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井下空氣常用的物理參數有哪些

井下空氣常用的物理參數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19 11:43:07

㈠ 空氣的狀態用哪些參數來描述

一、濕空氣的組成:

包圍著地球的空氣層稱為大氣。根據地球人造衛星測量地球大氣的厚度約為3000km。大氣是由干空氣和水蒸汽組成的混合物,稱為濕空氣。

干空氣由氮、氧、氬、二氧化碳、氖、氦和其它一些微量氣體所組成的混合氣體。干空氣中除二氧化碳外,其它氣體的含量是非常穩定的。而二氧化碳的含量隨動、植物的生長狀態,氣象條件,生產排放物等因素有較大的變化。由於其含量非常小,允許將干空氣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

水蒸汽(簡稱水汽)在濕空氣的含量很少。它來源於海洋、江河、湖泊表面水分的蒸發,各種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以及生產工藝過程。在濕空氣中水汽所佔的百分比是不穩定的,時常隨著海拔、地區、季節、氣候、濕源等各種條件而變化,雖然濕空氣中水汽含量很少,但它對濕空氣的狀態變化影響卻很大。它可以引起濕空氣干、濕程度的改變,使濕空氣的物理性質隨之變化,從而對人體的舒適、產品質量、工藝過程和設備維護等產生直接影響。

二、濕空氣的狀態參數:

濕空氣的狀態通常用壓力、溫度、相對濕度、含濕量來描述。

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式:

pv=RT.........................................(1)

pV=mRT........................................(2)

式中p—氣體的壓力,Pa;

V—氣體的比容,m3/kg;

R—氣體常數,取決於氣體的性質,J/(kg·K);

R干空氣=287 J/(kg·K)

R水蒸汽=461 J/(kg·K)

V—氣體的總體積, m3;

T—氣體的熱力學溫度,K;

m—氣體的總質量,kg。

㈡ 表徵大氣物理性能的參數有哪些

地球的外部圈層:大氣基本狀態參數。

描述大氣基本狀態的參數有溫度、壓力、濕度和風。這四個物理量是表徵大氣基本狀態的參數,又稱氣象要素,此外,還有降水量、雲量、雲狀等。

大氣物理學的許多內容涉及對氣候變化的研究;大氣物理學是大氣探測和應用氣象學的基礎,而這兩個學科的發展,又豐富了大氣物理學的內容。例如大氣物理為氣象雷達觀測提供原理依據,而雷達的氣象信息則為研究大氣物理過程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2)井下空氣常用的物理參數有哪些擴展閱讀:

由於工業生產排入大氣中的大量氣溶膠和污染物通過擴散造成大氣污染,有些通過沉降或降水形成酸雨等,又被送到地面,導致土地河流污染、造成對植物和人類的嚴重影響。既要發展生產,又必須使大氣不超過其對污染物質的稀釋能力,這就要詳細研究大氣邊界層的物理特性。

工農業用水逐年增加,就必須充分利用大氣中豐富的水分,這就要開發大氣中的水資源;此外,為避免或減輕天氣災害,又推動著人工影響天氣試驗研究的廣泛開展,從而促進了雲和降水物理學的研究。

20世紀60年代以來,遙感技術飛速地發展起來,輻射傳輸是遙感的基礎,由此推動著大氣輻射學的研究;人造衛星、電子計算機的發展,新技術(如激光、雷達、微波)的應用,給大氣物理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探測工具,獲得了更多的探測資料,從而大大加速大氣物理學發展的進程。

㈢ 井下空氣中成分有哪些比例是多少

井下空氣中成分有哪些比例是多少

井下空氣中成分有:空氣成分有氮(N2)佔78.08%,氧(O2)佔20.95%,氬(Ar)佔0.93%,二氧化碳(C02)佔0.03%,還有微量的惰性氣體,如氦(He)、氖(Ne)、氪(Kr)、氙(Xe)等。臭氧(O3)、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但在井下還有:固體混入──井下各種作業所產生的微小的岩塵、煤塵和其他雜塵浮游在井下空氣之中。 氣象變化──主要是由於井下空氣的溫度、氣壓和濕度的變化引起井下空氣的體積和濃度的變化。 化學變化 ──井下一切物質(煤、岩石、坑木、……等)的緩慢氧化、爆破工作、火區氧化(指采空區的煤炭被空氣氧化而逐漸起火的自燃現象和人員的呼吸等都會產生二氧化碳; 井下的爆破工作、火區氧化和機械潤滑油高溫分解等都能產生一氧化碳; 井下火區氧化和含硫煤的水解都能產生硫化氫; 井下火區氧化和含硫煤的緩慢氧化都產生二氧化硫; 井下爆破工作能產生氧化氮(NO2及N2O5); 井下充電硐室的電解能產生氫;井下火區氧化能產生氨(NH3)。 就煤礦而言,井下空氣的成分種類共有O2、CH4、CO2、CO、H2S、SO2、N2、NO2 (或N2O5)、H2、NH3、水蒸氣和浮塵十二種。 在上述成分中,氧是井下人員呼吸所必需的,必須保持足夠的濃度,其餘九種(水蒸氣除外)氣體和浮塵,超過一定濃度時,對人體都是有害的。這九種氣體又名為廣義的礦井瓦斯,而狹義的礦井瓦斯則專指CH4。CH4是煤礦井下普遍存在的。


氣體,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具有爆炸性。所以,CH4是煤礦井下最危險的氣體。

㈣ 常用井下物理測井方法介紹

1.視電阻率測井

(1)視電阻率測井原理

在實際測井中,岩層電阻率受圍岩電阻率、鑽井液電阻率、鑽井液沖洗帶電阻率的影響,井下物探測得的電阻率不是岩層的真電阻率,這種電阻率稱為視電阻率。視電阻率測井主要包括三部分:供電線路、測量線路和井下電極系,如圖4-6所示。

圖4-6 視電阻率測井原理圖

在井下將供電電極(A,B)和測量電極(M,N)組成的電極系A,M,N或 M,A,B放入井內,而把另一個電極(B或N)放在地面泥漿池中。當電極系由井底向井口移動時,由供電電極A,B供給電流,在地層中造成人工電場。由測量電極M ,N測得電位差ΔUMN。M ,N兩點的電位差直接由它所在位置的岩層電阻率所決定,岩層電阻率越高,測得的電位差就越大;岩層電阻率越低,測得的電位差就越小。電位差的變化,反映了不同地層電阻率的變化。視電阻率測井實際上就是對電位差的連續測量,經過計算就可求得視電阻率。

(2)視電阻率曲線形態

視電阻率曲線形態與電極系的分類有關。當井下測量電極系為A,M,N時,稱為梯度電極系;當井下測量電極系為M,A,B時,稱為電位電極系。由供電電極到電極系記錄點的距離稱為電極距,常用的有2.5m梯度電極系和0.5m電位電極系。梯度電極系根據成對電極系(AB或 MN)與不成對電極系(AM或MA)的位置又分為頂部梯度電極系和底部梯度電極系。

實際測井中,底部梯度電極系曲線形態如圖4-7所示。頂部梯度電極系曲線形態正好相反。

電位電極系曲線形態如圖4-8所示,曲線沿高阻層中心對稱,A表示異常幅度,A/2稱為半幅點,岩層上下界面與半幅點位置對應。

圖4-7 底部梯度電極系視電阻率曲線形狀

圖4-8 電位電極系視電阻率測井曲線形狀

(3)視電阻率測井的應用

1)確定岩性。一般純泥岩電阻率低,砂岩稍高,碳酸鹽岩相當高,岩漿岩最高。根據視電阻率曲線幅度的高低,可以判斷地下岩層的岩性。但當岩層中含高礦化度的地下水時,其對應的視電阻率相應降低。由於影響視電阻率的因素很多,曲線具有多解性,要結合岩屑、岩心等其他錄井資料綜合判斷。

2)劃分地層。實際應用中,以底部梯度電極系曲線的極大值劃分高阻層的底界面,以極小值劃分高阻層的頂界面,單純用視電阻率曲線劃分頂界面往往有一定誤差,應結合其他曲線進行劃分。視電阻率曲線確定高電阻岩層的界面比較准確,而對電阻率較低的地層則准確度較差。

2.自然電位測井

(1)自然電位測井原理

地層中有3種自然電位,即擴散吸附電位、過濾電位和氧化還原電位。擴散吸附電位主要發生在地熱、油氣井中,是我們主要測量的對象;過濾電位很小,常忽略不計;氧化還原電位主要產生在金屬礦井中,這里不做研究。

在砂岩儲層地熱井中,一般都含有高礦化度的地熱流體。地熱流體和鑽井液中都含有氯化鈉(NaCl)。當地熱流體和鑽井液兩種濃度不同的溶液直接接觸時,由於砂岩地層水中的正離子(Na+)和負離子(Cl-)向井液中擴散,Cl-的遷移速度(18℃時為65×105cm/s)比Na+的遷移速度(18℃時為43 ×105cm/s)大,所以隨著擴散的進行,井壁的井液一側將出現較多的Cl-而帶負電,井壁的砂岩一側則出現較多的Na+而帶正電。這樣,在砂岩段井壁兩側聚集的異性電荷(砂岩帶正電荷,鑽井液帶負電荷)就形成了電位差。

與砂岩相鄰的泥岩中所含的地層水的成分和濃度一般與砂岩地層水相同,泥岩中高濃度的地層水也向井內鑽井液中擴散。但由於泥質顆粒對負離子有選擇性的吸附作用,一部分氯離子被泥岩表面吸附在井壁側帶負電,井壁的井液一側將出現較多的Na+而帶正電。這樣,在泥岩段井壁兩側聚集的異性電荷(泥岩帶負電荷,鑽井液帶正電荷)就形成了電位差。

由於正負電荷相互吸引,這種帶電離子的聚集發生因地層岩性不同,在兩種不同濃度溶液的接觸(井壁)附近,形成自然電位差(圖4-9)。用一套儀器測量出不同段的自然電位差,就可以研究出地下岩層的性質。

(2)自然電位曲線形態

在滲透性砂岩地層中,若岩性均勻,自然電位曲線的形態與地層中點是對稱的。異常幅度大小等於自然電流在井內的電位降。一般用異常幅度的半幅點確定地層頂底界面,如圖4-9所示。

圖4-9 井內自然電位分布與自然電位曲線形狀

(3)自然電位測井的應用

A.劃分滲透層

自然電位曲線異常是滲透性岩層的顯著特徵。當地層水礦化度大於鑽井液礦化度時(地熱水多為此例),滲透層自然電位曲線呈負異常,泥岩層自然電位曲線呈正異常。當地層水礦化度小於鑽井液礦化度時則相反。

劃分滲透層一般以泥岩自然電位為基線,砂岩中泥質含量越少,自然電位幅度值愈大,滲透性愈好;砂岩中泥質含量越多,自然電位幅度值就愈小,滲透性就變差。

劃分地層界面一般用半幅點確定。但當地層厚度h小於自然電位曲線幅度Am時,自1/3幅點算起;地層厚度h≥自然電位曲線幅度5Am時,自上、下拐點算起。

B.劃分地層岩性

岩石的吸附擴散作用與岩石的成分、結構、膠結物成分、含量等有密切關系,故可根據自然電位曲線的變化劃分出地層岩性。如砂岩岩性顆粒變細,泥質含量越多,自然電位幅度值就降低,據此可劃分出泥岩、砂岩、泥質砂岩等。

3.感應測井

(1)感應測井原理

感應測井是研究地層電導率的測井方法。井下部分主要測井儀器有:發射線圈、接收線圈和電子線路,如圖4-10所示。在下井儀器中,當振盪器向發射線圈輸出固定高頻電流(I)時,發射線圈就會在井場周圍的地層中形成交變電磁場,在交變電磁場的作用下,地層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I),感應電流又會在地層中形成二次電磁場(或叫次生電磁場),在次生電磁場的作用下,接收線圈會產生感應電動勢,地面記錄儀將感應電動勢的信號記錄下來,就成為感應測井曲線。

圖4-10 感應測井原理圖

(2)感應測井曲線形態

由於感應電流大小與地層電導率成正比,所以,地層電導率大,感應測井曲線幅度高;地層電導率小,感應測井曲線幅度低。

(3)感應測井的應用

A.確定岩性

與其他曲線配合,可區分出砂岩、泥岩、泥質砂岩、砂質泥岩等岩性。劃分厚度大於2m的地層,按半幅點確定其界面;厚度小於2m的地層,因用半幅點分層較麻煩,實際中往往不用感應曲線分層。

注意的是,感應曲線上讀的是電導率,其單位是毫歐姆/米(mΩ/m)。它的倒數才是視電阻率,單位是歐姆米(Ω·m)。

B.判斷含水儲層,劃分界面

感應測井曲線對地層電阻率反應極為靈敏。由於電阻率的變化導致電導率的變化,水層電導率明顯升高,分界面往往在曲線的急劇變化處。

4.側向測井

(1)側向測井原理

側向測井是視電阻率方式之一,不同的是它的電極系中除有主電極系外,還有一對屏蔽電極,其作用是使主電流聚成水平層狀電流(又稱聚焦測井),極大地降低了鑽井液、沖洗帶和圍岩的影響,能解決普通電極測井不能解決的問題,如在碳酸岩地層、鹽水鑽井液以及薄層交互剖面中提高解釋效果。

側向測井有三側向、六側向、七側向、八側向和微側向。下面僅介紹常用的七側向、八側向、雙側向和微側向。

(2)七側向測井

1)七側向測井是一種聚焦測井方法,其主電極兩端各有一個屏蔽電極,屏蔽電極使主電流成薄層狀徑向地擠入地層,此時,井軸方向上無電流通過,七側向測井曲線就是記錄在不變的主電流全部被擠入地層時,所用的電壓值。當地層電阻率較大時,主電流不易被擠入地層,所用的電壓值就大;相反,當地層電阻率較小時,主電流容易被擠入地層,所用的電壓值就小。在測井曲線上,對應高阻層,曲線有較高的視電阻率;對應低阻層,曲線有較低的視電阻率。

2)七側向測井曲線的應用

七側向測井曲線的特點是正對高阻層,曲線形狀呈中心對稱,曲線上有兩個「尖子」,解釋時取地層中點的視電阻率作為該高阻層的視電阻率值,取突變點作為地層的分界線,如圖4-11所示。

七側向測井可分為深、淺兩種側向。深側向能反映地層深部的電阻率;淺側向能反映井壁附近地層的電阻率變化。對於熱儲層而言,它僅反映鑽井液沖洗帶附近的電阻率變化。根據七側向測井的特點,將它們組合起來,就能較好地劃分地層所含流體的性質。此外,還可以求出地層的真電阻率。七側向測井常用於孔隙型地層測井中。

圖4-11 七側向測井曲線形狀圖

(3)八側向測井

八側向測井是側向測井的一種,原理與七側向測井相同,實際為一探測深度很淺的七側向測井,只是電極系尺寸大小和供電迴路電極距電極系較近,因此看起來很像一個八個電極的電極系,故名八側向。八側向探測深度為0.35m,應用地層電阻率范圍0~100Ωm,且泥漿電阻率大於0.1Ωm(魏廣建,2004)。因八側向探測深度淺,縱向分層能力較強。它是研究侵入帶電阻率的方法,通常不單獨使用,而是和感應測井組合應用,稱為雙感應-八側向測井,是目前井下地球物理測井的主要測井項目。

(4)雙側向測井

雙側向電極系結構:由七個環狀電極和兩個柱狀電極構成。

雙側向探測深度:雙側向的探測深度由屏蔽電極A1,A2的長度決定,雙側向採用將屏蔽電極分為兩段,通過控制各段的電壓,達到增加探測深度的目的。側向測井由於屏蔽電極加長,測出的視電阻率主要反映原狀地層的電阻率;淺側向測井探測深度小於深側向,主要反映侵入帶電阻率。

雙側向縱向分層能力:與O1,O2的距離有關,可劃分出h>O1,O2的地層電阻率變化。

雙側向影響因素:層厚、圍岩對深、淺雙側向的影響是相同的,受井眼影響較小。

雙側向測井資料的應用:

1)劃分地質剖面:雙側向的分層能力較強,視電阻率曲線在不同岩性的地層剖面上,顯示清楚,一般層厚h>0.4m的低阻泥岩,高阻的緻密層在曲線上都有明顯顯示。

2)深、淺側向視電阻率曲線重疊,快速直觀判斷油(氣)水層。

由於深側向探測深度較深,深、淺測向受井眼影響程度比較接近,可利用二者視電阻率曲線的幅度差直觀判斷油(氣)、水層。在油(氣)層處,曲線出現正幅度差;在水層,曲線出現負幅度差。如果鑽井液侵入時間過長,會對正、負異常差值產生影響,所以,一般在鑽到目的層時,應及時測井,減小泥漿濾液侵入深度,增加雙側向曲線差異。

3)確定地層電阻率。

根據深、淺雙側向測出的視電阻率,可採用同三側向相同的方法求出地層真電阻率Rt和侵入帶直徑Di。

4)計算地層含水飽和度。

5)估算裂縫參數。

(5)微側向測井

微側向裝置是在微電極繫上增加聚焦裝置,使主電流被聚焦成垂直井壁的電流束,電流束垂直穿過泥餅,在泥餅厚度不大的情況下可忽略不計,測量的視電阻率接近沖洗帶的真電阻率。

由於主電流束的直徑很小(僅4.4cm),所以,微側向測井的縱向分辨能力很強。因此,應用微側向測井曲線可以劃分岩性,劃分厚度為5cm的薄夾層、緻密層,常用於碳酸鹽岩地層測井中。

5.聲波時差測井

(1)聲波時差測井原理

聲波時差測井原理如圖4-12所示,在下井儀器中有一個聲波發射器和兩個接收裝置。當聲波發射器向地層發射一定頻率的聲波時,由於兩個接收裝置與發射器之間的距離不同,因此,初至波(首波)到達兩個接收器的時間也不同。第一個接收器先收到初至波,而第二個接收器在第一個接收器初至波到達Δt時間後才收到初至波。Δt的大小隻與岩石的聲波速度有關,而與泥漿影響無關。通常兩接收器之間的距離為0.5m,測量時儀器已自動把Δt放大了一倍,故Δt相當於穿行1m所需的時間。這個時間又叫做聲波時差,單位是μs/m (1s=106μs)。聲波時差的倒數就是聲波速度。

圖4-12 聲波時差測井原理圖

(2)聲波時差測井的應用

A.判斷岩性

岩石越緻密,孔隙度越小,聲波時差就越小;岩石越疏鬆,孔隙度越大,聲波時差就越大。因此,可以利用聲波時差曲線判斷岩性,從泥岩、砂岩到碳酸鹽岩聲波時差是逐漸減小的(泥岩252~948μs/m;砂岩300~440μs/m;碳酸鹽岩125~141μs/m)。

B.劃分油、氣、水層

當岩層中含有不同的流體時,由於流體密度存在差異,聲波在不同流體中傳播速度不同。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沉積地層中的流體性質也影響聲波時差,如淡水聲波時差為620μs/m,鹽水為608μs/m,石油為757~985μs/m,甲烷氣為2260μs/m。同樣,岩石中有機質含量也可影響聲波的速度,一般情況下,泥頁岩中有機質含量越高,所對應的聲波時差值越大(操應長,2003)。

實際應用中,氣層聲波時差較大,曲線的特點是產生周波跳躍現象。油層與氣層之間聲波時差曲線的特點油層小,氣層大,呈台階式增大;水層與氣層之間聲波時差曲線的特點是水層小,氣層大,也呈台階式增大。但水層一般比油層小10%~20%,如圖4-13所示。

C.劃分滲透性岩層

當聲波通過破碎帶或裂縫帶時,聲波能量被強烈吸收而大大衰減,使聲波時差急劇增大。根據這個特徵,可以在聲波時差曲線上將滲透性岩層劃分出來。

D.沉積地層孔隙度、地層不整合面研究

在正常埋藏壓實條件下,沉積地層中孔隙度的對數與其深度呈線性關系,聲波時差對數與其深度也呈線性關系,並且隨埋深增大,孔隙度減小,聲波時差也減小,若對同一口井同一岩性的連續沉積地層,表現為一條具有一定斜率的直線。但是,有的井聲波時差對數與其深度的變化曲線並不是一條簡單的直線,而是呈折線或錯開的線段,可能就是地層不整合面或層序異常界面。

圖4-13 聲波時差測井曲線應用

6.自然伽馬測井

(1)自然伽馬測井原理

在自然界中,不同岩石含有不同的放射性。一般地,岩石的泥質含量越高放射性越強,泥質含量越低放射性越弱。其射線強度以γ射線為最。

自然γ測井中,井下儀器中有一γ閃爍計數器,計數器將接收到的岩層自然γ射線變為電脈沖,電脈沖由電纜傳至地面儀器的放射性面板,變為電位差,示波儀把電位差記錄成自然伽馬曲線。岩層的自然伽馬強度用脈沖/分表示,如圖4-14所示。

圖4-14 自然伽馬測井裝置及曲線形狀圖

h—岩層厚度;d0—井徑

(2)自然伽馬曲線形態

1)自然伽馬曲線對稱於地層層厚的中點;

2)當地層厚度大於3倍井徑時,自然伽馬曲線極大值為一常數,用半幅點確定岩層界面;

3)當地層厚度小於3倍井徑時,自然伽馬曲線幅度變小,小於0.5倍井徑時,曲線表現為不明顯彎曲,岩層越薄,分層界限越接近於峰端,如圖4-14所示。

(3)自然伽馬測井的應用

A.劃分岩性

在砂泥岩剖面中,泥岩、頁岩自然伽馬曲線幅度最高,砂岩最低,而粉砂岩、泥質砂岩則介於砂岩和泥岩之間,並隨著岩層泥質含量增多而曲線幅度增高(見圖4-15)。

在碳酸鹽岩剖面中,泥岩、頁岩自然伽馬曲線值最高,純灰岩、白雲岩最低;而泥質灰岩、泥質白雲岩則介於二者之間,並隨著泥質含量的增加而自然伽馬值也增加。

圖4-15 應用自然伽馬和中子伽馬曲線判別岩性

B.判斷岩層的滲透性

根據自然伽馬曲線的幅度可判斷泥質膠結砂岩滲透性的好壞,也可間接判斷碳酸鹽岩裂縫的發育程度,劃分裂縫段。

C.進行地層對比

由於自然伽馬曲線不受井眼、鑽井液、岩層中流體性質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其他測井曲線難以對比的地層中,可用自然伽馬曲線進行地層對比。

D.跟蹤定位射孔

由於自然伽馬測井不受套管、水泥環的影響,所以,在下完套管之後的射孔作業中,將下套管的自然伽馬測井曲線與裸眼測井曲線對比,確定跟蹤射孔層位。

㈤ 礦山的井下溫度、瓦斯、風速在正常情況下的參數范圍

礦井相對瓦斯湧出量大於10m3/t或礦井絕對瓦斯湧出量大於40m3/min為高瓦斯礦井.

生產礦井主要通風機必須裝有反風設施,並能在10min內改變巷道中的風流方向;當風流方向改變後,主要通風機的供給風量不應小於正常風量的40%.
每季度應至少檢查1次反風設施,每年應進行1次反風演習;礦井通風系統有較大變化時,應進行1次反風演習.

㈥ 井下空氣是濕空氣,同一類礦山氣體成分和濃度都差不多

井下空氣中成分有:空氣成分有氮(N2)佔78.08%,氧(O2)佔20.95%,氬(Ar)佔0.93%,二氧化碳(C02)佔0.03%,還有微量的惰性氣體,如氦(He)、氖(Ne)、氪(Kr)、氙(Xe)等。
臭氧(O3)、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但在井下還有:固體混入──井下各種作業所產生的微小的岩塵、煤塵和其他雜塵浮游在井下空氣之中。 氣象變化──主要是由於井下空氣的溫度、氣壓和濕度的變化引起井下空氣的體積和濃度的變化。

㈦ 什麼是「標准礦井空氣」

解釋是這樣的
地面空氣又稱為大氣,是混合氣體,大氣中除了水蒸氣的比例隨地區和季節變化較大以外,其餘化學組成成分相對穩定。一般將不含水蒸汽的空氣稱為干空氣,它的組成成分和體積百分比分別為氧氣(20.96%)、氮氣(79%)和二氧化碳(0.04%).
地面空氣從井筒進入井下就成了礦井空氣,將發生一系列變化。主要有:氧氣含量減少;有毒有害氣體含量增加;粉塵濃度增大;空氣的溫度、濕度、壓力等物理狀態變化等。

㈧ 煤礦井下都有哪些環境參數需要採集

溫度、濕度、風速、風量、雜訊、粉塵濃度、一氧化碳濃度、氧氣濃度、瓦斯濃度等等。每種參數都有嚴格的限制指標。

㈨ 煤礦通風試題誰可以告訴我答案

一、填空題
1.礦井主要通風機有(離心式)和(軸流式)兩大類。
2.礦井通風機必須裝有(反風裝置),要求在10 min內改變巷道中風流方向。
3.礦井通風方式是指(進風井和出風井)的布置方式。
4.(相對瓦斯湧出量)是礦井正常生產條件下,平均每日產1 t煤所湧出的瓦斯量,
常用單位為m3/t。
5.礦井通風方法分為抽出式、壓入式、(壓抽混合式)三種。
6.(令)符號代表風門。
7.掘進中的岩巷允許風速最高為(4 m/s)。
8.礦井通風方式是指進風井、出風井的(布置方式)。
9.採煤工作面允許最低風速為(0.25 m/s)。
10.煤與瓦斯突出的次數和強度隨(煤層厚度)增加而增多。
11.井下空氣常用的物理參數有:(空氣密度)、粘性、溫度、濕度和壓力。
12.主要進、回風巷中的允許最高風速為(8 m/s)。
13.礦井通風方式分為中央式、對角式、(分區式)、混合式四種。
14.(自動風門)是藉助某種動力開啟和關閉的一種風門。
15.構築臨時密閉前,(5 m)內支護要完好,無片幫、冒頂,無雜物、積水和淤泥。
16.井下風門按用途分為(截斷風門)、反風門、調節風門。
17.為截斷風流在巷道中設置的隔牆稱(密閉牆)。
18.安裝在地面的,向全礦井、一翼或1個分區供風的通風機是
(主要通風機)。
19.構築永久風門,風門前後(5 m)內巷道支護良好,無雜物、積水和淤泥。
20.目前我國主要採用長壁式開采,在長壁式開採的採煤工作面進風巷與回風巷的布置有(U、Z、Y及W)等型式。
21.構築永久風門時,每組風門不少於(2)道。
22.採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按體積計算,氧氣濃度不得低於(20%)。
23.溫度每升高(1℃),吸附瓦斯的能力約降低(18%)。
24.瓦斯在煤層中的運移有兩種形式:一是擴散運動;二是(滲透運動)。
25.(地質構造)往往是造成同一礦區瓦斯含量差別的主要原因。
26.專為升降物料的井筒,其最高允許風速為(12 m/s)。
27.中央式通風方式是進風井、回風井均位於(井田走向中央)的一種布置方式。
28.採煤工作面進風流是指距煤壁及頂、底板各為(200 mm)和以采空區的切頂線為界的採煤工作面空間的風流。
29.支架支護的採煤工作面回風流是指距棚梁和棚腿為(50 mm)的採煤工作面回風巷空間的風流。
30.礦井必須備有礦井通風系統圖和(分層通風系統圖)。
31.采區內的主要通風構築物有(風橋)、(擋風牆)和(風門)等。
32.在人員和車輛可以通行、風流不能通過的巷道中,至少要建(2)座風門。
33.礦井反風方式有(全礦性反風)、(區域性反風)、(局部反風)三種。
34.礦用風機按其用途,可分為(主要通風機)、(輔助通風機)、(局部通風機)三種。
35.掘進通風方法分為利用礦井總風壓通風和使用(局部通風設備)通風。
36.局部通風機的工作方式有(壓入式)、(抽出式)、(混合式)三種。
37.掘進巷道的混合式通風應採用(「長壓短抽」)的方式。
38.有瓦斯湧出的掘進工作面,抽出式通風筒的吸風口應安設(瓦斯自動檢測報警斷電裝置)。
二、選擇題
1.採煤工作面風流的劃定,是以距煤壁頂、底兩幫各( A )和以采空區切頂線為界的採煤工作面工作空間的風流。

A.200 mm B.300 mm C.100 mm D.250 mm
2.甲烷報警器和甲烷斷電儀具有( D )功能。

A.指示 B.報警 C.切斷被控電源 D.指示、報警、切斷被控電源
3.採煤工作面採用( B )通風方式時,采空區漏風量大。

A.U型 B.Y型 C.W型 D.U+L
4.進風井位於井田中央,出風井在兩翼的通風方式稱為( B )。

A.中央式 B.對角式 c.分區式 D.混合式
5.礦井瓦斯等級,是根據礦井( D )劃分的。

A.相對瓦斯湧出量 B.相對瓦斯湧出量和瓦斯湧出形式

C.絕對瓦斯湧出量 D.相對瓦斯湧出量、絕對瓦斯湧出量和瓦斯湧出形式
6.採煤工作面、掘進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允許最低風速為( B )。
A.1.0 m/s B.O.25 m/s C.0.15 m/s
7.採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按體積計算,氧氣濃度不得低於( C )。

A.16% B.18% C.20%
8.凡長度超過( A )而又不通風或通風不良的獨頭巷道,統稱盲巷。

A.6 m B.10 m C.15 m
9.構築永久性密閉牆體厚度不小於( A )。

A.O.5 m B.0.8 m C.1 m
10.礦井反風時,主要通風機的供給風量應不小於正常風量的( B )。

A.30% B.40% C.50%
11.礦井通風口局部阻力系數為( B )。

A.0.5 B.0.6 C.0.8
12.任一閉合迴路中,無通風機時各井巷中的( A )的代數和為零。

A.風壓 B.風速 C.風流
13.壓人式通風的風流有效射程一般可達( B )。

A.5~6 m B.7~8 m C.8~10 m
14.安裝在進風流中的局部通風機距回風口不得小於( B )。

A.5 m B.10 m C.15 m D.20 m
15.《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主要進回風巷最高允許風速為( B )。

A.6 m/s B.8 m/s C.10 m/s D.12 m/s
16.鐵筒式風橋漏風率不大於( A )。

A.20% B.15% C.10% D.5%
17.對於鐵筒式風橋,風速要小於( A )。

A.10 m/s B.8 m/s C.5 m/s D.2 m/s
18.井下氮氣的主要來源是( A )。

A.通風系統 B.老空區 C.呼吸排氣 D.爆破後產生
19.瓦斯在煤層中的賦存狀態有( C )。

A.游離狀態 B.吸附狀態 C.游離狀態和吸附狀態 D.自由運動狀態
20.礦井瓦斯的主要來源有( D )。

A.掘進區 B.回採區 C.已采區 D.A+B+C
21.井下最多可採用( B )局部通風機同時向1個掘進工作面供風。

A.1台 B.2台 C.3台 D.4台
22.( D )不得採用抽出式通風方式。

A.煤巷掘進工作面 B.有瓦斯湧出巷道的掘進工作面

C.岩巷掘進工作面 D.煤岩、半煤岩和有瓦斯湧出巷道的掘進工作面
23.( A )是與通風方式有關的概念。

A.中央並列式,對角式 B.抽出式,壓人式 C.離心式,軸流式 D.以上都不是
24.設在進風、回風交叉處,而又使進、回風互不混合的設施是( C )。

A.風門 B.密閉 C.風橋D.風障
25.中央並列式通風方式的進風井和回風井間距一般不應小於( B )。

A.20 m B.30 m C.50 m D.80 m
26.發生煤與瓦斯突出的煤層的瓦斯壓力一般在( D )以上。

A.100 kPa B.250 kPa C.400 kPa D.500 kPa
27.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達( A )時具有爆炸性。

A.13%~75% B.13%~65% C.20%~50%
28.《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礦井有害氣體硫化氫允許濃度為( A )。

A.0.000 66% B.0.000 67% C.0.006%
29.《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井下一氧化碳允許濃度為( B )。

A.0.002 5% B.0.002 4% C.0.002 6%
30.《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井下二氧化氮的允許濃度為( C )。

A.0.002 4% B.0.002 3% C.0.000 25%
31.混合式局部通風,抽出式通風筒吸風口與掘進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大於( C )。

A.15 m B.10 m C.5 m D.3 m
三、判斷題
1.在煤礦採掘生產過程中,放出瓦斯的現象稱為礦井瓦斯湧出。
(×)
2.1台局部通風機不得同時向2個作業的掘進工作面供風。(√)
3.按井下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計算,每人每分鍾供給風量不少於4 m3/min。(√)
4.在設有各類支架巷道中,巷道風流是指距支架和巷底各50 mm的巷道空間內的風流。(√)
5.軸流式通風機可採取反轉反風。(√)
6.通風機常用齒輪聯軸器或蛇形彈簧式聯軸器。(×)
7.井下掘進巷道不得採用擴散通風。(√)
8.因為井巷中有阻止空氣流通的反作用力,所以要實行機械通風。(√)
9.有煤與瓦斯突出的採煤工作面,嚴禁採用下行通風。(√)
10.採煤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都必須採取獨立通風系統。(×)
11.溜煤眼不得兼作進風眼。(√)
12.煤岩、半煤岩掘進工作面應採用壓人式,不得採用抽出式通風方式。(√)
13.《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井下空氣中一氧化碳的濃度不得超過0.5%。(×)
14.1台局部通風機最多隻能向2個掘進工作面供風。(×)
15.上行通風是指風流在傾斜井巷中向上流動。(√)
16.對二氧化氮中毒者可以用壓胸的人工呼吸法。(×)
17.風門能隔斷巷道風流,確保需風地點的風量要求。(√)
18.井下空氣中二氧化氮的濃度不得超過0.000 25%。(√)
19.對於裝有風電閉鎖裝置的掘進工作面,電氣設備的總開關與局部通風機開關是閉鎖起來的。(√)
20.U型通風系統是煤礦井下採煤工作面常用的一種通風方式。
(√)

21.風門兩側的風壓差越小,需要開啟的力越大。(×)
22.井下火災是井下一氧化碳的主要來源。(√)
23.井下巷道風流中氧氣濃度小於17%時,不準人員入內。(√)
24.礦井通風可以改善井下氣候條件,供給人員呼吸。(√)
25.下行通風是指風流在傾斜巷中向下流動。(√)
26.利用局部通風機產生的風壓對風井進行通風的方法,稱局部通風。(×)
27.局部通風機的吸人風量要小於全風壓的風量。(√)

28.採掘工作面進風流,中氧氣濃度不得低於20%。(√)
29.井下爆炸材料庫,每小時通過的風量不得小於其容積的4倍。(√)
30.井下通風構築物是主要漏風地點。(√)
31.中央式通風方式,邊遠采區與中央采區風阻相差懸殊。(√)
32.井下爆炸材料庫必須有單獨的新鮮風流,回風風流必須直接引入礦井總回風巷。(√)
33.每一個生產水平和采區都必須布置單獨的回風巷,實行分區通風。(√)
34.主要通風機的附屬風硐內風速要小於15 m/s。(√)
35.防爆門在正常情況下應是半開的,以便在事故發生時發揮作用。(×)
36.礦長應組織有關部門每季度至少檢查3次反風設施。(×)
37.使用3台局部通風機同時向1個掘進工作面供風,以滿足風量要求。(×)
38.位於掘進工作面的局部通風機,其雜訊不得超過85 dB。
(√)
39.掘進巷道的混合式通風,既可以使用局部通風機通風,又可以使用風障通風。(×)
40.混合式通風時,抽出式通風機啟動後對應的壓人式通風機才能啟動。(×)
四、名詞解釋
1.擴散通風
利用礦井空氣中的自然擴散運動,對局部地點進行通風的方式。
2.自然通風

利用自然風壓對礦井或井巷進行通風的方法。
3.礦井通風系統
指礦井的通風方式、通風方法、通風網路和通風設施的總稱。包括從進風到回風的全部路線。
4.通風局部阻力
在風流流動過程中,由於井巷邊壁條件的變化,引起風流速度或方向的變化或產生渦流等而引起的阻力。
5.循環風
某一用風地點,部分或全部回風再進入同一進風中的風流。
6.反風
為防止災害擴大和搶救人員的需要,而採取的迅速倒轉風流方向的措施。
五、問答題
1.礦井通風任務是什麼?
答:向井下各工作場所連續不斷地輸送適宜的新鮮空氣,保證井下人員呼吸;沖淡並排除從井下煤(岩)層中湧出的或在煤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粉塵和水蒸氣;調節煤礦井下的氣候條件,給井下作業人員創造良好的生產工作環境;保證井下的機械設備、儀器、儀表的正常運行;保障井下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並使生產作業人員能夠充分發揮勞動效能和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達到高效、安全、健康的目的。
2.礦井反風的目的是什麼?
答:礦井反風的目的是:當井下一旦發生火災時,能夠按需要有效地控制風流方向,確保安全撤離和搶救人員,防止火災區擴大,並為滅火和處理火災事故提供條件。
3.壓入式局部通風機的通風方式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答:(1)有瓦斯湧出的掘進巷道;

(2)距離不長的岩巷;
(3)在瓦斯噴出和突出區域的掘進巷道只能採用壓人式通風。
4.抽出式局部通風機的通風方式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答:(1)用於無瓦斯湧出的巷道;
(2)在確保局部通風機防爆性能良好的條件下,可用於有瓦斯湧出的掘進巷道;
(3)使用引射器通風時,宜採用此種通風方式

閱讀全文

與井下空氣常用的物理參數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