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粉塵種類和控制措施
可以根據許多特徵進行分類,在大氣污染控制中,根據大氣中粉塵微粒的大小可分為:
1、飄塵,系指大氣中粒徑小於10μm的固體微粒,它能較長期地在大氣中漂浮,有時也稱為浮游粉塵。也被稱為可吸入顆粒物,英文縮寫為pm10。
2、降塵,系指大氣中粒徑大於10μm的固體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它可在較短的時間內沉降到地面。
3、總懸浮微粒,系指大氣中粒徑小於100μm的所有固體微粒。也被稱為總懸浮顆粒物,英文縮寫為tsp。
專業術語1、粉體:固體物質的細小顆粒,稱為粒子,而固體粒子的堆集狀態,稱為粉體。
2、粉塵:因機械過程(破碎、篩分、運輸等)而產生的微細粒子,能在氣體中分散(懸浮)一定時間的固體粒子,稱為粉塵。粉塵的粒徑范圍很廣,由細至1/10μm到數百微米。
3、煙塵:因物理化學過程而產生的微細固體粒子,稱為煙塵。例如冶煉、燃燒、金屬焊接等過程中,由於升華及冷凝而形成、煙塵的特點是粒度大都比較細,在1μm以下。
4、煙霧:燃燒草料、木柴、油、煤等生成的黑煙,稱為煙霧。煙霧粒徑很細,甚至在0.5μm以下。
5、粉末:工藝生產中的粉料,稱為粉末。
按其性質一般分為以下幾類:
1、無機粉塵:礦物性粉塵,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屬性粉塵,如鐵、錫、鋁、錳、鉛、鋅等;人工無機粉塵,如金剛砂、水泥、玻璃纖維等。
2、有機粉塵:動物性粉塵,如毛、絲、骨質等;植物性粉塵,如棉、麻、草、甘蔗、穀物、木、茶等;人工有機粉塵,如有機農葯、有機染料、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
3、混合性粉塵是上述各類粉塵,以二種以上物質混合形成的粉塵,在生產中這種粉塵最多見。
Ⅱ 粉塵的理化特性與人的健康有什麼聯系
(1)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粉塵中含游離二氧化硅的量越高,則引起病變的程度越高,病變發展的速度越快。含有游離二氧化硅的粉塵進入人的肺內後,在二氧化硅的毒性作用下,導致肺組織纖維化,形成膠原纖維結節,使肺組織彈性喪失,硬度增大,造成通氣障礙,影響肺的呼吸活動,即人吸入游離二氧化硅的粉塵可引起矽肺。矽肺是塵肺中進展最快、危害最重的一種。粉塵中含有游離二氧化硅的量越高,對人體危害越大。
(2)粉塵濃度。粉塵濃度是指單位體積空氣中所含粉塵的量,以毫克/立方米表示,即每立方米空氣中所含粉塵的質量。粉塵濃度,直接決定對人體的危害程度。同一粉塵,在空氣中濃度越高,被人體吸入的量就越多,也就越容易引發塵肺。
(3)粉塵粒度分布。表示粉塵粒子大小的組成稱為分散度。空氣中粉塵由較小的微粒組成,則分散度高;反之則分散度低。一般用直徑微米表示粉塵粒子的大小。
分散度越高的粉塵,沉降速度愈慢,穩定程度越高,被機體吸入的機會也就愈多,危害就愈大,通常把直徑小於10微米的粉塵稱為呼吸性粉塵。
分散度與粉塵在呼吸道的阻留有關。大的塵粒(10微米左右)在上部呼吸道沿途均被阻留;小的塵粒(5微米左右)可達呼吸道的深部。
(4)形狀和硬度。質量相同的塵粒,形狀愈接近球形,阻力就越小,沉降就越快,危險就越小;硬度大且形狀不規則的粉塵可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損傷。
(5)粉塵的溶解度。粉塵的溶解度對人體的作用由粉塵性質決定,某些毒物粉塵(如鉛、砷)其溶解度增加,對人危害增強;某些粉塵(如麵粉、糖)在體內容易溶解、吸收、排除,對人危害反而小;有些礦物粉塵(如石英),雖溶解度小,但對人體危害比較嚴重。
(6)粉塵的爆炸性。爆炸性是高分散度的煤炭、糖、麵粉、硫磺、鉛、鋅等粉塵特有的,發生爆炸的條件必須具有高溫(火焰、火花、放電)和空氣中足夠的粉塵濃度。
(7)荷電性。塵粒的荷電性對粉塵在空氣中的穩定程度有影響。同性相斥,增加了塵粒浮游在空氣中的穩定性;異性相吸,易使塵粒凝集而沉降。荷電塵粒易被阻留在體內。
Ⅲ 家裡的灰塵,通常是些什麼物質(物理性狀,化學性質)
從物理特性來看,灰塵是細干而成粉末的土或其它物質的組成的粉粒,或者被化為微細部分的某物;細的粉末,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是在百分之一毫米到幾百分之一毫米之間。 灰塵是人類身體健康的,所以我們就特別討厭灰塵,因為它帶著很多的細菌病毒到處傳播疾病。
從化學特性看,灰塵的成分是十分復雜的,它有的時候會提供導致降解的酸根和金屬離子。有的灰塵本身就帶有酸性或鹼性,就像硫酸煙霧、光化學煙霧就都具有酸性,金屬氧化物等微粒也都具有鹼性。還有就是灰塵中的灰塵由於粒徑很小,表面積也不是很大,不過它們的吸附能力很強,可以把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吸附在它們表面,從而呈出酸性或鹼性。灰塵中往往含有粘土等一些物質,也會吸收空氣中或者是製成材料中的水分,讓它發生水解反應,從而分解出膠粘狀的氫氧化鋁。
Ⅳ 粉塵的特點是什麼
接觸面積大,易燃易爆
Ⅳ 粉塵性質可將其分為三類
它可以按照生產性粉塵性質,分為無機性粉塵,有機性粉塵以及混合粉塵。
Ⅵ 粉塵的安息角和滑動角如何定義它們在除塵技術中如何應用
粉塵自漏斗連續落在水平板上,自然堆積成圓錐體,圓錐體的母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稱為粉塵的安息角(也稱動安息角或堆積角),一般為35°~55°。
自然堆放在光滑平板上的粉塵,隨平板做傾斜運動時,粉塵開始發生滑動時的平板傾斜角稱為滑動角(也稱靜安息角),一般為40°-55°。
影響粉塵的安息角和滑動角的因素主要有:物料種類、粉塵粒徑、含水率、顆粒形狀、顆粒表面光滑程度及粉塵黏附性等。粉塵粒徑越小,其接觸面越大,安息角也就越大;粉塵黏附性越大,安息角越大;粉塵含水率越大,安息角越大;表面越光滑和越接近球形的顆粒,安息角越小。
粉塵的安息角與滑動角是評價粉塵流動特性的重要指標。安息角小(<30°)的粉塵,流動性好;安息角大(>45)的粉塵,流動性差。粉塵的安息角與滑動角是設計除塵器灰斗(或粉料倉)的錐度及除塵管路或輸灰管路傾斜度的主要依據。
Ⅶ 粉塵有哪些物理性質
從灰塵的物理特性來看,灰塵是固體雜質,形狀多不規則,大多是有稜角並帶有灰、褐、黑等顏色,且具有吸水性。當空氣中有大量灰塵,且相對濕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水汽即形成水滴,所以灰塵易被水濕潤,也易吸附水分。再看其化學特性,灰塵的成分比較復雜,它有時會提供導致降解的酸根和金屬離子。有些灰塵本身就帶有酸性或鹼性,例如硫酸煙霧、光化學煙霧就具有酸性,金屬氧化物等微粒具有鹼性。另外灰塵中的飄塵由於粒徑小,表面積非大,因此它們的吸附能力很強,可以將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吸附在它們表面,而呈酸性或鹼性。灰塵中往往含有粘土等物質,會吸收空氣中或檔案製成材料中的水分,使其發生水解反應,分解出膠粘狀的氫氧化鋁。其生物特性:由於黴菌的孢子體積小,重量,隨著空氣到處飄移,因而不可避免地附著在灰塵上,所以灰塵是微生物的理想培養基、繁殖地和傳播者。微生物在生長過程會分泌出內含有酶和有機酸的霉斑。
Ⅷ 粉塵根據物理化學性質可分為那三點
粉塵(Dust)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習慣上對粉塵有許多名稱,如灰塵、塵埃、煙塵、礦塵、砂塵、粉末等,這些名詞沒有明顯的界限。國際標准化組織規定,粒徑小於75μm的固體懸浮物定義為粉塵。在大氣中粉塵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溫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氣中過多或過少的粉塵將對環境產生災難性的影響。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產性粉塵是人類健康的天敵,是誘發多種疾病的主要原因。
結構性質
1、粉塵的粒度
粉塵的粒度是指粉塵的大小,又稱粒徑。因粉塵的開關不規則,一般用塵粒的平均直徑或其投影定向長度來表示粒度。
2、粉塵的分散度
分散度是指物質破碎的程度,通常所說的粉塵分散度是指某粒級的粉塵量與粉塵總量的百分比。
3、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的含量
二氧化硅是地殼內最常見的氧化物,它以2種狀態存在,一種是結合狀態的二氧化硅。另一種是游離狀態的。
按其性質一般分為以下幾類:
1、無機粉塵:礦物性粉塵,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屬性粉塵,如鐵、錫、鋁、錳、鉛、鋅等;人工無機粉塵,如金剛砂、水泥、玻璃纖維等。
2、有機粉塵:動物性粉塵,如毛、絲、骨質等;植物性粉塵,如棉、麻、草、甘蔗、穀物、木、茶等;人工有機粉塵,如有機農葯、有機染料、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
3、混合性粉塵是上述各類粉塵,以二種以上物質混合形成的粉塵,在生產中這種粉塵最多見。
Ⅸ 灰塵有哪些特點和作用
灰塵的特點:
從灰塵的物理特性來看,灰塵是固體雜質,形狀多不規則,大多是有稜角並帶有灰、褐、黑等顏色,且具有吸水性。當空氣中有大量灰塵,且相對濕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水汽即形成水滴,所以灰塵易被水濕潤,也易吸附水分。
再看其化學特性,灰塵的成分比較復雜,它有時會提供導致降解的酸根和金屬離子。有些灰塵本身就帶有酸性或鹼性,例如硫酸煙霧、光化學煙霧就具有酸性,金屬氧化物等微粒具有鹼性。另外灰塵中的飄塵由於粒徑小,表面積非大,因此它們的吸附能力很強,可以將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吸附在它們表面,而呈酸性或鹼性。灰塵中往往含有粘土等物質,會吸收空氣中或檔案製成材料中的水分,使其發生水解反應,分解出膠粘狀的氫氧化鋁。
其生物特性:由於黴菌的孢子體積小,重量,隨著空氣到處飄移,因而不可避免地附著在灰塵上,所以灰塵是微生物的理想培養基、繁殖地和傳播者。微生物在生長過程會分泌出內含有酶和有機酸的霉斑。
灰塵的作用:
1、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從太陽直射到地球的光線就得不到吸收、反射、散射和折射,天空就會是非常蔚藍,沒有風雪雨露,沒有霞光,彩虹。由於灰塵是吸濕性微粒,沒有它這個核心,空中的水汽將無法凝結,天上的雲也就難以形成,地表失去了雲層的覆蓋,就會變得乾旱貧瘠,天氣不是太熱,就是太冷。沒有灰塵,宇宙中的許多有害射線會毫無阻擋闖進地球表面,並對人類和各種生物產生致命的威脅。
2、灰塵除了這些的好處外,它能凝結水汽。讓它們變成水珠,不然,所有的東西都是濕漉漉的,生物將無法生存。
3、雖然灰塵有許多不是,但是它的功勞也無量,它能使地球溫和地獲取太陽能量,也能使大氣中有足夠的凝結核,以增加雲、雨形成的機會;調節地表的氣溫,使之適合於生命的生存和繁衍。
灰塵的定義:
灰塵顆粒的直徑通常小於500微米。
小於10微米的懸浮粒子(PM10),即被認定有害於人體;
小於2.5微米的細顆粒物(PM2.5),更可穿透肺泡直達血液。
假若沒有灰塵
灰塵是人人討厭的東西,有礙環境衛生,危害人類健康。因此,古往今來,人們總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然而你可曾想到,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
假如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
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百萬分之一到幾百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細小的灰塵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見。陸地上空灰塵的主要來源是土壤、岩石、工業排放物、燃燒煙塵。它們經過風化作用後,分裂成細小的顆粒。這些顆粒和其他有機物顆粒一起在空中飄浮。
灰塵在吸收太陽部分光線的同時向四周反射光線。如同無數個點光源。陽光經過灰塵的散射,強度大大削弱,因而變得柔和。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強烈的陽光將使人無法睜開眼睛。
大氣中的氣體容易散射紫、藍、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況下天空呈藍色。灰塵則不同,它不加選擇地散射七色陽光。我們看到遙遠的天空隨高度降低而逐漸由藍變白,就是因為底層大氣的灰塵含量較高。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由於只存在氣體對陽光的散射,整個天空將始終是蔚藍色的。
灰塵大多具有吸濕性能。空氣中的水蒸氣,必須依附在灰塵上,才能凝結成小水滴。這樣,當空氣中的水蒸氣達到飽和時,分散的水汽便依附著灰塵而形成穩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長時間地漂浮。假如空中沒有灰塵,地面上的萬物都將是濕漉漉的。更嚴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雲霧,也難以形成雨、雪來調節氣候,從地面上蒸發到大氣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來。假如地球上的水越來越少,最後完全乾涸,生物就不能生存導致滅絕。此外,由於這些小水滴對陽光的折射作用,才會有晚霞朝暉、閑雲迷霧、彩虹日暈等氣象萬千的自然景色。假如沒有灰塵,大自然將多麼單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