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身傷害分幾個等級
按照受害人被受害的傷情嚴重程度,從法醫學角度分為以下三個等級:1、輕微傷。2、輕傷害。3、重傷害。
重傷是指使人肢體殘廢或者容貌毀損;喪失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功能;其他對於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損傷。
輕傷是指使人肢體或者容貌中度損害;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礙;其他對於人身健康有中度傷害的損傷。
輕微傷是指使人肢體或者容貌輕微損害;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功能輕微或者短暫障礙;其他對於人身健康有輕微傷害的損傷。
(1)醫學物理損傷指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對違法行為實施者可以給予處罰:
第一,對造成輕微傷行為人可按我國《治安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可以分別或並處以下處罰:1、警告。 2、二百元以下罰款 。3、十五日以下拘留;其中情節嚴重的,罰款可以達到五百元。
第二,對造成輕傷害的行為人,可按我國《刑法》第234條的規定,追究行為人的故意傷害罪的刑事責任後,從程序上,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訴;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三,對於造成重傷害的行為人,應當按照公訴程序由法院以故意傷害罪追究行為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2. 請問滅菌和消毒有什麼區別還有損傷的醫學解釋是什麼啊
在微生物培養和食用菌生產中,常需進行消毒和滅菌操作。消毒和滅菌,都是為了消滅有害微生物,以便進行目的菌的純培養。但二者消滅有害微生物的程度和范圍不同。因此,消毒和滅菌的概念也就不同。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消滅某種范圍內的有害微生物,保留目的菌。例如,進行食用菌組織分離時,子實體表面必須進行消毒,消滅體表雜菌,以便獲得分離物的純培養。
滅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完全殺死培養基或器物內外的一切微生物,使滅菌對象上的蛋白質完全變性。
3. 外部物理創傷是什麼
通常所講的創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創傷是指由於機械、物理、化學或生物因素引起的損傷。有人甚至將精神因素引起的精神創傷也包括在內。狹義的創傷是指機械性致傷因子所造成的損傷,為動力作用造成的組織連續性破壞和功能障礙。例如:皮膚損傷而失去屏障作用,血管破裂而出血,關節脫位而不能正常活動。本書所講的創傷指狹義創傷。人體在遭受創傷後會出現局部和全身的反應。局部的創傷反應除了創傷直接造成的組織破壞和功能障礙外,主要是創傷性炎症、細胞增生和組織修復過程。傷後的全身性反應則是機體對各種刺激因素的防禦、代償或應激效應。一般而言,較輕的創傷如小范圍的淺部軟組織挫傷或切割傷,全身性反應輕微。較重的創傷則有明顯的全身性反應,而且容易引起並發症。現代創傷往往為多發性損傷,且傷情大多比較嚴重,創傷所致死亡率及傷殘率較高,應予以高度重視。
現代創傷有多種分類方法,通常按以下三種方法分類:
(1)按創傷的部位分類:如顱腦創傷、胸部創傷、腹部創傷、脊柱創傷、四肢創傷等等。
(2)按皮膚或黏膜表面有無傷口分類:如閉合性創傷、開放性創傷。根據局部組織的損傷情況,閉合性創傷又分為挫傷、扭傷、爆震傷及擠壓傷等,開放性創傷又分為擦傷、切割傷及撕裂傷等。
(3)按損傷組織與器官的多少分類:如單個傷、多發傷、復合傷。多發傷為兩個系統以上的組織或器官的損傷。若為兩種或兩種以上原因引起的創傷,則稱為復合傷。
4. 手機物理性損傷包括哪些
1、機械 性損傷。
2、溫度性損傷。
3、壓力性損傷。
4、放射性損傷。
物理性危害主要指食品加工過程中機械操作帶來的雜質,包括金屬、機械碎屑、玻璃、首飾、碎石子、骨頭碎片等。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危害識別中,相比於化學性安全危害與生物性安全危害,物理性安全危害更容易進行風險分析和預防,通常不作為風險危害評估的重點。
危害
可造成劃傷、割傷等機械損傷。對於放射性物質,其危害主要是通過水及土壤污染農作物、水產品、飼料等,經過生物圈進入食品,並且可通過食物鏈轉移。
放射性核素對食品的污染有3種途徑:一是核試驗的降沉物的污染;二是核電站和核工業廢物的排放的污染;三是意外事故泄漏造成局部性污染。
5. 這個屬於什麼傷
傷害是指突然發生的各種實踐或事故對人體所造成的損傷(一般指尚未死亡者)。包括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
傷害是指突然發生的各種實踐或事故對人體所造成的損傷(一般指尚未死亡者)。包括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
國際疾病分類已將意外傷害單列為一類,其中包括交通事故、窒息、溺水、觸電、自殺、中毒、暴力等大類。
傷害有時不單單指身體上的傷害,有時也用來表示心理或精神上的傷害。心理或精神上的傷害往往比身體上的傷害更難以癒合。
一些學者曾認為:意外傷害是意想不到的實踐,是不可預測的,因而也是無法控制的。隨著安全工程和醫學的發展,已經比較一致的認為,
意外傷害雖然是一種突發的事件,但是作為一種有發展規律的「疾病」可以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
6. 生物性損傷 化學性損傷 物理性損傷各指什麼意思
生物性是由於機能改變而引起的,屬於自身或者先天,化學式因為葯物引起,物理X光線或者紫外線所引起的
7. 醫學上物理性或化學性刺激什麼意思
物理刺激就是如針刺,刀割,燒灼等物理因素引起的刺激,化學刺激就是如酸、鹼等化學因素引起的刺激
8. 細胞與組織的損傷主要包括哪些
細胞和組織損傷的原因:
1. 缺氧:缺氧是導致細胞和組織損傷最常見的原因,常見於動脈粥樣硬化和動脈內血栓形成引起的缺血性缺氧、靜脈迴流受阻引起的淤血性缺氧,也可見於貧血、CO中毒及心力衰竭等。
2. 化學因素:包括外源性和內源性化學性致病因素。外源性化學致病因素指某些化學毒物(如四氯化碳)、葯物(如抗癌葯)醫學|教育網整理;內源性化學致病因素指體內某些代謝產物(如尿素、自由基等)。
3. 物理因素:包括機械力、高溫、低溫、電離輻射、氣壓變化等。
4. 生物因素:如細菌、病毒、真菌、立克次體、衣原體、支原體、螺旋體及寄生蟲等。
希望能夠幫到你!
9. 舉例物理與醫學的關系
1、電磁學
磁共振斷層成像是—種多參數、多核種的成像技術。目前主要是氫核( H)密度弛豫時間T 、T 的成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定頻率的電磁波向處於磁場中的人體照射,人體中各種不同組織的氫核在電磁波作用下,會發生核磁共振,吸收電磁波的能量。
隨後又發射電磁波,MRI系統探測到這些來自人體中的氫核發射出來電磁波信號之後,經計算機處理和圖像重建,得到人體的斷層圖像。由於氫核吸收和發射電磁波時,受周圍化學環境的影響,所以由磁共振信號得到的人體斷層圖像,可以反映形態學的信息。
2、超聲波
超聲在醫學中用於診斷和治療,由此形成了超聲醫學。超聲波在臨床診斷上的應用相當廣泛,它主要是利用超聲良好指向性和與光學相似的反射、散射、衰減和多普勒效應等物理規律,利用超聲發生器把超聲波發射到體內,並在組織內傳播。
3、水銀溫度計
水銀溫度計是膨脹式溫度計的一種,水銀的凝固點是 -38.87℃,沸點是 356.7℃,用來測量0--150℃或500℃以內范圍的溫度,它只能作為就地監督的儀表。用它來測量溫度,不僅比較簡單直觀,而且還可以避免外部遠傳溫度計的誤差。
4、氧氣瓶
氧氣瓶是儲存和運輸氧氣用的高壓容器,一般用合金結構鋼熱沖、壓制而成,圓柱形。應用於醫院、急救站、療養院。
氧氣罐依靠的原理是利用高壓(一般為15兆帕)的作用,使氧氣變為液態氧,儲存於罐中。
5、殺菌燈
實際上是屬於一種低壓汞燈。低壓汞燈是利用較低汞蒸汽壓(<10-2Pa)被激化而發出紫外光,其發光譜線主要有兩條:一條是253.7nm波長;另一條是185nm波長,這兩條都是肉眼看不見的紫外線。
因為細胞對光波的吸收譜線有一個規律,在250~270nm的紫外線有最大的吸收,被吸收的紫外線實際上作用於細胞遺傳物質即DNA,紫外光子的能量被DNA中的鹼基對吸收,引起遺傳物質發生變異,使細菌當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後代,達到殺菌的目的。
10. 物理治療是什麼
物理治療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非葯物治療,是針對人體局部或全身性的功能障礙、病變採用的非葯物性、非侵入性的治療,以此來恢復身體原有的生理功能、機能。包括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心理咨詢、合理適量的運動及功能鍛煉,中醫理療等等方法。它的適應症有:內科性疾病如常年的老慢支、高血壓病、糖尿病等;外科性疾病,如慢性的闌尾炎、慢性的腸梗阻;功能性疾病,如胃腸道功能紊亂引起腹瀉等等;心理疾病,如長期的焦慮、失眠、睡眠不好、雙重性格等等;以及神經、皮膚等系統的功能鍛煉和康復訓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