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安培是怎麼變成著名的物理學家

安培是怎麼變成著名的物理學家

發布時間:2022-05-19 11:11:17

『壹』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課文黑板跑了這一課安培成為著名物理學家是為什麼

一次,他在街上散步,突然想起一道物理問題。他迅速從口袋裡掏出粉筆,走到一塊「黑板」前演算,突然,「黑板」開始移動,他便追隨「黑板」繼續演算。為此,引起路人大笑,這才打斷了他的思路,他停下來一看,原來「黑板」是一個馬車的黑車篷。
法國物理學家安培,以精巧的實驗和高超的數學技巧相結合,總結出了右手定則、安培定律,並提出了著名的分子電流假說,他研究物理問題達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貳』 安德烈·安培的生平事跡以及他對物理做出的貢獻都有哪些

1821年初,安培提出著名的假說:物體內部的分子中均帶有迴旋電流,這形成了宏觀磁性。這一假說在70年後被證明,由此可知安培在電流磁性等方面的卓越思想。我們平常總說「電流」,這一概念是安培提出的。在奧斯特與安培之前,電學主要停留在靜力范圍內。安培首先提出「電動力學」,用以指明此學科是研究電荷的運動問題。庫侖定律是電靜力學中的基本規律,安培定律是電的動力學中的基礎法則。電動力學是從安培手中誕生的。

在他之前的奧斯特只是發現了一個現象,安培卻能在此基礎上迅速發展,在4個月的時間內由實踐到理論,誕生新的學科,可見他是一名理論與實踐能力均十分優秀的物理學家。他敏銳地推廣研究了電流與電流的相互作用,導出系列規律。安培提出,不但磁針受電流周圍的力的作用,電流自己也互相發生作用。電流元之間的作用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這奠定了電動力學的基礎,由電流所生的力歸結到平方反比定律,因此同萬有引力及磁極間、電荷間的力一致了。這邁出了「場物理學」的一步。安培於1775年出生在富裕的商人之家。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安培的父親被處決,所以安培養成了孤獨郁寡的性格。

他是一位愛陷入沉思的教授。有一次,皇帝邀請他參加宴會,他竟然忘記了。在奧斯特的發現提出後,安培提出了磁針轉動方向與電流方向相關判定的右手定則。繼而,安培討論了平行截流導線間的相互作用。1820年下半年,著名的安培定律提出。安培在實驗中發現,直流電對小磁針有作用,但是圓形導線和矩形導線形成的電流迴路對小磁針也有磁力作用。安培利用地球的磁性和電流結合的原理,用圓電流來解釋地球磁性的產生,這很有創見。

有一次,物理學家阿拉戈去安培家拜訪,看到安培的桌子上放著伏特電堆做成的電源,還有許多儀器。安培向他解釋說,在磁針上空有一條導線,通電之後,導線產生的磁力會使磁針偏轉。這就是奧斯特實驗。安培又說:「現在,我這里有一個線圈,我將這線圈通電,可以看到一個現象」。線圈通電後,安培用磁鐵和線圈相作用。阿拉戈看到後有所醒悟地說:「看來,線圈也可以成為磁鐵」。「不錯」,安培說,「正是電流通過線圈,線圈的兩端產生了磁力線,改變電流方向也就改變了電磁鐵的兩極。」

實驗繼續下去,通電的線圈把金屬中的鐵質物品都吸引住了,桌面上的鐵屑,鐵釘之類物品紛紛向「磁鐵」靠攏,被通電線圈牢牢吸住。安培突然間把電源關閉,電流不存在了,只見通電線圈上吸附著的鐵釘之類的物品紛紛落下。

安培就這樣發明了電磁鐵。電磁鐵靈活易用,對人類生活產生巨大影響。這是電磁理論的一個簡單應用,可見電磁學應用的重要性和社會價值。

『叄』 安培是什麼人 安培發明了什麼

安德烈·瑪麗·安培(André-Marie Ampère,1775年1月20日 — 1836年6月10日),里昂人,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和數學家。安培最主要的成就是1820~1827年對電磁作用的研究,他被麥克斯韋譽為「電學中的牛頓」。在電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電流的國際單位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

『肆』 安培的貢獻是什麼

奧斯特的電流磁效應的發現報告,很快被譯成法文、英文和德文公開發表出來,並引起科學界的極大重視,紛紛轉向這方面的討論和研究,特別是當時的法國巴黎,成了研究中心。這個時候正在國外旅遊的法國物理學家阿拉果立即從瑞士返回巴黎,向法國科學院報告了奧斯特這一偉大發現的詳細情況。阿拉果的報告,引起了法國科學界強烈的反響。做出異乎尋常的反應的是在科學上極其敏感的科學家安培等人。

安培出生於法國里昂的一個商人家庭,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記憶力和非凡的數學才能,完全靠自學獲得全面的教育。1793年,他父親被雅各賓黨人處死,之後他妻子去世,這些打擊使他一度陷入悲傷和苦悶。但對數學和自然科學的熱愛使他又振作起來。在聽到阿拉果對奧斯特發現的介紹後,他迅速重復了奧斯特的實驗並加以發展。在1820年9月18日、9月25日和10月9日科學院召開的會議上報告了他的重要發現。在隨後的幾年裡,他深入系統地研究了電磁學現象,提出安培力公式和分子電流假說。麥克斯韋把安培譽為「電學中的牛頓」。

安培在9月18日提出了磁針轉動方向與電流方向的關系服從右手定則,即現在所稱的安培右手定則。既然電流可以像磁石那樣吸引或排斥磁針,那麼兩段電流是否也像兩塊磁石那樣相互作用呢?在9月25日的報告里,安培用實驗證明了兩根平行載流導線,當電流方向相同時,相互吸引;當電流方向相反時,相互排斥。安培認為,磁作用本質上可歸結為電流間的作用。在10月9日的報告里,安培報告了他對各種彎曲載流導線相互作用的實驗研究結果。

在法國科學院10月30日的會議上,法國科學家比奧和薩伐爾報告了載流長直導線對磁針作用力的實驗結果。他們發現,這一作用力正比於電流強度,反比於它們之間的距離,作用力的方向則垂直於磁針到直導線的連線。拉普拉斯假設電流的作用歸結為電流元獨立作用之和,比—薩定律才被表示為微分形式。

在隨後的3個月里,安培集中研究了電流元之間相互作用力。為測定這種作用力,他以精巧的實驗技巧和高超的數學能力設計了4個「示零實驗」。在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綜合後,他於12月4日提出任意2個電流元之間作用力的公式,即安培力公式。

安培是一個分子論者。在菲涅耳的批評和啟示下,1821年1月,他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他認為,物體內部每個分子中的以太和兩種電流質的分解,會產生環繞分子的圓電流,形成小磁體;當有外部磁力作用時,它們呈規則排列,使物體呈現磁性。

類比於靜力學和動力學的區別,安培首次把研究動電現象的理論稱為「電動力學」。

其實安培本應該建立「首先發現電磁感應」的不朽功勛的。1832年法拉第宣布他發現了電磁感應之後,安培聲稱,實際上他在1822年就已經發現了一個電流能夠感應出另一個電流。

那為什麼安培未能發現電磁感應?

正如安培所言,早在1822年,他與德萊里弗在日內瓦做的實驗便證明了感應能夠產生電流。他們用銅環和馬蹄形磁鐵做實驗。在實驗中,他們兩人都已清楚地觀察到由於感應引起的吸引和排斥,使銅環發生偏轉。

當時,法拉第及其他研究者們正熱切期望和努力探索著電磁感應效應,安培本應該對他的發現大加宣傳,但是安培卻沒有這樣做。那麼,安培為什麼沒有利用這一發現以獲得他顯然渴望得到的不朽聲譽呢?在這一點上,各家眾說紛紜。羅斯把原因歸結為德萊里弗的年輕和缺乏經驗,以至於在描述這個實驗時沒有強調感應電流;而安培則是由於疏忽,沒有將他的發現探究到底。布倫德爾則簡單地認為安培沒有考慮1822年的實驗結果,因為他堅持的是分子電流的學說。霍夫曼則解釋為:安培發現感應現象,被他同時作出的關於同一導線上的電流元之間相互排斥的「發現」所掩蓋,使得安培忽視了感應現象。

其實,布倫德爾的陳述基本上是正確的,但令人難以理解,因為他沒有指出隱藏在安培行動背後的原因。

1821年9月,法拉第發現通電導線能繞磁鐵旋轉。不久,他又創制了著名的電磁旋轉器,並發表了批評安培理論的論文。對於新的發現和法拉第的批評,安培不能無動於衷,因為兩者似乎都觸動了他的新學說的基礎。此時,分子電流說對安培已變得極為重要,因此他決不能放棄它。這就導致了他對自己的電磁感應的發現極度輕視。實際上,當德萊里弗宣讀安培對該實驗的敘述時,安培就在日內瓦,當時他是完全能夠作出修正,然而他沒有這樣做。而對德萊里弗發表在《化學年鑒》上的文章他曾作過一些更改,但卻沒有修改對感應的敘述。這些事實為我們考察安培當時如何理解和對待感應實驗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在當時,安培為了保護他的分子電流理論,很想把同軸電流說否定掉。所以他把實驗中由感應所產生的同軸電流也試圖解釋為分子電流。

安培未能發現電磁感應的原因是安培把他的分子電流理論看得太重要了,而電磁感應只是他最後才希望發現的事情。如果他承認他已經在實驗中產生的同軸電流,那就會把他珍貴的理論置於無立足之地。因此,他做了他不得不做的事。他把他原來用以在同軸電流和分子電流之間作出選擇的(1821年完成的)實驗變成了一項毫無意義的練習。他1822年的實驗結論表明:無論他觀察到什麼,他都會堅持把它解釋成分子電流,或者至少是分子大小的電流存在的證據。他完完全全成了自己理論的囚徒。

試想,如果安培把他的理論暫時放一下,而將他1822年在日內瓦做的實驗全部准確地公布出來,那麼,法拉第肯定會重復這個實驗,而且憑著他的實驗天資,會馬上從中探索出用電流產生感應電流的必要條件,原電流和感應電流的方向,以及其他所有的與他在1831年獨立作出的電磁感應發現中得出的結果相似的結論。這樣,電磁感應有可能會提早幾年得到發現,而安培也就會得到「最早發現者」的榮譽,用不著在1832年懇求分享這一榮譽了。這里人們也許可以吸取重要的教訓。

鈍化

鈍化,是使金屬表面轉化為不易被氧化的狀態,而延緩金屬的腐蝕速度的方法。另外,一種活性金屬或合金,其中化學活性大大降低,而成為貴金屬狀態的現象,也叫鈍化。金屬的鈍化也可能是自發的過程(如在金屬的表面生成一層難溶解的化合物,即氧化物膜)。在工業上是用鈍化劑(主要是氧化劑)對金屬進行鈍化處理,形成一層保護膜。

『伍』 安培之所以成了著名的物理學家,是因為什麼

他在物理學方面做出很大貢獻
你知道安培力嗎
就是他發現的

『陸』 安培是什麼

安培(ampere)是國際單位制中表示電流的基本單位,簡稱安。符號A。為紀念法國物理學家A.安培而命名,他在1820年提出了著名的安培定律。
定義:
真空中相距1米的兩根無限長且圓截面可忽略的平行直導線內通過一恆定電流,當兩導線每米長度之間產生的力等於2×10-7牛頓時,則規定導線中通過的電流為一安培。這個單位是在1946年國際計量委員會上得到批准,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上被正式採用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之一 。實際上,定義中的兩根「無限長」導線是無法實現的,根據電動力學原理,可以用作用力相似等效的兩個線圈替代。1960年10月第11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採用安培為電學量的基本單位,並作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1國際安培=0.99985絕對安培 。
2018年11月16日,國際計量大會通過決議,1安培定義為「1s內通過導體某一橫截面的1/1.602176634×10^19個電荷移動 所產生的電流強度」。
安培最初是被定義為厘米-克-秒制中電流單位絕對安培的十分之一。如此確定它的大小是為了保證從國際單位制中的其他單位推導安培得到的值比較合適。
「國際安培」是一個較早的電流單位,定義為使硝酸銀溶液中每秒析出0.001118000克銀的電流。之後,更精確地測量發現,這一電流是0.99985A。

『柒』 安培是個什麼樣的人

安德烈-馬里·安培(法語:André-Marie Ampère,FRS,1775年1月20日-1836年6月10日)是法國物理學家、數學家,經典電磁學的創始人之一。為了紀念他的貢獻,國際單位制中電流的單位「安培」以他的姓氏命名。

《關於科學和哲學的隨筆》——安德烈-馬里·安培

妻子去世後,安培搬往巴黎。1804年他開始在新成立的巴黎綜合理工學院擔任教育工作。雖然他沒有正規教師資格,該學院仍於1809年任命安培為數學教授,直至1828年。1819年及1820年,安培分別在巴黎大學教授哲學及天文學。1824年他獲選在法蘭西公學院教授著名的實驗物理學。1814年,安培還受邀加入改革國家科學院屬下的帝國學院數學家課程。同年,安培還進行了氣體分子組成的研究,獨立地提出了現今命名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物理量。

安培在參與學院選舉的數年間,進行多個領域的科學研究。他編寫的專文涉及數學、哲學、化學與天文學,成為了當時領先的科學家。安培稱:在十八年裡,自己經歷了人生中的三個高潮:首次領聖餐、閱讀安托萬·萊昂納德·托馬斯的《笛卡爾的歐洲》以及攻佔巴士底獄。在她妻子去世那日,他寫下詩篇的兩節句子,亦是禱文:「主啊,憐憫之上帝,讓我與你在地上允許我所愛的人在天堂團聚吧。」

聖文森特保羅協會的創始人之一的弗雷德里克·奧扎納姆年輕時曾在安培家中住過一段時間。他在此期間通過安培接觸到新天主教運動的領導者,例如弗朗索瓦-勒內·德·夏多布里昂、亨利·拉科代爾和查爾斯·蒙塔朗貝爾。

在電磁學中的貢獻
1820年九月,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於是,安培開始著手建立描述電磁關系的物理理論與數學方程。為了進行定量研究,安培設計了一個檢流計,可通過指針的偏轉檢測電流的方向並測量電流的大小。1822年,安培發表了一篇論文,對實驗現象進行定量總結,發現兩根平行載流導線以各自產生的磁場對另一根導線產生作用力[4]。1826年,安培提出載流導線中的電流與其產生的磁場之間的關系,即安培定律。此後,安培的代表作《關於電動力學現象之數學理論的回憶錄,獨一無二的經歷》出版,「電動力學」一詞自此產生。

1827年,安培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一年後又當選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會員。

為了紀念安培在電磁學中的貢獻,1948年第九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採用安培作為電流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安培的名字與另外71個法國科學家的名字一起被刻在埃菲爾鐵塔上。

個人生活
與安培的學術貢獻不同,在他的個人生活中,令人不愉快的情況時有發生。安培和第二任妻子在1806年結婚,但兩人始終不合。他們的女兒出生後不久,這段婚姻便宣告結束。另一方面,由於性格迥異,兒子讓-雅克經常與自己的父親爭吵。女兒嫁給一個拿破崙軍隊的中尉,卻發現丈夫沉溺於酒精,最終她離開自己的丈夫轉而和父親住在一起。幾年後,這位女婿也搬來和安培同住,使得安培不得不面對眾多指責和排斥,讓他產生抑鬱情緒。

晚年
雖然安培在61歲時已經身體虛弱,但法蘭西公學院仍要求安培前往馬賽任職。他抵達馬賽後,他的健康狀況隨即惡化。初步體檢後,他被診斷出嚴重的肺部感染。此後,安培在病床上持續閱讀歷史與哲學論文。1836年6月10日早晨,安培逝世。僅有少數與安培關系較好的教授以及一些教育界的官員參加了安培的葬禮,他隨後下葬在馬賽的聖查爾斯公墓。去世30年後,安培的遺體被搬遷至巴黎的蒙馬特公墓,與他的兒子一起埋葬。

『捌』 安培的簡介是怎樣的

1820年電流的磁效應被發現以後,電磁領域迅速成為物理界最熱鬧的地方,法國物理學家安培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經過6年的反復試驗和數學推敲之後,提出了著名的「安培定律」,為電磁學開辟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

1775年1月22日,安培生於里昂一個富商家庭。安培是個數學奇才,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數學的基本知識,12歲就開始學習微積分,18歲時已能重復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學》中的部分計算。24歲開始在里昂教授數學,並開始對數學進行系統地研究,後來撰寫了概率論的論文,不僅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注意,同時也為他在電磁學上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數學基礎。

安培最主要的成就集中在1820~1827年對電磁作用的研究上。在這七八年間,安培發現電流的相互作用規律、提出了右手定則(後被命名為安培定則)、發明了電流計、總結出安培定律等一系列重大突破。經他的努力,電磁學像撥雲見日一樣,變得無限的開闊。

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安培能取得如此大的成果,這在科學史上是不多見的,這當然和他的勤奮是分不開的。他工作不但勤奮刻苦,而且專心致志,甚至達到忘我的程度。據說有一次,安培在通往他任教的學校路上,一邊走一邊思索著一個電學問題。當經過塞納河的時候,他隨手揀起一塊鵝卵石裝進口袋。過一會兒,他又掏出那塊「石頭」扔到了河裡。當他到學校後,走進教室,習慣地掏懷表看時間,卻發現拿出來的是一塊鵝卵石,而扔進了塞納河的是自己的懷表。

關於他忘我思考,還有一個流傳更為廣泛的故事。一次,安培在街上散步,走著走著,想出了一個電學問題的算式,但找不到計算的地方而心急如焚。突然,他發現面前有一塊「黑板」,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粉筆,在上面運算起來。原來那「黑板」是一輛馬車的車廂背面。馬車走動了,他也跟著走,邊走邊寫;馬車越來越快,他就跑了起來,一心一意要完成他的推導,直到他實在追不上馬車了才停下腳步、失望地望著遠去的「黑板」,卻沒有覺察到笑得前仰後合的路人。

1827年安培將他的電磁現象的研究綜合在《電動力學現象的數學理論》一書中。這是電磁學史上一部重要的經典論著,對以後電磁學的發展起了深遠的影響,麥克斯韋稱贊安培的研究工作是「科學上最光輝的成就之一」,還把安培譽為「電學中的牛頓」。

安培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數學和化學方面也有不少貢獻。他曾研究過概率論和積分偏微方程。他幾乎與戴維同時認識元素氯和碘,並論證過恆溫下體積和壓強之間的關系,還試圖尋找各種元素的分類和排列順序關系。

1836年6月10日,安培因患急性肺炎,醫治無效,在馬賽去世,終年61歲。後人為了紀念他在電磁學上的傑出貢獻,將電流的單位命名為「安培」。

『玖』 法國著名科學家的名字安培

法國著名科學家-------安培
安德烈·馬麗·安培,1836年6月10日,法國物理學家、建立了電動力學(現在叫做電磁學)並予命名的安培逝世,享年61歲。提出電場、磁場的觀點,量度電流的單位就以他的姓命名。國際單位制中的電流強度單位,即每秒鍾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為一庫侖時,其電流強度為一安培。

閱讀全文

與安培是怎麼變成著名的物理學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