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理中的位移公式s=Vo+1/2at^2是怎麼推出來的
在一段位移S中
初速度為v。
由於加速度恆為a
則末速度為v。+at
所以平均速度為v'=
[(at
+2
Vo)/2]
所以位移s=v't=Vo+1/2at^2
⑵ 物理中加速度的公式和位移的公式.
公式:s=v0t+a(t^2)/2,v^2-v0^2=2as。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
以下的v均代表末速度,v0代表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位移。
(1)速度公式:vt=v0+at
(2)平均速度公式:V=(v0+vt)/2
(3)位移公式:s=v0t + 1/2at^2
(4)速度-位移公式:vt^2 - v0^2=2as
(2)物理平均位移公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由+、-號代表)。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ΔV方向始終相同。特別,在直線運動中,如果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相同,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相反,速度減小。
1、當運動物體的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或合外力)方向之間的夾角小於90°時,速率將增大,速度的方向將改變。
2、當運動物體的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或合外力)方向之間的夾角大於90°而小於或等於180°時,速率將減小,方向將改變。
3、當運動物體的速度和方向與加速度(或合外力)方向之間的夾角等於90°時,速率將不變,方向改變。
⑶ 速度位移公式是什麼
速度位移公式 vt^2=v0^2+2ax
推導過程:根據速度公式:vt=v0+at t=(vt-v0)/a
代入位移公式
x=v0t+1/2at^2
=v0(vt-v0)/a+1/2a[(vt-v0)/a]^2
=(vt^2-v0^2)/2avt^2
=v0^2+2ax
補充說明
1、物理上的速度是一個相對量,即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參照物)位移在單位時間內變化的的大小。
2、物理上還有平均速度:物體通過一段位移和所用時間的比值為物體在該位移的平均速度,平時我們說的多是瞬時速度。
3、平時我們形容單位時間做的某種動作的快慢或多少時也會用到速度。比如:打字速度、翻譯速度。
4、速度只能用大小來描述,用快慢描述是不準確的。比如:速度大、速度小。
5、速度是矢量,無論平均速度還是瞬時速度都是矢量。區分速度與速率的唯一標准就是速度有大小也有方向,速率則有大小沒方向。
⑷ 高中物理中間位移推導公式
位移公式推導:
設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a,經時間t速度由vo(初速度)增加到vt(末速度),
勻加加速平均速度:v平均=(vt+vo)/2 (1)
位移:s=v平均*t=(vt+vo)t/2 (2)
加速度公式:a=(vt-v0)/t 得:vt=vo+at (3)
(3)代入(2)得位移公式:
s=(vt+vo)t/2
=(vo+at+vo)t/2
=vot+1/2at²
推論公式的推導:
由加速度公式:a=(vt-v0)/t 得: t=(vt-vo)/a (4)
(4)式 代入(2)式可得推論(速度和位移的關系):
s=(vt+vo)t/2=(vt+vo)(vt-vo)/2a
整理得:vt²-vo²=2as
⑸ 物理中的位移公式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
(1)速度公式:vt=v0+at
(2)平均速度公式:V=(v0+vt)/2
(3)位移公式:s=v0t + 1/2at^2
(4)速度-位移公式:vt^2 - v0^2=2as
(5)公式的特點及應用注意事項:
公式中涉及vt,v0,a,s,t五個物理量,其中:
不含v0:s=Vt*t - 1/2at^2(相當於出速度為vt,加速度為a的勻減速運動)
不含vt:s=v0t + 1/2at^2
不含a: s=(v0+vt)*t/2
不含s: vt=v0 + at
不含t: vt^2-v0^2=2as
希望你滿意~
⑹ 物理必修一中的位移公式的推導
推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
由於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率v(平均)=(v0+vt)/2
v0=0,所以v(平均)=vt/2代入s=v(平均)t即得
s=(vt)t/2
而vt=at
所以s=att/2=at^2/2
x
=
v0
t
+
(1/2)
a
t^2
這個公式的推導需要用到微積分。對於學過微積分的人而言,推導過程
就如同
1+2=3
一般容易。既然樓主提出了這個問題,所以
樓主應該還沒有學過微積分,對吧。
在高中物理階段,應該學過這樣一個基礎知識:
做
v
-
t
的函數圖象。則
x=t0,
x
=t,
x軸,以及v-t曲線
四者所圍成的圖形的面積
就是位移
從
t0
到t
時間內的位移。若所圍成的圖形有一部分在x軸下方,則該部分面積取負值,而對於x軸以上部分,其面積取做正值。
對於勻變速直線運動,
v
=
v0
+
at
做
v
--
t
函數圖象,
v
是y軸,t是x軸。
v
--t
圖象是一條直線。
v0
是y軸上的截距,且不妨設
v0
>
0。
a
是直線的斜率。不妨假設
a
>
0。
x=0,
x=t,
x軸,以及直線
v=v0+at
所圍成的圖形是一個
直角梯形。
梯形的高為
t
梯形的上底為
v0
梯形的下底為
v0+at
梯形的面積為
(v0
+
v0
+
at)*t/2
=
v0t
+
(1/2)at^2
因此
位移
S
=
v0t
+
(1/2)at^2
⑺ 物理中的位移公式 如題,我半小時內採納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
(1)速度公式:vt=v0+at
(2)平均速度公式:V=(v0+vt)/2
(3)位移公式:s=v0t + 1/2at^2
(4)速度-位移公式:vt^2 - v0^2=2as
(5)公式的特點及應用注意事項:
公式中涉及vt,v0,a,s,t五個物理量,其中:
不含v0:s=Vt*t - 1/2at^2(相當於出速度為vt,加速度為a的勻減速運動)
不含vt:s=v0t + 1/2at^2
不含a:s=(v0+vt)*t/2
不含s:vt=v0 + at
不含t:vt^2-v0^2=2as
⑻ 高中物理所有位移公式
位移公式:s=v0t+½at²
速度-位移公式:vt²-v0²=2as
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則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叫做位移。它的大小是運動物體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線距離;方向是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與物體運動的始末位置有關,而與運動的軌跡無關。如果質點在運動過程中經過一段時間後回到原處,那麼,路程不為零而位移則為零。
ΔX=X2-X1(末位置減初位置)要注意的是,位移是直線距離,不是路程。
在國際單位制中,位移的主單位為:米。此外還有:厘米、千米等。
(8)物理平均位移公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
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關系的公式:V=V0+at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關系的公式:x=v0t+½at²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速度關系的公式:2ax=vt²-v0²
4、平均速度等於½(v+v0)
5、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於½(v+v0)
6、某段位移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等於 根號下½(v²+v0²)
⑼ 物理公式:平均速度求位移X=1/2(v0+v) t的推導
要看你怎麼理解 畫個坐標軸 橫軸是時間 縱軸是速度 如果是勻速直線運動 在坐標軸上就是一條線段 那麼位移就是時間*速度 你會發現位移就是這個線段為邊長 速度為另一邊長構成的一個長方形(也有可能是正方形)的面積 同理 勻加速直線運動 就是斜線 所斷點映射在X軸上的點所構成的梯形 那麼他們的面積就是位移 梯形的面積是(上底+下底)*高*1/2 上底是V0 下底是V 高就是T 畫個圖就明白了
⑽ 為什麼物理上的位移有那麼多公式 我每次套公式都不對 我經常用這個公式
物理上的關於位移的公式是很多:
其實就兩種:加速度的,平均速度
當加速度等於負數的時候就是減速;平均速度等於負數的時候就是反方向的勻速移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公式:vt=v0+at
(2)平均速度公式:V=(v0+vt)/2
(3)位移公式:s=v0t + 1/2at^2
(4)速度-位移公式:vt^2 - v0^2=2as
然後就是各種轉換:
公式中涉及vt,v0,a,s,t五個物理量,其中:
不含v0:s=Vt*t - 1/2at^2(相當於初速度為vt,加速度為a的勻減速運動)
不含vt:s=v0t + 1/2at^2
不含a:s=(v0+vt)*t/2
不含s:vt=v0 + at
不含t:vt^2-v0^2=2as
我想你平常就是背吧?
其實這些公式不是用來背的:他們是在你做題的時候不斷的使用,不斷地貫穿,然後就熟悉了;刷題的時候你可以先將公式寫下來,做題的時候就看,就套進去,做多了就懂了,就理解了!
希望能夠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