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大學必須是選修為物理
大學的必修課主要是你的專業課和一些其他的通用課,大致有專業課程+必修基礎課程(大學英語,高等數學,體育,物理實驗,軍事理論,思想道德修養,馬克思注意哲學,毛鄧三,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線性代數,計算機文化基礎(有的有計算機C語言),工程制圖,有的學校有大學語文),而作為理工類的選修課則是不好說的,因為選修課是學校設置的,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選修課設置和選修課管理法,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大學選修課包括3中:1.人文選修課(就是你可以理解為是文科類的,如歷史,哲學,幽默學,音樂,美術,電影學等等)2.自然科學選修課(可以理解為理工類,如計算機科學,動漫製作,化學工藝,物理工程,機械簡介,電工電子啊等等)3.綜合類選修課(在文理之間的)現在要說的是所有的大學都幾乎規定對於理工類的學生必須在大學畢業前修滿10個學分的選修課(一般是10個學分,不同學校間有差異)而且必須是人文類選修課,就是說你可以選2和3,但是必須保證1類是夠學分要求的~~對於他們的一些其他介紹可以看看下面的:有些新生進入大學後,由於填報的志願有些盲目,在學習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對專業並不喜歡。現在本市很多高校已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搭建了大平台,新生進校後,不分專業,到了二年級才分專業、上專業課,所以你有很多時間來考慮志向。而許多大學普遍實行了學分修課,每星期的課由自己來選,一般分為專業必修課、公共必修課和選修課。一、專業課:學習目標要明確不同專業的大學生有不同的專業課,但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對待本專業課程的學習態度應該是一致的:那就是不管喜歡與否,都要盡力學好。在學習專業課時,學習目標要明確具體,以不斷提高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主動克服各種學習困難,做到直接學習興趣和間接學習興趣的結合。二、公共課:認識到其實用價值大學生對公共課的學習積極性普遍不如專業課,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持消極應付的態度,學習興趣主要看老師的教學水平,如果老師的課講得生動活潑,他們願意聽,有興趣學。但這種興趣主要是直接學習興趣,而且大多停留在較低水平上,只限於上課認真聽講,把聽課當成了一種享受或是對專業課的調劑。大學新生要充分認識到公共課的實用價值及對自己的意義,部分實用性強的公共課(例如外語)要當成專業課來學習。三、選修課:杜絕「撈取學分」大學生對待選修課的學習一般說來興致較高,認為選修課可以開眼界、長見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而且選修課的學習要求不嚴,大學生較少產生逆反心理。但選修課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畢竟不如專業課和公共課。要杜絕為了撈取學分才選修某些課程、「選而不修」的不正常現象。十三點忠告1.大學不是中學,不要帶著傳統高中的方法去學習,上課只是形式,關鍵還是自學。2.大一的學習特別重要。第一學期往往能夠決定你大學生涯整個的走向。3.大一你就應該思考四年後的目標:是繼續深造還是就業、是考研或是爭取保研、本科後出國讀碩還是在國內連讀(本碩連的同學)。這些都很重要,事關你制定、調整大一的學習方法。4.考慮四年後繼續深造的同學要特別注意:各學期學科的考試"績點"都很重要。績點是絕大多數高校衡量學生各科考試成績的標准(請入學後詳細了解)。績點的作用。用句最簡單的話說"在大學里績點就是一切"。5.學期或學年學分績點的計算方法:學期或學年的平均績點=所學各科課程的實際考試成績X各科課程學分/學課程學期或學年的學分。(學期平均績點;例:語85分,數分87,英92分,各科都是4學分,(85x4+87X4+92X4)/12學分=88=3.7=A-)6.近年,有些高校採用了「大平台」招生或大一考試結束後;學生可根據愛好去選專業或轉學院,但是;轉學院和選專業是有前提的,除了有名額限制、及需要面試外,所選學院、專業科目還有不同的單科成績要求(如:大一不能掛科等)及高績點(選外語院的;英語考試要過90分)。另外;大二輔修「第二專業」大四的「保研」等,也有同樣的限制,還是離不開績點。7.第一學期各專業都要學基礎課,例如:高數、線代、大英、大物、體育、毛思等,大一的科目,如學習不太適應、不太認真時;期中考掛科(唔及格)的機會還是很高的,但一般到了期末考就較容易過了,不是太離譜一般都可過,所以;相對來講較難獲取得高分。8.如果你大一出現掛科(期末),就意味著你以後可能會失去了很多機會,包括轉院、轉專業、獎學金、保研等。9.大學並非學習付出越多成績回報就越高,講究的是學習方法,很用功的學生未必能獲得更高的績點。雖然學慣用功的學生會覺得不公平,但這就是大學,你可以抱怨但很難改變什麼。10.多數高校是根據你讀的不同專業,同一科目教材都有難易程度之分,例如:「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學生讀「高數」是A級難度,而「文史類」專業的學生讀「高數」或只有E級難度,各科也如此類推。重點大學與非重點大學、理工類大學與綜合類大學的同專業學習要求、考題要求也不盡相同,大家不用為此太過擔心。11.大一要學好的科目只有兩門:高數和英語。這兩科都是都非常重要,且學時長、學分高、關聯大,對以後發展有深遠影響的基礎科目,這兩科影響「平均績點分」也較大,學習時要去理解、要用時間才能讀好,高數的微積分、英語的口譯比較有用(中級口譯就可以了),千萬不能忽視。其它科不是不重要,但一般都相信「臨急抱佛腳」有機會考出好成績。12.大一(上)學校允許或有條件時也可參與選修,但不適宜多選,應將精力放在調整和適應大學的學習方法上,平時都是幾個班一起上大課,但沒有什麼「班」的概念。有配班主任,但一學期可能也沒見幾次。13.有些學校沒有補考制度,如果你這門課不及格的話,沒有補考,只有重修,重修就是和下一屆的同學一齊重新學習,重新考試,直到修滿學分為止,重修是要付錢的,以學分計算。
② 選物理生物政治可選擇哪些大學
選物理、生物、政治理論上是可以填報任何一所大學的。
選考「物理、生物、政治」,由於其中有物理的存在,所以更適合報考高校中的工科、理科專業。而在綜合性、工科性的高校中,存在大量這一類專業,且這些專業大都屬於學校較為熱門的一些王牌專業,學科實力強,院校相當重視。
所以選考「物生政」,這兩類高校應是首選。代表高校: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填報志願考慮因素
一、以成績為基礎。高考成績是考生被錄取的基礎因素,直接決定了可選擇的院校的層次和專業去向。
二、院校綜合情況。院校是考生選擇志願的重要因素,是選擇與哪些人在一起學習、到哪裡去學習、學些什麼等問題。考生在選擇時,既要看院校的歷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綜合辦學實力。
三、考慮專業和就業。專業是考生志願選擇的核心因素,一般關繫到大學學習的興趣和職業趨向。重點大學有優勢專業、普通院校也有特色專業,是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不能一概而論。
考生要選自己喜歡、符合個性特長的專業,改革省份考生還要考慮選考科目范圍等因素。專業選擇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有關,有的專業報考很熱門,到了就業卻遇冷,需要理性判斷。
四、結合身體等條件。專業與身體狀況有關聯,有的專業受視力、色覺、器質性健康狀況的限制;部分院校按專業學習要求,會對單科成績和外語口語等方面提出規定。還有一些中外合作專業、民辦院校收費較高,選報時還應考慮家庭經濟狀況。
③ 好的醫學院校必選物理嗎
好的醫學院校一般不會選物理的,物理屬工科,反而是工程類比較容易選,醫學類偏向於生物,生物最容易被醫學院校選為必選科。希望能夠幫到你。
④ 什麼大學必須選修物理、化學
論哪個好學當然是化學,但最終選哪個要根據個人情況
(物理的確比較難,我們物理老師都建議我們不要學物理,他說物理太難了)
下面簡要概括一下這兩個學科,你看看你更適合哪個,然後再做決定吧
物理一般計算和數學推導較多,你如果高等數學基礎扎實,而且對高數和物理比較感興趣可以選
化學沒有難的,選修一般也只介紹個基礎(應該只學元素化學和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只要想明白了就好辦了,元素化學是要理解加記憶的,東西比較多,比較碎,但難度不大
總之,選課不怕難,就怕沒興趣,到後來越學越不想學就不好辦了
你要是真對物理感興趣,選物理也可以,但要做好下大功夫,投入大量精力的准備(大學物理和中學物理簡直不是一個數量級的難度)
如果你對化學不反感,也可以選化學,基礎原理比分誰都能學,元素部分知識比較多,但不難
最後:誰也不能替你做選擇,只有你最了解你自己,以上筆者從各個側面幫你分析了一下兩個學科的特點和選課的注意事項,希望幫助你更全面的認識這個問題,以便做出更適合自身情況的決定
有問題請追問
⑤ 大學天文系都要求選物理嗎
副科,除了物理還有什麼呢 追答 : 天文系是理工科的。大學學習的主要是天體物理方面的,所以要學,物理,數學,語文。因為學天文學史、星空文化
⑥ 大學學生物專業一定要選物理嗎
生物科學屬於理科學科,很多院校要求考生選擇生物和化學學科。在「3+1+2」模式下,基本上所有院校都會要求學生首選物理學科,然後在化學和生物兩門學科中選擇一門,或是兩科全選。
生物科學選科要求
(一)「3+3」模式下
據北京教育考試院公布的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專業選考要求顯示,目前各大高校生物科學專業的選考要求如下:
1、物理(必須選考)
上海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物理/化學(選考其中一門即可)
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重慶大學。
3、物理/化學/生物(選考其中一門即可)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山西大學、沈陽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紐約大學、上海海洋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中國計量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四川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4、物理+化學(均須選考)
浙江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
5、化學/生物(選考其中一門即可)
北京林業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
6、化學+生物(均須選考)
山西農業大學、雲南大學、蘭州大學。
⑦ 新高考(物理,政治,地理)能報考什麼大學跟專業
從單科來看,如果選物理這科,可以報考很多專業,一些理工科類專業都可以報考,比如醫學類、計算機類、工程類、技術類等。如果選生物這科,那麼可以報考生物制葯類專業,可以考環境工程類專業,還可以考一些醫學類相關專業。
如果學政治這科,除了可以報政治相關專業外,還能考語言文學類專業、法學類專業、傳播學專業、治安學等。
總之,學物理生物政治這三科,能報考大學90%以上的專業,但是每個大學限報專業不同,需要參考選科要求去看,不能一概而論。
(7)有哪些大學一定要求選物理擴展閱讀:
每個大學對所選科目都有不同的要求。基本上,很少有學校要求物理、生物和政治。大多數學校只限制一到兩門課程。
雖然高中的課程沒有好壞之分,但如果你選擇物理、生物、政治,你在選擇專業上有很大的空間,因為這樣的選擇屬於文理結合。
此外,如果你選擇物理,你有很大的空間,所以你可以申請重點大學。這種選擇具有優勢,並且從具體的專業角度來看,如果有一個目標院校,有目的性的選擇大學專業,可能會匹配更高的學位。
如果大學想學醫,最好選擇三個學科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為化學和生物必修科目學習醫學,物理也是必修科目在許多關鍵的學校,所以這種組合是最好的,雖然它不是最可用的專業的結合。因此,高中學科的選擇要看很多因素,要有目的性的選擇,才能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
⑧ 新高考,想讀口腔醫學,一定要選物理嗎
不一定,要看看自己省份的選科表而定。
以湖北的選科為例,湖北的新高考是3+1+2的模式,物理是必選,化學生物大多數院校是要求必選一門就可以了,極少部分院校,要求化學必選。
3+3模式,分物化生三必選,物化雙必選,化生雙必選,三種限科要求不同,確定到每一所大學不一樣,如有些大學就要求物理,物理化學,而有些則是化學生物。
介紹
口腔醫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口腔及頜面部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訓練,具有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修復和預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畢業後主要從事口腔醫學診療工作或預防保健工作、醫學教育工作和醫學科研工作。
⑨ 3為什麼必須選擇物理 大學有哪些必選物理科目專業
表面上看,不分文理科了,貌似理、化、生、政、史、地等中隨便選三科就行,但背後的問題不知你是否明白……
目前的情況分析:(1)雖然不分文理科,但大學招生時,還是有所側重的,比如:中國人民大學,一定會選擇文科好的學生,清華大學一定會選擇理科好的學生。(2)按過去的情況看,供理科學生選擇的大學比文科多,其中,理科中與物理相關的大學又比化學、生物多。也就是就學好了物理,你能選擇的大學要多一些。(3)高中階段,物理是比較難的科目,很多學生害怕理科,很大的原因是物理太難。
為此,學生在選擇科目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有所側重地選擇:如果你的物理比較好,或有興趣,建議你一定不要放棄它。因為,別人不敢選物理,或者選擇了也學不好,而你恰好行,那就是你的優勢。當然,如果你學物理確實有困難,那還是揚長避短吧。
最後要說的是,學物理,沒有幾個是天生就好的。只要方法得當(找你的的物理老師吹吹),你定能學有所得,有得就有興趣,有興趣就理有所得——在良性循環中,你一定能學好物理。
⑩ 上海學生考南京大學一定要選物理嗎
不一定要,南京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的高等學府,也是國內的一流大學之一。而南大的物理系是該校最出名的,所以很多對物理感興趣或者想以後從事物理研究工作的學生都會報考南大的物理系,但作為綜合性大學其他學科也是可以讀的,只要你的考分夠就行。還有就是根據自己的特長與愛好可以考慮其它大學,特別是專業類自己想讀的又是學校出名的。全國的各類名牌大學很多,根據自己的水平和喜愛專業來選擇,這是最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