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理學中 物體重量的單位是什麼
1kg=9.8N
kg是質量單位,N是力的單位也就是重力的單位
Ⅱ 在物理學中重量以什麼來計算
物理學中的公式都是用質量m表示的,沒有用重量,重量就是質量乘上重力加速度,F=mg
Ⅲ 在物理題中重量千克用字母怎麼表示
是的,kg就是kilogram,1000克。1公斤也是1000克,也是kg。
Ⅳ 請問物理上G和g分別表示什麼
物理上G表示重力。g表示重力加速度。
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心。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計算公式是:G=mg,g為比例系數,重力大小約為9.8N/kg,重力隨著緯度大小改變而改變,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
重力加速度通常指地面附近物體受地球引力作用在真空中下落的加速度,記為g。為了便於計算,其近似標准值通常取為980厘米/秒的二次方或9.8米/秒的二次方。在月球、其他行星或星體表面附近物體的下落加速度,則分別稱月球重力加速度、某行星或星體重力加速度。
(4)在物理中重怎麼表示擴展閱讀:
最早測定重力加速度的是伽利略。約在1590年,他利用斜面將g的測定改為測定微小加速度a=gsinθ,θ是斜面的傾角。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另一方式是阿脫伍德機。
1784年,G.阿脫伍德將質量同為Μ的重塊用繩連接後,放在光滑的輕質滑車上,再在一個重塊上附加一重量小得多的重塊m。這時,重力拖動大質量物塊,使其產生一微小加速度,測得a後,即可算出g。後人又用擺和2Μ+m各種優良的重力加速度計測定g。
Ⅳ 《物理學》中,重量和質量有什麼區別
物理學中的質量: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不隨物體形狀、狀態、空間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是物質的基本屬性,通常用m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即kg。
不得不提及,在物理學中質量分為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慣性質量表示的是物體慣性的大小,而引力質量表示收引力的大小。事實上,通過無數精確的實驗表明,這兩個質量是相等的,也就是說,他只是同一個物理量的不同方面。
千克是質量單位,不是重量單位,我們日常所說的重量也就是質量。
重量是物體受萬有引力作用後力的度量,重量和質量不同。單位是千克重。
在地球引力下,
重量和質量是等值的,
但是度量單位不同。質量為1千克的物質受到外力1牛頓時所產生的重量稱為1千克重。一般常用質量單位來代替重量,隱含乘以重力加速度。在中國舊時用斤、兩作為重量單位。磅、盎司、克拉等也作為重量單位。
列如,我們常說的鐵塊的多少指的就是質量
質量不會改變的。
Ⅵ 請問一下物理上的重力用字母什麼表示啊!
G 計算公式G=mg,m為質量,g為重力與質量在一般情況下的比值,通常取9.8N/kg
Ⅶ 我們日常生活中買東西時所說的重是指 ------- 物理學中的重是指------
我們日常生活中買東西時所說的重是指「數量」
物理學中的重是指「分量」,與「輕」相對。
Ⅷ 重量的物理概念
在物理學界過去有一種提法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稱為「重量」。地球表面上的物體,除受地球對它的重力作用外,由於地球的自轉,還將受到慣性離心力的作用,這兩個力的合力的大小稱為該物體的重量。習慣上人們認為:物體所受到的重力就是它本身的重量。對重量的解釋有許多說法,例如,重量就是重力;物體的重量就是地球對該物體的萬有引力;重量即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重量是物體靜止時,拉緊豎直懸繩的力或壓在水平支持物上的力。上述幾種講法,有的強調重量即重力,是矢量,它們的本質是引力。有的強調重力不是矢量,重量是重力的大小,是標量。還有的是以測量法則作為重量的定義。這些不同的定義只是解釋的不同而已,談不到對與錯。
在地球引力下, 重量和質量是等值的, 但是度量單位不同。質量為1千克的物質受到外力9.8牛頓時所產生的重量稱為1千克重。一般常用質量單位來代替重量,隱含乘以重力加速度。在中國舊時用斤、兩作為重量單位。磅、盎司、克拉 等也作為重量單位。
常用的質量單位有:微克(ug)、毫克(mg)、克(g)、千克(kg)、噸(t)等。 質量與重量換算公式:
其中W為重量,m為質量,g為自由落體加速度,於地球表面約為9.8m/s²,其值較重力加速度少0.034m/s²。 重量這一概念的多重意義,給教學、科研以及國際交往,帶來不便,由於質量、萬有引力、重力(物體作用在支持物上的力,都有自己明確的定義和稱呼。直接利用這些概念足以很好地分析和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保持重量概念已無實際意義。因此,國際計量大會建議在科學用語中,取消重量概念。考慮到日常生活中,重量實質上是質量的事實,決定把日常生活中的重量看作是質量的同義詞或慣用語。
中國國務院在1984年2月27日發布的《關於在我國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中明確規定基本物理量中只有質量,沒有重量,並且慎重地註明:「人民生活和貿易中,質量習慣稱為重量。」
同一物體,用測力計測出的是物體的重量,用天平測出的是物體的質量,在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條件下,兩者測量的結果在數值上是相等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把質量和重量是不加以區別的。
譬如,人們到市場上去買蔬菜、或買肉買魚,總是說買多少斤或多少公斤,實質上是指的質量,習慣上就認為是重量。在1984年1月20日國家計量局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附註7中也說:人民生活和貿易中,質量習慣稱為重量。」但是,質量和重量是完全不同性質的兩個物理概念,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不隨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物體的重量是隨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而改變。為了避免質量和重量的混淆,所以,在現在教科書中不再使用「重量」一詞,可能這是原因之一。
1984年6月9日,國際計量局在180號文件中要求從1986年1月1日起大中小學教材一律按國務院命令,使用法定計量單位,重量這一概念也應當從86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物理符號為:G。 一、認為重量就是質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購買一些東西,常說它們的重量是多少公斤或斤。這里所說的重量,實際上是質量。因為售貨員使用的台秤或桿秤,跟天平一樣都屬於杠桿類量具,只能測量物體的質量。另外,我們買一些東西往往關心的也是所含物質的多少。也就是關心質量的大小,況且公斤和斤也都是質量的單位,所以說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重量,實際上是質量。
二、把重量直接定義為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如美國《PSSC物理》一書中規定:「一個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重量。」在中國,沒有把重量直接定義為萬有引力,但把重量當作萬有引力在應用,仍是十分普遍的。比如說重力(即重量)充當人造衛星的向心力,又比如說,物體在月球上的重量是它在地球上重量的六分之一;上述各用語中講到的重量,實際上都是萬有引力。
三、認為「重量就是重力」高中物理甲種本第一冊P10指出:「地球上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這種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也常常叫做重量」。全日制十年制高中物理課P11也指出:「重力就是重量。」
重量的最初概念來自於人們日常生活的感受,手提物體,手會感到沉重;繩子下端系一物體,細繩會被拉直;兩頭支起的水平簿板,中間放上物體會變彎,該板彎得越厲害,說明板上的物體越重。人們習慣上把這種向下的沉重作用叫重量,蘇聯物理學家C·哈依金的《力》中就是這樣定義重量的:「物體作用於相對地球靜止的懸點或台上的力,叫做物體的重量。」這種講法比較容易為人們所理解和接受,按這種講法,重量作為一種力,屬於接觸力,是彈性力。而重力則是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萬有引力的另一個分力沿地球緯度平面,指向地軸,充當物體隨地球自轉所作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屬於非接觸力,是場力。由此可見,重量和重力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力。
物體所受的重力是作用在物體的重心上,物體是受力者,而重量是作用在支持物上,物體是施力者。
重力是恆力,而重量是變力。在地球表面附近我們可近似地認為物體所受的重力G=mg是恆力,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不論物體是處在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還是作加速、減速運動,它所受到的重力之值是不變的,然而物體的重量是可以改變的,是與物體的運動狀態有關的變力。當物體向上或向下作加速運動時,物體的重量就會出現增大或減小,這種現象稱為物體的「超重」或「失重」。當物體以加速度等於重力加速度g之值向下自由落下時,物體就會處於「完全失重」狀態,這時物體的重量為零。而此時物體受到的重力是不會為零的。
總之,重量是彈性力,是物體所施的力的大小,是變力,可以為零,而重力是場力,是物體所受的力,是恆力(近似的),不能為零。重量和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體上的性質完全不同的力,由此可見,不能認為「重量就是重力。」
Ⅸ 物理學中,質量和重量的區別是謝謝!
質量是物體所含有物質的多少,是不隨位置而改變的,比如拿到月球後質量不變,
重量是由於地球(或其它星球)吸引而產生的,位置不同,重量可以不同,比如同一個物體在南極和赤道重量不同,拿到月球後重量變得很小。
Ⅹ 重力的公式,定義,單位,物理意義
一、定義
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體由於受到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力,但重力並不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只有在地球兩極處重力才完全等於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其他地方重力僅僅是地球對物體吸引力的一個分力。
二、公式
重力的大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即重力的大小為G=mg.其中g叫重力加速度,通常取g=9.8m/s2,粗略計算時也可以取g=10m/s2.t。
三、單位
重力單位(gravity unit)是一個常用於度量重力加速度的單位,符號g 或G。重力在SI單位制中的計量單位是米/秒^2(過去常用的厘米克秒制中的計量單位是厘米/秒^2,為了紀念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又把厘米/秒^2稱為伽)。
四、物理意義
其物理意義是:質量是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
(10)在物理中重怎麼表示擴展閱讀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1、豎直向下並不一定是指向地球的球心,只有在赤道和地球的兩極處,重力的方向指向地球的球心。
2、豎直向下不能說成垂直向下,但豎直向下可以理解為垂直水平面向下,生活中常見的用一根細線懸吊於天花板上的處於靜止狀態的物體,細線的方向便為豎直方向,重垂線也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為豎直方向這一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