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一化學和物理有些單位後面的-1次方是什麼意思 比如說:mol=mol-1
-1次方是1除以該單位.
比如1mol·L^(-1)=1 mol/L
1 m/s =1 m·s^(-1)
❷ 為什麼g.mol-1有一個負一次方能寫成g.mol
負一次方實際上是「每」的意思,該單位也可寫成g/mol,說成克每模,由M=m/n,也就是質量除以物質的量,是摩爾質量的單位,如:氫氣的摩爾質量為2g/mol,不能寫成 g.mol
❸ 物理速度與時間坐標軸中速度的單位為什麼會加一個負一
因為大小是包括單位的,位移和速度不是同一個物理量不能比較大小,只能比較數值
❹ 為什麼一些物理單位要加負一次冪例如眼睛的度數Φ
那不是負一次冪,如速度單位米每秒可以寫成m.s﹣¹=m/s
❺ 國際單位米每秒的符號為什麼有一個是m·s-¹,看著就是s的負一次方這個符號應該怎麼解釋呢
s的負一次方就是s的一次方分之一。
m·s-¹=m×1/s=m/s,而m/s的含義就是米/每秒。
指數是-1的單位,或分子為1的單位,其名稱是以「每」字開頭。例如:線膨脹的系數的SI單位℃-¹或K-¹,其名稱為「每攝氏度」或「每開爾文」而不是「負一次方攝氏度」或「負一次方開爾文」等。
(5)為什麼物理單位上有個負一次方擴展閱讀:
如果長度的2次和3次冪是指面積和體積,則相應的指數名稱為「平方」和「立方」,並置於長度單位的名稱之前。例如:體積的SI單位符號m³的名稱為「立方米」,不能稱為「米立方」或「三次方米」,面積的常用單位符號km²的名稱為「平方千米」不能稱為「千米平方」或「二次方千米」。
相乘形式的組合單位在加詞頭構成它的倍數和分數單位時,詞頭一般加在第一個單位上。例如:力矩的SI單位為N·m,它的倍數和分數單位可為MN·m,KN·m,mN·m,μN·m等,而不是在m前加詞頭。
❻ 化學上有些單位右上角有個-1是什麼意思比如說 Kg·L右上角有個-1
表示千克每升,和kg/L表示的意思是一樣的,其他同理。
❼ 高一化學和物理有些單位後面的-1次方是什麼意思
漢字的意思是「每」,按以前的寫法是「/」,比如16g.mol-1就是每摩爾16克。
❽ 有的單位右上角有負一次方(-1)那是什麼意思
含義就是每**多少的意思,如5元.㎏(-1)=5元/㎏,每公斤5元的意思,再如kwh*kg(-1)K(-1)就是每公斤每度(溫度)(吸收)多少度電,這是材料比熱的單位.
❾ 為什麼摩爾質量和阿伏伽德羅常數單位都是負一次方,是純粹為了計算方便嗎
哈哈,老先生就是幽默,還是讓我來回答吧。
為什麼是負一次方,嗯,首先,從計算方面,你也說到了,的確會方便一些。比如說公式是:
m(物質質量)=n(物質的量)乘上M(摩爾質量)。如果是負一次方,自然會消掉。
最關鍵的就是,摩爾質量的單位再教科書上是g·mol的負一次方,但是再網路上,卻是g/mol,其實這兩個是一模一樣的。
看到這里,也許你還不明白,所以我只好用出必殺技了。
你可以舉一反三,比如說,速度(v)=路程(s)除上時間(t),那麼速度的單位就是s/t。
而這里的摩爾質量,意義是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稱為該物質的摩爾質量,注意是單位物質,所以,可以理解為g/mol。
其實阿伏伽德羅常數也是一樣的道理。
(PS: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還是特意翻看了高一的化學書,哎,畢竟大學還不學化學,早就忘了。)
❿ 在物理中ms負1次方和ms負二次方kmh負一次方這些單位後面的負次方分別代表什麼
單位後面的負一次方或者負二次方,只是表示那個單位處於分母上。比如 ms^(-1) = m/s,而 ms^(-2) = m/s^2。同樣,kmh負一次方 就是 km/h的另一種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