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物理萬有引力公式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是什麼
行星的質量是m,行星離太陽的距離是r,行星周期是T,公轉
『貳』 萬有引力公式及其相關物理量
萬有引力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於中心天體的質量)}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量(kg)}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
注:
(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於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一同三反);
(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叄』 萬有引力定律的公式具體說明一下其中的物理量。謝謝
F= 定律內容: 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與兩物體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兩物體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表示: F=G*M1M2/(R*R) (G=6.67×10^-11N•m^2/kg^2) F: 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 G: 萬有引力常數 m1: 物體1的質量 m2: 物體2的質量 r: 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 依照國際單位制,F的單位為牛頓(N),m1和m2的單位為千克(kg),r 的單位為米(m),常數G近似地等於 6.67×10-11次方N·m2㎏-2次方
『肆』 萬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單位都分別是什麼
1、萬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2、依照國際單位制,F的單位為牛頓(N),m1和m2的單位為千克(Kg),r 的單位為米(m),常數 G 近似地等於G=6.67×10⁻¹¹ N·m²/kg²(牛頓平方米每二次方千克)。
(4)引力公式中各物理量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經典萬有引力定律反映了一定歷史階段人類對引力的認識,在十九世紀末發現,水星在近日點的移動速度比理論值大,即發現水星軌道有旋緊,軌道旋緊的快慢的實際值為每世紀42.9″。
這種現象用萬有引力定律無法解釋,而根據廣義相對論計算的結果旋緊是每世紀43.0″,在觀測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此外,廣義相對論還能較好地解釋譜線的紅移和光線在太陽引力作用下的偏轉等現象。這表明廣義相對論的引力理論比經典的引力理論進了一步。
在法拉第和麥克斯韋之後,人們看到物理的實在除了粒子還有電磁場。電磁場具有動量和能量且能傳播電磁波。這使人們聯想萬有引力定律也是物理的實在,能傳播引力波,也有許多人努力探測它,但尚無很好的結果。電磁波的傳播可用光子解釋,類似地,光子也導致引力子概念的引出。萬有引力也不再是超距作用,而以引力子為媒介。但這些都是物理學家正在探索的領域。
『伍』 微積分,大學物理,求解,這里引力公式,是什麼各個式子中量都對應什麼
牛頓萬有引力公式:
F=GMm/r²
dF=GM(ρdV)/r²
這只是絕對值公式,理論上還有一個力的方向問題,如果要分解到某個方向上,則需要乘一個cosθ,比如分解到x方向上,cosθ=(x-ξ)/r,相乘就得到了dFx的公式。
量的對應:r=√[ (x-ξ)²+(y-η)²+(z-ζ)²]
(5)引力公式中各物理量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萬有引力的推理依據
伽利略在1632年實際上已經提出離心力和向心力的初步想法。布里阿德在1645年提出了引力平方比關系的思想.牛頓在1665~1666年的手稿中,用自己的方式證明了離心力定律,但向心力這個詞可能首先出現在《論運動》的第一個手稿中。
一般人認為離心力定律是惠更斯在1673年發表的《擺鍾》一書中提出來的。根據1684年8月~10月的《論回轉物體的運動》一文手稿中,牛頓很可能在這個手稿中第一次提出向心力及其定義。
萬有引力與相作用的物體的質量乘積成正比,是發現引力平方反比定律過渡到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必要階段.·牛頓從1665年至1685年,花了整整20年的時間,才沿著離心力—向心力—重力—萬有引力概念的演化順序,終於提出「萬有引力」這個概念和詞彙。
·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第三卷中寫道:「最後,如果由實驗和天文學觀測,普遍顯示出地球周圍的一切天體被地球重力所吸引,並且其重力與它們各自含有的物質之量成比例,則月球同樣按照物質之量被地球重力所吸引。
另一方面,它顯示出,我們的海洋被月球重力所吸引;並且一切行星相互被重力所吸引,彗星同樣被太陽的重力所吸引。
牛頓在1665~1666年間只用離心力定律和開普勒第三定律,因而只能證明圓軌道上的而不是橢圓軌道上的引力平方反比關系。在1679年,他知道運用開普勒第二定律,但是在證明方法上沒有突破,仍停留在1665~1666年的水平。
只是到了1684年1月,哈雷、雷恩、胡克和牛頓都能夠證明圓軌道上的引力平方反比關系,都已經知道橢圓軌道上遵守引力平方反比關系,但是最後可能只有牛頓才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從離心力定律演化出的向心力定律和數學上的極限概念或微積分概念,才用幾何法證明了這個難題。
『陸』 萬有引力公式各個物理量的解釋。~
在天體運動時:GMm/RR=mv*v/R=mw*wR=4兀*兀mR/T*T
v*v是v的平方。其它同理。
G為萬有引力常量。M為星球質量。m為繞星球飛的東西質量。R為東西到星球球心距離。w為角速速。兀=3.14。T為周期。其實2乘兀除以T等於w。
當向心力等於它拉繩的拉力時拉直。當它受到它拉繩的力的反向的力大於拉繩的力時不拉直。
當衛星或飛船或一星球等繞一星球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萬有引力等於向心力。
『柒』 請大家幫忙寫出所有的萬有引力公式並且註明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謝謝!
萬有引力勢能公式-GMm/r G為萬有引力常數,M、m為互相吸引的兩物體的質量,r為兩物體的距離
-GMm/r=-GMm/r2-(-GMm/r1)
『捌』 對於萬有引力公式中的各個物理量表示什麼含義
萬有引力公式f=gm1m2/r^2
其中
m1
m2物體的質量
單位kg、r兩物體間的距離
單位m,g萬有引力常量
g=6.67x10^-11n。m^2/kg^2
f萬有引力
單位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