓+2naoh
9、na2co3 +ca(oh)2 = caco3 ↓+ 2naoh
10、na2co3 + h2o +co2 = 2nahco3
七、鎂、鋁、鐵
1、ca(hco3)2 =caco3↓+co2↑+h2o
2、mgcl2 + 2nh3•h2o = mg(oh)2+2nh4cl
3、2al+2naoh+2h2o=2naalo2+3h2↑
4、4al+3mno2=3mn+2al2o3(高溫)
5、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6、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7、2al(oh)3=al2o3+3h2o
8、al(oh)3+3hcl=alcl3+3h2o
9、al(oh)3+naoh=naalo2+2h2o
10、alcl3+3nh3+3h2o=al(oh)3↓+3nh4cl
11、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12、3fe+4h2o=fe3o4+4h2↑
13、fe + 2hcl = fecl2 + h2↑
14、fe+4hno3=fe(no3)3+no↑+2h2o
15、3fe+8hno3=3fe(no3)2+2no↑+4h2o
1、2Mg + O2 點燃 2MgO
2、3Fe + 2O2 點燃 Fe3O4
3、4Al + 3O2 點燃 2Al2O3
4:2H2 + O2 點燃 2H2O
5、4P + 5O2 點燃 2P2O5
6、S + O2 點燃 SO2
7、C + O2 點燃 CO2
8、:2C + O2 點燃 2CO
9、C + CO2 高溫 2CO
10、:2CO + O2 點燃 2CO2
11、CO2 + H2O === H2CO3
12、CaO + H2O === Ca(OH)2
13、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2Na + Cl2點燃 2NaCl
分解反應
15:2H2O2 MnO2 2H2O+ O2↑
16、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17、2H2O 通電 2H2↑+ O2 ↑
18、H2CO3 === H2O + CO2↑
19、CaCO3 高溫 CaO + CO2↑
置換反應
20、Fe + CuSO4 == FeSO4 + Cu
21、Zn + H2SO4 == ZnSO4 + H2↑
22、Mg+ 2HCl === MgCl2 + H2↑
23、H2 + CuO 加熱 Cu + H2O
24、C+ 2CuO 高溫 2Cu + CO2↑
25、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26:H2O + C 高溫 H2 + CO
27、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其他
28、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30、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31、:CO+ CuO 加熱 Cu + CO2
32、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33、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 CH三CH+H2-催化劑→CH2=CH2
2> CH2=CH2+H2-催化劑→CH3CH3
3> CH3CH3+Cl2-光→CH3CH2Cl+HCl
4> CH2=CH2+Cl2-→CH2ClCH2Cl
5> nCH2=CH2-催化劑→-[CH2-CH2]-n
6> CH2=CH2+HCl-→CH3CH2Cl
7> CH3CH2Cl+NaOH-乙醇-△→CH2=CH2↑+NaCl+H2O
8> CH3CH2OH-濃H2SO4-170℃→CH2=CH2+H2O
9> CH2=CH2+H2O-催化劑→CH3CH2OH
10> CH2ClCH2Cl+2NaOH-乙醇-△→CH三CH+2NaCl+2H2O
11> CH三CH+HCl-→CH2=CHCl
12> CH三CH+Cl2-→CHCl=CHCl
13> CHCl=CHCl+Cl2-→CHCl2CHCl2
14> CH3CH2Cl+NaOH-水-△→CH3CH2OH+NaCl
15> CH3CH2OH+HCl-△→CH3CH2Cl+H2O
16> 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H2O
17> CH3CHO+H2-催化劑-△→CH3CH2OH
18> 2CH3CHO+O2-催化劑-△→2CH3COOH
19> 2CH3COOH+2Na-→2CH3COONa+H2↑
20> CH3CH2OH+CH3COOH-濃H2SO4(可逆)→CH3COOCH2CH3+H2O
21> CH3COOCH2CH3+H2O-稀H2SO4-△(可逆)→CH3CH2OH+CH3COOH
(苯環畫不出來,用PhH表示)
22> PhH+3H2—Ni—△→C6H12(環己烷)
23> PhH+Br2—FeBr3→PhBr+HBr
24>C6H5ONa + HCl—→ C6H5OH + NaCl

『叄』 鐵的氧化物以及它們的物理,化學性質

氧化亞鐵FeO
式量:72(71.85)
物理性質:密度5.7克/厘米3。
存在形式:黑色固體
化學性質:與酸反應生成二價鐵和水,不穩定,在空氣中加熱時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鐵,溶於鹽酸、稀硫酸生成亞鐵鹽。不溶於水,不與水反應。

氧化鐵Fe2O3
別名:三氧化二鐵、鐵紅(鐵銹主要成分)、鐵丹
物理性質
式量:160
相對密度(水=1):5.24
熔點:1565℃
存在形式:礦物:赤鐵礦、赭石
一般性狀:紅棕色粉末
溶解性:不溶於水,溶於酸。
化學性質:與酸反應生成三價鐵(棕黃色)和水。是鹼性氧化物。
製法
在空氣中灼燒亞鐵化合物或氫氧化鐵等可得三氧化二鐵。
用途
1. 其紅棕色粉末為一種低級顏料,工業上稱氧化鐵紅,用於油漆、油墨、橡膠等工業中
2. 可做催化劑
3. 玻璃、寶石、金屬的拋光劑
4.用於和CO反應煉制生鐵(H2也可) Fe2O3+3CO=2Fe+3CO2(高溫) Fe2O3+3H2=2Fe+3H2O(高溫) 2Fe2O3+3C=4Fe+3CO2(氣)(高溫) Fe3O4+8Al==(高溫)4Al2O3+3Fe

四氧化三鐵Fe3O4
分子量:231.54
別名:磁性氧化鐵、氧化鐵黑、磁鐵、磁石、吸鐵石
礦物:磁鐵礦
一般性狀: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
密度:5.18g/cm^3
熔點:1867.5K(1594.5℃)
鐵在四氧化三鐵中有兩種化合價,經研究證明了Fe3O4是一種鐵(Ⅲ)酸鹽,即FeⅡFeⅢ[FeⅢO4]。黑色晶體,密度5.18克/厘米3。有磁性,故又稱磁性氧化鐵。潮濕狀態的四氧化三鐵在空氣中容易氧化成三氧化二鐵。不溶於水,溶於酸。用作顏料和拋光劑。磁性氧化鐵用於制錄音磁帶和電訊器材。用紅熱鐵跟水蒸氣反應製得。
因它具磁性又名磁性氧化鐵。難溶於水,溶於酸(Fe3O4 + 8H+ = Fe2+ + 2Fe3+ + 4H2O),不溶於鹼,也不溶於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但是天然的Fe3O4不溶於酸。
鐵絲在氧氣里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鐵在空氣里加熱到500℃,鐵跟空氣里的氧氣起反應也生成四氧化三鐵;鍛工砧子周圍散落的藍灰色碎屑主要是四氧化三鐵;鐵跟高溫的水蒸汽發生置換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天然磁鐵礦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的晶體。四氧化三鐵是一種重要的常見鐵的化合物。
四氧化三鐵是一種鐵酸鹽,即Fe2+Fe3+(Fe3+O4)(即FeFe(FeO4)前面2+和3+代表鐵的價態)。在Fe3O4里,鐵顯兩種價態,一個鐵原子顯+2價,兩個鐵原子顯+3價,所以說四氧化三鐵可看成是由FeO與Fe2O3組成的化合物,可表示為FeO·Fe2O3,而不能說是FeO與Fe2O3組成的混合物,它屬於純凈物。
常見化學反應
(1) 在潮濕的空氣中,易氧化成三氧化二鐵。
4Fe3O4+O2==6Fe2O3
(2) 在高溫下可與還原劑H2、CO、Al等反應。
3Fe3O4+8Al==4Al2O3+9Fe
Fe3O4+4CO==3Fe+4CO2
製取方法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2)細鐵絲在空氣中加熱到500℃也會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3)鐵在高溫下與水蒸氣反應:3Fe + 4H2O = Fe3O4 + 4H2
用途
四氧化三鐵是一種常用的磁性材料。
特製的純凈四氧化三鐵用來作錄音磁帶和電訊器材的原材料。
天然的磁鐵礦是煉鐵的原料。
用於制底漆和面漆。
它的硬度很大,可以作磨料。
四氧化三鐵還可做顏料和拋光劑。
我們還可以通過某些化學反應,比如使用亞硝酸鈉等等,使鋼鐵表面生成一層緻密的四氧化三鐵,用來防止或減慢鋼鐵的銹蝕,例如槍械、鋸條等表面的發藍、發黑。

『肆』 常溫下是白色固體的氧化物有什麼還有黑色固體的氧化物是什麼各三個!!!

一,白色固體的物質:

1、氧化鈣。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是CaO,俗名生石灰。物理性質是表面白色粉末,不純者為灰白色,含有雜質時呈淡黃色或灰色,具有吸濕性。

2、氧化鎂。化學式:MgO鎂的氧化物,一種離子化合物。常溫下為一種白色固體。氧化鎂以方鎂石形式存在於自然界中,是冶鎂的原料。

3、過氧化鈉。鈉在氧氣或空氣中燃燒的產物之一,純品過氧化鈉為白色,但一般見到的過氧化鈉呈淡黃色,原因是反應過程中生成了少量超氧化鈉。

二,黑色固體的物質:

1、氧化亞鐵。化學式FeO。是鐵的氧化物之一。其外觀呈黑色粉末,由氧化態為+2價的鐵與氧共價結合。氧化亞鐵經常容易與鐵銹混淆,但鐵銹的主要成分為水合氧化鐵。氧化亞鐵屬於非整比化合物

2、氧化銅。化學式CuO。是一種銅的黑色氧化物,略顯兩性,稍有吸濕性。相對分子質量為79.545,熔點1026℃。

3、氧化鐵。又稱燒褐鐵礦、燒赭土、鐵丹、鐵紅、紅粉等。易溶於強酸,中強酸,其紅棕色粉末為一種低級顏料,工業上稱氧化鐵紅,用於油漆、油墨、橡膠等工業中,可作為催化劑,玻璃、寶石、金屬的拋光劑,可用作煉鐵原料。

(4)正二價的氧化物有什麼物理性質擴展閱讀

1、氧化鎂有高度耐火絕緣性能。經1000℃以上高溫灼燒可轉變為晶體,升至1500 - 2000°C則成死燒氧化鎂(也就是所說的鎂砂)或燒結氧化鎂。

2、過氧化鈉易潮解、有腐蝕性,應密封保存。過氧化鈉具有強氧化性,可以用來漂白紡織類物品、麥桿、纖維等。

『伍』 的氧化物各有什麼物理性質

Na2o氧化鈉Na2o2過氧化鈉氧化鈉(化學式Na2O,式量61.9789,英文別名:disodiumoxide,類別氧化物),白色無定形片狀或粉末。對濕敏感。在暗紅熾熱時熔融,到400℃以上時分解成過氧化鈉和金屬鈉。遇水起劇烈化合反應,形成氫氧化鈉。相對密度2.2

『陸』 氧化物的分類有哪些根據什麼分的有幾種分類方法

有4種分類方式:

1、按與氧化合的另一種元素的類型分為:金屬氧化物與非金屬氧化物。

2、按成鍵類型或組成粒子類型分為:離子型氧化物與共價型氧化物。

(1)離子型氧化物:部分活潑金屬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如Na2O、CaO等。

(2)共價型氧化物:部分金屬元素和所有非金屬元素的氧化物如MnO2、HgO、SO2、ClO2 等

3、按照氧的氧化態分為:普通氧化物(氧的氧化態為-2)、過氧化物(氧的氧化態為-1)、超氧化物(氧的氧化態為-1/2)和臭氧化物(氧的氧化態為-1/3)

4、按照酸鹼性及是否與水生成鹽,以及生成的鹽分為: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和兩性氧化物、中性氧化物、復雜氧化物。

(6)正二價的氧化物有什麼物理性質擴展閱讀:

各分類氧化物的化學性質:

(1)酸性氧化物。溶於水呈酸性溶液或同鹼發生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大多數非金屬共價型氧化物和某些電正性較弱的高氧化態金屬的氧化物都是酸性的。

(2)鹼性氧化物。溶於水呈鹼性溶液或同酸發生的氧化物是鹼性氧化物。大多數電正性元素的氧化物是鹼性的。

(3)兩性氧化物。同強酸作用呈鹼性,又同強鹼作用呈酸性的氧化物是兩性氧化物。靠近長周期表中非金屬區的一些金屬元素的氧化物易顯兩性。

(4)中性氧化物。既不與酸反應也不與鹼反應的氧化物叫做中性氧化物。

『柒』 常用金屬和金屬氧化物的性質和特性有哪些(如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詳細點)

一 金屬
1.Na
物理性質
鈉單質很軟,可以用小刀切割。切開外皮後,可以看到鈉具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很快就會被氧化失去
光澤。鈉是熱和電的良導體,鉀鈉合金(液態)是原子堆導熱劑。鈉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比煤油密度大,鈉的熔點是97.81℃,沸點是882.9℃。鈉單質還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硬度低。
鈉原子的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很容易失去,所以有強還原性。因此,鈉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在與其他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作還原劑,都是由0價升為+1價。金屬性強。其離子氧化性弱。
化學性質
跟氧氣的反應
在常溫時:4Na+O2=2Na2O (白色粉末)
在點燃時:2Na+O2=△=Na2O2 (淡黃色粉末)
★鈉在空氣中點燃時,迅速熔化為一個閃亮的小球,發出黃色火焰,生成過氧化鈉(Na2O2)和少量超氧化鈉(Na2O4)。過氧化鈉比氧化鈉穩定,氧化鈉可以和氧氣化合成為過氧化鈉,化學方程式為:2Na2O+O2=2Na2O2
跟鹵素、硫、磷、氫等非金屬直接發生反應
2.鈉能跟鹵素、硫、磷、氫等非金屬直接發生反應,生成相應的化合物(已下反應常溫下均反應),如
2Na+Cl2=2NaCl (放出大量熱,生成大量白煙)
2Na+S=Na2S(硫化鈉)(鈉與硫化合時研磨會發生爆炸)
2Na+Br2=2NaBr(溴化鈉)(溴化鈉可以用作鎮靜劑)
跟水的反應
在燒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後把一小塊鈉放入水中。為了安全應在燒杯上加蓋玻璃片。
觀察到的現象及由現象得出的結論有:
1、鈉浮在水面上(鈉的密度比水小)2、鈉熔成一個閃亮的小球(鈉與水反應放出熱量,鈉的熔點低)
3、鈉在水面上四處游動(有氣體生成)
鈉單質與水的反應
4、發出嘶嘶的響聲(生成了氣體,反應劇烈)
5、事先滴有酚酞試液的水變紅(有鹼生成)
反應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鈉由於此反應劇烈,能引起氫氣燃燒,所以鈉失火不能用水撲救,必須用乾燥沙土來滅火。鈉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可以從一些熔融的金屬鹵化物中把金屬置換出來。
由於鈉極易與水反應,所以不能用鈉把居於金屬活動性順序鈉之後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與酸溶液反應
鈉與酸溶液的反應涉及到鈉的量,如果鈉少量,只能與酸反應,如鈉與鹽酸的反應:
2Na+2HCl=2NaCl+H2↑
如果鈉過量,則優先與酸反應,然後再與酸溶液中的水反應,方程式見3
與鹽反應
(1)與鹽溶液反應
將鈉投入鹽溶液中,鈉先會和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如果能與鹽反應則繼續反應。
如將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2)與熔融鹽反應
這類反應多數為置換反應,常見於金屬冶煉工業中,如
4Na+TiCl4(熔融)=4NaCl+Ti(條件為高溫)
Na+KCl=K+NaCl(條件為高溫)
★鈉與熔融鹽反應不能證明金屬活動性的強弱
與有機物反應
鈉還能與某些有機物反應,如鈉與乙醇反應:
2Na+2C2H5OH→2CH3CH2ONa+H2↑(生成物為氫氣和乙醇鈉)
有關化學方程式
⑴與非金屬單質: 2Na+H2=高溫=2NaH
4Na+O2=2Na2O (白色固體)
2Na+O2=點燃=Na2O2 (淡黃色粉末)
⑵與金屬單質反應
4Na+9Pb=加熱=Na4Pb9
Na+Tl=加熱=NaTl
⑶與水: 2Na+2H2O=2NaOH+H2↑
⑷與酸: 2Na+2HCl=2NaCl+H2↑
⑸與鹼; 不反應(與鹼溶液反應)
⑹與鹽; ①4Na+TiCl4=高溫=4NaCl+Ti
6Na+2NaNo2=高溫=N2↑+4Na2O
Na+KCl=高溫=K↑+NaCl
②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或2Na+2H2O=2NaOH+H2↑
NH4Cl+NaOH=NaCl+NH3↑+H2O
⑺與氧化物: 4Na+CO2=點燃=2Na2O+C↓
2. Mg
物理性質:銀白色的金屬,密度1.738克/厘米3,熔點648.9℃。沸點1090℃。化合價+2,電離能7.646電子伏特,是輕金屬之一,具有延展性,金屬鎂無磁性,且有良好的熱消散性。
化學性質

具有比較強的還原性,能與熱水反應放出氫氣,燃燒時能產生眩目的白光,鎂與氟化物、氫氟酸和鉻酸不發生作用,也不受苛性鹼侵蝕,但極易溶解於有機和無機酸中,鎂能直接與氮、硫和鹵素等化合,包括烴、醛、醇、酚、胺、脂和大多數油類在內的有機化學葯品與鎂僅僅輕微地或者根本不起作用。鎂能和二氧化碳發生燃燒反應,因此鎂燃燒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1.與非金屬單質的反應:
2Mg+O2==點燃==2MgO
3Mg+N2==點燃==Mg3N2
Mg+Cl2==點燃==MgCl2
2.與水的反應:
Mg+2H2O==△==Mg(OH)2+H2↑
3.與酸的反應:
Mg+2HCl=MgCl2+H2 ↑ Mg+H2SO4=MgSO4+H2 ↑

4.與氧化物的反應:
2Mg+CO2==點燃==2MgO+C
*註:該反應在氧氣充足時一般不發生或發生後又有 C+O2=CO2(點燃),所以在反應後不見有黑色固體生成。
5.鎂與氯化銨反應:
Mg + 2NH4Cl ===MgCl2 + 2NH3↑ + H2↑
NH4+ + H2O ==(可逆)==NH3•H2O + H+(水解)
Mg+ 2H+ =====Mg2+ +H2↑NH3H2O====NH3↑+H2O
3.Al
物理性質:鋁為銀白色輕金屬。有延展性。商品常製成棒狀、片狀、箔狀、粉狀、帶狀和絲狀。在潮濕空氣中能形成一層防止金屬腐蝕的氧化膜。鋁粉和鋁箔在空氣中加熱能猛烈燃燒,並發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於稀硫酸、硝酸、鹽酸、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溶液,不溶於水。相對密度2.70。熔點660℃。沸點2327℃。
化學性質:鋁是活潑金屬,在乾燥空氣中鋁的表面立即形成厚約50埃的緻密氧化膜,使鋁不會進一步氧化並能耐水;但鋁的粉末與空氣混合則極易燃燒;熔融的鋁能與水猛烈反應;高溫下能將許多金屬氧化物
4.Fe
鐵是一種光亮的銀白色金屬。密度7.86克/立方厘米。熔點1535℃,沸點2750℃。常見化合價+2和+3,有好的延展性和導熱性。也能導電。純鐵既能磁化,又可去磁,且均很迅速。還原為相應的金屬;鋁是兩性的,即易溶於強鹼,也能溶於稀酸。
活潑,為強還原劑,化合價有0、+2、+3、+6,最常見的價態是+2和+3。在室溫下,鐵可緩慢地從水中置換出氫,在500℃以上反應速度增大。有雜質,在潮濕的空氣中易銹蝕;在有酸氣或鹵素蒸氣存在的濕空氣中生銹更快。易溶於稀酸。在濃硝酸中能被鈍化。
鐵在乾燥空氣中很難跟氧氣反應,但在潮濕空氣中很容易發生電化學腐蝕,若在酸性氣體或鹵素蒸氣氛圍中腐蝕更快。

與Cl2、Br2、硝酸及熱濃硫酸反應,則被氧化成Fe3+。鐵與氧氣或水蒸氣反應生成的Fe3O4,可以看成是FeO•Fe2O3,其中有1/3的Fe為+2價,另2/3為+3價。鐵的+3價化合物較為穩定
二、金屬氧化物
(1)、低價態的還原性
6FeO+O2 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應用於制備Na2O)
MgO、Al2O3幾乎沒有氧化性、很難被還原為Mg、Al.
一般通過電解熔融態的MgCl2和Al2O3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 (制還原鐵粉)
Fe3O4+4H2 3Fe+4H2O
(3)、與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應分兩步Na2O2+2H2O=2NaOH+H2O2 ;
2H2O2=2H2O+O2↑. H2O2的制備可利用類似的反應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 (緩慢反應)
(4)、與酸性物質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兩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3O4+8HCl(濃) FeCl2+2FeCl3+4H2O
紅,5~8紫,8~14藍;
弄了好久,累死我了,不過你要更全的的話,買一本高考化學二輪復慣用書吧,那上面相當全面。

『捌』 氧化物的性質是什麼

氧化物的性質:

1、酸性氧化物

能跟鹼反應生成且只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稱為酸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酸性氧化物,例外如CO等。但是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

2、鹼性氧化物

能跟酸反應生成且只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稱為鹼性氧化物。氧化銅只含有兩種元素並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所以它是氧化物,並且可以和酸生成鹽,所以氧化銅是鹼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鹼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但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

氧化物簡介:

氧元素與另外一種化學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

按與氧化合的另一種元素的類型分為金屬氧化物與非金屬氧化物,按成鍵類型或組成粒子類型分為離子型氧化物與共價型氧化物,部分活潑金屬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如Na2O、CaO等。

按照氧的氧化態分為普通氧化物(氧的氧化態為-2)、過氧化物(氧的氧化態為-1)、超氧化物(氧的氧化態為-1/2)和臭氧化物(氧的氧化態為-1/3)。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氧化物

『玖』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一、物理性質:
二氧化碳在常溫下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微溶於水,二氧化碳固體俗稱乾冰,可做致冷劑,用於保藏食品、人工降雨。
二、化學性質:「三不二水」
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助燃,也不能供呼吸。
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碳酸: CO2 + H2O = H2CO3。
但碳酸不穩定,受熱易分解:H2CO3=△= CO2 ↑+ H2O 。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能使石灰水變渾濁 ,這也是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
Ca(OH)2+CO2 = CaCO3↓ + H2O
另外,二氧化碳還是光合反應的原料:6CO2 + 6H2O =葉綠體、光照=C6H12O6 + 6O2

『拾』 氧化物的性質是什麼

氧化物的性質
(1)酸性氧化物:凡能與鹼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也叫酸酐。
①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例如:
co2+ca(oh)2=caco3↓+h2o
so3+2naoh=na2so4+h2o

②與h2o反應生成酸
co2+h2o=h2co3
so3+h2o=h2so4

(2)鹼性氧化物:凡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例如,
cuo+h2so4=cuso4+h2o
fe2o3+6hcl=2fecl3+3h2o

☆酸性氧化物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含氧酸鹽)例如,

閱讀全文

與正二價的氧化物有什麼物理性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