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新型溫室大棚
溫室(greenhouse),又稱暖房,如玻璃溫室、塑料溫室;單棟溫室、連棟溫室;單屋面溫室、雙屋面溫室;加溫溫室、不加溫溫室等。溫室結構應密封保溫,但又應便於通風降溫。現代化溫室中具有控制溫濕度、光照等條件的設備,用電腦自動控制創造植物所需的最佳環境條件。
主要裝置
編輯
一種室內溫室栽培裝置,包括栽種槽、供水系統、溫控系統、輔助照明系統及濕度控制系統;栽種槽設於窗底或做成隔屏狀,供栽種植物;供水系統自動適時適量供給水分;溫控系統包括排風扇、熱風扇、溫度感應器及恆溫系統控制箱,以適時調節 溫度;輔助照明系統包含植物燈及反射鏡,裝於栽種槽周邊,於無日光時提供照明,使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並經光線的折射作用而呈現出美麗景觀;濕度控制系統配合排風扇而調節濕度及降低室內溫度。
熱鍍鋅管:1)重量:6米長有6.5公斤;2)耐腐蝕能力強、使用壽命長、價格略高;
鍍鋅帶管:1)重量:6米長有5.5公斤;2)耐腐蝕能力強稍差使用壽命比熱鍍鋅鋼管的使用壽命短、價格低經濟。
外觀區別:
1)熱鍍鋅管雪白色但是不發亮不反光,表面雪花狀很多,兩埠有鋅瘤(凝結狀的鋅)
2)鍍鋅帶管白得發亮而且反光,極少有雪花狀,兩埠潔凈無鋅瘤
性能指標
編輯
透光性
溫室是採光建築,因而透光率是評價溫室透光性能的一項最基本指標。透光率是指透進溫室內的光照量與室外光照量的百分比。溫室透光率受溫室透光覆蓋材料透光性能和溫室骨架陰影率的影響,而且隨著不同季節太陽輻射角度的不同,溫室的透光率也在隨時變化。溫室透光率的高低就成為作物生長和選擇種植作物品種的直接影響因素。一般,連棟塑料溫室在50%~60%,玻璃溫室的透光率在60%~70%,日光溫室可達到70%以上。
保溫性
加溫耗能是溫室冬季運行的主要障礙。提高溫室的保溫性能,降低能耗,是提高溫室生產效益的最直接手段。溫室的保溫比是衡量溫室保溫性能的一項基本指標。溫室保溫比是指熱阻較小的溫室透光材料覆蓋面積與熱阻較大的溫室圍護結構覆蓋面積同地面積之和的比。保溫比越大,說明溫室的保溫性能越好。
溫室大棚的保溫性能是十分好的,加溫耗能是溫室冬季運行的主要障礙,提高溫室大棚的保溫性能,降低能耗,是提高溫室生產效益的最好方法。[2]
耐久性
溫室建設必須要考慮其耐久性。溫室耐久性受溫室材料耐老化性能、溫室主體結構的承載能力等因素的影響。透光材料的耐久性除了自身的強度外,還表現在材料透光率隨著時間的延長而不斷衰減,而透光率的衰減程度是影響透光材料使用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一般鋼結構溫室使用壽命在15年以上。要求設計風、雪荷載用25年一遇最大荷載;竹木結構簡易溫室使用壽命5~10年,設計風、雪荷載用15年一遇最大荷載。
由於溫室運行長期處於高溫、高濕環境下,構件的表面防腐就成為影響溫室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鋼結構溫室,受力主體結構一般採用薄壁型鋼,自身抗腐蝕能力較差,在溫室中採用必須用熱浸鍍鋅表面防腐處理,鍍層厚度達到150~200微米以上,可保證15年的使用壽命。對於木結構或鋼筋焊接桁架結構溫室,必須保證每年作一次表面防腐處理。
溫室應用
編輯
物聯網技術
實際上,物聯網技術是將各種感知技術、現代網路技術和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技術聚合與集成應用。在溫室環境里,單棟溫室可利用物聯網技術,成為無線感測器網路一個測量控制區,採用不同的感測器節點和具有簡單執行機構的節點,如風機、低壓電機、閥門等工作電流偏低的執行機構,構成無線網路,來測量基質濕度、成分、pH值、溫度以及空氣濕度、氣壓、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再通過模型分析,自動調控溫室環境、控制灌溉和施肥作業,從而獲得植物生長的最佳條件。
對於溫室成片的農業園區,物聯網也可實現自動信息檢測與控制。通過配備無線感測節點,每個無線感測節點可監測各類環境參數。通過接收無線感測匯聚節點發來的數據,進行存儲、顯示和數據管理,可實現所有基地測試點信息的獲取、管理和分析處理,並以直觀的圖表和曲線方式顯示給各個溫室的用戶,同時根據種植植物的需求提供各種聲光報警信息和簡訊報警信息,實現溫室集約化、網路化遠程管理。
此外,物聯網技術可應用到溫室生產的不同階段。在溫室准備投入生產階段,通過在溫室裡布置各類感測器,可以實時分析溫室內部環境信息,從而更好地選擇適宜種植的品種;在生產階段,從業人員可以用物聯網技術手段採集溫室內溫度、濕度等多類信息,來實現精細管理,例如遮陽網開閉的時間,可以根據溫室內溫度、光照等信息來感測控制,加溫系統啟動時間,可根據採集的溫度信息來調控等;在產品收獲後,還可以利用物聯網採集的信息,把不同階段植物的表現和環境因子進行分析,反饋到下一輪的生產中,從而實現更精準的管理,獲得更優質的產品。
主要種類
編輯
塑料溫室
大型連棟式塑料溫室是近十幾年出現並得到迅速發展的一種溫室型式。與玻璃溫室相比,它具有重量輕、骨架材料用量少、結構件遮光率小、造價低、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其環境調控能力基本上可以達到玻璃溫室的相同水平,塑料溫室用戶接受能力在全世界范圍內遠遠高出玻璃溫室,成為現代溫室發展的主流。[5]
塑料溫室結構
1. 塑料溫室的總體尺寸
此類溫室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結構尺寸。但就總體而言,通用溫室跨度在6~12m,開間在4m左右,檐高3~4m。以自然通風為主的連棟溫室,在側窗和屋脊窗聯合使用時,溫室最大寬度宜限制在50m以內,最好在30m左右;而以機械通風為主的聯棟溫室,溫室最大寬度可擴大到60m,但最好限制在50m左右;對溫室的長度,(從操作方便的角度來講)最好限制在100m以內,但沒有嚴格的要求。
2.主體結構
塑料溫室主體結構一般都用熱浸鍍鋅鋼管作主體承力結構,工廠化生產,現場安裝。由於塑料溫室自身的重量輕,對風、雪荷載的抵抗能力弱,所以,對結構整體的穩定性要有充分考慮,一般在室內第二跨或第二開間要設置垂直斜撐,在溫室的外圍護結構以及屋頂上也要考慮設置必要的空間支撐。最好有斜支撐(斜拉桿)錨固於基礎,形成空間受力體系。
塑料溫室主體結構至少要有抗8級風的能力,一般要求抗風能力達10級。
主體結構的雪荷載承載能力要根據建設地區實際降雪條件和溫室的冬季使用情況確定。在北方使用,設計雪荷載不宜小於0.35kN/平方米。
對於周年運行的塑料溫室,還應考慮諸如設備重量、植物吊重、維修等多項荷載因素。
玻璃溫室
玻璃溫室是以玻璃為透明覆蓋材料的溫室。
設計要求
基礎設計時,除滿足強度的要求外,還應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和抵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與柱間支撐相連的基礎還應具有足夠的傳遞水平力的作用和空間穩定性。溫室底部應位於凍土層以下,採暖溫室可根據氣候和土壤情況考慮採暖對基礎凍深的影響。一般基礎底部應低於室外地面0.5米以上,基礎頂面與室外地面的距離應大於0.1米,以防止基礎外露和對栽培的不良影響。除特殊要求外,溫室基礎頂面與室內地面的距離宜大於0.4米。
獨立基礎。通常利用鋼筋混凝土。
條形基礎。通常採用砌體結構(磚、石),施工也採用現場砌築的方式進行,基礎頂部常設置一鋼筋混凝土圈樑以安裝埋件和增加基礎強度。
鋼結構主要包括:溫室承重結構和保證結構穩定性所設的支撐、連接件、堅固件等。
我國玻璃溫室鋼結構的設計主要參考荷蘭、日本和美國等國的溫室設計規范進行。但在設計中必須考慮結構強度、結構的鋼度、結構的整體性和結構的耐久性等問題。
日光溫室
前坡面夜間用保溫被覆蓋,東、西、北三面為圍護牆體的單坡麵塑料溫室,統稱為日光溫室。其雛型是單坡面玻璃溫室,前坡面透光覆蓋材料用塑料膜代替玻璃即演化為早期的日光溫室。日光溫室的特點是保溫好、投資低、節約能源,非常適合我國經濟欠發達農村使用。
日光溫室的性能
節能型日光溫室的透光率一般在60%~80%以上,室內外氣溫差可保持在21~25℃以上。
1.日光溫室採光
一方面太陽輻射是維持日光溫室溫度或保持熱量平衡的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另一方面,太陽輻射又是作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光源。
2.日光溫室保溫
日光溫室的保溫由保溫圍護結構和活動保溫被兩部分組成。前坡面的保溫材料應使用柔性材料以易於日出後收起,日落時放下。
對新型前屋面保溫材料的研製和開發主要側重於便於機械化作業、價格便宜、重量輕、耐老化、防水等指標的要求。
日光溫室主要由圍護牆體、後屋面和前屋面三部分組成,簡稱日光溫室的「三要素」,其中前屋面是溫室的全部採光面,白天採光時段前屋面只覆蓋塑料膜採光,當室外光照減弱時,及時用活動保溫被覆蓋塑料膜,以加強溫室的保溫。
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的結構
塑料大棚的溫光性能
塑料大棚能充分利用太陽能,具有一定的保溫作用,並通過卷膜在一定范圍內調節棚內的溫度和濕度。
塑料大棚在北方地區:主要是起到春提早、秋延後的保溫栽培作用,春季可提早30~50天,秋季能延後20~25天,不能進行越冬栽培。在南方地區:除了冬春季節用於蔬菜、花卉的保溫和越冬栽培(葉菜類)外,還可更換成遮陽棚,用於夏秋季節的遮蔭降溫和防雨、防風、防雹等。
塑料大棚一般室內不加溫,靠溫室效應積聚熱量。其最低溫度一般比室外溫度高1~2℃,平均溫度高3~10℃以上。
塑料大棚透光率一般在60%~75%。為保證全天平均光照基本平衡,大棚平面布局多為南北延長的形式。
塑料大棚是以塑料薄膜為覆蓋材料的不加溫、單跨拱屋面結構溫室。
塑料大棚特點:建造容易、使用方便,投資較少,是一種簡易的保護地栽培設施。隨著塑料工業的發展,被世界各國普遍採用。
中、小棚
北面有1m高的土牆,南面為半拱圓的棚面;或是北面為半拱圓的棚面,南面為一面坡的棚面。這種棚一般為無柱棚,跨度大時,中間設1~2排立柱,以支撐棚面及覆蓋防寒的草席
單體溫室
採用圓拱型插地棚:基本要求是棚寬8米,棚長30米,肩高1.8米,頂高3米,拱桿採用φ25×2mm熱鍍鋅管, 拱桿間距1.0米,插入土中0.4m以上。材料選用熱浸鍍鋅鋼材,設計3根縱向拉桿,增強抗風抗壓能力;縱向設計4道壓膜槽(每邊2槽)。裙邊膜高40cm,上面用壓膜槽固定,下邊埋在泥土中,加強抗風性和密封性;第二道安裝在離地140cm處,卷膜與裙邊膜重復30cm。端頭安裝6根豎桿;每兩拱桿之間安裝一道壓膜繩,增加抗風能力,棚四角安裝防風撐,增加棚的穩定性。每座插地棚端面各安裝1樘雙面推拉門,門規格為1.8×1.4m,每座共2樘。
朝向選擇
編輯
以超越凍層為宜,溫室基礎設計是根據地質結構和當地氣候條件決定的寒冷地區、土質酥鬆的地區基礎相對深一些。不能全年生產的溫室要比全年都進行生產的溫室深些,毛石或河石填充的基礎上面要加2030厘米厚的地梁,地樑上面砌築牆體,牆體要有保溫夾層,保溫夾層填充苯板、珍珠岩等保溫材料。牆體超越70延長米的建議留伸縮縫,溫室的後牆要根據溫室的使用性質,留有一定的通氣窗,供冬季通風使用。彩虹溫室牆體砌築封頂前要下拱架預埋件,供拱架安裝時使用。溫室牆體高度根據溫室跨度而定,一般8米跨溫室後牆高度2.5米為宜。7.5米跨溫室後牆高度2.3米為宜。
選址時應盡量選在平坦地塊,溫室大棚選址非常重要。地下水位不要太高,避開擋光的高山和建築,對種植和養殖業用戶來說,有污染的地方也不能建棚。另外有強烈季風的地區要考慮所選溫室大棚的抗風能力。一般溫室大棚的抗風能力應在8級以上。
溫室的朝向對溫室內的蓄熱能力影響很大,對日光溫室來講。根據經驗南方地區的溫室朝向偏西一些為好。偏西角度在510度為宜。這樣便於溫室更多的積蓄熱量。如果建造多棟溫室,溫室間的間距不應低於一棟溫室的寬度。
大棚朝向即大棚的棚頭分別在南北兩側,搞種植的大棚建議選擇南北走向。這種朝向能使大棚內的作物分配到均勻的光照。
溫室的牆體資料只要具有良好的保溫性和蓄熱能力的資料都可以採用。這里強調的溫室內牆一定要有蓄熱功能,日光溫室的砌築要因地制宜。以便貯存熱量。夜間,這些熱量會釋放出來保持棚內的溫度平衡。磚牆、水泥抹灰牆、土牆都具有蓄熱能力。溫室的牆體一般採用磚混結構較好。
溫室中有毒氣體的形成以及預防措施
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常常回為施肥方法不當,忽視了通風換氣,使棚內有毒氣體的過量,危害蔬菜,而又經常被誤診為病害,導致了達不到最終效果。
1、氮氣由於施用過量尿素、硫酸鋟等速效化肥,或施肥方法不當,如果因為施用未經腐熟的有機肥,有棚內高溫條件下分解產生氨氣,就會為害蔬菜,使葉緣組織出現水漬狀斑點,嚴重時整葉枯死。常被誤診為霜老病或其他病症,對氨氣敏感的蔬菜有黃瓜、蕃茄、西葫蘆等。
2、亞硝酸氣體 一次施用銨態氮肥過多,會使某些菌體的作用降低,造成土壤局部酸性。當PH值小於5時,便產生亞硝酸氣體,可使蔬菜葉片出現白色斑點,嚴重整葉變白枯死,常被誤診為白粉病,對亞硝酸氣體敏感的蔬菜有茄子、黃瓜、西葫蘆、芹菜、辣椒等。
3、乙烯和氯氣 如果農膜或地膜的質量差,或地內有地膜殘留,以陽光曝曬,在棚內高溫條件下,易揮發產生乙烯和氯氣等有害氣體。當濃度達到一定時,可使蔬菜葉緣或葉脈之間變黃,進而變白,嚴重時整株枯死。常被誤診為細菌性角斑病,對黃瓜的危害尤為嚴重。
另外,冬季取暖升溫,若燃料燃燒不充分會產生有毒氣體,通風不及時會使二氧化碳積累過多。影響蔬菜生產。
二預防措施:
1、合理施肥。大棚內施用的有機肥必須經過發酵腐熱,化肥要優質,尿素應與過磷鈣混施。基肥要深施20厘米,追施化肥深度要達到12厘米左右,施後及時澆水。
2、通風換氣。在晴暖天氣,應結合調節溫度進行通風換氣,雨雪天氣也應適當進行通風換氣。
3、選用安全無毒的農膜和地膜,及時清除棚內的廢舊塑料品及其殘留物。[6]
其他信息
編輯
1、灌水方法
滴灌是通過安裝在毛細管上的滴頭把水一滴滴均勻而又緩慢地滴入植物根區附近的土壤中,藉助於土壤毛細管力的作用,使水分在土壤中滲入和擴散,供植物根系吸收和利用,土壤水分始終處於非飽和狀態,使土壤疏鬆透氣性強,利於植物生長。採用軟管滴灌的原則是勤灌少灌,一次灌水量7-15立方米/畝。具體方法:一是灌清水時,先將施肥器的吸管閥門關閉,然後將閥門開至最大,再接通有壓水源,即可灌水,二是施肥水時,將閥門關閉,打開施肥器吸管的開關,把過濾器固定在肥料溶液桶底部,接通水源即可施肥,最好使用拉姆拉特種水溶肥,無雜質。施肥結束,還要關閉吸管上的開關,打開閥門繼續灌水,以便將管內殘余肥料沖凈。
2、注意事項
(一)安裝滴灌系統,保證每一段主管的控制面積基本不超過半畝地,同時與各軟管接觸的地面平整,保證水流通暢;
(二)滴灌帶中的孔通常向上鋪設,並覆蓋地膜後使用,若不用地膜覆蓋,可將滴灌帶孔口向下鋪設;
(三)使用干凈的水源,水中不能有大於0.8毫米的懸浮物,否則要加上網式過濾器凈化水質。用自來水和井水時通常不用過濾;
(四)在安裝和田間操作時,謹防劃傷、戳破滴灌帶或主管;
(五)施肥後應繼續灌一段時間清水,以防化學物質在孔口積累堵塞孔口;
(六)為防止泥沙等雜質在管內積累而造成堵塞,逐一放開滴灌帶和主管的尾部,加大流量沖洗;
(七)換茬時,將設備拆除後妥善保存在陰涼處。
㈡ 溫室大棚中需要監測光照度嗎光照度感測器有什麼用
在溫室大棚中,對光照的管控尤為重要。果蔬等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光合作用,光對植物生長發育具有調節的作用,光照充足時對植物幼苗分化起到作用。通常在種子成熟的過程當中,植物經過光的作用以後,它結的種子數量也就越多。而在種子萌發的過程當中,光對種子的萌芽作用不是很大。另外,光還能促進植株的根、莖和葉片的生長,能夠有效的防止植株進行徒長。
光照不足時,植物葉綠素的形成受到阻礙,繼而影響光合作用,導致植株細弱、黃化、落葉、落花。溫室和保護地栽培的植物,更容易因光照不足,發生黃化現象。因此,溫室大棚內要實時對光照進行監測調控,保證光照充足。
但是對於溫室大棚來說,大棚內光照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考慮到這方面的原因,大棚管理者要對大棚內的光照度有所了解,才能及時管控。由於光照很難用常規方式監測。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監測大棚光照的儀器——光照度變送器。
現代溫室大棚中,由於大棚自身的密閉性,光照方面需要根據植物的生長進行調節。方法是:通過安裝光照度變送器實時監測環境光照度,得出數據後,使用遮光布或者補光燈等設備,搭建適宜果蔬植物生長的陽光條件,加快植物生長,為農業增產增量。光照度變送器採用什麼原理?
光照度變送器採用熱點效應原理,主要是使用了對弱光性有較高反應的探測部件,這些感應原件其實就像相機的感光矩陣一樣,內部有繞線電鍍式多接點熱電堆,其表面塗有高吸收率的黑色塗層,熱接點在感應面上,而冷結點則位於機體內,冷熱接點產生溫差電勢。在線性范圍內,輸出信號與太陽輻射度成正比。透過濾光片的可見光照射到進口光敏二極體,光敏二極體根據可見光照度大小轉換成電信號,然後電信號會進入變送器的處理器系統,從而輸出需要得到的二進制信號。
㈢ 農業溫室大棚應該購買哪種溫濕度感測器監測棚內溫濕度
溫室大棚中應用,空氣溫濕度感測器,主要考慮的是感測器的抗高溫、高濕的能力。市面上一般的感測器,可能兩三個月就會出問題,是比較棘手的,必須找專業的感測器供應商才行。青木感測 的感測器性能還是比較好的,溫度范圍-30~70,外殼是國內最好的材質,耐紫外線曝曬,五年特性不會明顯異變。僅供參考~
㈣ 溫濕度感測器在智能大棚中的應用是什麼
首先感測器是一種能把感受的探測量進行轉換、傳遞的機器,如:位移、溫度、濕度、距離等,然後可以把這些物理量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計算機或者控制端器件所需要的形式的信息。而你這里所說的溫濕度感測器,以我個人的理解就是,首先是感測器的型號決定了能探測大棚中的溫度與濕度的范圍,然後看他是開關量還是模擬量輸出,感測器把探測到的濕度和溫度轉換成開關量或者模擬量給大棚中的智能系統,智能系統根據感測器反饋的信息記錄下信息,並且調節大棚中的溫濕度。
㈤ 什麼是溫濕度感測器,用到大棚裡面有什麼好處啊
為使人們在不同的季節都可以食用其喜愛的作物,溫室大棚的作物栽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溫室大棚的溫濕度指標直接決定了大棚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溫濕度是衡量溫室大棚的重要指標,它直接影響到栽培作物的生長和產量,為了能給作物提供一個合適的生長環境,需要加強溫室內的溫濕度調節。
在整個宇宙當中,溫度無處不存在。無論在地球上還是在月球上,也無論是在熾熱的太陽上還是在陰冷的冥王星上,這一切無不由於空間位置的不同而存在著溫度的差別。
濕度表示大氣乾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溫度下在一定體積的空氣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則空氣越乾燥;水汽越多,則空氣越潮濕。空氣的干濕程度叫做濕度。在此意義下,常用絕對濕度、相對濕度、比較濕度、混合比、飽和差以及露點等物理量來表示。濕度表示氣體中的水蒸汽含量,有絕對濕度和相對濕度兩種表示方法。絕對濕度是一定體積的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的質量,一般其單位是克/立方米,絕對濕度的最大限度是飽和狀態下的最高濕度;相對濕度是絕對濕度與最高濕度之間的比,它的值顯示水蒸氣的飽和度有多高。溫度、濕度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也是工業生產中最常見最基本的工藝參數,例如機械、電子、石油、化工等各類工業中廣泛需要對溫度、濕度的檢測與控制。並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己的生存環境越來越關注,而空氣中溫濕度的變化與人體的舒適度和情緒都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對溫度、濕度的檢測就非常有必要了。
我寫了一篇關於
溫室大棚溫濕度控制而設計
http://www.kehaoipc.com/article/2013-4-19/1603-1.htm
㈥ 智能溫室監測系統都需要用哪些感測器
溫度、濕度、風速風向、光照、土壤溫度、濕度。有時候需要二氧化碳濃度感測器。大概這些。
㈦ 溫室環境監測與控制系統包括哪些部分
需要檢測溫度、相對濕度等參數。
㈧ 農業溫室大棚智能監控系統的服務對象有哪些
智慧養殖環境監控系統優勢十分明顯,應用前景比較大。目前主要的用戶集中在學校科研機構用作教學實驗用,企業旗下的養殖場(包括企業與農業合作的),政府專項扶持試點養殖項目(養殖合作社),或者規模相對大的個體養殖大戶。山東鳳祥某大型養雞場採用了深圳信立的智慧養殖環境監控系統,不僅提高了管理效率,而且降低了管理成本。
㈨ 有沒有做農業物聯網監測系統的主要是溫室大棚方向的!
農業物聯網涉及范圍很廣,托普農業物聯網平台主要是做農業物聯網項目的。
在大棚控制系統中,物聯網系統的溫度感測器、濕度感測器、PH值感測器、光感測器、離子感測器、生物感測器、CO2感測器等設備,檢測環境中的溫度、相對濕度、PH值、光照強度、土壤養分、CO2濃度等物理量參數,通過各種儀器儀表實時顯示或作為自動控制的參變數參與到自動控制中,保證農作物有一個良好的、適宜的生長環境。遠程式控制制的實現使技術人員在辦公室就能對多個大棚的環境進行監測控制。採用無線網路來測量來獲得作物生長的最佳條件,可以為溫室精準調控提供科學依據,達到增產、改善品質、調節生長周期、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㈩ 農業大棚用感測器及控制器有哪些
農業上用感測器的品種較多,按其檢測參數分數,主要有以下幾種:
(1)溫度和濕度:作物的生長與溫度和濕度有密切關系,溫室大棚的控制參數中,溫度與濕度檢測、控制是主要參數之一。溫 濕度感測器是必不可少的一種。
建議採用溫濕度一體壁掛式的感測器,在溫室大棚中非常適合。
(2)土壤水份:作物生長需要水份,在設施農業中如何灌水,做到既不影響作物生長又不浪費水資源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利用的土壤水份感測器,直接插入土壤中測量水份。
建議採用不銹鋼,直插式的感測器來測量,長期埋在土壤下面不影響測量效果。
(3)CO2:農作物生長發育離不開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又與CO2有關,所以控制CO2的濃度,有利於作物的生長發育。
感測科技-物聯天下-九純健科技
(4) 光照度:設施農業中,採用栽培管理自動化系統其光源完全為人工光,而不用太陽光,採用光感測器來檢測和控制光照強度,使作物可以得到均勻一致的光照。
監測光照強度的利器,照度感測器。同樣是壁掛的安裝方式,可以安裝在大棚的頂部,測量光照度。
以上四種是九純健總結的適用於農業大棚中的感測器。
而農業大棚種控制器可採用JCJ716DO
JCJ708DO/716DO多通道智能DO控制器採用先進的微電腦技術及晶元,性能可靠 ,抗干擾能力強, 標准MODBUS-RTU通訊協議,可與各種組態軟體配套使用,組成集中式計算機控制系統,可對多路工業過程量進行控制通訊。 標准35mm導軌安裝方式,方便控制櫃,機櫃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