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二物理所有壓強的詳細公式
壓強的計算公式:P=F/S,液體壓強p=ρgh:
1、壓強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2、公式:p = 推導公式:F = PS
3、單位:壓力F的單位:牛頓(N),面積S的單位:米2(m2),壓強p的單位:帕斯卡(Pa)。
4、應用: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
5、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gh
6、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密度ρ的單位用kg/m3,壓強p的單位用帕斯卡(Pa)。
常用單位
標准大氣壓。表示氣壓的單位,習慣上常用水銀柱高度。例如,一個標准大氣壓等於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的重量,它相當於一平方厘米面積上承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氣壓力。
由於各國所用的重量和長度單位不同,因而氣壓單位也不統一,這不便於對全球的氣壓進行比較分析。因此,國際上統一規定用"百帕"作為氣壓單位。
經過換算:一個標准大氣壓=1.013×105帕
1個標准大氣壓=760mm水銀(汞柱)柱高
⑵ 初中物理中,水下的壓力是怎麼算的例如水下100米處,壓力是多少公式是怎樣寫的
液體內部壓強公式:液體內部壓強=液體密度*深度*g,即P=ρ液體hg.若計算壓力,還需要知道受壓力的面積.
⑶ 初中物理中,水下的壓力是怎麼算的例如水下100米處,壓力是多少公式是怎樣寫的
如果要算水下的壓力,先要算出此處的水下壓強:P=pgh。 然後再求水下的壓力:F=PS。 也就是說,要求液面下若某處的壓力,應該給的條件是: 所在深度H,液體密度p,在H深處物體的上(或下)表面積S。
⑷ 初中物理壓力壓強公式總結
壓強
p
=
F
/
S
p
=ρg
h
p
=
F
/
S適用於固、液、氣
p
=ρg
h適用於豎直固體柱
p
=ρg
h可直接計算液體壓強
1標准大氣壓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
浮力
①
F浮
=
G
–
F
②漂浮、懸浮:F浮
=
G
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
找出合適的公式計算浮力:
物體浮沉條件(前提: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
=ρ物)懸浮
③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液體對形狀規則的容器底部的壓力為:
F=p*S=pgh*S=m液*g=G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F/S=(G液+G容)/S
中考對力的考點會很偏向,就我們安徽而言,力的總分達到50%,其次就是電!
⑸ 初中物理壓力是什麼
物理學上的壓力,是指發生在兩個物體的接觸表面的作用力,或者是氣體對於固體和液體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或者是液體對於固體表面的垂直作用力。
習慣上,在力學和多數工程學科中,「壓力」一詞與物理學中的壓強同義。
固體表面的壓力通常是彈性形變的結果,一般屬於接觸力。液體和氣體表面的壓力通常是重力和分子運動的結果。
壓力的作用方向通常垂直於物體的接觸面。如果觀測到壓力的作用方向與接觸面並不垂直,通常是由於壓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1.作用方向與作用面積垂直並與作用面積的外法線方向相反;
2.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
3.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
壓強=壓力/受壓面積(P=F/S);
壓力=壓強*受力面積(F=PS)。
A壓力
國際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N」;
B壓強
國際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Pa 」;
換算 1帕(Pa)=1N/㎡;
1兆帕(MPa)=145磅/平方英寸(psi)=10.2千克力/平方厘米(kgf/c㎡)=10巴(bar)=9.8大氣壓(at m)
1磅/英寸2(psi)=0.006895兆帕(MPa)=0.0703千克/平方厘米(kg/c㎡)=0.0689巴(bar)=0.068大氣壓(atm);
1巴(bar)=0.1兆帕(MPa)=14.503磅/平方英寸(psi)=1.0197千克/平方厘米(kg/c㎡)=0.987大氣壓(atm);
1大氣壓(at m)=0.101325兆帕(MPa)=14.696磅/平方英寸(psi)=1.0333千克/平方厘米(kg/c㎡)=1.0133巴(bar);
1毫米汞柱(mmHg)=133.33帕(Pa);
在工程中幾種常見壓力單位換算關系如下:
1MPa=106Pa≈145psi≈10.2kgf/cm²
1kgf/cm²=98.067kPa≈98kPa
1psi(1bf/in²)=6.8948kPa≈6.9kPa
1mmH2O=9.8067Pa≈9.8Pa
⑹ 求 初中物理關於壓強的所有公式和變形後的所有公式。
4、壓強的計算。
定義式:p=f/s(物質處於任何狀態下都能適用)
液體壓強:p=ρgh(h為深度)
求壓力:f=ps
求受力面積:s=f/p
5、浮力的計算
稱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
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
懸浮法:f浮=g物(v排=v物)
⑺ 初中物理 液體對容器底壓力的計算公式
這個要看容器的形狀,如果是不規則的或者是類似錐型的,容器壁分擔液體重力的,所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小於重力。
你可以用壓強算,先用p=p(密度)gh 算出壓強 在用P=F/S 則F=PS(容器底面積)算出壓力
這樣不管容器是什麼形狀都不會算錯的。
⑻ 壓力的公式初中物理 怎麼樣好記 我比較好弄混
分類理解記憶,初中公式分類:
【力 學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⑼ 初中物理 的 壓強 浮力 的公式 都是什麼
壓強公式:P=F÷S(P指壓強,F指力,S指力的作用面積)
液體壓強公式:P=ρgh(ρ指液體密度,g指重力加速度,h指物體的深度)
液體浮力公式:F=ρgv(ρ指液體密度,g指重力加速度,v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9)初中物理怎麼算壓力擴展閱讀:
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F/S,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
增大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受力面積。
液體對容器內部的側壁和底部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增加而增大。
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是:液體由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液體密度越大,壓強也越大。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可以用壓強計來測量。
浮力指物體在流體(包括液體和氣體)中,各表面受流體(液體和氣體)壓力的差(合力)。
浮力的定義式為F浮=G排(即物體浮力等於物體下沉時排開液體的重力),計算可用它推導出公式F浮=ρ液gV排(ρ液:液體密度,單位千克/立方米;g: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N/kg在粗略計算時,g可以取10N/kg,單位牛頓;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單位立方米)。液體的浮力也適用於氣體。
當一個浮體的頂部界面接觸不到液體時,則只有作用在底部界面向上的壓力才會產生浮力。至於一個位於容器底面上的物體,這種現象並不多,因為只要其間有一層很薄的液膜,就能傳遞壓強,底面就有向上的壓力,物體上下表面有了壓力差,物體就會受到浮力。
⑽ 壓力的公式初中物理
壓力在初中沒有公式的。不過在壓強P=F/S以及液體壓強公式里變形可以計算壓力,如果不是這種情況的話,那就只能根據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來判斷壓力的大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