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密度是描述物質()程度的物理量
密度是描述物質(疏密)程度的物理量
2. 密度的概念是什麼
密度是對特定體積內質量的度量,密度是某種物質的質量與其體積的比值,即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作這種物質的密度。其數學表達式是:p=m/v,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體積的單位是立方米。通常密度小的物質比較輕,密度大的物質比較重。相同質量的物質,比重大的物質佔用空間比較少。
3. 密度是表示物質特性的物理量嗎
密度是反映物質特性的物理量,物質的特性是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區別的一種性質,人們往往感覺密度大的物質「重」,密度小的物質「輕」一些,這里的「重」和「輕」實質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所含物質減少,所以質量減少。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不隨質量、體積的改變而改變,同種物質的密度不變。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質量、體積等因素無關,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種物質的密度則是相同的
。
4. 密度是什麼意思
在物理學中,把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1、某種物質的質量和其體積的比值,即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作這種物質
密
度
。符號ρ。國際主單位為單位
為千克/米^3,常用單位還有
克/厘米^3。
其數學表達式為ρ=m/v。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主
單位是千克,體積的主單位是立方米,於是取1立方米物質的質量作為物質的密度。對於非均勻物質則稱為「平均密度」。
2、密度的物理意義。用水
舉例,水的密度在4℃時為10^3千克/米^3或1克/立方厘米(1.0×10^3kg/m^3,)物理意義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質量是1.0×10^3千
克。
5. 什麼叫密度
密度是指一物質單位體積下的質量,常用希臘字母ρ或是英文字母D表示。在數學上,密度定義為質量除以體積的商 。
人體的密度僅有1.02 g/cm³,只比水的密度多出一些。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在路上看到的油漬,都會浮在水面上。海水的密度大於水,所以人體在海水中比較容易浮起來。(死海海水密度達到1.3g/cm³,大於人體密度,所以人可以在死海中漂浮起來。)
(5)密度是描述物質什麼程度的物理量擴展閱讀:
密度反映了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它因此可以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講,影響物質密度的主要物理量為壓強和溫度。
氣體密度受壓強和溫度的影響比較明顯,通常氣體只給出標准狀況下或者常溫常壓下的密度,其他狀況下的密度可以通過氣體的狀態方程(例如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或范德瓦爾斯方程)計算。
液體的密度主要取決於液體的組分,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小(但有時也不能忽略)。很高的壓強也會產生明顯影響。固體的密度受溫度和壓強影響而變化的特性類似於液體,且一般更不明顯。
6. 密度是表示物質特性的物理量嗎
是的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隨質量和體積的變化而變化,只隨物態變化而變化.某種物質的質量和其體積的比值,即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作這種物質密度.用水舉例,水的密度在4℃時為10^3千克/米^3或1克/立方厘米(1.0×10^3kg/m^3,)物理意義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質量是1000千克.
7. 什麼是密度
密度是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是表示物質在空間分布密集程度的物理量,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在國際單位制里,密度的單位是千克/立方米。在GCS制里,密度的單位是克/立方厘米。
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密度來鑒別物質。其辦法是是測定待測物質的密度,把測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種物質的密度進行比較,就可以鑒別物體是什麼物質做成的。
根據密度公式m=ρV或 V=m/ρ,可以計算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特別是一些質量和體積不便直接測量的問題,如計算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紀念碑的質量等。
計算液體內部壓強以及浮力等也要用到密度:p=ρgh或F=ρgV。
密度也可以鑒別未知物質。
8. 物理中的密度是什麼
網路里有....
幫你粘過來
在物理學中,把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符號ρ(讀作rōu)。國際主單位為單位
為千克/米^3,常用單位還有
克/厘米^3。其數學表達式為ρ=m/V。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千克,體積的主單位是立方米,於是取1立方米物質的質量作為物質的密度。對於非均勻物質則稱為「平均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質特性的物理量,物質的特性是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區別的一種性質,人們往往感覺密度大的物質「重」,密度小的物質「輕」一些,這里的「重」和「輕」實質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密度
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所含物質減少,所以質量減少。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不隨質量、體積的改變而改變,同種物質的密度不變。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質的種類和物質的狀態有關,與質量、體積等因素無關,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種物質的密度則是相同的。
公式密度的公式
:ρ=m/V
(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
V表示體積)
正確理解密度公式時,要注意條件和每個物理量所表示的特殊含義。從數學的角度看有三種情況(判斷正誤):
1.ρ一定時,m和V
成正比;
2.m
一定時,ρ與
V
成反比
;
3.V
一定時,ρ與
m
成正比。
結合物理意義,三種情況只有(1)的說法正確,(2)(3)
都是錯誤的。因為同種物質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隨體積和質量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在理解物理公式時,不可能脫離物理事實,不能單純地從數學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中各量的關系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單位是
:
千克
/
米^3;。正確讀法為千克每立方米,符號kg/m^3;,常用的單位是克/厘米^3;,正確讀法是克每立方厘米,符號為
g/cm^3;。
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
l
g/cm^3=10^3kg/m^3;
例如水的密度是1g/cm^3,也就是1*10^3kg/m^3變化規律一定溫度下,對於一般溶液來說,單位體積所含的溶質越多密度越大,但是氨水等溶液例外,在氨水中,單位體積所含的氨分子越多,其密度越小,最濃的氨水含氨35.28%,密度0.88g/cm3。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值為
1000kg/m^-3,即1g/cm^3;
它的物理意義是體積為1立方厘米水的質量為1克。
9. 密度是什麼屬性
密度是什麼屬性
特有屬性
物理意義
密度的物理意義,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隨質量和體積的變化而變化,只隨物態(溫度、壓強)變化而變化。某種物質的質量和其體積的比值,即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作這種物質密度。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質不同,其比值一般也不同,這反映了不同物質的不同性質。在物理學中,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水舉例,水的密度在4℃時為10^3千克/米^3或1克/立方厘米(1.0×10^3kg/m^3,)物理意義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質量是1000千克,密度通常用「ρ」表示。
密度[1]
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18×10千克/米^3。
標准狀況下乾燥空氣的平均密度為0.001293×10^3千克/米^3。
密度是一個物理量,用來描述物質在單位體積下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密度也可以引申為一個量與一個范圍的比值,作為這種情況下的簡稱,例如人口密度、磁通密度(又稱磁感應強度)等。
基本定義
是指在規定溫度下,把某種物質單位體積內所含物質的質量數,以kg/m^3(讀作千克每立方米)或g/cm^3(讀作克每立方厘米)表示。物體間在同種質量下體積越小密度就越大;體積越大,密度就越小。主要用在換算數量與交貨驗收的計量和某些油品的質量控制,以及簡單判斷油品性能上。
10. 密度是什麼
密度是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是一種物質的特性,只與物質種類有關,與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無關。
不管多大或者多重的東西,只要是這種物質構成的,那麼它的密度就等於這種物質的密度,不管是無限大的物質還是無限小的這種物質,密度都是不變的。
是指在規定溫度下把某種物質單位體積內所含物質的質量數即同種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以kg/m^3讀作千克每立方米或g/cm^3讀作克每立方厘米表示。
物體間在同種質量下體積越小密度就越大體積越大密度就越小。主要用在換算數量與交貨驗收的計量和某些油品的質量控制以及簡單判斷油品性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