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osi中物理層用什麼傳輸

osi中物理層用什麼傳輸

發布時間:2022-05-22 15:42:14

❶ osi參考模型分為哪幾層各層的功能是什麼

OSI參考模型包括7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各自的作用如下:

1、物理層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聯接,負責數據流的物理傳輸工作。物理層傳輸的基本單位是比特流,即0和1,也就是最基本的電信號或光信號,是最基本的物理傳輸特徵。

2、數據鏈路層是在通信實體間建立數據鏈路聯接,數據鏈路控制子層會接受網路協議數據、分組的數據報並且添加更多的控制信息,從而把這個分組傳送到它的目標設備。

3、網路層是以路由器為最高節點俯瞰網路的關鍵層,它負責把分組從源網路傳輸到目標網路的路由選擇工作。互聯網是由多個網路組成在一起的一個集合,正是藉助了網路層的路由路徑選擇功能,才能使得多個網路之間的聯接得以暢通,信息得以共享。

4、傳輸層使用網路層提供的網路聯接服務,依據系統需求可以選擇數據傳輸時使用面向聯接的服務或是面向無聯接的服務。

5、會話層的主要功能是負責維護兩個節點之間的傳輸聯接,確保點到點傳輸不中斷,以及管理數據交換等功能。會話層在應用進程中建立、管理和終止會話。會話層還可以通過對話控制來決定使用何種通信方式,全雙工通信或半雙工通信。會話層通過自身協議對請求與應答進行協調。

6、表示層的主要功能是處理在兩個通信系統中交換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數據格式變化、數據加密與解密、數據壓縮與解壓等。在網路帶寬一定的前提下數據壓縮的越小其傳輸速率就越快,所以表示層的數據壓縮與解壓被視為掌握網路傳輸速率的關鍵因素。

7、應用層採用不同的應用協議來解決不同類型的應用要求,並且保證這些不同類型的應用所採用的低層通信協議是一致的。應用層中包含了若干獨立的用戶通用服務協議模塊,為網路用戶之間的通信提供專用的程序服務。

OSI簡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開放式系統互連。 一般都叫OSI參考模型,是ISO組織在1985年研究的網路互連模型。該體系結構標準定義了網路互連的七層框架(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即OSI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❷ 簡述OSI參考模型的各層及各層的功能

ISO/OSI參考模型各層功能:

1、物理層功能:物理層是OSI參考模型的最低層,它利用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

2、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是為網路層提供服務的,解決兩個相鄰結點之間的通信問題。

3、網路層:網路層是為傳輸層提供服務的,傳送的協議數據單元稱為數據包或分組。

4、傳輸層:傳輸層的作用是為上層協議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數據傳輸服務,包括處理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問題。

5、會話層:會話層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協調不同主機上各種進程之間的通信(對話),即負責建立、管理和終止應用程序之間的會話。

6、表示層:表示層處理流經結點的數據編碼的表示方式問題,以保證一個系統應用層發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統的應用層讀出。。

7、應用層:應用層是OSI參考模型的最高層,是用戶與網路的介面。

服務與介面

在OSI分層結構模型中,每一層實體為相鄰的上一層實體提供的通信功能稱為服務。N層實體利用N-1層實體所提供的服務,向N+I層實體提供功能更強大的服務。這可以概括為「服務是垂直的」。例如,傳輸層實體利用網路層實體的服務,向應用層實體提供網頁傳輸服務。

在OSI模型中,各層之間的介面都有統一的規則。N層的服務訪問點SAP(Service Access Point)是N層實體提供服務給N+1層的地方,SAP可以理解為下層實體之間的邏輯傳輸通道。每一層的SAP都有一個唯一標明它的地址。一個N層可能存在多個SAP。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OSI參考模型

❸ OSI體系結構中數據是如何傳輸的

如果計算機 A 要將應用程序中的某數據發送至計算機 B 應用層。計算機 A 的應用層聯系任何計算機 B 的應用層所必需的控制信息,都是通過預先在數據上添加協議頭。結果信息單元,其包含協議頭、數據、可能包含協議尾,被發送至表示層,表示層再添加為計算機 B 的表示層所理解的控制信息的協議頭。信息單元的大小隨著每一層協議頭和協議尾的添加而增加,這些協議頭和協議尾包含了計算機 B 的對應層要使用的控制信息。在物理層,整個信息單元通過網路介質傳輸。

計算機 B 中的物理層接收信息單元並將其傳送至數據鏈路層;然後 B 中的數據鏈路層讀取包含在計算機 A 的數據鏈路層預先添加在協議頭中的控制信息;其次去除協議頭和協議尾,剩餘部分被傳送至網路層。每一層執行相同的動作:從對應層讀取協議頭和協議尾,並去除,再將剩餘信息發送至高一層。應用層執行完後,數據就被傳送至計算機 B 中的應用程序接收端,最後收到的正是從計算機 A 應用程所發送的數據。

❹ 在OSI/RM協議模型的物理層,數據傳輸的基本單位是什麼

在OSI/RM協議模型的物理層,數據傳輸的基本單位是位(比特流)
OSI模型的第一層是物理層(Physical
Layer),使用權數據路由經過大型網路
相當於郵局中的排序工人。
在局部區域網上傳送數據幀(data
frame),它負責管理計算機通信設備和網路媒體之間的互通。包括了針腳、電壓、線纜規范、集線器、中繼器、網卡、主機適配器等。

(4)osi中物理層用什麼傳輸擴展閱讀:
OSI參考模型各層主要功能、傳輸數據單位
1、物理層PhysicalLayer:原始比特流的傳輸,基本單位:(比特bit)
2、數據鏈路層DataLinkLayer:建立相鄰節點數據鏈路傳輸,基本單位:(幀frame)
3、網路層Network
layer :基於IP地址的路由選路傳輸數據,基本單位:
(數據包packet)
4、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常規數據傳遞,面向連接或者無連接,基本單位:(數據段segment)
5、會話層Session
layer: 建立會話關系
6、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統一數據傳輸格式
7、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為用戶應用程序提供服務介面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OSI模型

❺ 請問OSI七層模型的 物理層 是不是指所用物理介質

物理層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以便透明的傳送比特流。常用設備有(各種物理設備)集線器、中繼器、數據機、網線、雙絞線、同軸電纜。

(1)物理層(Physical Layer)
物理層是OSI參考模型的最低層,它利用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它主要關心的是通過物理鏈路從一個節點向另一個節點傳送比特流,物理鏈路可能是銅線、衛星、微波或其他的通訊媒介。它關心的問題有:多少伏電壓代表1?多少伏電壓代表0?時鍾速率是多少?採用全雙工還是半雙工傳輸?總的來說物理層關心的是鏈路的機械、電氣、功能和規程特性。
(2)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
數據鏈路層是為網路層提供服務的,解決兩個相鄰結點之間的通信問題,傳送的協議數據單元稱為數據幀。
數據幀中包含物理地址(又稱MAC地址)、控制碼、數據及校驗碼等信息。該層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校驗、確認和反饋重發等手段,將不可靠的物理鏈路轉換成對網路層來說無差錯的數據鏈路。
此外,數據鏈路層還要協調收發雙方的數據傳輸速率,即進行流量控制,以防止接收方因來不及處理發送方來的高速數據而導致緩沖器溢出及線路阻塞。
(3)網路層(Network Layer)
網路層是為傳輸層提供服務的,傳送的協議數據單元稱為數據包或分組。該層的主要作用是解決如何使數據包通過各結點傳送的問題,即通過路徑選擇演算法(路由)將數據包送到目的地。另外,為避免通信子網中出現過多的數據包而造成網路阻塞,需要對流入的數據包數量進行控制(擁塞控制)。當數據包要跨越多個通信子網才能到達目的地時,還要解決網際互連的問題。
(4)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傳輸層的作用是為上層協議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數據傳輸服務,包括處理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問題。該層向高層屏蔽了下層數據通信的細節,使高層用戶看到的只是在兩個傳輸實體間的一條主機到主機的、可由用戶控制和設定的、可靠的數據通路。
傳輸層傳送的協議數據單元稱為段或報文。
(5)會話層(Session Layer)
會話層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協調不同主機上各種進程之間的通信(對話),即負責建立、管理和終止應用程序之間的會話。會話層得名的原因是它很類似於兩個實體間的會話概念。例如,一個交互的用戶會話以登錄到計算機開始,以注銷結束。
(6)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層處理流經結點的數據編碼的表示方式問題,以保證一個系統應用層發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統的應用層讀出。如果必要,該層可提供一種標准表示形式,用於將計算機內部的多種數據表示格式轉換成網路通信中採用的標准表示形式。數據壓縮和加密也是表示層可提供的轉換功能之一。
(7)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是OSI參考模型的最高層,是用戶與網路的介面。該層通過應用程序來完成網路用戶的應用需求,如文件傳輸、收發電子郵件等。

❻ 管理網路節點間的連接是OSI模型中哪一層的功能

ISO/OSI參考模型各層功能:

1、物理層功能:物理層是OSI參考模型的最低層,它利用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

2、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是為網路層提供服務的,解決兩個相鄰結點之間的通信問題。

3、網路層:網路層是為傳輸層提供服務的,傳送的協議數據單元稱為數據包或分組。

4、傳輸層:傳輸層的作用是為上層協議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數據傳輸服務,包括處理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問題。

5、會話層:會話層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協調不同主機上各種進程之間的通信(對話),即負責建立、管理和終止應用程序之間的會話。

6、表示層:表示層處理流經結點的數據編碼的表示方式問題,以保證一個系統應用層發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統的應用層讀出。。

7、應用層:應用層是OSI參考模型的最高層,是用戶與網路的介面。

(6)osi中物理層用什麼傳輸擴展閱讀:

ISO/OSI參考模型各層的劃分原則:

ISO為了更好的使網路應用更為普及,就推出了OSI參考模型。其含義就是推薦所有公司使用這個規范來控制網路。根據分而治之的原則,ISO將整個通信功能劃分為七個層次,劃分原則是:

網路中各節點都有相同的層次;不同節點的同等層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節點內相鄰層之間通過介面通信;每一層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並向其上層提供服務;

不同節點的同等層按照協議實現對等層之間的通信;根據功能需要進行分層,每層應當實現定義明確的功能;向應用程序提供服務。

❼ OSI參考模型包括幾層各層的作用是什麼

OSI參考模型分為七層結構,從下到上順序依次為:

  1. 物理層

  2. 數據鏈路層

  3. 網路層

  4. 傳輸層

  5. 會話層

  6. 表示層

  7. 應用層

❽ 能夠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傳輸的是osi

設立傳輸層的目的是在使用通信子網提供服務的基礎上,使用傳輸層協議和增加的功能,使得通信子網對於端--端用戶是透明的。高層用戶不需要知道它們的物理層採用何種物理線路。對高層用戶來說,兩個傳輸層實體之間存在著一條端--端可靠的通信連接。這是整個OSI參考模型的最低層,其任務是提供網路的物理連接,利用物理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位流傳輸。該層的主要任務是在通信線路上傳輸數據比特的電信號。物理層協議主要規定了計算機或終端和通信設備之間的介面標准,包含介面的機械、電氣、功能和規程四個方面的特性。主要包括電纜、物理埠和附屬設備,如雙絞線、同軸電纜、接線設備(如網卡等)、串口和並口等在網路中都是工作在這個層次的。
物理層傳送的基本單位是比特。典型的物理層協議如RS-232系列等。數據鏈路層的功能是實現無差錯的傳輸服務。
物理層僅提供了傳輸能力,但信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畸變和受到干擾,造成傳輸錯誤。數據鏈路層的主要功能有建立和拆除數據鏈路;將信息按一定格式組裝成幀,以便無差錯地傳送。此外還具有處理應答、差錯控制、順序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數據鏈路層傳送的基本單位是幀。其常見的協議有兩類:一類是面向字元的傳輸控制協議,如BSC(二進制同步通信協議);另一類是面向比特的傳輸控制協議,如HDLC(高級數據鏈路控制協議)。

❾ 數據在OSI網路結構模型中是怎樣傳輸的

首先我們從計算機裡面的數據出發吧,比如QQ寫入的信息是最原始的,也就是應用層的工作,然後表示層,是傳輸的編碼,是用什麼編碼傳輸數據,有可能還包括加密的過程.而會話層主要進行端對端的連接的建立維持和斷開.這三部分是端對端的連接. 下一層是傳輸層,主要包括埠和進程,表示用什麼進程連接通信,比如說對方用QQ進行信息傳遞,這邊有QQ,msn,yahoo,那麼為什麼就只有QQ能夠接受到信息呢?這個功能識別就是靠傳輸層的作用了. 下面三層是點到點的連接. 網路層 寫上IP 指明數據傳輸的路, 是快速的定址,是能快速找到去往的路. 數據鏈路層是在網路層封裝的基礎上封裝MAC地址是精確的定址.當找到網關,在這個基礎上定位哪台主機.然後最後物理層是原始的比特流傳輸,傳輸二進制0和1. 呵呵 我還是比較籠統的 不過能系統地了解整個過程 具體過程在 OSI 參考模型中,把對等層之間交換的信息單元稱為協議數據單元( Protocol Data Unit,PDU )而每一層可為它的 PDU 再起一個特定的名稱。假設計算機 A 上的某個應用程序要發送數據給計算機 B ,則該應用程序把數據交給了應用層,應用層在數據前面加上應用層的報頭即 H7 ,從而得到一個應用層的數據包。報頭( header )及報尾 (tailer) 是指對等層之間相互通信所需的控制信息,增加報頭和報尾的過程稱為封裝。封裝後得到的應用層數據包被稱為應用層協議數據單元( APDU )。封裝完成後應用層將該 APDU 交給表示層。 表示層接收應用層傳下來的 APDU ,它並不關心 APDU 中哪一部分是用戶數據,哪一部分是報頭,它只在收到的 APDU 前面加上包含本層控制信息的報頭 H6 ,構成表示層的協議數據單元 PPDU ,再交給會話層。
這一過程重復進行直到數據抵達物理層。在源主機的發送程序從上到下逐層傳遞數據的過程中,每經過一層都要對上一層的數據附加一個特定的協議頭部( H7 、 H6 、…、 H2 ),即封裝;在物理層上轉換成能在物理介質上傳輸的由「 0 」和「 1 」組成的比特流。通過物理介質傳輸到目的主機時,再經過從下到上各層的傳遞,依次去掉發送方相應層上加上的頭部,即拆裝,最後到達接收進程。因此,發送方和接收方各層次的對等實體看到的信息是相同的,感覺上是直接通信(虛通信)。

❿ osi 哪一層負責網路通信的二進制傳輸,電纜規格和物理方面

OSI物理層負責網路通信的二進制傳輸,電纜規格和物理方面。

物理層是OSI的第一層,它雖然處於最底層,卻是整個開放系統的基礎。物理層為設備之間的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互連設備,為數據傳輸提供可靠的環境。

物理層的作用是實現相鄰計算機節點之間比特流的透明傳送,盡可能屏蔽掉具體傳輸介質和物理設備的差異,使其上面的數據鏈路層不必考慮網路的具體傳輸介質是什麼。



(10)osi中物理層用什麼傳輸擴展閱讀

物理層的媒體包括架空明線、平衡電纜、光纖、無線信道等。

通信用的互連設備指DTE和DCE間的互連設備。DTE即數據終端設備,又稱物理設備,如計算機、終端等都包括在內。而DCE則是數據通信設備或電路連接設備,如數據機等。數據傳輸通常是經過DTE──DCE,再經過DCE──DTE的徑。

互連設備指將DTE、DCE連接起來的裝置,如各種插頭、插座。LAN中的各種粗、細同軸電纜、T型接、插頭,接收器,發送器,中繼器等都屬物理層的媒體和連接器。

閱讀全文

與osi中物理層用什麼傳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