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人發燒37度5怎麼辦
大人發燒37度5已經屬於發燒,屬於低燒,低熱的病人分很多種情況,如果是有外感症狀的,可以在家裡自服一些感冒葯,如果觀察一兩天體溫正常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如果是三兩天體溫仍然不退,還是需要到急診就醫的,這樣可能在家裡就不能處理了。
如果在家裡處理發燒,一般首先選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比如在夏季可以開窗通風,空調的溫度調低,自服一些冷水,甚至用冰敷,現在主流的認為冰敷也是不建議使用的,因為容易誘發抽搐、癲癇發作。
在家裡還可以服一些退熱葯,比如對乙醯氨基酚,還有一些中成葯都有這樣的退熱作用。如果用葯或者採用上述方法在三兩天仍不能控制體溫,及時到醫院就醫比較好一些。
(1)37度5怎麼物理退燒擴展閱讀:
在人們的體內有專門負責管理體溫調節的部位(大腦皮質與丘腦下部),我們將其稱之為體溫調節中樞,它通過神經、體液等因素調節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使體溫波動於正常范圍之內,所以健康人的體溫就能保持相對恆定。
一些外來的或內生的物質均可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破壞產熱與散熱之間的動態平衡,機體就表現為發熱,醫學將這些能引起發熱的物質統稱為致熱原。
當然,體溫調節中樞自身功能紊亂也可引起發熱。根據發熱程度的高低(口腔溫度),可以區分為:低熱:37.4℃~38℃;中等度熱:38.1℃~39℃:高熱:39.1℃~41℃;超高熱:41℃以上。
由於機體的熱能主要來源於骨骼肌,在致熱原的作用下,骨骼肌收縮特別強烈,所以在體溫升高前患者往往有怕冷、寒戰,繼之高熱。
發熱本身不是一種病,它只是某種疾病的一種臨床表現,在對發熱採取對症治療時,不要忘記根據發熱的病因,做進一步處理,必要時上醫院就診治療。
❷ 物理退燒有那種方法
物理退熱是利用蒸發及熱傳遞降溫的:比如溫水浴、用濕毛巾搽洗頸部、胸部、腋窩、腹股溝、腋下、四肢和手腳心散熱,另外用酒精溶液搽洗可以刺激皮膚血管舒張,散熱效果更佳,還有就是冰袋、冰帖冷敷。小兒發熱多用溫水或25%的低濃度酒精擦浴,高熱時額頭可以敷冰袋或冰帖。
冷敷法
具體方法:用冷毛巾敷在前額,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用。也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較用冷毛巾敷前額要好。將熱水袋中灌入冷水或放入碎冰塊,墊上一層布後枕於頭下,小冰袋可放在腋根部。
注意:採用冷敷法時,要檢查冰袋是否漏水,並且在過程中應該定時更換袋中的冷水。
物理退燒的正確方法 2
溫水洗澡
如果發燒時精神狀態好的時候,可以通過洗溫水來幫助降溫。
注意事項:水溫要注意,應該調節在27~37攝氏度。因為水溫太高會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而水溫太低則可能因受涼而加重病情。
物理退燒的正確方法 3
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通過酒精幫助降溫。
具體方法:准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時,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進行,腋 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有利於降溫。
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物理退燒的正確方法4
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同時還能幫助降溫。
具體方法: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准。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物理退燒的正確方法 5
多喝水
發燒是一個身體消耗水分的過程,發燒時多喝水可以加快排汗、排尿,促進體內的毒素以及代謝廢物排出,利於病情盡快康復。
注意:
1、喝水時應少量多次喂溫開水,或適量給予口服補液鹽,讓身體出汗或排尿以助降溫,同時避免脫水。
2、瓶
❸ 度怎麼降溫,謹記6種物理降溫方法最有效
1、熱水泡腳
用熱水給孩子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准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2、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准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擦浴時,用毛巾或手帕蘸取配好的溶液,可先從一側頸部開始,自上而下沿臂部外側擦至手背,再從腋下沿上臂內側向下擦至手心,擦完一側再以同樣方法擦另外一側擦下肢時要從大腿外側至足背,再從腹股溝沿大腿內側擦至腳心酒精擦浴,應稍用力最好,擦至皮膚發紅為止,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而且這種方法也不適宜新生兒及較小的嬰兒採用
3、用溫水洗澡
用溫水洗澡可以有效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也可以用溫水為寶寶擦身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4、冰袋冷敷
在家中常備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冰箱取些冰塊砸成核桃大小的碎塊放人盒中,用水沖一下,溶去銳利的稜角,裝入塑料袋中(需雙層以防漏水),冰塊裝至一半再注入適量冷水,充填冰塊間隙,然後壓出空氣,扎緊袋口,外裹舊布或毛巾將冰袋置於高熱孩子的前額兩側頸部,以盡快降低頭部溫度,避免高熱對大腦的影響冰袋也可放在孩子腋窩腹股溝等處
5、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里,敲成小塊,用水沖去稜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凈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
❹ 孩子發燒37度,有什麼好辦法物理降溫
1、用溫水洗濕毛巾,搭在孩子的腦門上,變涼時重新洗濕,重復幾次;
2、用酒精(或者白酒)擦拭孩子的手心、腳心,可以反復幾次。
❺ 孩子發燒也是有講究的,不同的溫度有不同的處理辦法,到底有哪些好的辦法呢需要怎樣操作的
孩子的身體比較虛弱,很容易就會發燒感冒。對於孩子來說,不同程度的發燒也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以下方法和操作手法,但還是盡量請專業人士來診療。
所以建議家長直接帶孩子去專業的機構診療,這樣家長也會放心了,排除了不必要的風險。我們沒有必要為了方便而讓孩子承擔更多的風險。除此之外,如果孩子比較嚴重,自己感覺難受程度比較大,這個時候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專業機構診療。
❻ 七個月寶寶體溫37度5,怎麼物理降溫快一點
1、 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准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時,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進行,腋 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有利於降溫。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2 、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3 、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准。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4 、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硅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凍成固體後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5 、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里,敲成小塊,用水沖去稜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凈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
❼ 發燒常見的物理降溫方法都有哪些
一、冷敷法
冷敷能減輕局部充血或出血,也可減輕疼痛,制止炎症擴散,降低體溫。
冰枕冷敷:適用於發燒頭痛。
注意:冰枕不要觸及肩膀以下部位,寶寶用冰枕時如感到過冷,用墊毛巾等方法來調節。
如果沒有冰袋,用厚一些的塑料袋也行,裝完冰後如果過冷,可以用毛巾包裹,但時間一長毛巾會變熱,失去治療作用,所以要勤換。
二、酒精擦浴
酒精可以擴張血管,蒸發時可以帶走大量熱量,寶寶發燒時可以以此來幫助降溫。准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等量溫水並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之間。水溫不能過冷因為可能會導致肌肉收縮,導致體溫再度回升。擦浴時,用寶寶的毛巾式活手帕蘸取配好的酒精液,可先從一側頸部開始,從上往下沿臂部外側擦到手背,再從腋下上臂內側往下擦到手掌,擦完一側用相同的方法擦另一側。擦下半身時要從大腿的外側擦至足背,再從腹股溝沿著大腿內側擦至足心。酒精擦浴時最好用點力氣,擦到寶寶皮膚發紅為止。注意寶寶的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的反應。並且新生兒不適用於這種方法。
三、洗溫水澡
用溫水洗澡可以幫助寶寶快速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很好,就可以多洗洗澡,水溫要控制在27~37攝氏度之間。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會導致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引起缺血缺氧,使病情加重。
四、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緩解寶寶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妙處在於能夠幫助寶寶降溫。泡腳要用足盆或者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維持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准。泡腳時媽媽輕輕搓搓寶寶的腳丫,這樣既能讓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5
五、降溫貼的使用方法
寶寶突然發燒,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可以使用降溫貼。
寶寶出牙時常出現低燒或發熱的情況,此時貼於臉部牙床位置能舒緩不適感。
寶寶運動後皮膚發熱或小腿過於勞累,肌肉酸疼,用它來冷敷,可以減輕疲勞,緩解酸痛症狀。
有扭傷、夾傷、碰撞等不出血的外傷時,用它來冷敷,可以有效緩解疼痛,消除瘀血、紅腫等症狀。
❽ 成人發燒怎麼物理降溫
冷敷;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冷水灌腸;電扇吹風;環境降溫。
下面介紹具體做法:
1. 冷敷:是通過用冷的方法使全身或某一局部的體溫下降。一般以頭部冷敷最為常用,用橡皮布、塑料薄膜做成手一樣大小的口袋,裡面裝井水或細小的冰塊,將小袋放在病人的額頭上、頸部血管跳動處、胳肢窩、大腿根部的血管跳動處。
冷敷開始時局部血管收縮,繼之血管擴張,熱量經傳導散發,可達到降溫的目的。若有條件可縫制一個帽狀的冰袋,將井水或細冰塊裝入戴在病人頭上。還可做成冰枕,當枕頭一樣放在病人頭頸部,也可起到降溫作用。
不能製作冰帽、冰枕時,可用毛巾將井水浸濕後擠干代替冰袋作冷敷。冰敷時還要注意局部皮膚不要凍傷。
2. 溫水擦浴:用32°C~36°C的溫水將毛巾浸濕後擦拭全身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血流增加,體內的熱量可通過傳導方式散發而達到散熱目的。
擦拭全身一遍後可稍等一會兒待皮膚上水分蒸發完再接著擦第二遍,直至體溫有明顯下降。擦拭結束後一定將皮膚上水分擦乾,然後蓋一條薄被子,防止受涼。
3. 酒精擦浴:可用25%~50%的酒精作擦浴。無酒精時可用白酒加一半冷開水混合作擦浴之用。因酒精揮發快,能很快帶走皮膚上的熱量,達到降溫目的。
擦浴時用毛巾將酒精擦拭病人頸部、胳肢窩、腹股溝、前胸、四肢等處,使皮膚血管擴張而加速散熱。酒精濃度過高,揮發過快,皮膚血管反而收縮影響散熱。酒精配法如下:95%酒精100毫升,加水200毫升,即可應用。
酒精擦浴時應隨時給病人蓋好被子。擦浴後半小時左右要用肛表測量,若體溫不降應送醫院進一步治療。
4.冷水灌腸:體溫高達40°C的病人,可用4°C的生理鹽水100-150毫升灌腸,也能起到降溫作用。
5. 電扇吹風:電扇吹風能加速體熱的散發,但風向不能對准病人的某一部位,否則局部會受涼,可以吹偏風或用搖頭電扇吹風。風力不能過大,時間不能過長,適用於體質較好體溫過高的病人。
6.環境降溫:在高溫季節,在作物理降溫時,對環境也要降溫,如在地面潑涼水,用涼水拖地板,加強。
發燒(fever),也稱發熱,是指致熱原直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或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過多、散熱減少,導致體溫升高超過正常范圍的情形。
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而且受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因素的影響。
一般認為當口腔溫度高於37.5 ℃,腋窩溫度高於37℃,或一日之間體溫相差在1℃以上,即為發燒。發燒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是疾病進展過程中的重要臨床表現,可見於多種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但有時體溫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的,某些情況可有生理性體溫升高,如劇烈運動、月經前期及妊娠期,進入高溫環境或熱水浴等均可使體溫較平時略高,這些通過自身調節可恢復正常。
❾ 37.5度熱度如何做物理降溫
在有風的地方,在涼爽的地方,用酒精擦額頭,用水洗面部,這幾個方法中的任意一個都可以達到降溫的效果。
親,不要忘記及時採納哦。有問題另行提問,我會隨時幫助你。
❿ 發燒是最快的退燒方法是什麼
快速退燒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降溫以及葯物治療兩種方式。物理退燒可以通過多飲用溫水,使用退熱貼蓋覆在患者的額頭,可以配合溫水浸濕毛巾後擰干,在患者的腋窩、後背、胸腔等部位進行反復性擦拭,達到快速降低體溫的目的。葯物治療可以採用解熱鎮痛類葯物如布洛芬混懸劑、復方對乙醯氨基酚片、酚麻美敏混懸液等,可以緩解因流行性感冒或者其他炎症性疾病而引起的發熱、頭痛、肌肉酸痛等不良症狀。但是需要注意解熱鎮痛類葯物只能起到暫時性緩釋作用,需要到正規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查明具體病因後再進行對症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