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給小孩物理降溫快
1.多喝水:多給孩子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適合於所有發熱的寶寶。輸液之所以被大多數家長認為效果好,和靜脈 補充體液有很大關系。一些孩子發熱的時候由於嗓子不舒服等各種原因不願意喝水,這個時候喝水是最重要的事,可以選擇各種果汁飲料,當然最好的還是白開水。
2.溫水擦身:用溫水擦拭全身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水的溫度32℃~34℃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鍾以上。 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處。對於高熱或者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溫水浴,水溫比體溫稍低就可以,溫度太低孩子不容易接受。
3.降低環境溫度:孩子退熱需要和周圍進行熱交換,環境溫度越低越有利於退熱,最好的環境溫度是20℃~24℃(根據季節不同),有利於體溫緩 慢下降。對於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孩子發熱的早期伴有畏寒、寒戰,說明孩子的體溫還在 上升期,不適合用這種方法。
4.酒精擦浴: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容易通過皮膚吸收,可能出現酒精中毒的症狀。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兒童特別是小嬰兒一般都不建議採用。
5.多排泄:多喝水、多小便是一種很好的帶走體內熱量的方法,其實大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准備開塞露一隻,如果孩子發熱當天或幾天沒有大便, 用一次開塞露,排除體內積存的食物殘渣,排泄的同時帶走熱量使高熱降低,很多中葯就是利用這種辦法來完成退熱的,中醫稱之為清下焦之熱或通便。
❷ 幼兒物理降溫的方法是怎麼樣子的
一、冷敷法
冷敷能減輕局部充血或出血,也可減輕疼痛,制止炎症擴散,降低體溫。
冰枕冷敷:適用於發燒頭痛。
注意:冰枕不要觸及肩膀以下部位,寶寶用冰枕時如感到過冷,用墊毛巾等方法來調節。
如果沒有冰袋,用厚一些的塑料袋也行,裝完冰後如果過冷,可以用毛巾包裹,但時間一長毛巾會變熱,失去治療作用,所以要勤換。
二、酒精擦浴
酒精可以擴張血管,蒸發時可以帶走大量熱量,寶寶發燒時可以以此來幫助降溫。准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等量溫水並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之間。水溫不能過冷因為可能會導致肌肉收縮,導致體溫再度回升。擦浴時,用寶寶的毛巾式活手帕蘸取配好的酒精液,可先從一側頸部開始,從上往下沿臂部外側擦到手背,再從腋下上臂內側往下擦到手掌,擦完一側用相同的方法擦另一側。擦下半身時要從大腿的外側擦至足背,再從腹股溝沿著大腿內側擦至足心。酒精擦浴時最好用點力氣,擦到寶寶皮膚發紅為止。注意寶寶的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的反應。並且新生兒不適用於這種方法。
小兒發燒五種常見物理降溫法
三、洗溫水澡
用溫水洗澡可以幫助寶寶快速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很好,就可以多洗洗澡,水溫要控制在27~37攝氏度之間。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會導致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引起缺血缺氧,使病情加重。
小兒發燒五種常見物理降溫法
四、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緩解寶寶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妙處在於能夠幫助寶寶降溫。泡腳要用足盆或者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維持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准。泡腳時媽媽輕輕搓搓寶寶的腳丫,這樣既能讓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小兒發燒五種常見物理降溫法
五、降溫貼的使用方法
寶寶突然發燒,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可以使用降溫貼。
寶寶出牙時常出現低燒或發熱的情況,此時貼於臉部牙床位置能舒緩不適感。
寶寶運動後皮膚發熱或小腿過於勞累,肌肉酸疼,用它來冷敷,可以減輕疲勞,緩解酸痛症狀。
有扭傷、夾傷、碰撞等不出血的外傷時,用它來冷敷,可以有效緩解疼痛,消除瘀血、紅腫等症狀。
❸ 如何給孩子物理降溫
1、多飲食、多排尿,給寶寶穿寬松輕薄的衣服,增加皮膚散熱機會 感冒後多喝水、多休息都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多飲水、多排尿,最好是少量多次飲用白開水。如果寶寶不愛喝白開水,這時也可給予寶寶愛喝的果汁、湯汁甚至飲料等,只要能幫助寶寶補充更多液體,多多排尿,就有助於降溫和排出體內毒素。 有的媽媽認為...寶寶發燒是受了涼,為了幫助寶寶發汗,就給寶寶穿上一層又一層的小衣服,小寶寶的臉被憋得通紅,捂得太多太厚,不利於皮膚散熱。如果外界環境已經較高了,有可能會導致寶寶持續高熱甚至危及生命。 2、頭部冷濕敷或使用退熱貼 可用冷水浸濕毛巾後,稍擠壓不滴水即可,折疊到寶寶額頭的大小,置於前額,5分鍾左右視毛巾溫度更換。退熱貼是從國外傳入我國的新型物理降溫產品,目前媽媽可以買到的品牌很多,效果相似,可視寶寶接受情況使用。 3、頭部冰枕或冰袋冷敷 有專為嬰幼兒設計的小兒頭部冰枕或冰袋,內含特殊凝膠,使用前放入冰箱中冷藏,取出後可持續保持較低溫度,使用時枕在寶寶頭下或者冰敷額頭,特別適用於發燒溫度較高的情況。 應注意6個月內的寶寶最好不要使用冰枕或冰袋,以免降溫過快、過低。 4、溫水擦浴或洗溫水澡 媽媽可用溫濕的毛巾給寶寶擦身,特別是頭部、四肢、腋下、腹股溝(大腿根部)、腘窩等處,通過水分蒸發,促進皮膚散熱。寶寶發燒時,很多媽媽和老人都會使勁捂著怕寶寶凍著。其實如果室溫合適,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是幫助降溫的不錯選擇之一。如果寶寶發展到高熱,可用酒精擦浴四肢和背部的方式,幫助寶寶盡快降溫,但最好應由醫護人員或在醫生指導下操作。 注意:家長需要注意,物理降溫不適合於38.5度以上的高燒。
❹ 幼兒怎麼物理降溫
如果孩子體溫在38℃~39℃之間,可以採取多飲水多排尿、溫水擦浴、降低環境溫度、使用退熱貼等一些物理降溫方法,酒精易於揮發,能迅速帶走皮膚上的大量熱量,程度不易控制,不推薦常規首先使用。
常見的物理降溫方法有:
1.多喝水:多給孩子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多喝水促進多小便,能夠帶走體內熱量。
2.溫水擦身:水的溫度32℃~34℃比較適宜,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處。
3.降低環境溫度:孩子退熱需要和周圍進行熱交換,最好的環境溫度是20℃~24℃,如果孩子發熱的早期伴有畏寒、寒戰,說明孩子的體溫還在上升期,不適合用這種方法。
4.使用退熱貼:退熱貼面積很小,退熱效果有限,對於高熱的孩子來說可能會感覺舒服一些,只是一種輔助措施。冰敷由於太冷,可能會引起孩子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的患兒更不能用冰敷。
❺ 如何利用物理降溫法對兒童採取降溫措施
孩子發燒並不可怕,主要看家長的退燒方法是否正確。如果孩子體溫沒有超過38.5攝氏度,家長完全可以給孩子進行物理降溫。物理降溫的方法如下:
1、多給孩子喝水
孩子發燒體溫過高,身體會極度缺水。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喝溫開水,讓水來調節體溫,幫助孩子發汗,喝水既有退燒的功效還可以補充孩子體內的水分,防止虛脫。
2、不要給孩子捂汗
過去老人們總是認為孩子發燒身體怕冷,就給孩子蓋很厚的被,想靠捂熱來幫孩子發汗,達到退燒的目的。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孩子在發燒的時候應該給他少穿衣服,蓋薄被,這樣才能很好的散熱,達到退燒的目的。
3、把孩子手腳搓熱
如果孩子發燒時頭很燙,手腳冰涼,家長要引起注意了,這種情況說明孩子的體溫還可能繼續上升,所以需要趕緊為孩子進行物理降溫。家長要不斷的為孩子搓手心和腳心,直到把手腳搓熱為止。
4、用溫水擦拭全身
如果孩子發燒時頭和手腳都很燙,就說明需要散熱。這時除了給孩子少穿衣服外,還需要用溫水擦拭全身,重點擦拭腋下、脖子、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地方,幫助孩子身體散熱,一直擦拭到體溫降下來為止。(孩子的皮膚比較嫩,要輕輕擦拭)
5、給孩子洗溫水澡
若孩子在發燒期間精神狀態還比較好的話,可以給孩子洗溫水澡,幫助散熱。注意:洗澡的時間不要太長,防止孩子身體不佳虛脫,洗完澡要趕緊給孩子穿衣,不要著涼。
6、毛巾冷敷頭部
發燒時用毛巾冷敷是家長們比較常用的方法,將毛巾在水裡浸濕後,擰乾折疊放在孩子的前額上,每五分鍾更換一次。注意:毛巾不可擰得太干,只要不滴水就行;水溫不可太涼,一般在20—30度為宜。
7、頭下枕冰枕
若孩子高燒不退,手腳也都很燙的話,就可以給孩子枕冰枕。具體做法是在冰枕上鋪一個枕巾(防止太冷刺激孩子或者凍傷孩子),然後枕在孩子頭底下,這樣可以起到降低體溫、保護大腦的作用。注意:如果孩子手腳冰涼、全身發抖,要馬上停止使用。
8、額頭貼退熱貼
如果孩子體溫不是太高,精神狀態也不錯,還可以下地活動,家長可以用退熱貼直接粘在孩子額頭上,起到降溫的作用。
❻ 幼兒冬天發燒怎樣物理降溫最好
最好還是先吃些退燒葯把體溫降下來再說,去醫院檢查問題所在,幼兒調節體溫機能不完善,物理降溫最好是溫暖季節用(如果有空調的話也可以),洗洗澡少穿些衣服,但千萬不能吹風,容易加重發熱
❼ 冬天寶寶發燒怎麼辦
又迎來降溫的一周,爸爸媽媽最擔心的可能就是寶寶感冒發燒了,特別是年紀還很小的寶寶,父母很擔心會燒出肺炎。
首先要安慰爸爸媽媽們一句,發燒只是生病的表現之一,是病情是否嚴重的一項判斷標准。要糾正「寶寶發燒就要看病吃葯」的看法。
一般情況下,如果寶寶發燒不超過38.5,父母可以在家給寶寶進行物理降溫。物理降溫的原理只有一個,即讓寶寶的身體快速散熱,從而達到降低體溫的目的。
實用降溫法合集
1、熱水泡腳
可用溫度在40左右的溫水給寶寶泡腳,水要沒過腳踝。撫搓寶寶的兩個小腳丫,有利於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2、溫濕敷
用毛巾浸於35左右的水中,取出後擰去水分,敷於額頭,每10~15分鍾更換一次。
3、捂住囟門
寶寶一歲半以前囟門還未完全閉合,父母可在寶寶睡著後,用手心捂住寶寶的前囟門,到寶寶的頭微微出汗。一般來說,捂15~30分鍾左右寶寶就會出汗。
囟門(xn mn )指嬰幼兒顱骨接合不緊所形成的骨間隙。有前囟、後囟之分。前囟門位於前頂,呈菱形,約在出生後12~18個月時閉合,後囟門位於枕上,呈三角形,約在出生後2~4個月時閉合。人們常說的天窗或囟門主要是指前囟門。
4、搓腳心和四肢
先搓腳心,再搓小腿、小手、胳膊、後背,最後將寶寶兩只小耳朵搓熱,再搓搓百會穴。一會兒寶寶就出汗了,體溫也就降下來了。
5、退熱貼
跟敷毛巾方法類似,但其使用起來更方便。如果寶寶體溫不超過38.5時,可以不用。
注意事項
不要給寶寶「捂汗」
可以給寶寶穿輕薄衣服,盲目給寶寶捂汗可能會導致寶寶體溫上升更嚴重
多休息多喝水
多給寶寶喝水,可選擇淡鹽水,有利於敗火
飲食要注意
選擇流質、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退燒葯合理用
在寶寶溫度超過38.5時,合理口服退燒葯
❽ 寶寶發燒怎樣物理降溫
發熱是由於病原菌引起的(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當這些病原菌侵入機體後,機體的防禦系統為保護機體,可作出各種保護機體的反應來抵禦病原菌,發熱就是其中的一種抵禦反應。發熱並不是一個壞現象,說明機體正在與病原菌作斗爭,所以很消耗人得體力,病人就會嗜睡、乏力。但不管是否用葯,總會有個過程,不會葯到病除的(...病程一般來說需要3—5天). 一般寶寶發燒在38度以下建議物理降溫(1.多通風,注意散熱,保持室內溫度在21℃~23℃;2.讓患兒卧床休息,多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於疾病的恢復。敞開包被或脫去過多的衣服,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3.給患兒頻頻喂溫開水或維C果汁,一晚250毫升。4.用冰袋敷額頭;5.高燒你可以用酒精檫寶寶關節處、洗個溫水澡,將患兒置於比體溫低4℃~6℃的溫水中浸浴5~10分鍾,然後用大毛巾將全身擦乾並輕輕按摩皮膚至發紅為止;還可用32℃~34℃的溫水,以大人手腕內側皮膚不燙為宜,給患兒洗澡,重點擦洗前額、頸部、腋窩、腹股溝及四肢,整個擦浴時間10~15分鍾,直至患兒體溫降到38℃便可等),這種物理降溫法效果很好,我兒子發高燒時用過,可以退燒一度左右.一般要在體溫39度高燒以後才用退燒葯,象安乃靜滴液,但3歲以內的嬰幼兒發高燒時應首先採用物理降溫方法,一般不打退燒針,不吃退燒葯,以免發生虛脫及葯物毒性反應。無論是否退熱,家長應盡可能帶孩子去查清發熱的原因,看看寶寶感冒是著涼了還是病毒感染,強行降溫是不科學的.同時注意讓寶寶多喝水,維C果汁等,喝點有營養的湯類如鴿子湯、雞湯、魚湯,吃點清淡易消化事物,記住千萬不要強迫寶寶吃,因為發燒後,影響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等恢復後就會好的,祝寶寶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