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是什麼
水的物理性質 純水是無色、無臭、無味、透明的液體。水的凝固點是0℃,沸點是100℃。水在4℃時密度最大,為1克/厘米3。水結冰時密度減小,體積膨脹。
1.穩定性:在2000℃以上才開始分解。
2.水的氧化性:水跟較活潑金屬或碳反應時,表現氧化性,氫被還原成氫氣2Na+2H2O=2NaOH+H2↑ Mg+2H2O=Mg(OH)2+H2↑
3Fe+4H2O(水蒸氣)=Fe3O4+4H2↑ C+H2O=CO↑+H2↑(高溫)
3.水的還原性:最活潑的非金屬氟可將水中負二價氧,氧化成氧氣,水表現還原性 2F2+2H2O=4HF+O2↑
4.水的電解:水在電流作用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工業上用此法制純氫和純氧 2H2O=2H2↑+O2↑
5.水化反應:水可跟活潑金屬的鹼性氧化物、大多數酸性氧化物以及某些不飽和烴發生水化反應。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SO3+H2O=H2SO4 P2O5+3H2O=2H3PO4 CH2=CH2+H2O←→C2H5OH
6.水解反應 鹽的水解 氮化物水解:Mg3N2+6H2O(加熱)=3Mg(OH)2↓+2NH3↑ NaAIO2+HCI+H2O=AI(OH)3↓+NaCI(NaCI少量)
碳化鈣水解: CaC2(電石)+2H2O(飽和氯化鈉)=Ca(OH)2+C2H2↑
鹵代烴水解: C2H5Br+H2O(加熱下的氫氧化鈉溶液)←→C2H5OH+HBr
醇鈉水解: C2H5ONa+H2O→C2H5OH+NaOH
酯類水解: CH3COOC2H5+H2O(銅或銀並且加熱)←→CH3COOH+C2H5OH
多糖水解:(C6H10O5)n+nH2O←→nC6H12O6
7.水分子的直徑數量級為10的負十次方,一般認為水的直徑為2~3個此單位.。
8.水的電離:在水中,幾乎沒有水分子電離生成離子。 H2O←→H+ +OH- 由於僅有一小部分的水分子發生上述反應,所以純水的Ph值十分接近7。
9.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在3.98℃時最大,為1×10m^3/kg,溫度高於3.98℃時(也可以忽略為4℃),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在0~3.98℃時,水熱縮冷漲,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 原因:主要由分子排列決定。也可以說由氫鍵導致。由於水分子有很強的極性,能通過氫鍵結合成締合分子。液態水,除含有簡單的水分子(H2O)外,同時還含有締合分子(H2O)2和(H2O)3等,當溫度在0℃水未結冰時,大多數水分子是以(H2O)3的締合分子存在,當溫度升高到3.98℃(101kPa)時水分子多以(H2O)2締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據空間相對減小,此時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溫度再繼續升高在3.98℃以上,一般物質熱脹冷縮的規律即佔主導地位了。水溫降到0℃時,水結成冰,水結冰時幾乎全部分子締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巨大的締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個氧原子有四個氫原子為近鄰兩個氫鍵這種排布導致成一種敞開結構,冰的結構中有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溫度的水小。
10.水在離子中是兩性物質,既有氫離子(H+),也有氫氧根離子(OH-)。但純凈蒸餾水是中性的。
⑵ 釣魚知識--為什麼要讓魚餌霧化
因為霧化後窩料的目標可以在水中擴大,然後就是能迅速的散發香味。它的最主要特點就是要達到誘魚聚窩而魚只能聞其味又吃不到東西的目的。這就是為什麼要將餌料霧化的原因,其中有化學特性也有物理特性!
⑶ 水的物理特性包括
水在常溫下為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水在3.98℃時密度最大(999.97kg/m³,近似計算中常取1000kg/m³)。固態水(冰)的密度(916.8kg/m³)比液態水的密度(999.84kg/m³)小,所以冰能漂浮在水面上。水結冰時,體積略有增加。
在標准大氣壓(101.325kPa)下,純水的沸點為100℃,凝固點為0℃。
純水的理論電導率為σ=0.055μS/cm。
水的比熱容大,c=75.3 J/(mol·℃),所以能很好地起到調節溫度的作用。 [2]
水的生成焓很高,ΔfHmθ=-285.8kJ/mol,所以熱穩定性好。在2000K的高溫下,其離解不足百分之一。
常溫下,水的離子積常數Kw=1.00×10-14。
水分子是極性的,即水分子的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見圖片),這使得水成為一種很好的溶劑。
很多常見氣體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氫氣、氧氣、氮氣、二氧化碳、惰性氣體等,這些氣體的溶解度與溫度、壓力、氣相分壓等因素有關。
⑷ 商品餌在水裡能附著在鉤上多少時間
從根本上講,不管什麼牌子的餌料,每一款餌料都可分為基礎餌和狀態餌。基礎餌主要靠味道誘魚,而狀態餌作為添加到基礎餌里的輔料,主要起著提高餌料手感,魚口,適口性等狀態的至關重要的作用,釣鯽魚尤其如此。 因此,要想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狀態,就必須先認識餌料的霧化,融散,持鉤,比重等特殊的物理性質。 所謂霧化就是指餌料入水後在運行的過程中,餌了中的細小顆粒脫離餌團主體,逐漸融散於水,並在魚鉤的運動軌跡中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霧狀帶的現象。 融散是指餌料到位後在水的作用下,餌料中的成分由外到內逐層脫落的現象。霧化和融散是相輔相成的,認識餌料霧化,了解餌料融散能力,從表面上看兩者都是餌料中的部分成分脫離餌團的現象兩者好象是一回事,其實是有區別的。(1)具有霧化能力的餌料多數是經過膨化處理或是添加了經過膨化處理的添加劑,而融散是任何麵食都具有的特性,只不過不同的餌料融散快慢不同罷了。(2)霧化主要表現在餌料由上而下的運動過程中,融散現象主要是在餌料到位靜止後出現。(3)一般具有霧化能力的餌料在霧化的同時,餌團體積會進一步膨脹增大。而這種膨脹會使餌團內外的細小顆粒同時脫落溶解於水。而融散使餌料中的顆粒等成分有外到內逐步脫離,這一過程會使餌團體積減小。 不同的魚情適用不同的霧化狀態,競技比賽釣手對霧化情有獨鍾,在賽場上主釣對象為鯽魚時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霧化狀態最佳的拉餌,並讓餌料在水的中上層霧化,這是由魚的密度所決定的。但在野釣與競技釣對霧化的要求截然不同,野釣魚稀,水面上的雜魚多,過度霧化有時會適得其反。拉餌雖然有優勢,但也有不足,不少人釣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太看重霧化。拉餌把魚的泳層攪亂了,假口自然就多,不中魚在情理之中,有搓餌,始終將魚控制在水的底層,魚聚多了吃口自然就多。霧化是需要的但不是萬能的,他的優點更多的體現在誘魚的層面。在懸墜釣鯽魚技術上,我們不能否認霧花的作用。能夠保持接連不斷的上魚,尤其當餌料從水體上層入水時。餌料中的細小顆粒能迅速從餌團上脫離,使釣餌的誘魚成分得到迅速傳播,擴大了釣點的作用,對誘魚產生了積極意義。但在霧化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認識魚餌霧化的利弊,正確把握尺度,切勿濫用,必須根據所釣水深,對象魚,釣法來合理選擇使用霧化,這樣才能釣有所獲,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持鉤性是指釣餌在魚鉤上的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餌料黏度大持鉤性就強,黏度小持鉤性就弱。不同狀態的餌料有著不同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從現象上看懸墜釣餌多數都是經過膨化處理的,都具有霧化和融散的特性。所不同的是餌中的成分不一致,這就產生了各種魚餌持鉤性的差別,而這種差別是微妙的。有的餌使用中不需要任何添加劑就能保持很強的持鉤性,而有的餌必須添加經過膨化處理的添加劑才可以,否則無法使用。餌料的霧化作用更多地體現在誘魚的層面上。而持鉤性則表現在釣魚的行為上。懸墜釣既是誘也是釣,誘釣合一,這就告訴我們不能否認霧化的作用,更不能否定餌料的持鉤性,因此,在掌握餌料霧化的基礎上,合理應用是基本要求,一味強調霧化而忽略餌料的持鉤性也是失誤。 比重是指餌料在入水下落過程中速度的快慢。下落速度快,餌料比重就大,所壓浮標的示目就多,反之則輕,所壓浮標目數就少。他是有魚餌所用的材料決定的,也與對水量的多少有關。釣手必須根據所釣魚種的大小,釣法,魚情水情將不同比重的餌料互相進行搭配來達到調整餌料比重的要求,這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了解了以上幾點餌了的物理特性,我相信大家在調配餌料狀態的時候就可以綜合考慮,行之有效,有針對性地對有著不同物理狀態的餌料互相進行合理搭配,從而達到餌料的最佳狀態和效果。
⑸ 野釣,餌料狀態,你知道幾種
從根本上講,不管什麼牌子的餌料,每一款餌料都可分為基礎餌和狀態餌。基礎餌比如:天元的紅魔,老鬼的918,冬鯽,腥鯽,龍王恨的藍鯽,黃鯽等。狀態餌主要有比如:各種雪花粉,拉絲粉,老鬼速攻,龍王恨的速勝者,天元的一木鯽等。基礎餌主要靠味道誘魚,而狀態餌作為添加到基礎餌里的輔料,主要起著提高餌料手感,魚口,適口性等狀態的至關重要的作用,釣鯽魚尤其如此。
因此,要想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狀態,就必須先認識餌料的霧化,融散,持鉤,比重等特殊的物理性質。
⑹ 釣魚餌料的狀態是怎麼回事
大家都知道釣魚魚餌是必備的,想要調配出一團理想的餌料必須對餌料的特性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小弟不才釣技上稀鬆平常,文采上才疏學淺。因此,就餌料方面本人談談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做一個膚淺的認識。眾釣友如有不同觀點和看法歡迎拍磚,並批評指正,本人虛心接受。
如今的釣魚活動商品餌大行其道,懸墜釣魚更是如此,說白了主要是區別於傳統餌誘釣分離而商品餌是把這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形成強強聯手之勢而被廣大釣友所接受。但是,大多數釣手都是有傳統轉型過來,因此有些釣手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懸墜釣技術,但是在使用餌料方面,理解認識還是不夠充分,從而造成走了不少彎路,但在這條路上有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只能靠釣手平時一點一點的經驗積累來完成。所以說作為釣手應該憑經驗從誘魚效果,手感,魚口和適口性來認識它。經驗,技術左右著釣手,魚餌要感動魚,先要感到釣手。要與釣手的經驗技術相一致。給魚兒做一份美餐,關鍵在於廚師。
那麼作為一名合格的廚師這樣才能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我認為要想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要先從餌料的狀態,味型入手,下面先講餌料的狀態(關於餌料的味型,以後再作講解)
從根本上講,不管什麼牌子的餌料,每一款餌料都可分為基礎餌和狀態餌。基礎餌比如:天元的紅魔,老鬼的918,冬鯽,腥鯽,龍王恨的藍鯽,黃鯽等。狀態餌主要有比如:各種雪花粉,拉絲粉,老鬼速攻,龍王恨的速勝者,天元的一木鯽等。基礎餌主要靠味道誘魚,而狀態餌作為添加到基礎餌里的輔料,主要起著提高餌料手感,魚口,適口性等狀態的至關重要的作用,釣鯽魚尤其如此。
因此,要想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狀態,就必須先認識餌料的霧化,融散,持鉤,比重等特殊的物理性質。
所謂霧化就是指餌料入水後在運行的過程中,餌了中的細小顆粒脫離餌團主體,逐漸融散於水,並在魚鉤的運動軌跡中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霧狀帶的現象。
融散是指餌料到位後在水的作用下,餌料中的成分由外到內逐層脫落的現象。霧化和融散是相輔相成的,認識餌料霧化,了解餌料融散能力,從表面上看兩者都是餌料中的部分成分脫離餌團的現象兩者好象是一回事,其實是有區別的。
(1)具有霧化能力的餌料多數是經過膨化處理或是添加了經過膨化處理的添加劑,而融散是任何麵食都具有的特性,只不過不同的餌料融散快慢不同罷了。
(2)霧化主要表現在餌料由上而下的運動過程中,融散現象主要是在餌料到位靜止後出現。
(3)一般具有霧化能力的餌料在霧化的同時,餌團體積會進一步膨脹增大。而這種膨脹會使餌團內外的細小顆粒同時脫落溶解於水。而融散使餌料中的顆粒等成分有外到內逐步脫離,這一過程會使餌團體積減小。
不同的魚情適用不同的霧化狀態,競技比賽釣手對霧化情有獨鍾,在賽場上主釣對象為鯽魚時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霧化狀態最佳的拉餌,並讓餌料在水的中上層霧化,這是由魚的密度所決定的。但在野釣與競技釣對霧化的要求截然不同,野釣魚稀,水面上的雜魚多,過度霧化有時會適得其反。拉餌雖然有優勢,但也有不足,不少人釣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太看重霧化。拉餌把魚的泳層攪亂了,假口自然就多,不中魚在情理之中,有搓餌,始終將魚控制在水的底層,魚聚多了吃口自然就多。霧化是需要的但不是萬能的,他的優點更多的體現在誘魚的層面。在懸墜釣鯽魚技術上,我們不能否認霧花的作用。能夠保持接連不斷的上魚,尤其當餌料從水體上層入水時。餌料中的細小顆粒能迅速從餌團上脫離,使釣餌的誘魚成分得到迅速傳播,擴大了釣點的作用,對誘魚產生了積極意義。但在霧化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認識魚餌霧化的利弊 ,正確把握尺度,切勿濫用,必須根據所釣水深,對象魚,釣法來合理選擇使用霧化,這樣才能釣有所獲,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持鉤性是指釣餌在魚鉤上的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餌料黏度大持鉤性就強,黏度小持鉤性就弱。不同狀態的餌料有著不同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從現象上看懸墜釣餌多數都是經過膨化處理的,都具有霧化和融散的特性。所不同的是餌中的成分不一致,這就產生了各種 魚餌持鉤性的差別,而這種差別是微妙的。有的餌使用中不需要任何添加劑就能保持很強的持鉤性,而有的餌必須添加經過膨化處理的添加劑才可以,否則無法使用。餌料的霧化作用更多地體現在誘魚的層面上。而持鉤性則表現在釣魚的行為上。懸墜釣既是誘也是釣,誘釣合一,這就告訴我們不能否認霧化的作用,更不能否定餌料的持鉤性,因此,在掌握餌料霧化的基礎上,合理應用是基本要求,一味強調霧化而忽略餌料的持鉤性也是失誤。
比重是指餌料在入水下落過程中速度的快慢。下落速度快,餌料比重就大,所壓浮標的示目就多,反之則輕,所壓浮標目數就少。他是有魚餌所用的材料決定的,也與對水量的多少有關。釣手必須根據所釣魚種的大小,釣法,魚情水情將不同比重的餌料互相進行搭配來達到調整餌料比重的要求,這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了解了以上幾點餌了的物理特性,我相信大家在調配餌料狀態的時候就可以綜合考慮,行之有效,有針對性地對有著不同物理狀態的餌料互相進行合理搭配,從而達到餌料的最佳狀態和效果
⑺ 水的物理特性
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沒有味道的液體,沸點100℃,凝固點是0℃,密度為1g/cm3,能溶解多種物質形成溶液。
相對原子質量:國際上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准,其他原子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某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原子的實際質量碳原子實際質量x1/12)
注意: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一個比,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
它的單位是1,省略不寫。在相對原子質量計算中,所選用的一種碳原子是碳12,是含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質量的1/12約等於1。66x10-27kg。
水的化學性質有穩定性、氧化性、還原性等。水,化學式為H₂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可飲用。
水的化學性質
(1)水具有穩定性
水在2000℃以上才開始分解。
(2)水具有氧化性:水跟較活潑金屬或碳反應時,表現氧化性,氫被還原成氫氣。
2Na+2H₂O=2NaOH+H₂↑
3Fe+4H₂O(水蒸氣)=Fe₃O₄+4H₂(加熱)
(3)水具有還原性:水跟氟單質反應時,表現還原性,氧被還原成氧氣
2F₂+2H₂O=4HF+O₂↑。
(4)水可以被電解
水在直流電作用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工業上用此法制純氫和純氧 2H₂O=2H₂↑+O₂↑。
(5)水解反應
碳化鈣水解: CaC₂(電石)+2H₂O(飽和氯化鈉)=Ca(OH)₂+C₂H₂↑
⑻ 釣魚的麵食怎麼調為什麼掛在勾上放進水裡一會就沒了
是用的商品餌嗎?商品餌的包裝袋上都有要求的比例,如1:0.8等。這是某種餌料的餌水比。使用方法為一份餌料兌0.8份水(體積),分別倒入和餌盆,右手五指微張在盆內快速攪拌,待攪拌均勻後放置五到十分鍾使餌料充分吸收水分後就可以掛鉤使用了。
商品餌入水後就開始融化,融化速度根據魚餌的不同速度也不同。一般來說鯽魚和鰱鱅和拉餌的融化速度快,大概兩到十分鍾全部融化。其他類魚餌融化稍慢,大概是五到二十分鍾。這種融化特性可以更好地吸引魚類進食。你可以在老鬼公司的網路視頻上觀看餌料入水後融化的過程,這時麵食區別於其他動物性魚食的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如果嫌融化速度過快,可以通過減少兌水和添加干餌來調整魚餌的融化速度。
⑼ 台釣狀態餌有哪些
一、釣餌主要由這四個部分組成
1、基礎餌料組成:喂養顆粒粉、麩香餌、代表性的餌料。(原塘顆粒、當地魚長期使用的農作物釣魚,飼養者長期喂養的飼料,還有廠家生產的各種餌料等都是基礎餌。)
2、主攻餌組成:廠家生產的專向(鯽魚、鯉魚、草魚等)魚餌,單品專攻餌,單品有特性的餌料。
3、狀態餌組成:餌料比列較輕,霧化好,穩定性較強的蛋白餌單品,如雪花粉、尺上、大白鯽、魚寶、東峻等單品特效餌。
4、添加劑組成:具有氣味、誘魚力強、有代表性的添加劑和小葯等餌料,添加劑要具有特性,能調整化解餌料中的異常味道,改變餌料對魚的適口性才可以作為添加
全部釣餌都是有這4大部分組成,我們知道這個公式,就可以根據當地的水域、天氣、魚情、季節來針對魚種隨心調制你所需要的魚餌。
二、釣餌分型公式
腥香型+香腥餌+香型+腥型+淡型
1、 腥香型:動物蛋白為主—植物蛋白為輔—調整狀態—找對象魚的適口性。(用於3月到4月、11月)
2、香腥型:植物蛋白為主—動物蛋白為輔—調整狀態—調整狀態—找對象魚的適口性。(用於5月10月)
3、香型:植物蛋白為主—純穀物為輔—調整狀態—找對象魚的適口性
4、腥型:動物蛋白為主—純穀物為輔—調整狀態—找對象魚的適口性
5、淡型:淡味顆粒粉、純穀物為主—麩類、薯類為輔—調整狀態—找對象魚的適口性
三、 季節用餌示意表
1春季(早春)3月:腥香型釣餌配製,用含量高動物蛋白物質加入餌料中為主。顆粒粉10—20、紅魔1號10—30、紅魔2號5—10
超誘8—10、天元鯽黃10、V8 5克 雪花粉20—50
2、春未夏初(5—6月初)香腥型釣餌配置。用含量高的植物蛋白加入餌料中為主,用單品的動物蛋白為輔的餌料來還原於香的單品餌料調整釣餌的氣味和味道。既要有魚的適口性還要有誘魚性。
顆粒粉(淡味)40、中華鯉40、天下鯉40、櫻花鯉40
3、夏季至盛夏(6—7月中旬)香腥型、香型、淡型這幾個月配製釣餌要以顆粒粉、純穀物、麩香類為主要原材料,蛋白含量,蛋白含量高於20以上,對水域的要求適量添加一些動物蛋白質,再用單品餌料調整釣餌的狀態,具有對象魚適口性,誘魚性。
顆粒粉40、瘋誘15、麩香鯽40、錦龍鯽5—10、酒米適量(糕點味)
4、夏未至秋初(7月中—9月中)香型、腥香型、香腥型,這兩個月配製釣餌要具有靈活性,植物蛋白動物蛋白合適度,糧食型和純穀物均可用,對不同水域和魚情,餌的要求要有更深層次的標准,也是在全年當中最難配製釣餌的階段,水肥、魚壯、氣壓低、濕度大也是魚獲不穩定的因素,所以我們要在配製餌料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水域配置釣餌,要有它的對應性、這樣才能培養我們對付餌料單品使用上知特性的作用,才能真正獲得經驗上滿足和豐富。
5、秋初至深秋(9月中—11中)香腥型、腥香腥、腥型三種配餌在這個階段可以說會起到一定性作用,也是釣魚高峰期,在用餌配置上,蛋白質含量高和氣味上調整不斷增長,自然性用餌和自然性規律性配餌,我們都要在這個階段上體現出來,所以配餌要講究一個原則(自然性配餌)主次分明,狀態要求高,比重要求輕,氣味和味道不可忽視。
所欲來配置魚的適口釣餌。但要注意掌握比例、狀態,霧化程度這就要需要自己的悟性了。
餌料狀態的調整技巧
漁事中,懸墜釣法其開餌的核心技術應該是調整餌料的狀態,人不在狀態是無法用心勞作的,餌料不在狀態魚是不會輕易就餌或者就餌率不高;目前商品餌的分類大多為四類: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添加劑,單一使用某類餌效果是不會盡如人意的;那麼,是不是使用了狀態餌就有了餌料的狀態呢,非也,餌料的狀態和狀態餌完全是兩碼事,餌料的狀態是指開餌後餌料的霧化、融散、附鉤、適口等綜合性指標,狀態餌是用於調整餌料狀態的原料,前一個是事後動態,後一個是事前靜態。
一,餌料狀態的把握標准
一款狀態好的餌料,應該同時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霧化性好;餌料入水後能從落點到到位後的釣點能均勻形成柱狀霧化區;
2,融散性要好;餌料到底後隨著入水時間能夠逐漸從外到里層層剝落;
3,附鉤性要好;餌料要有黏性,霧化和融散的作用在於誘魚,而附作在鉤上的餌料作用在於釣魚;
4,適口性要好;軟硬要適度,盡量做到餌料手感好,不反水、不黏手。
二,餌料狀態的調整技巧
要達到上述條件,從實踐中來看主要應掌握好以下開餌技巧:
1,開餌前要熟知預開餌料的特性,了解它的原料合成、味型、比重、形態、餌水比、主攻對象魚等等;
2,餌水比要嚴格按比例掌握,不宜憑感覺添加;
3,一次性開餌,切記幹了加水、稀了加餌;
4,一次性開餌不宜過多,時間長了其物理性會改變;
5,不能過分搓揉,適當拍打即可;
6,慎用狀態餌,特別是量的問題要掌握好,大多餌料作搓餌時是不需添加狀態餌的,需拉餌釣時添加狀態餌的時候較多;
7,注意餌料搭配之間的比重問題,比重輕的餌料往往顆粒成分少,融散狀態就不好,比重過大的餌料,如果不做好搭配調整,霧化性就差;
8,餌料狀態是個動態的變化過程,搓揉過余會成死餌,怕拍打和搓揉附鉤性又不強,釣手要臨場隨機應變;
9,注重餌料搭配的適配性,一般搭配公式是: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有的餌料可以單開,有的是需要根據魚情、水情進行配置的,相互配置的餌料在味型上盡量注重一致性,霧化狀態好的餌料就不要再添加增強霧化效果的狀態餌,黏性好的餌料同樣也不要再添加增強其黏性的狀態餌;
10,成型餌料的保存有講究,要放在餌料盆內,不宜暴曬,使用過程中注意保持其原有水分,可用干凈毛巾打濕拎干後遮蓋在餌料盆上。
有人說開餌的重頭戲不在狀態而在味型,不是說味型不重要,味型的確定本身就包含在開餌之中,味型只能滿足魚兒的單一食性,而狀態要解決的是誘、釣合一的系統問題;當然,「死餌」也能釣魚,猶如人類崇尚吃熟食,但有的人卻偏愛吃生食。
常言道:「三年練竿,五年練餌」,要開出一款自己滿意、魚兒喜歡的餌料,需要釣手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和總結。
個人體會,僅供參考。
(一)如何調整餌料的狀態
大家都知道釣魚魚餌是必備的,想要調配出一團理想的餌料必須對餌料的特性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小弟不才釣技上稀鬆平常,文采上才疏學淺。因此,就餌料方面本人談談自己的
看法和理解,做一個膚淺的認識。眾釣友如有不同觀點和看法歡迎拍磚,並批評指正,本人虛心接受。
如今的釣魚活動商品餌大行其道,懸墜釣魚更是如此,說白了主要是區別於傳統餌誘釣分離而商品餌是把這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形成強強聯手之勢而被廣大釣友所接受。但是,
大多數釣手都是有傳統轉型過來,因此有些釣手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懸墜釣技術,但是在使用餌料方面,理解認識還是不夠充分,從而造成走了不少彎路,但在這條路上有沒有什麼捷徑可
走,只能靠釣手平時一點一點的經驗積累來完成。所以說作為釣手應該憑經驗從誘魚效果,手感,魚口和適口性來認識它。經驗,技術左右著釣手,魚餌要感動魚,先要感到釣手。要與釣
手的經驗技術相一致。給魚兒做一份美餐,關鍵在於廚師。
那麼作為一名合格的廚師這樣才能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我認為要想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要先從餌料的狀態,味型入手,下面先講餌料的狀態(關於餌料的味型,以後再作講解)
從根本上講,不管什麼牌子的餌料,每一款餌料都可分為基礎餌和狀態餌。基礎餌比如:天元的紅魔,老鬼的918,冬鯽,腥鯽,龍王恨的藍鯽,黃鯽等。狀態餌主要有比如:各種雪
花粉,拉絲粉,老鬼速攻,龍王恨的速勝者,天元的一木鯽等。基礎餌主要靠味道誘魚,而狀態餌作為添加到基礎餌里的輔料,主要起著提高餌料手感,魚口,適口性等狀態的至關重要的
作用,釣鯽魚尤其如此。
因此,要想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狀態,就必須先認識餌料的霧化,融散,持鉤,比重等特殊的物理性質。
所謂霧化就是指餌料入水後在運行的過程中,餌了中的細小顆粒脫離餌團主體,逐漸融散於水,並在魚鉤的運動軌跡中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霧狀帶的現象。
融散是指餌料到位後在水的作用下,餌料中的成分由外到內逐層脫落的現象。霧化和融散是相輔相成的,認識餌料霧化,了解餌料融散能力,從表面上看兩者都是餌料中的部分成分脫
離餌團的現象兩者好象是一回事,其實是有區別的。(1)具有霧化能力的餌料多數是經過膨化處理或是添加了經過膨化處理的添加劑,而融散是任何麵食都具有的特性,只不過不同的餌
料融散快慢不同罷了。(2)霧化主要表現在餌料由上而下的運動過程中,融散現象主要是在餌料到位靜止後出現。(3)一般具有霧化能力的餌料在霧化的同時,餌團體積會進一步膨脹
增大。而這種膨脹會使餌團內外的細小顆粒同時脫落溶解於水。而融散使餌料中的顆粒等成分有外到內逐步脫離,這一過程會使餌團體積減小。
不同的魚情適用不同的霧化狀態,競技比賽釣手對霧化情有獨鍾,在賽場上主釣對象為鯽魚時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霧化狀態最佳的拉餌,並讓餌料在水的中上層霧化,這是由魚的
密度所決定的。但在野釣與競技釣對霧化的要求截然不同,野釣魚稀,水面上的雜魚多,過度霧化有時會適得其反。拉餌雖然有優勢,但也有不足,不少人釣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太看重霧
化。拉餌把魚的泳層攪亂了,假口自然就多,不中魚在情理之中,有搓餌,始終將魚控制在水的底層,魚聚多了吃口自然就多。霧化是需要的但不是萬能的,他的優點更多的體現在誘魚的
層面。在懸墜釣鯽魚技術上,我們不能否認霧花的作用。能夠保持接連不斷的上魚,尤其當餌料從水體上層入水時。餌料中的細小顆粒能迅速從餌團上脫離,使釣餌的誘魚成分得到迅速傳
播,擴大了釣點的作用,對誘魚產生了積極意義。但在霧化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認識魚餌霧化的利弊 ,正確把握尺度,切勿濫用,必須根據所釣水深,對象魚,釣法來合理選擇使用霧
化,這樣才能釣有所獲,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持鉤性是指釣餌在魚鉤上的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餌料黏度大持鉤性就強,黏度小持鉤性就弱。不同狀態的餌料有著不同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從現象上看懸墜釣餌多數都是經過膨
化處理的,都具有霧化和融散的特性。所不同的是餌中的成分不一致,這就產生了各種 魚餌持鉤性的差別,而這種差別是微妙的。有的餌使用中不需要任何添加劑就能保持很強的持鉤
性,而有的餌必須添加經過膨化處理的添加劑才可以,否則無法使用。餌料的霧化作用更多地體現在誘魚的層面上。而持鉤性則表現在釣魚的行為上。懸墜釣既是誘也是釣,誘釣合一,這
就告訴我們不能否認霧化的作用,更不能否定餌料的持鉤性,因此,在掌握餌料霧化的基礎上,合理應用是基本要求,一味強調霧化而忽略餌料的持鉤性也是失誤。
比重是指餌料在入水下落過程中速度的快慢。下落速度快,餌料比重就大,所壓浮標的示目就多,反之則輕,所壓浮標目數就少。他是有魚餌所用的材料決定的,也與對水量的多少有
關。釣手必須根據所釣魚種的大小,釣法,魚情水情將不同比重的餌料互相進行搭配來達到調整餌料比重的要求,這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了解了以上幾點餌了的物理特性,我相信大家在調配餌料狀態的時候就可以綜合考慮,行之有效,有針對性地對有著不同物理狀態的餌料互相進行合理搭配,從而達到餌料的最佳狀態
和效果。
大家都知道釣魚魚餌是必備的,想要調配出一團理想的餌料必須對餌料的特性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小弟不才釣技上稀鬆平常,文采上才疏學淺。因此,就餌料方面本人談談自己的
看法和理解,做一個膚淺的認識。眾釣友如有不同觀點和看法歡迎拍磚,並批評指正,本人虛心接受。
如今的釣魚活動商品餌大行其道,懸墜釣魚更是如此,說白了主要是區別於傳統餌誘釣分離而商品餌是把這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形成強強聯手之勢而被廣大釣友所接受。但是,
大多數釣手都是有傳統轉型過來,因此有些釣手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懸墜釣技術,但是在使用餌料方面,理解認識還是不夠充分,從而造成走了不少彎路,但在這條路上有沒有什麼捷徑可
走,只能靠釣手平時一點一點的經驗積累來完成。所以說作為釣手應該憑經驗從誘魚效果,手感,魚口和適口性來認識它。經驗,技術左右著釣手,魚餌要感動魚,先要感到釣手。要與釣
手的經驗技術相一致。給魚兒做一份美餐,關鍵在於廚師。
那麼作為一名合格的廚師這樣才能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我認為要想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要先從餌料的狀態,味型入手,下面先講餌料的狀態(關於餌料的味型,以後再作講解)
從根本上講,不管什麼牌子的餌料,每一款餌料都可分為基礎餌和狀態餌。基礎餌比如:天元的紅魔,老鬼的918,冬鯽,腥鯽,龍王恨的藍鯽,黃鯽等。狀態餌主要有比如:各種雪
花粉,拉絲粉,老鬼速攻,龍王恨的速勝者,天元的一木鯽等。基礎餌主要靠味道誘魚,而狀態餌作為添加到基礎餌里的輔料,主要起著提高餌料手感,魚口,適口性等狀態的至關重要的
作用,釣鯽魚尤其如此。
因此,要想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狀態,就必須先認識餌料的霧化,融散,持鉤,比重等特殊的物理性質。
所謂霧化就是指餌料入水後在運行的過程中,餌了中的細小顆粒脫離餌團主體,逐漸融散於水,並在魚鉤的運動軌跡中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霧狀帶的現象。
融散是指餌料到位後在水的作用下,餌料中的成分由外到內逐層脫落的現象。霧化和融散是相輔相成的,認識餌料霧化,了解餌料融散能力,從表面上看兩者都是餌料中的部分成分脫
離餌團的現象兩者好象是一回事,其實是有區別的。(1)具有霧化能力的餌料多數是經過膨化處理或是添加了經過膨化處理的添加劑,而融散是任何麵食都具有的特性,只不過不同的餌
料融散快慢不同罷了。(2)霧化主要表現在餌料由上而下的運動過程中,融散現象主要是在餌料到位靜止後出現。(3)一般具有霧化能力的餌料在霧化的同時,餌團體積會進一步膨脹
增大。而這種膨脹會使餌團內外的細小顆粒同時脫落溶解於水。而融散使餌料中的顆粒等成分有外到內逐步脫離,這一過程會使餌團體積減小。
不同的魚情適用不同的霧化狀態,競技比賽釣手對霧化情有獨鍾,在賽場上主釣對象為鯽魚時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霧化狀態最佳的拉餌,並讓餌料在水的中上層霧化,這是由魚的
密度所決定的。但在野釣與競技釣對霧化的要求截然不同,野釣魚稀,水面上的雜魚多,過度霧化有時會適得其反。拉餌雖然有優勢,但也有不足,不少人釣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太看重霧
化。拉餌把魚的泳層攪亂了,假口自然就多,不中魚在情理之中,有搓餌,始終將魚控制在水的底層,魚聚多了吃口自然就多。霧化是需要的但不是萬能的,他的優點更多的體現在誘魚的
層面。在懸墜釣鯽魚技術上,我們不能否認霧花的作用。能夠保持接連不斷的上魚,尤其當餌料從水體上層入水時。餌料中的細小顆粒能迅速從餌團上脫離,使釣餌的誘魚成分得到迅速傳
播,擴大了釣點的作用,對誘魚產生了積極意義。但在霧化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認識魚餌霧化的利弊 ,正確把握尺度,切勿濫用,必須根據所釣水深,對象魚,釣法來合理選擇使用霧
化,這樣才能釣有所獲,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持鉤性是指釣餌在魚鉤上的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餌料黏度大持鉤性就強,黏度小持鉤性就弱。不同狀態的餌料有著不同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從現象上看懸墜釣餌多數都是經過膨
化處理的,都具有霧化和融散的特性。所不同的是餌中的成分不一致,這就產生了各種 魚餌持鉤性的差別,而這種差別是微妙的。有的餌使用中不需要任何添加劑就能保持很強的持鉤
性,而有的餌必須添加經過膨化處理的添加劑才可以,否則無法使用。餌料的霧化作用更多地體現在誘魚的層面上。而持鉤性則表現在釣魚的行為上。懸墜釣既是誘也是釣,誘釣合一,這
就告訴我們不能否認霧化的作用,更不能否定餌料的持鉤性,因此,在掌握餌料霧化的基礎上,合理應用是基本要求,一味強調霧化而忽略餌料的持鉤性也是失誤。
比重是指餌料在入水下落過程中速度的快慢。下落速度快,餌料比重就大,所壓浮標的示目就多,反之則輕,所壓浮標目數就少。他是有魚餌所用的材料決定的,也與對水量的多少有
關。釣手必須根據所釣魚種的大小,釣法,魚情水情將不同比重的餌料互相進行搭配來達到調整餌料比重的要求,這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了解了以上幾點餌了的物理特性,我相信大家在調配餌料狀態的時候就可以綜合考慮,行之有效,有針對性地對有著不同物理狀態的餌料互相進行合理搭配,從而達到餌料的最佳狀態
和效果。
⑽ 游泳時要考慮水的物理特性講的是什麼
人在游泳時,水的物理特性對人體發生很大的影響。水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個是水的導熱性和熱容量比空氣大;另一個是水的浮力、壓力和阻力比空氣大。停留在水中能使溫度較高的機體散熱,水溫越低,機體散熱越多。身體沒於水中的部分越多,散熱越多,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人在12℃的水中停留4分鍾,要消耗100千卡(1千卡=4.18千焦)的熱,相當於在同溫的空氣中1小時內所散的熱量。因此在水中不宜停留過長時間,否則會出現皮膚發紫或發生寒顫等反應。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