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中的是什麼

物理中的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5 23:44:02

1. 物理是什麼,物理包括什麼

物理(Physics)拼音:wù lǐ,全稱物理學。物理學是研究物質世界最基本的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的自然科學。在現代,物理學已經成為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經過大量嚴格的實驗驗證的物理學規律被稱為物理學定律。然而如同其他很多自然科學理論一樣,這些定律不能被證明,其正確性只能經過反覆的實驗來檢驗。 「物理」一詞的最先出自希臘文φυσικ,原意是指自然。古時歐洲人稱呼物理學作「自然哲學」。從最廣泛的意義上來說即是研究大自然現象及規律的學問。漢語、日語中「物理」一詞起自於明末清初科學家方以智的網路全書式著作《物理小識》。 在物理學的領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組成要素: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及它們的相互作用;藉由被分析的基本定律與法則來完整了解這個系統。物理在經典時代是由與它極相像的自然哲學的研究所組成的,直到十九世紀物理才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實證科學。 物理學與其他許多自然科學息息相關,如數學、化學、生物、天文和地質等。特別是數學、化學、生物學。化學與某些物理學領域的關系深遠,如量子力學、熱力學和電磁學,而數學是物理的基本工具。 物理學包括: ● 經典力學及理論力學 (Mechanics)研究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的規律 ● 電磁學及電動力學 (Electromagnetism and Electrodynamics)研究電磁現象,物質的電磁運動規律及電磁輻射等規律 ●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 (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研究物質熱運動的統計規律及其宏觀表現 ● 相對論 (Relativity)研究物體的高速運動效應以及相關的動力學規律以及關於時空相對性的規律 ● 量子力學 (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觀物質運動現象以及基本運動規律

採納哦

2. 物理中的u,f,v是什麼

物理學中u是物距,f是焦距,v是像距。

在物理學中,u物距是指物體到透鏡光心的距離。

v像距是像到平面鏡(或透鏡的光心)之間的距離。

f焦距,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時從透鏡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

物理學:

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物質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物理學起始於伽利略和牛頓的年代,它已經成為一門有眾多分支的基礎科學。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也是一門崇尚理性、重視邏輯推理的科學。

凸透鏡成像的公式:1/u+1/v=1/f上式中u代表物距,v代表像距,f代表焦距。

如果是凹透鏡,由於它對光線有發散作用,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叫做凹透鏡的虛焦點,所以對凹透鏡來說,焦距要用負數的數值表示。同樣的道理,虛像的像距也要用負數來表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物理學

3. 物理指的是什麼

物理從字面理解,就是物質的理論,也就是物質在自然界中的各種形態動態以及它的組成。

4. 物理是什麼,物理包括什麼

物理學是一種自然科學,注重於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

物理學包括:物理現象、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物質運動規律。

物理學從研究角度及觀點不同,可分為微觀與宏觀兩部分,宏觀是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單個作用效果而直接考慮整體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經出現的,微觀物理學隨著科技的發展理論逐漸完善。

(4)物理中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由伽利略和牛頓等人於17世紀創立的經典物理學,經過18世紀在各個基礎部門的拓展,到19世紀得到了全面、系統和迅速的發展,達到了它輝煌的頂峰。

現代物理學時期,十九世紀末葉物理學上一系列重大發現,使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本身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危機,從而引起了現代物理學革命。

由於生產技術的發展,精密、大型儀器的創制以及物理學思想的變革,這一時期的物理學理論呈現出高速發展的狀況。研究對象由低速到高速,由宏觀到微觀,深入到廣垠的宇宙深處和物質結構的內部,對宏觀世界的結構、運動規律和微觀物質的運動規律的認識,產生了重大的變革。

5. 物理學中的物質是什麼意思

物理學中的物質指構成宇宙萬物的實物、場等客觀事物;是能量的一種聚集形式。

6. 什麼是物理學中的力

力:
定義: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大小、方向、作用點是力的三要素.
國際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這是為了紀念英國科學家伊薩克·牛頓而命名的.
性質:
物質性: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這種作用,力是不能擺脫物體而獨立存在的.
相互性: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總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受力物體.
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同時性:力的作用是同時的.
獨立性:一個力的作用並不影響另一個力的作用.
測量工具:彈簧秤(測力計)
力的描述:
力的圖示:用一條有向線段把力的三要素准確的表達出來的方式成為力的圖示.大小用有標度的線段的長短表示,方向用箭頭表示,作用點用箭頭或箭尾表示,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力的圖示用於力的計算.
力的示意圖:不需要畫出力的標度,只用一帶箭頭的線段示意出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示意圖用於力的受力分析.
力的分類:
1)根據力的性質可分為重力(萬有引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磁力、核力等.
2)根據力的效果可分為拉力、張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向心力、回復力等.
3)根據研究對象可分為外力和內力.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速度大小、運動方向、兩者同時改變). [編輯本段]力的單位及換算單位
牛頓(N)
千克力(kgf)
達因(dyn)
換算
1N=1kg*m/s^2
1kgf=9.80665N
1dyn=10^-5N
1N≈0.10197kgf
1N=10^5dyn
公式
F=ma
G=mg (g=9.8N/kg)
G;表示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所受到的力是9.8牛
【力學】
物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是研究物體的機械運動和平衡規律及其應用的.力學可分為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三部分.靜力學是以討論物體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狀態的條件為主.運動學是撇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來研究物體機械運動的描述方法,而不涉及引起運動的原因.動力學是討論質點系統所受的力和壓力作用下發生的運動兩者之間的關系.力學也可按所研究物體的性質分為質點力學、剛體力學和連續介質力學.連續介質通常分為固體和流體,固體包括彈性體和塑性體,而流體則包括液體和氣體.

7. 物理中的質量是什麼

質量(mass)是物體所具有的一種物理屬性,是物質的量的量度,它是一個正的標量。質量分為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質既有慣性質量又有引力質量。這里所說的「物質」是自然界中的宏觀物體和電磁場、天體和星系、微觀世界的基本粒子等的總稱。

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它的含義和內容隨著科學的發展而不斷清晰和充實。最初,牛頓把質量說成是物質的數量,即物質多少的量度。

(7)物理中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現代物理學已明確質量與能量之間的內在聯系,即愛因斯坦的質能關系式:E=mc2。該式表明,任何物質的質量變化都將伴隨著相應的能量變化,反之亦然。這一關系已為實驗事實(特別是核反應實驗)所證實,質能關系提供了利用原子能的理論基礎。

質量單位相關換算:

1 噸 = 1,000,000 克 (一百萬克)

1 公斤(1千克) = 1,000 克 (一千克)

1 市斤 = 500克 (1 克 = 0.002市斤 )

1毫克= 0.001 克 (1克=1000毫克)

1微克= 0.000 001 克 (1克=1000000微克)

1納克= 0.000 000 001 克(1克=1000000000納克)

8. 物理學中U,V,F,f各代表什麼

物理學中U代表物距,V代表像距,F代表焦點,f代表焦距。

在物理學中,物距就是指物體到透鏡光心的距離。用英文字母u表示。

像距是像到平面鏡(或透鏡的光心)之間的距離(物理中用v表示像距)

焦點是指一個光學系統有兩個焦點:物方焦點和像方焦點。物方焦點是使像成在無窮遠的物位置,像方焦點是物在無窮遠處所成的像位置。

焦距,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時從透鏡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

(8)物理中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物距與像距的關系

凸透鏡成像的公式:1/u+1/v=1/f上式中u代表物距,v代表像距,f代表焦距。如果是凹透鏡,由於它對光線有發散作用,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叫做凹透鏡的虛焦點,所以對凹透鏡來說,焦距要用負數的數值表示。同樣的道理,虛像的像距也要用負數來表示。

二、物距、焦距、焦點的關系

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縮小實像;(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說平行光源通過透鏡匯聚到主光軸的那一點到透鏡光心的距離,那麼兩倍焦距就是指2倍遠的地方)

二倍焦距,倒立等大實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實像。

一倍焦距不成像。

一倍焦距以內,正立放大虛像。

成實像物和像在凸透鏡異側,成虛像在凸透鏡同側。

2、一倍焦距分虛實。

兩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遠像變大。

物遠像近像變小。

為了研究各種猜想,人們經常用光具座進行試驗。蠟燭的焰心,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應盡量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物距、像距的關系與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完全一樣。

物體靠近時,像越來越遠,越來越大,最後再同側成虛像。

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小;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

9. 物理學里表示的是什麼意思

物理學中的矢量,是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主要有:
1、力(重力,彈力,摩擦力,電場力,磁場力,洛侖茲力);
2、速率、速度(平均速度,即時速度,線速度,角速度),速度變化量,加速度,位移;
3、動量,動量變化量,沖量;
與之相對應的是標量: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
如:質量,密度,時間,能量,磁通量等等是標量

關於電流問題,是比較復雜的,它的糾紛很多.就高中層面而言,它的方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方向.(電流有大小又有方向,也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向量是矢量的數學抽象.

閱讀全文

與物理中的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