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物理中 求時間 速度 距離的公式用字母怎麼表示
在物理中 求時間、速度、距離的公式用字母表示為:
1、已知時間(t)、速度(v),求距離(s):s=vt;
2、已知時間(t)、距離(s),求速度(v):v=s/t;
3、已知距離(s)、速度(v),求時間(t):t=s/v。
(1)在物理中v怎麼求擴展閱讀:
1、物理上的速度是一個相對量,即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參照物)位移在單位時間內變化的的大小。
2、物理上還有平均速度:物體通過一段位移和所用時間的比值為物體在該位移的平均速度,平時我們說的多是瞬時速度。
3、平時我們形容單位時間做的某種動作的快慢或多少時也會用到速度。比如:打字速度、翻譯速度。
4、速度是矢量,無論平均速度還是瞬時速度都是矢量。區分速度與速率的唯一標准就是速度有大小也有方向,速率則有大小沒方向。
B. 高中物理動量守恆得塔V怎麼計算的
動量守恆定律的公式是m1v1+m2v2=m1v3+m2v41。
1.動量:p=mv{p:動量(kg/s),m:質量(kg),v:速度(m/s),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2.沖量:I=Ft,動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恆定律之一,是一個實驗規律也,可用牛頓第三定律結合動量定理推導出來。
C. 物理題:物理學中,求體積V的公式有哪些
10的負9次方
用油膜法油膜法1.理解障礙
(1)借比法理解"油膜法"的原理.
油膜法是用來估測分子直徑的一種方法.類似於取一定量的小米,測出它的體積V,然後把它平攤在桌面上,上下不重疊,一粒緊挨一粒,量出這些米粒占據桌面的面積S,從而計算出來米粒的直徑d=V/S.這只是一個物理模型,事實上,分子的形狀非常復雜,並不真是個小球,而且分子間存在空隙.
(2)模型法理解物質的微觀結構.
物理上有許多模型,它可分為:①物體模型,如質點,恆壓電源等;②狀態模型,如靜止,勻速運動等;③過程模型,如氣體的等溫過程等.物理上的"理想模型",就是為了便於研究問題而建立的一種高度抽象的理想客體或理想過程."理想模型"是現實世界中找不到的東西,但是,"理想模型"是以客觀實在為原型的,是對客觀事物或過程的一種近似反映,它突出反映了客觀事物或過程的某一主要矛盾或主要特性,完全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矛盾或特性.物理學中創建的"理想模型",叫做"物理模型",也簡稱模型.運用"理想模型"及其理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模型法.
物質微觀結構的三種理想模型分別是:①把分子視為球形模型[V分=4π(d/2)
3/3=πd3/6];②把分子視為立方體模型(V分=d3);③每個氣體分子位於相同一個立方體的中心模型(圖11—1—1,把氣體分子理想地假設為:分子均勻分布,並且每個分子所佔有的空間為相同的正立方體,氣體分子在立方體的中心.分子的平均間距等於正立方體的邊長L,即d=L).
圖11—1—1
2.解題障礙
微觀量的計算,一般要用油膜法和估演算法.計算微觀量,一般要涉及宏觀量和阿伏加德羅常數.
(1)油膜法求分子的直徑.
將油膜視為單分子油膜,不考慮各油分子間的間隙,油膜分子視為球形,油分子的直徑等於油膜厚度.油分子的直徑
d=
[例1]將1
cm3的油酸溶於酒精,製成2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1
cm3的溶液有50滴,現取1滴油酸酒精溶於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單分子薄層,已測出這一薄層的面積為0.2
m2,由此可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徑為_______m.
解析:1
cm3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體積V=×10-6
m3,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體積V油酸=V/50=m3,則油酸分子的直徑d=m=5×10-10
m.
點評:除油膜法計算分子大小外,如果在已知分子的體積V的情況下,對固體,液體還有方法:①當分子視為球體時,有V=4π(d/2)3/3=πd3/6,d=;②當分子視為立方體時,d=.對氣體,因分子的間距很大,不考慮氣體分子的大小.
(2)估演算法求微觀量.
估算是從已知條件出發,運用與題設條件密切相關的物理概念,規律和常數,對要求的問題作出合理的科學的估算的思維方法.
[例2]一熱水瓶中水的質量約為2.2
kg,它所包含的水分子數目約為______(取二位有效數字,阿伏加德羅常數取6.02×1023
mol-1).
解析:水的摩爾質量M=18×10-3
kg/mol,則2.2
kg水所含水分子數N=(m/M)NA=7.3×1025.
點評:解估算題的依據,就是一些物理理論,公式和一些常數,常識等.本節估算題常用的理論依據:對固體,液體而言,分子體積V分=V(物質體積)/N(分子總數),其中V=m(物質質量)/ρ(密度);VA(摩爾體積)=M(摩爾質量)/ρ;某物質的分子數N=nNA=(m/M)NA=(V/VA)NA.若物質是氣體,則VA=22.4
L,當未給V的壓強和溫度時,則把V就近似認為是標准狀況下的體積.d(分子直徑)=V(油滴體積)/S(單分子油膜面積).常數或常識有阿伏加德羅常數,摩爾質量等.
學後一憶
本節的重點是掌握油膜法粗測分子的大小,記住一般分子直徑的數量級,能根據宏觀量和阿伏加德羅常數計算微觀量.本節常見的題型為選擇題,定性分析較多,定量計算較少.
命題熱點是粗測分子大小的油膜法.
D. 重力的瞬時功率公式中的v怎麼求
功率就是表示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做功就是要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位移。即物體的運動方向要與物體受到的重力方向一樣豎直向下。
P=F*V*兩者夾角的餘弦值。F是力的大小,V是瞬時速度大小。如某時刻一小車在水平面上向動行駛,速度大小為6米每秒,牽引力為1500牛,重力為10000牛。則牽引力瞬時功率為1500*6*1=9000瓦,重力瞬時功率為10000*6*0=0。
瞬時功率的引出
是由於電力系統中非線性負荷造成了電壓、電流的波形相對於標准正弦波發生了畸變。傳統的諧波理論將電壓、電流分別獨立進行傅立葉正交分解,這不僅很難看出電壓與電流間線性關系的好壞,而且由於對應於各次諧波電壓、電流都存在有功、無功分量,而這些分量又不能簡單疊加成總的有功、無功,從而造成了功率分析的復雜性。
E. 在物理中,V怎麼求
V(體積)=p/m;V(電壓)=IR。
F. 物理浮力的V排怎麼求
物體浸在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重力等於物體浸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即F浮=G液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浸沒在海水中的時候,潛艇的排水體積不發生改變。當6×10^4kg的水被排出潛艇後,潛艇就可以浮出水面,說明潛艇受到的浮力就是問題二求出的F浮=m液g)
推算
假設有一正方體沉於水中,F浮=F下表面-F上表面
=ρ液體gh下*S-ρ液體gh上*S
=ρ液體gSΔh
=ρ液體gV
=m排液g
=G排液
當物體懸浮在液體上時(當未受外力時)F 浮=G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漂浮
G. 大學物理△r和v怎麼求
△s,△v,△r 是與一段時間 Δt 相對應的。
ds,dr,dv 是與 Δt →0,即 dt 這段時間相對應的。
附註:我的回答常常被「網路知道」判定為違反「回答規范」,但是我一直不知道哪裡違規,也不知道對此問題的回答是否違規。
H. 物理體積v怎麼求
求浮力的四種方法:
①稱重法:F浮=G物-F拉
②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
期中V代表被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如果物體浸沒的話,V排=V物(物體本身的體積)
③浮沉條件:在物體懸浮或漂浮時,F浮=G物
④浮力產生原因:F浮=P底S底-P上S上
漂浮或懸浮時,浮力都等於物體自己的重力
I. 請問學霸在物理中:s,t,v分別表示什麼
物理學中:s=vt——是用勻速運動的物體在某段時間內運動的路程計算公式。
其中:
s——物體運動的路程。
v——物體運動的速度(勻速度值或平均速度值)。
t——運動時間。
(9)在物理中v怎麼求擴展閱讀: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不同的位移或時間段中,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是一個定值,這個定值就是該運動的速度。(注意:速度是定值,指速率大小不變和運動方向均不變,因為速度是一個矢量,有大小有方向。)速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物體運動的快慢。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是相等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也是相等的。
理想狀態與實際的結合:勻速直線運動不常見,因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條件是不受外力或者所受的外力和為零,但是我們可以把一些運動近似地看成是勻速直線運動。如:滑冰運動員停止用力後的一段滑行、站在商場自動扶梯上的顧客的運動等等。
我們可用公式v=s/t求得他們的運動速度。式中, s為位移,v為速度且為恆矢量,t為發生位移s所用的時間。由公式可以看出,位移是時間的正比例函數:位移與時間成正比。
J. 在物理里 v等於t分之s這個公式是什麼意思
速直線運動的計算公式啊。s=vt,就是說路程=速度*時間。,v表示速度,t表示時間,s表示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