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大物理系與清華物理系哪個好
從傳統上講,北大物理系好
本來北大/清華都是綜合性大學,但1958年我國搞了一次院校調整,把清華/北大/燕京大學為主的北京高校理科院系,調整到北京大學;工科院系,調整到清華大學。所以,1960-2000 年左右的40年間,北大是國內文科/理科綜合水平最高的大學;而清華是工科綜合水平最高的大學
理科和工科不同,理科更偏向於基礎研究,工科強調應用成果。同時,因為清華變成的單一的工科院校,其綜合性大學的地位已經名不符實。而缺乏全面的學科建設和交流,對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是不利的....
當然,最近十幾年,我們又折騰著搞綜合性大學.... 北大除了合並了北醫外,貌似並沒有明顯增加工科力量。屬於一種缺乏工科的綜合性大學(對於北大這樣的學校,這方面的不利影響十分有限)。清華重新組建了物理系(原來清華根本沒有物理系,最接近的是「現代應用物理系」,注意,應用).... 而重新組建一個基礎學科院系,不管多麼努力,只要不是把北大物理系拆一半分給它,那總得十幾年,幾十年才能見成效....
所以,清華/北大物理哪個好,這個就根本不用說.... 當然是北大物理更好了....
另外,北大內部也是有差距的,最好的院系和最一般的院系,水平相差很大,這方面,不像清華那樣各院系比較平均。北大傳統上最好的幾個院系:中文/物理/生物, 數學/計算機可能都不能算最好,物理系在北大內部的地位,絕對比物理系在清華的地位高....
㈡ 北大物理學院研究生什麼時候分方向
復試的時候分方向,不同方向復試的要求都可能不同。其實在選擇導師的時候研究方向就定了。
㈢ 誰能比較一下北大物理系、北大工學院的理論力學、北大地空學院的地球物理。謝謝 (發展前景、專業課程方面
兄弟,這三個方向可是截然不一樣的啊。舉個例子吧。
1 北大物理系:純理科,很多研究方向,沒法說,比如量子理論,在北京的一個量子的扭曲態發生了變化,那麼在上海的與其成對的量子狀態是否同時發生變化?這個信息的傳輸速率是否超過了光速?
2 北大工學院的理論力學:工科偏理,偏工程計算,比如設計一個橋梁,你要計算一下承載夠不夠,用多大的鋼材,火車通過時允許橋梁可以向哪個自由度轉動。
3 北大地空學院的地球物理:偏理科,比如一張衛星地圖,如何分辨出是樓房的陰影還是偽裝物?
專業要看你的個性和個人愛好了,不過看以後的收入,1和3的錢主要來自國家撥款,2還可來自承攬社會工程。
㈣ 北大的物理系怎麼樣
OK北大物理系是目前國內相同領域里實力最雄厚的單位,這可以從一個很常見的例子里得到佐證:在全國所有高校的物理系中,幾乎所有課程都有北大物理教師的著作。從歷屆全國高校優秀教材獎及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可以清楚看出物理系的水平和實力。我系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現有本科生324名,碩士生110名,博士生40名。開設本科生課程30門,研究生課程20門。
物理系目前有三個研究方向,分別是: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各個方向對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考生必須結合自己將考的方向進行有目的的復習准備,才能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㈤ 北京大學物理系有哪些專業是理論物理,聲學,光學,原子分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等離子物理,凝聚態物理嗎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物理學專業設有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粒子物理與核物理、核技術及應用共五個二級學科,包括物理學的眾多研究方向。
㈥ 北師大物理考研方向
您好,物理的一個考驗方向的話,一般還是本專業的考研還是物理。當然,如果你要轉專業的話,其實還是有很多選擇的。理科生也是可以轉到文科去學習了。
㈦ 北大物理系考研科目
(070201)理論屋裡的考研科目為: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12)量子力學、 (803)經典物理。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注重於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
物理學是關於大自然規律的知識;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探索並分析大自然所發生的現象,以了解其規則。
物物理學(physics)的研究對象:物理現象、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物質運動規律。
物理學是人們對自然界中物質的運動和轉變的知識做出規律性的總結,這種運動和轉變應有兩種。一是早期人們通過感官視覺的延伸;二是近代人們通過發明創造供觀察測量用的科學儀器,實驗得出的結果,間接認識物質內部組成建立在的基礎上。
物理學從研究角度及觀點不同,可大致分為微觀與宏觀兩部分:宏觀物理學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單個作用效果而直接考慮整體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經出現。
微觀物理學的誕生,起源於宏觀物理學無法很好地解釋黑體輻射、光電效應、原子光譜等新的實驗現象。它是宏觀物理學的一個修正,並隨著實驗技術與理論物理的發展而逐漸完善。
㈧ 北大物理怎樣
在國內:
首屈1指~ 排名第2的是南大 第3是中科大~~
在我看來,北大物院的真正優勢是有更多會講課的教授,而且有些教授甚至主要以授課為主-----對於理論而言,甚至整個本科階段需要的都是扎實和廣博的數理基礎。
在國外:就物理系來說,應該在世界前50 具體排名我不知道~像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要建世界上最大的加速器,這需要全世界物理方面的有實力的科研機構聯合建設,其中就包括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負責的項目,北大也是國內高校唯一能參與到這一大科學合作的高校。
㈨ 北大物理系的幾個研究生專業方向排名如何
你講的我沒弄明白,談談別的吧,在我看來,北大物院的真正優勢是有更多會講課的教授,而且有些教授甚至主要以授課為主-----對於理論而言,甚至整個本科階段需要的都是扎實和廣博的數理基礎。 相比之下清華物理系教授少,科研普遍較重,所以就無法對教學做太高的要求,有教學天賦和沒有的,往往都有需要負責的課程。理論物理方向的清華物理學生有時會到北大去旁聽課程。
但是規模小同時意味著本科階段,你就有更多機會可以接觸資源,並和教授進行更多的一對一的交流,我覺得這是清華物理的優勢。教授人都很nice,對一個班授課可能會受交流能力的影響,但對一個人就不同了。每個學生只要願意,都可以獲得來自多方面的,針對個人的幫助和指導。
㈩ 北大物理系與清華物理系哪個好
我覺得這個會對你有幫助 :
「就理科而言眾所周知,由於歷史上的院系調整,北大強於清華,但清華近幾年也在發展,還成立了基科班。相對於數學和化學,在物理方面,清華的差距更小」
整個這一段客觀上都是很正確的。 但是個人發展是一個非常個體化的問題,雖然與環境有很大的關系,但這種關系是什麼類型的有時候沒法提前預料。
北大物院相對於清華物理,組織規模上要大的多; 2004年以前清華物理招生規模每屆60人,基礎科學班60人,當然基礎科學班的六十個人最終大約只有20-30人沉澱在物理方向上。2005年以及以後,招生方式變為基礎科學班統一招收數學系,物理系和一部分電子信息的生源,共計8個班250人左右,數學與物理不再單獨招生;從試行的情況來看,最終沉澱在物理方向上的不超過3個班約90人,所以相比之下北大物院學生規模龐大了很多。
教授的數量亦如此,關於全國性的學科評比和排名,很多時候規模會產生大的影響---所以即便處於高速上升期,清華物理系最好大概只排到過第三。
但是這些對於個人在本科階段所接受的教育和未來的發展究竟會有怎樣的實際意義-----實際意義是沒有意義。
在我看來,北大物院的真正優勢是有更多會講課的教授,而且有些教授甚至主要以授課為主-----對於理論而言,甚至整個本科階段需要的都是扎實和廣博的數理基礎。 相比之下清華物理系教授少,科研普遍較重,所以就無法對教學做太高的要求,有教學天賦和沒有的,往往都有需要負責的課程。理論物理方向的清華物理學生有時會到北大去旁聽課程。
但是規模小同時意味著本科階段,你就有更多機會可以接觸資源,並和教授進行更多的一對一的交流,我覺得這是清華物理的優勢。教授人都很nice,對一個班授課可能會受交流能力的影響,但對一個人就不同了。每個學生只要願意,都可以獲得來自多方面的,針對個人的幫助和指導。
這種小規模的優勢在基礎科學版擴大規模後稍有弱化,但大三定下方向後還是會凸顯出來。
基礎科學班開始與數學系合辦以後,由於兩系辦學理念需要融合的時間,導致清華物理近幾年的本科生具備了全國物理系最好的數學基礎水平-----因為每一個人在開始的時候也同時是數學系的潛在學生。
說完教學說科研,小規模的清華物理更多的採用集中方向進行突破的方式:表面物理,低溫強磁場凝聚態,量子計算在最近的幾年裡引進了國際一流的人才。 其他方向只要你用心調查應該也會發現有一些元老級和大師級的人物在。 北大物理相對而言方向更全,教授更多,也有其中的利弊。既然你想做理論物理,應該對理論物理有所了解,那麼想想那個方向是你希望從事的,再有針對性的看看在清華和北大是誰在主持這個方向的研究,我想是更現實的事情。
說完科研說出路。 不是每個想學理論物理的人都end up as a theoretical physician。 理想與現實總有距離。 基礎科學班的組織特色就是寬口徑,清華物理也有培養各方各面學生的傳統---電子,生物物理,材料,金融等等-----沒有一條路是封死的-------但你也會面臨更多的迷惘和選擇。
如果最終在理論物理的路上走下去,那麼多半本科畢業是要出國。在這方面上,統一招生以前,獨立存在的基礎科學班有很大的平台優勢,絲毫不遜於北大物理。而擴大招生以後的2005級目前還沒到接受考驗的時候。 但客觀上說,在基礎科學班獨立存在的時候,相對的,物理系兩個班在出國上則比北大物理的學生面對的困難大很多,這是個reputation的問題。
以上是我想到的一些,總的看清華物理系的內環境更寬松,人性;但對意志不堅定的人則更殘酷,更難以成功。 清華物理系除去是個物理系,還是清華的一部分,這點比很多其他的事情都更重要-----對一個本科生而言我想很多時候學校本身的性格和氛圍對個人的影響是僅次於專業內容的。
希望多少能提供一點幫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