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中物理電學都有哪些易錯點
1.電路的組成:電源、開關、用電器、導線。
2.電路的三種狀態:通路、斷路、短路。
3.電流有分支的是並聯,電流只有一條通路的是串聯。
4.在家庭電路中,用電器都是並聯的。
5.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里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6.電流表不能直接與電源相連,電壓表在不超出其測量范圍的情況下可以。
7.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8.安全電壓應低於24V。
9.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溫度有時不考慮)。
11.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都是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12. 利用歐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個量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
13.伏安法測電阻原理:R= 伏安法測電功率原理:P = U I。
14.串聯電路中:電壓、電功和電功率與電阻成正比。
15.並聯電路中:電流、電功和電功率與電阻成反比。
16."220V 100W"的燈泡比"220V 40W"的燈泡電阻小,燈絲粗。 更多知識點可關注下北京新東方中學全科教育的初中物理課程,相信可以幫助到你。
『貳』 初中物理電學的難點有哪些,舉例說明
對初學者:電路實物連接
中考難點:動態分析、故障分析、電學壓軸計算、測小燈泡電功率。莘庄物理組答
『叄』 初中物理的難點在哪
初中物理的那些事兒
https://pan..com/s/1L4M_zUxeX6pvlAaahd0cYw
『肆』 初中物理電學難點知識
1.為什麼電流表不能直接跟電源連接,就算沒有用電器,電流的大小不是一樣嗎 ?
答:由於電流表的內部的電阻很小,若直接跟電源連接,電路中就會有很大的電流,從而燒壞電流表;串聯上用電器以後,由於用電器的電阻較大,根據歐姆定律電流就會大幅降低,就不會出現電流的太大所造成的後果。
2. 看不見電流的裡面,怎麼知道電流的流向?
答:我們雖然看不見裡面,但電流的方向是可以判斷的,方法是:若電流表指針向右偏轉,則說明電流的方向是從正接線柱流向負接線柱;若電流表指針向左偏轉,則說明電流表中的電流方向是從負接線柱流向正接線柱。
3. 導線上到底有沒有電壓?
答:電路中的確是處處都有電壓,但對於一段導線來說它的電阻非常小,根據歐姆定律,在相同的電流下,導線兩端的電壓就非常小,我們所使用的精度較低的電壓表當然就量不出電壓了(這對我們研究一般問題來說,測不出導線兩端的很小的電壓就已經不妨礙我們得出正確的物理規律了,所以在初中我們一般不去考慮導線兩端的電壓);
只有在要求極高的地方我們才使用非常精密的儀表去測量,就可以測出導線兩端很微弱的電壓(一般情況下我們去考慮它倒顯得有點多餘了)。
4. 兩個學生用電流表測量同一電路中的電流時,一位同學接入電路的是0 ~ 0.6 A的量程並能正確讀數,而另一位學生卻按0 ~ 3 A的量程讀數,讀的1.8 A,那麼實際測量的電流應該是多少?
答:
(1)一位同學接入電路的是0~0.6 A的量程並能正確讀數,說明電流表的實際示數不超過0.6 A,而另外一位同學卻按0 ~ 3 A的量程讀數,讀的1.8 A,他肯定是讀錯了;
(2)不管按哪個量程,電流表都被分為相同的格數,只不過每格所代表的數值不等,但那個讀錯的同學肯定是接入的是小量程,卻按大量程讀數,0~3 A的 量程分度值為0.1 A,所以按大量程1.8 A是18個格,而0~0.6 A的量程分度值為0.02 A,所以相同的18格的實際值為0.02 A*18=0.36 A。
5. 如何正確理解歐姆定律?
答:在同一電路中,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這就是歐姆定律,其公式是:I=U/R (I、U、R——三個量是屬於同一部分電路中同一時刻的電流、電壓和電阻,稱為同一性。同時性,在使用這個公式時,必須要使公式中的三個量均指同一個元件或同一段電路的同一時刻的相應值。)對於歐姆定律的意義應當這樣來理解:當電路中的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當電路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電路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阻成反比。
6. 把小燈泡接入一個串聯電路時,隨著串聯小燈泡數量的增多,小燈泡為什麼會越來越暗?
答:這是因為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隨著串聯的小燈泡數量的越來越多,由於電路的總電壓不變,就必然導致每隻小燈泡兩端分得的電壓也越來越低,所以燈泡越來越暗。
7. 在研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時,要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其目的是通過什麼保持電壓示數不變?
答:在電路中接入電阻R1,把R1兩端電壓調到某一數值(比如3 V);當我們把R1換成不同阻值的R2時 電壓表示數還是3 V嗎?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就在這里,他們常常認為電壓表示數仍是3 V,因為仍然在相同的位置,那麼這個判斷的錯誤在哪裡呢 ?
原來,串聯電路中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當滑動變阻器與定值電阻的阻值的比例發生變化時,滑動變阻器和定值電阻各自分得的電壓的比例也必定發生改變,而電源、電壓是一定的,就導致了滑動變阻器和定值電阻各自分得的電壓都發生了變化,要想保證接入R2後,它兩端電壓和接入R1時的數值相等,必須調節滑動變阻器,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使得二者的阻值的比例不變,這樣才會保證滑動變阻器和接入電阻所分得的電壓的比例不變,才會使R2兩端的電壓與原來一致。
所以此題的答案是:在研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時,要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其目的是通過改變其自身的電阻,保持滑動變阻器和接入電阻的阻值之間的比例保持不變,從而保持電壓表的示數不變。
8. 高壓輸電為什麼不符合歐姆定律?
答:高壓輸電靠的是升壓和降壓變壓器,變壓器不是一個電阻元件,而歐姆定律研究的是一個純電阻電路的電學規律的,所以這里不適用歐姆定律。
按照歐姆定律來解釋:在同一電路中,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由此可知電壓越大電流就越大(當電阻一定時)。這種解釋,有兩個錯誤出現:
(1)電廠輸出來的電壓U不等於輸電線兩端的電壓u,如果要是這兩個電壓相等的話,豈不是我們就沒電用了?電廠輸出來的電全被電線給用掉了。
(2)從變壓器的輸出端來看,由於變壓器不屬於線性元件(你可以理解為它對電阻的阻礙作用的大小是不斷變化的),而歐姆定律中所說的「電壓越大,電流就越大」有一個條件,就是當電阻一定的時候。所以此題只能根據P=UI來判斷, 在功率一定的情況下,電壓升高則電流降低。對於燈泡等這些線性元件來說,歐姆定律是正確的,故在電阻一定時,電壓升高則電流隨之增大。這兩種情況應分別對待,不能混淆。
9. 短路是怎麼回事?
答:根據歐姆定律I=U/R可知:在並聯電路中電阻小的這一支路電流大,電阻大的那一支路電流小,如果二者電阻相差很大,導致另一支路的電流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時候,我們就說這條支路被短路了。
我們還可以這樣想:並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而短路時導線這一支路的電壓必然為0(因為導線電阻為0),可知被短路的用電器兩端的電壓也為0,所以無電流通過。
通俗地講,短路就是一個捷徑,在有兩條電流的通路時,電流將選擇電阻小的那一路,就像我們在前進時遇到有兩條路,一條路布滿荊棘(好比是阻力大),一條路是光明大道(好比是阻力小),你會選擇哪條路呢?
10. 如何辨析電壓表及電壓的有關概念?
答:(1)電壓表也有被短路的時候,所謂短路是指用電器或各種儀表的兩端被一條導線直接連接,當用電器被短路時,與它並聯的電壓表一定也同時被短路,這時電壓表的示數為0。
(2)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會導致用電器不會工作,所以電壓表不能串聯接入電路;當電壓表直接連在電源兩極時,測出電源兩端的電壓,但它並沒有對其他環節造成影響,所以直接接在電源兩極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3)所謂並聯電路、串聯電路一般是指用電器之間的連接方式,即基本電路;但也可指各種電路元件(包括電壓表等)的連接方式。如兩只燈泡串聯,說的就是基本電路的連接方式,而要用電壓表測量其中一隻燈泡兩端的電壓,就要與這只燈泡並聯,這個並聯指的就是電壓表與小燈泡並聯。
(4)因為"處處相等"描述的是每一點或者說是每一個橫截面,根據電流的定義,"每一個橫截面"描述的應當是電流;對電壓只能說"各支路兩端的電壓 ",因為電壓描述的是電路兩端所存在的"電勢差"(好比水管兩端的壓力差)。
11. 若干只燈泡串聯後接在220V電路里,做節目彩燈用,由於某燈泡的燈絲燒斷而使全部小燈泡熄滅,因為彩燈上染著顏料,致使無法辨別哪一隻小燈泡內部斷路。
(1)現在給你一隻電壓表,如何查找故障?
(2)如果給你一隻電流表,如何查找故障?
(3)如果只有一根導線,如何查找故障?
答:(1)閉合開關,將電壓表分別並聯在每隻小燈泡的兩端,如果在與某隻小燈泡並聯時電壓表無示數,則說明這只被並聯的小燈泡是正常的;若有示數,則表明被並聯的那隻小燈泡的燈絲斷了。
(2)方法同上。若電流表無示數,則該燈泡正常;若有示數,並且導致其他燈泡亮了,則說明被並聯的那隻小燈泡燈絲斷了。
(3)將導線兩端分別接到燈泡兩端。若沒有反應,則該燈泡正常;若其餘燈泡亮了,則說明被短接的這只燈泡的燈絲斷了。
12. 在串聯電路中,如果只有電流表和電壓表,那麼這兩個表是否都有示數?
答:只有電壓表會有示數,當兩表串聯時,可把電流表看作導線,這時電壓表就是直接測量電源的電壓,而電壓表不會導電,所以電流表沒示數。
13. 電鈴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答:原理如下:開關閉合時,電磁鐵就有了磁性,把簧片上的銜鐵吸引過來,簧片下端的小錘在鈴上打一下。與此同時,因為銜鐵與螺釘脫離接觸,電路被斷開,電磁鐵失去磁性, 不能吸引銜鐵,在簧片作用下銜鐵被彈回來,又與螺釘接觸,電路又被接通,鈴聲又響。電流就這樣一通、一斷,電鈴就不停地響。這就是電鈴的工作原理。
14. 電磁爐工作原理是什麼?
答:電磁爐是採用電磁感應渦流加熱原理,它利用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當磁場內磁力通過含鐵質鍋底部時, 即會產生無數小渦流,使鍋體本身自行高速發熱,然後再加熱於鍋內食物。電磁爐工作時產生的電磁波,完全被線圈底部的屏蔽層和頂板上的含鐵質鍋所吸收,不會泄漏,對人體健康絕對無危害。
15. 家庭電路中,在用測電筆檢測零線時氖管發光是怎麼回事?
答:當零線斷開時,它與真正的零線已脫離,斷點之後的所謂的零線事實上通過用電器與火線相連通,這樣就造成了斷點之後的零線已變成了火線,所以就出現"用測電筆檢測零線時氖管發光"的現象。
『伍』 初三物理電學真的很難么
電學知識對初中生來說是比較抽象難懂的。
因為初中生在這方面沒有感性認識作為基礎。所以初中生要學好電學知識,還是要多去做實驗,如果沒有條件,可以到網上找一些視頻觀看,或者找一些用flash動畫製作的電學實驗來進行互動操作學習。
同時,對一些電學現象多去了解,藉助於網路平台去學習。還有對一些基本的電學概念認真學習,搞清楚其物理意義。對於一些物理規律也要理解清楚,學會應用。
有了一些感性認識,對物理概念和規律又比較了解,那麼聽懂老師的講解應該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陸』 初中物理電學哪些難
電功率算比例關系,動態分析,內外接電流表(考慮阻值)
『柒』 初中物理電學的難點有哪些,舉例說明並附
初中電學基本概念,都很簡單。如果非要找出難點的話,大概就是對電壓這個概念的理解了。
可以用水來比喻電,就比較容易理解。
水塔越高,水壓越大,水流越大:電壓越高,電流越大。
管道越大,「水阻」越小,水流越大:電阻越小,電流越大。
『捌』 為什麼有人說浮力和電學是初中物理中最難的部分
是的,這個說法是切合實際的。絕大多數初中同學都容易在浮力與電路這兩大板塊這里丟分。
浮力考題,尤其是綜合性計算大題,結合壓強,抽象而且繁雜,涉及知識點多,容易混亂、搞錯。要求理解產生浮力的原因是物塊受到上、下底面的壓力差,准確判斷飄浮、懸浮、下沉及分別對應的浮力計算,搞清液體密度和物塊(指潛體)密度,會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力平衡計算,會壓強計算,還要知道帕斯卡原理、虹吸現象、浮力失效,不僅對運動過程能嚴格把控,如清楚物塊從底部勻速拉出液面時浮力的變化及液面高度的下降,還要會嫻熟處理比例式或求解多個聯立的方程式,有時會出現要求用控制變數法的思想處理多變數問題。這對初中同學來說確實太難了。
初中電磁學部分的難點就是電路。要求掌握電路的連接會畫等效電路,熟悉電阻定律、歐姆定律及焦耳定律,會電流表、電壓表及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會串並聯的電流、電壓、電功率與各分阻的變化關系,即串正並反,會判斷改變局部電阻對各處電流電壓的影響,搞清額定值與實際值,會判斷短路、斷路,查找並排除故障。現在,考察伏安法測電阻時,喜歡考圖像,有把高中伏安特性曲線下放到初中的趨勢,這就要用到並聯等壓,或串聯等流,及交軌作圖法來解題,難度可想而知。這里,同樣會出現用控制變數法處理諸多變數及聯立多個方程求解問題,我們老師在講解這里時,也為初中同學捏一把汗!
『玖』 初中學物理電學部分哪裡是難點
電學:
按照我大學以後的經驗
第一:電流、電壓、電阻、電功、電功率 這一塊,重點
第二:電路分析,簡單的電路,含有電阻、用電器(電燈、電動機等等)的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