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胸部手術後疼痛怎樣鎮痛
首先口服一些鎮痛葯片, 分級服用, 從一般到強效, 但有的鎮痛葯會加重糖尿病, 如嗎啡等, 應注意不要用. 如果效果仍不理想或疼痛難以忍受, 可以找麻醉科醫生給你作肋間神經封閉, 鎮痛效果是很好的, 缺點是維持時間只有6-8小時或更短, 可用鎮痛泵止痛, 時間較長但費用較高.
B. 心臟手術後如何恢復
心臟病手術後健康生活指導
飲食
冠心病術後患者的飲食,主要應降低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量,以及控制總熱量和增加體力活動來達到熱量平衡。控制體重,除應限制膳食中的高熱量飲食如脂肪、甜食等外,還應增加體育活動,如行走、慢跑、體操等。一般應每天堅持,以達到熱量收支平衡。超重肥胖,除按上述治療外,還應適當控制飲食,即吃八成飽。
運動
最初在室內和房子周圍走動,開始走動要在別人的陪同下扶著東西,感覺沒有困難時,可以開始散步,這個方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肌肉力量。開始行走時的速度和步伐以感覺舒適為限度。一定要循序逐漸,逐漸增加,以自己能耐受為准。一天散步1-2次,一般每次30-60分鍾。如出現胸痛、氣短、哮喘和疲勞應立即停止,如這些症狀消失,可以再慢慢地開始恢復活動。在完全恢復體力之前,會感覺有些疲勞,這是不可避免的,活動時感到自己心臟跳動非常明顯,但是只要心跳規律,不是特別快,這是正常的。如果一般活動仍感到心臟突然失控或跳動過快,或有輕度頭暈、乏力、脈搏不規律,應去醫院看醫生。以下是推薦的活動計劃
第一周:每天兩次,每次5分鍾。
第二周:每天兩次,每次10分鍾。
第三周:每天兩次,每次20分鍾。
第四周:應逐漸增加到每天散步30分鍾。
保健
心臟手術後,通常情況7-10天可以出院。體力恢復,大約4-6周;胸骨癒合大約3個月。在恢復期內,要避免胸骨受較大的牽張,例如:舉重物、抱小孩、拉重物、移動傢具。並注應注意:
1.保持正確的姿勢:當身體直立或坐位時,胸部應盡可能挺起,將兩肩稍微向後展,保持這種姿勢在術後早期感覺有點不適應。但在恢復階段,如不注意保持正確姿勢,以後挺胸站立時,胸部會有被勒緊的感覺。
2.兩上肢水平上抬:練習雙上肢水平上抬,既不影響骨的癒合,又使上肢肌肉保持一定的張力,避免肩部僵硬。在出院後的一個月內,每天兩次做兩上肢水平上抬是很重要的。
3.護襪:在恢復期間,穿彈力護襪,能改善下肢血液供應,並減少體液在下肢聚集。在手術後4-6周內,離開床時,應該穿上彈力護襪,回到床上休息時,再把彈力護襪脫去。
生活
出院回家的頭幾個星期,應該注意安靜,避免與傷風、感冒或患感染的人接觸,避免被動吸煙。在身體完全康復之前,感冒會加重傷口局部疼痛或不適,應該盡量避免過多或長時間接待來訪親友,也不宜參加其他各類型聚會。
大約在術後兩個月左右,如果自我感覺恢復良好,可以開始做家務勞動,如清理桌麵灰塵、管理花木、植物,幫助准備食物。
心臟搭橋後患者康復中應注意事項.
「心臟搭橋」是治療冠心病的理想治療方法,心臟搭橋後患者康復中應注意哪些事項呢?
1、傷口勤護理
出院時傷口處有輕微的發紅、疼痛、腫脹,有時甚至會持續幾個月,這是正常現象。回家後要經常檢查傷口,若發現有感染跡象,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傷口處每日要用清水或抗菌皂沖洗,傷口要用無菌敷料覆蓋。術後腳踝部可能會腫脹數星期,可以穿彈力襪或在休息時將患肢抬高,以減輕腫脹。
2、科學安排飲食
手術後每天應保證攝入適量的水果和蔬菜,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如魚類、蛋類等)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玉米油、橄欖油、葵花子油等),少吃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油、奶油等)。
3、少量飲酒和嚴禁吸煙
術後最好不飲酒,每天最多喝50毫升紅酒。吸煙是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故應嚴禁吸煙。
4、多多休息
在術後4-6星期的恢復期內,每天要保證8-10小時睡眠。所有活動應該安排在充足睡眠之後,活動量以不感覺勞累為宜。
5、適當參加活動
出院後先可早晚各散步10分鍾,數天後逐步提高速度,並延長距離。增加運動量過程中,若有輕微頭痛、疲勞、出汗、全身酸痛等症狀是正常現象。若在運動(如散步)時心絞痛發作,應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若仍不緩解,或伴有氣急、大汗、疼痛超過15分鍾,應盡快到醫院就診。夏天鍛煉時宜選擇在早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冬天可選擇在體育館內。
上樓是一種中、重度體力活動,家住樓上的患者,可以自行緩慢上樓。以後可改為做一些輕微的家務,如打掃衛生、做飯、洗菜等。要避免抬舉重物,如搬傢具、擦地板等。術後4-6星期內避免牽拉胸部的動作,包括抱小孩、推移重物、開車等。
6、注意記憶力和視力的改變
手術後可能出現記憶力暫時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但這種情況並不多見,通常在幾星期內可以恢復正常。術後一般都有輕微的視力改變,但6個月後都能恢復至術前視力。
7、注意心理的負面影響
手術不僅對身體創傷較大,而且對精神心理也有較大的負面影響,不少患者會出現情緒低落。如果出現睡眠障礙、乏力、嗜睡、冷漠等症狀及絕望和自殺傾向,這些都是抑鬱症的表現,應當及時到正規醫院心理咨詢科就診。
C. 心臟換瓣膜手術開胸一個多月 左胸還有所疼痛 是什麼原因
您好,心臟換瓣膜手術開胸一個多月
左胸還有所疼痛,術後早期,即在三個月內應限制活動量(當然不是一點不活動)。隨著機體的康復,經過復查,取得醫生同意後可逐漸增加活動量。而術後疼痛的發生必然與手術有關,疼痛包括多種病因,其中有切口本身引起的疼痛,又可有內臟牽拉和探查後病理生理改變所引起的疼痛。還有其他體位、環境人為因素等所引起的各種不適也可導致疼痛感覺的產生。現在建議就診醫院復查。了解治療的效果和恢復情況,必要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葯物治療,以便改善患者的不適症狀。加快恢復的速度。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快樂。
D. 胸痛並不是小事!如何科學有效的緩解胸痛
疼痛的部位性質和心絞痛相似,但程度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病人甚至輾轉反側,痛苦呻吟,嚴重者可以短期內死亡!胸壁的疼痛局限於損傷部位,一般不會擴大。氣胸,胸膜炎的疼痛多在側胸部,也就是腋窩的下方。心絞痛,心肌梗死的部位多在胸前正中稍偏左。肝臟,膽囊的疾病引起的胸痛多位於胸部右下方。盡管如此,我們依然要將其排除,心絞痛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冠脈狹窄,對於此類患者必須及時採取治療措施,也就是口服阿司匹林和他汀,減緩狹窄加劇的速度。
而且平時有心絞痛的症狀,那麼應該及時的撥打120去醫院診治千萬不要在家中挺著;另外一個120就是時間,在兩個小時之內,也就是120分鍾之內進行有效的救治,心肌會得到最好的保護。比如第一痛,心前區或胸骨後疼痛,尤其是那種向我們胸骨方向的壓榨性疼痛,確實有大概率是我們心梗犯了,不過這種症狀,隨著科普知識的普及,很多人都能在第一時間想到自己可能得了心梗。
E. 心臟換瓣手術後左胸疼痛
應該是開胸術過程中對胸骨肋骨及一些軟組織的損傷引起的不適,如沒有特別的不適不用過於擔心。做好後期恢復就可以了。
F. 胸部術後疼痛
你好,胸部術後疼痛是手術病人最常見的症狀之,針對不同原因引起的疼痛作相應的處理。
建議服用扶他林片,開胸順氣丸,建議中醫中葯治療。
G. 如何擺脫「開胸術後慢性疼痛」的困擾
相信許多胸部疾病的患者在經歷了開胸手術(也包括胸腔鏡手術)之後,多多少少要面臨一個後續問題的困擾——切口周圍慢性疼痛,令人煩不勝煩。它常常表現為沿傷口周圍持續存在的鈍痛或燒灼痛,在手術結束2個月後仍頑固地存在,或者雖有減輕但揮之不去;它在咳嗽、抬手(肩)、著床休息以及天氣變化時會誘發加重,一部分老年女性患者因為下垂乳房的牽拉而導致該症狀尤其明顯。這個討厭的傢伙在醫學中的術語叫做「開胸術後疼痛綜合征」。在這里,作為胸外科醫生,我將向大家剖析一下它發生的幾率、產生的原因以及怎樣預防和治療。
一、 它常見嗎?有什麼趨勢或影響?
非常遺憾地告訴您,開胸手術和截肢術一起,被認為是導致術後慢性疼痛最常見的手術。據文獻報道,開胸術後慢性疼痛的發生率高達52%(其中輕度32%,中度16%,重度4%)。通俗地講,如果有10個人開胸做手術,一半以上都會發生術後切口慢性疼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部分患者的症狀可以自行消失或減輕,多數是在手術半年到1年以後,而其中少數人可被疼痛糾纏長達4-5年。慢性疼痛可因情緒、天氣變化以及體位變動而誘發,嚴重時會影響患側上肢活動,而且也會導致焦慮、抑鬱等精神障礙,使患者的情緒和行為發生消極改變,顯著影響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因此,包括胸外科、麻醉科醫師、患者及其家屬,都非常有必要對開胸術後慢性疼痛加強關注,採取多種措施,包括葯物治療、積極預防,甚至是必要的人文關懷,以緩解它帶來的諸多困擾。
H. 心臟搭橋術後三個月感到胸部刺痛,應怎樣對待
問題分析:
你好,心臟搭橋是一種治療嚴重心臟血管狹窄或堵塞的方法,可以用好的血管代替閉塞的血管,有利於心臟的供血和心臟功能的恢復
意見建議:
至於搭橋後出現胸部的刺痛,可以做個心電圖,看一下心臟供血情況,如果沒有明顯的缺血,考慮是胸壁末梢神經的一種症狀,不需要處理,
I. 如何物理方法緩解胸部疼痛如胸部固
出現胸痛建議首先檢查是否是有肺部感染,胸膜炎,肺結核,氣胸都可能,另外還要考慮是否是有肋間神經炎,肋軟骨炎的可能. 有的時候還要注意消化道潰瘍和胰腺疾病也可能導致這個現象的. 還要注意檢查肝臟和膽囊b超和肝功是否是有問題.還要做心電圖檢查是否是有心肌缺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