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學高數比高中物理難嗎
真正的物理課程只有一門,那就是《大學物理》,一般情況下會在一年內學完.涵蓋的面積比較廣泛,但是不深入,可以說就是高中的基本知識的延伸,但是角度不同,不能再用高中那種特殊的眼光去分析問題,因為問題在這里變得更加一般。主要的數學工具就是微積分。高等數學並不等於微積分,但微積分是主體。如果你只用學習《大學物理》,只要高等數學不是很差,有一點物理的思想就可以了。畢竟《大學物理》中的東西還是比較淺顯的,很多東西不會去深究,只是一般的概念普及。(樓上把大學物理說成是計算就很欠妥了)
如果你的專業是物理方向的,那麼你會面對很多課程,主要的有幾門:
力學:就是我們所說的四大力學中的經典力學,也可以說是以牛頓理論為基礎的力學學科。力學涵蓋的東西也是比較多的,除了我們熟知的質點運動學、動力學,還有質點系的運動學、動力學,在這中間你會接觸到一些新的概念,位移、矢量疊加都是常見的。要特別注意物理模型的微積分意義,對於參考系也會有更為深入的討論,你會知道慣性系、非慣性系、伽利略變換等。還有剛體力學(這是新東西),牽扯到角動量、轉動慣量等新的物理量。能量、動量的相關定理(包括質點的能量、動量,剛體的旋轉動量、能量),波、振動的描述和能量,流體力學,還有一點材料力學,如剪切、拉伸、扭轉。最後有一些關於相對論的簡介,洛侖茲變換等。
電磁學:
㈡ 高中數學難還是物理難
高中數學怎麼學?高中數學難學嗎?
數學這個科目,不管是對於文科學生還是對於理科學生.都是比較重要的,因為他是三大主課之一,它占的分值比較大.要是數學學不好,你可能會影響到物理化學的學習,因為那些學科都是要通過計算.然而,這些計算也都是在數學裡面.高中數學怎麼學?有哪些好的方法?
老師讓孩子上黑板做題
數學擔負著培養孩子的運算能力,還有孩子應用知識的能力.高中數學怎樣學?還是要看學生對數學的理解程度.學生要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你不光要掌握老師上課的內容,在下課之後還要及時鞏固,加深.
㈢ 物理是不是最最難的學科,比數學難嗎
也不是這樣。
在沒有弄懂物理和數學公式,以及原理之前,兩者都很難。
當你理解了重點知識,自然就不難了。
不過,學科總在前進探索和發現中,最難的就是未知的領域!
㈣ 高中數學和物理哪個難些
本人以為;物理、數學都難;物理、數學都不難。
因人而異學好了都不難,學不好就難得要命。
數學是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工具,要學好物理就必須有一定的數學基礎比如物理必修1中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的推導過程,對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是十分困難的。
1.物理上用數學數學上的函數圖像,加以解決,在v-t圖像中,圖形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可面積如何求這就用帶了數學工具------微積分
2.把整個運動過程分成多段勻速直線運動,當時間分得非常細,小矩形就會非常多,它的面積也就等於圖像與坐標軸所圍的面積,即整個運動的位移,從而得出了位移公式.學習微積分後,完全可以將其整合:0~t時間內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大小為x=v0t+1/2at^2
3.由於高二上學期的數學課才有微積分,因此應用微積分解物理題,從客觀實際出發,可幫助學生對學生運用微積分概念的理解,降低學生在數學上的難度,收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遇到困難努力解決它,就沒有任何難題能阻止我們前進。
㈤ 數學物理方法和高數哪個難
高數是純數學問題,數學物理方法是用高數為基礎來研究物理,當然數學物理方法難一些。
因此,物理是以數學為語言的,而"數學物理方法"正是聯系高等數學和物理專業課程的重要橋梁。本課程的重要任務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把各種物理問題翻譯成數學的定解問題。
並掌握求解定解問題的多種方法,如分離變數法、傅里葉級數法、冪級數解法、積分變換法、保角變換法、格林函數法、電像法等等。
本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復變函數、數學物理方程兩部分。其中的復變函數部分,除介紹基本原理外,著重談到共軛調和函數、留數定理、傅立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等方面的應用。
數學物理方程部分是本課程的中心內容,它研究各種各樣的物理過程,並以數學物理中的偏微分方程定解問題的建立和求解為核心內容。
本課程的主要參考書有:南京大學教授梁昆淼主編的《數學物理方法》(第三版),武漢大學姚端正、梁家寶編著的《數學物理方法》。
郭敦仁、陸全康、吳崇試各自主編的《數學物理方法》 F.W. Byron & R.W. Fuller, "Mathematics of Classical and Quantum Physics" 。
王竹溪、郭敦仁編著的《特殊函數概論》以及劉式適、劉式達編著的《特殊函數》等。
㈥ 數學和物理哪個難度大
數學作為工具學科,依然保持了較高的難度,如果說數學難度是平穩上升的話,那麼物理難度就是呈幾何數量級上升了。作為理科生,小編三年高中的感覺是數學雖然難,但能讀懂題,有方向和一些思路。
只是最後也許算不出來,150分得到100分左右無壓力。但物理就厲害了,一大段文字綜合大題,可能連題干都沒有讀懂,更不用談建模和受力分析了。100分滿分考40、50分是常態,班上唯獨及格的幾個人就是物理大神了,所以高中階段物理難度大於數學。
課後復習閱讀:
課後復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既可解決在預習和課堂中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又能使知識系統化,加深和鞏固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一節課後,必須先閱讀課本,然後再做作業;一個單元後,應全面閱讀課本,對本單元的內容前後聯系起來,進行綜合概括,寫出知識小結,進行查缺補漏。
㈦ 數學難還是物理難
您好。應該是物理難一些,到了大學如果選擇物理專業的話,需要做實驗,需要動手能力。需要勤於思考,但歸根結底需要用到數學思維去解決物理問題。數學是理論課,相對來說純一些 不需要動手做實驗 也不用很復雜的人際交流 雖然需要計算,學得入門了也能感到數學的樂趣
㈧ 數學比較難還是物理比較難
就個人感覺而言,顯然數學比較難,
但進入最深層的領域(比如高等數學和理論物理相比)之後,數學至少會讓人明白這么做的確是有道理的,而物理學家往往強調所謂的physical insight,很多地方反而顯得不那麼易懂,誠如某人所言,「這個世上除了狄拉克沒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
當然,學好物理必然要求數學學的不能太差
㈨ 高等數學和大學物理哪個更難學
高數一大半學生要學 物理僅僅那幾個專業學
你說哪個難?
㈩ 成為數學家和成為理論物理學家二者誰更難
個人認為是理論物理學家難!!!!
對應於物理學分為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物理學家也可以分為理論物理學家和實驗物理學家。當然,物理學中理論和實驗都是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所以有時候這樣的分類很難界定。只不過在一個物理學家更偏重理論的情況下,他(她)被稱為理論物理學家,例如愛因斯坦;而如果偏重實驗,則稱為實驗物理學家,例如法拉第。
理論物理學就像一座摩天大樓。他有堅實的基本數學和經典(20世紀 前)物理學的基礎。即使現在我們有這么多的物理學突破,也不要認為20世紀前的物理學是不相關的。在那些日子裡,堅實的基礎是放置我們享受的知識的地方。 在你自己沒有重新構建這些基礎前,不要去嘗試構建你自己的摩天大樓。摩天大樓的下面幾層是由先進的數學組成的,它們讓經典物理學理論變的更加美麗。如果你 想走的更高,這是必須的。此後,列出一些其他的主題。最後,如果你足夠瘋狂,想解出那些可怕的讓人困惑的調停引力物理學和量子世界的矛盾這樣的問題,你將 需要繼續學習廣義相對論,超弦,M-理論,卡拉比-丘緊致化等等。這是摩天大樓目前的頂端。還有其它一些峰,如波色-愛因斯坦凝聚,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等 等。
現代理論物理需要基本數學的要求
而數學家只要對一門有貢獻或有特殊發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