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大學的物理系哪個最好
理科專業從建國以來不停是天下高校中最好的,物理學雖然也不破例。說它是天下最好的物理系(學院)絕不外分。北大物理最大的特點是各個二級學科偏向都很
強,尤其理論物理領域遠遠領先於其他高校,其它的幾個二級學科偏向也在天下位列三甲
,北大物理一共有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四個國家重點學科,
多位中科院院士再加上國都科教中心的得天獨厚上風,北大物理綜合實力在未來一段時間
內將仍然能在天下高校中連結領先上風。
南京大學物理系凝聚態物理專業在國內高校中壓倒一切,依附這個上風奠基了他在國
內數一數二物理系(學院)的職位地方。在這點上很像中科院物理所,在現在物理學界最巨大
最熱門的分支建立領先上風也就同時建立了在整個中國物理學領域的領先上風。南大物理
共有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聲學,無線電物理四個國家重點學科,其中除凝聚態物理外
和它的聲學專業也是天下高校中最強的。如果把天文學納入物理學領域的話,由於比鄰紫
金山天文台,它的天體物理專業在國內更是一枝獨秀。
順便提一句,我大二的時間曾經有幸聽到南大物理系馮端院士所做的陳訴。他與中科
院半導體所的黃昆院士可以並稱為中國固體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的焦點部分)的泰山北
斗。老老師80餘歲的高齡面色蒼老卻依然精神健鑠,語言平緩有力,在陳訴竣事後還非常
溫和認真地回復我這個小輩的題目,學者風范讓人肅然起敬。
中國科學技能大學物理專業,光聽名字就能大略明確他在物理學界的職位地方了。由於是
中科院配置的學校,在院系設置上不停推行「全院辦校,所系團結」的目的,中科大是在
天下唯一有兩個物理系的高校。物理系以研究凝聚態物理和光學兩個大的應用偏向為主,
其對應的自然是中科院物理所。它的近代物理系以研究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原
子分子物理,等離子物理等理論及實驗偏向為主,對應已往中科院的近代物理所(現破碎
為北京高能所,蘭州近物所和原子能研究院)。科大物理有五個國家重點學科,分別是理
論物理,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等離子物理,比北大和南大還要多出一
個,它的近代物理領域不停是天下高校中最強的。
2004年科大年輕的潘建偉教授當選天下十大良好青年,這在整個中國物理學界是一個
高昂民心的好消息。他在量子糾紛態以及量子信息傳輸領域的研究效果使中國在該領域一
躍成為世界領先,其意義絲絕不亞於劉翔的奧運金牌。不久前剛剛聽過他做陳訴,給我等
小輩的印象是他態度認真,語氣老實,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師兄,然而從他的話語中可以感
受到他謙虛中不乏自尊,審慎中吐露著豪情,是全部從事科研事情年輕人的典範。大概我
們對潘教授未來唯一的期待即是能為中國帶回一枚諾貝爾獎章了。
和南大捉住凝聚態物理一樣,復旦大學物理系捉住了物理學的第二大應用領域光學,
從而也奠基了其國內一流物理系的職位地方。復旦物理有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三個國
家重點學科,其中光學領域是天下高校中最強的。大上海難以抗拒的物質蠱惑搪塞基礎科
學研究大概是地獄,搪塞應用科學研究絕對是天國,這種生長物理應用領域的天賦上風是
其他都市的高校所望塵莫及的。
提到復旦物理,不能不提到楊福家院士。他不光是國內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而且
由於繼承過復旦校長和英國諾丁翰大許校長職務,他對中國教誨體制的毛病有著最蘇醒的
相識,品評通常刀刀見血,入木三分,頗有李熬的風范。對此人除了佩服二字別無它法,
如果可以在天下門生領域內推選教誨部長,我肯定會投他的票。
表中還剩下一所高校清華。清華大學多年穩坐中國高校頭把交椅,但其物理學的職位地方
卻與之有些不太相稱。各人不要忘了這是由於剛建國不久天下規模的院系調解,許多學校
成為了只有工科沒有文理科的院校。與清華情況及其相似的是浙江大學,解放前它們的物
理系可以說是天下最好的兩個物理系,曾分別誕生了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位世界華人的自滿
。院系調解後清華和浙大整個物理系都分別並入了北大和復旦。如今他們的物理系都是短
期內重修的,雖然少了前面四所學校物理專業的深厚基礎但他們的生長速率和財政支持是
前面四所高校所望塵莫及的,再加上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對母校物理學科的努力支持,在短
期內清華物理和浙大物理很有可能趕超前面四所學校。
以上是中國高校中最好的幾個物理系(學院),可以發明它們都會集在北京和華東地
區。
2. 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哪個專業最好
光學
凝聚態物理.
光學
本學科於1981年建立碩士點,開始從事激光光譜、信息光學、量子光學和X射線應用和光輻射測量等方向的研究,承擔國家863項目、科技部九五攻關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成果獲多項省部級以上獎,其中關於X光透鏡的研製開發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經過十多年的學科建設,形成了一批各研究方向的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幹,開設了光學原理、激光物理、付立葉光學、非線性光學、量子光學、現代光學實驗等較完整的研究生學位課程體系,培養了一大批碩士生,成為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教學科研骨幹力量。
本學科於2000年成立博士點,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8年列為校級重點學科建設。我們在各研究方向上加強了實驗室建設,努力開展實驗課題研究和尋求科技開發,為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本地區發展服務,在2002年獲准成立北京市應用光學重點實驗室,為博士點的發展提供了實驗平台。在光學的基礎研究方面,涉及到冷原子物理、納米材料光譜、光子晶體、量子成像和關聯光學、量子信息等國際前沿研究方向,我們的許多成果發表在國際最有影響的刊物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例如汪凱戈教授領導的小組率先提出熱光亞波長干涉並在實驗上證實,實現了用普通的實驗條件在PRL刊物上發表實驗成果。在光學應用研究方面,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劉大禾教授領導的小組將激光布里淵散射方法用於激光雷達水下目標探測等應用,承擔了國家「863」項目、總裝備部武器裝備探索重點項目和國防科工委基礎研究項目。最近,他成為今年立項的國防基礎科研重大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在光學產業方面,由嚴一明教授研製的X光透鏡技術已成為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創匯百萬美元。此外,我們研製的光譜及光輻射測量設備服務於航天等科研部門,直接產值超過肆千萬元。
凝聚態物理
北京師范大學物理學系的凝聚態物理學科點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輔仁大學物理學系低溫物理實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擴充至半導體物理、凝聚態理論等凝聚態物理學的傳統領域。曾在低溫物理、半導體物理、能帶理論等研究方向上做出了貢獻。1981年被批准為全國第一批凝聚態物理學碩士點和博士點,1995年設立物理學博士後流動點,1996年,物理學科被批准為理科人才培養基地,2000年物理學科被批准為一級學科博士點授權單位,2002年物理學科的凝聚態物理學科點被評為北京市重點學科,2007年北京市中期評估。目前,北京師范大學的凝聚態物理學科點大致形成了三個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擁有包含一名國家傑出基金獲得者和三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在內的9名教授(均為博士生研究生導師),7名副教授等近20位研究人員(全部擁有博士學位),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結構較合理、素質較高的學術梯隊。自2002年以來,本學科點先後承擔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項目、國家中長期規劃中的國家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40餘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在關聯電子系統的量子調控、氧化物高溫超導材料、冷原子和玻色凝聚、量子霍爾效應、金屬表面與界面、納米材料物理特性、以及半導體物理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發表了近200餘篇學術論文,並有實力在國際重要的學術會議上作邀請報告。
關聯電子系統的量子調控研究:該研究方向以馮世平教授、王甬軍教授、宋筠副教授為學科帶頭人,主要集中於高溫超導材料反常物理性質與非常規超導機理、量子相變、分數和整數量子霍耳效應、無序系統物理性質等的研究方面,研究成果在國內外有一定的影響,2006年7月應邀在德國德累斯頓市舉行的第八屆國際超導大會上作分會邀請報告。該方向研究的最主要的特點是研究工作中涉及凝聚態物理學中一些基本的物理問題,並且研究內容是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於2006年度首批啟動的重大研究計劃「量子調控研究」項目的主要內容之一。
介觀物理及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該研究方向以張向東教授、寇謖鵬教授、楊師傑副教授為學科帶頭人,主要集中於研究電子、光和聲在固態介觀系統(納米結構)中的輸運行為以及相互作用系統的拓撲序和拓撲激發,研究成果引起了國內外物理學界的關注,世界著名的physicsweb (Physics World) 曾以新聞故事的形式專門作了報道。
低維量子系統材料的生長及物理性質研究:該研究方向以聶家財教授、田強教授、塗清雲教授為學科帶頭人,主要集中於研究低維量子系統材料、薄膜生長及其物理性質的實驗研究,特別是在氧化物納米結構薄膜的自組織外延生長和表徵,CMR/HTS納米復合膜和超晶格的自旋極化輸運及其自旋電子學應用,納米異質結構體系的可控生長及其量子效應和半導體量子點非線性光學性質研究方面,近年來發明並申請了四項國際專利(其中一項已獲得授權),並被邀請參加國際會議20餘次(其中被邀請作口頭報告16次)。
3. 同濟大學物理學研究生專業什麼專業好
1、理學:B+第25名/445。8個學科類8個本科專業。數學類:數學與應用數學:A第14名/249。物理學類:應用物理學:A第9名/93。化學類:應用化學:A第15名/188。生物科學類:生物信息學W:C+第4名/5。地質學類:地質學:E/11。地球物理學類:地球物理學:C+第5名/10。環境科學類:環境科學:A++第3名/112。統計學類:統計學:C+第34名/106。2、工學:A第11名/469。12個學科類22個本科專業。地礦類:地質工程Y:D+/16。材料類:材料科學與工程Y:B+第8名/58。機械類: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A++第4名/214。能源動力類:熱能與動力工程:C+第23名/102。電氣信息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B+第13名/166;自動化:A+第8名/206;電子信息工程:B第29名/256;通信工程:B+第21名/177;計算機科學與技術:A第20名/415。土建類:建築學:A第4名/96;城市規劃:A++第1名/77;土木工程:A++第1名/184;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A+第3名/92;給水排水工程:A+第2名/66。水利類: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E+/13。測繪類:測繪工程:B+第4名/39。環境與安全類:環境工程:A第10名/187。化工與制葯類:化學工程與工藝:D+/158。交通運輸類:交通運輸:A第5名/67;交通工程:A++第1名/53;物流工程W:A++第1名/7。工程力學類:工程力學:B+第11名/51。3、醫學:C/162。2個學科類2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類:臨床醫學:D+/101。口腔醫學類:口腔醫學:D/47。(二)社會科學同濟大學社會科學居全國高校第65名,B/557。在社會科學的7個學科門中,經濟學第86名,C/380;法學第85名,C/361;文學第120名,C/487;管理學第25名,A/491。同濟大學沒有哲學、教育學、歷史學本科專業。1、經濟學:C/380。1個學科類3個本科專業。經濟學類:經濟學:D+/214;國際經濟與貿易:B第61名/314;金融學:C+第73名/181。2、法學:C/361。2個學科類2個本科專業。法學類:法學:C/277。社會學類:社會學:E+/49。3、文學:C/487。4個學科類8個本科專業。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E/37。外國語言文學類:英語:B+第34名/412;德語:A第5名/37;日語:B第68名/159。新聞傳播學類:廣告學:D+/106。藝術類:藝術設計學:E+/16;戲劇影視文學:E/22;廣播電視編導:E+/24。4、管理學:A第25名/491。3個學科類8個本科專業。管理科學與工程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B+第21名/251;工業工程:B+第12名/93;工程管理:A第12名/121。工商管理類:工商管理:B第109名/297;市場營銷:B第75名/229;會計學:B第71名/264。公共管理類:行政管理:B第48名/119;土地資源管理:B第15名/49。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工商管理類經濟學類法學類經濟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交通運輸類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學城市規劃工業設計藝術設計歷史建築保護工程景觀學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地質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測繪類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類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類機械工程學院機械類能源動力類汽車學院車輛工程(汽車)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車輛工程(軌道交通)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科學類電氣信息類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飛行器製造工程工程力學類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科學類醫學院臨床醫學(七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海洋科學類應用數學系數學類物理系物理學類化學系化學類外國語學院德語英語日語文法學院法學類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傳播與藝術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動畫攝影音樂表演新聞傳播學類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女子學院動畫電子信息科學類電影學院表演廣播電視編導中德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汽車服務工程建築設施智能技術職業技術教育學院電子信息工程(職教師資)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職教師資)土木工程(職教師資)工商管理(職教師資)
4. 物理方面專業學什麼好
物理學比較熱門的專業有應用物理專業,材料物理專業,光學專業,聲學專業等幾個主要的專業。
物理學培養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實驗技能,能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知識技能:
1.掌握數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有較高的數學修養;
2.掌握堅實的、系統的物理學基礎理論及較廣泛的物理學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方法,具有一定的基礎科學研究能力和應用開發能力;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了解物理學發展的前沿和科學發展的總體趨勢;
5.了解國家科學技術、知識產權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物理學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數學物理方法、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學、結構和物性、計算物理學入門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生產實習,科研訓練,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相近專業:物理學 聲學理論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就業方向:
本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可到高校從事教學工作,或是到研究所從事理論研究、實驗研究和技術開發與應用工作;另外還可以到企業中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技術等領域的技術開發及應用研究工作。
5. 物理方面的專業選哪個比較好
您首先應該說您准備去哪個大學,因為大學不一樣開設的專業也有差異的。
各學校的專業設置不完全相同,例如北京大學物理學科設有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與材料物理、光學、粒子物理與核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等五個二級學科。
其實哪個專業都不錯,主要看學校,有的學校這個系強,有的學校那個系強,都不能武斷的下結論哪個系好。
1.如果是理論物理畢業,那隻有教師和研究院,學術研究之類的就業方向。物理學師范專業是專門培養教師的,所以可行,但若非師范專業要想當老師,就想途徑去考教師資格證(考心理學、教育學等,自己尋找途徑會比較麻煩和吃力),如果去研究院、學術研究之類的方向,恐怕要繼續考研才行了。
2.如果是工科物理或應用物理,那可以從事技術類、工程師之類的方向,畢業後找個工廠做基層技術員或基層管理,然後繼續自學、自考,考個電子工程師之類證書,何以穩飽飯碗,並有所發展。
比較有前景的物理學專業:
一、應用物理學
應用物理,工程物理,或者核技術專業等,都包含在應用物理專業當中。
隨著19世紀末,20世紀初物理學的進步,以及核技術的崛起,應用物理專業逐漸作為一個單獨的學科從物理專業中細分出來,應用物理專業更強調物理學在國民工業當中的應用,物理專業則側重於理論的研究。我國有的高校的物理系則是既包含物理學專業,也包含了應用物理專業。
我國大部分高校都設有應用物理專業,並且也有比較長久的歷史。1926年,清華大學物理系成立。許多著名物理學家如葉企孫、吳有訓、任之恭、周培源等教授都曾在物理系任教。清華物理系培養出了不少著名科學家,如王淦昌、錢偉長、周光召等是其中的優秀代表。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楊振寧博士都曾在清華物理系學習過。解放以來,應用物理專業作為物理系的一個專業方向,在各大高校逐漸設立,幾乎所有的高等學府都建立了物理學系,其中據不完全統計,設有應用物理專業的院校共有170餘所。
解放以後,我國曾進行了大規模院系調整,很多原工科院校的物理系合並調整,有的工科院校乾脆就不再設物理學專業,只留下部分物理教學人員。另一方面,根據國務院的指示,為培養理工結合的新型人才,開創和發展我國的原子能科學技術,在部分學校成立了工程物理系。當時的工程物理系或者應用物理系基本上相當於現在的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現在仍舊能夠看到這一遺留現象,很多應用物理專業的主要研究領域仍舊是核專業。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提出建設一流的綜合性大學,在這種背景之下,很多高校恢復了物理系或者應用物理系。現在我國大多數高等院校都設有應用物理系,或者在物理系內設應用物理專業,一大批理工結合的人才從應用物理專業涌現出來,近10年來應用物理專業又大力加強了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基礎研究。如現在我國的北京大學物理系、中科大的應用物理專業、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西安交通大學的理學院應用物理專業、北京科技大學(原北京鋼鐵學院)應用物理專業、中科院物理所等等。
國際上最著名的學府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日本的東京大學等都設有應用物理專業(AppliedPhysics),主要研究的課題包括核技術、宇航技術、固體物理、凝聚態物理、聲、光、電學的基礎開發和應用等。
四、專業就業狀況及趨勢
應用物理學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科研工作包括物理前沿問題的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工作包括新特性物理應用材料如半導體等,應用儀器的研製如醫學儀器、生物儀器、科研儀器等。應用物理專業的就業范圍涵蓋了整個物理和工程領域,融物理理論和實踐於一體,並與多門學科相互滲透。
應用物理學專業的學生如具有扎實的物理理論的功底和應用方面的經驗,能夠在很多工程技術領域成為專家。我國每年培養本科應用物理專業人才約12000人。和該專業存在交叉的專業包括物理專業,工程物理專業,半導體和材料專業等。人才需求方面,我國對應用物理專業的人才需求仍舊是供不應求。
應用物理學專業的人才也存在一些問題,該專業的人才雖然就業面比較廣,但是往往競爭力不夠強,例如雖然他們可能也對半導體材料有一些研究,但是研究的深度比起半導體專業的人才又有一些差距。因此,往往在競爭最好公司的研發部門中,處於下風。也正因如此,人們認為學習應用物理,找到的工作環境一般不會太好,不過這在一定程度上有些誇大其實。有很多IT產業的公司如IBM、朗訊等,對應用物理行業的人才仍舊獨有垂青。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中的某些行業,正在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發展,他們對基礎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些技術雖然大部分從國外進口,但是掌握這些技術,操作這些技術載體的儀器,仍舊需要大量的應用物理專業的人才。這些技術密集型的企業現在大多集中於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隨著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將促進應用物理專業的研究繼續向縱深方向發展。
目前,很多應用物理研究的課題仍舊是基礎性的,往往需要大量的政府的政策性投入,難以實現產業化,這對於打算畢業後從事應用物理研究的人員來說,是應該做好思想准備的。但是近年來,隨著科學發展速度的增快,很多應用物理行業研究出的前沿技術很快便得到了應用,例如中微子通信,就是目前熱門課題之一。隨著現在學科交叉與學科細分現象的日益明顯,知識的更新程度非常快。像應用物理這樣基礎性專業的人才,由於其可塑性強,基礎知識扎實,反而越來越能得到各個行業的重視。
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的應用科學,近年來我國在應用物理學研究領域內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在很多領域內對其它學科也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其中包括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能源與環境科學等。單晶硅技術的研究,為我國硬體產業的趕超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物理學研究材料的手段,如材料的電磁性能,光性能等,成為材料研究的基礎。這些使得應用物理專業的人才在從事具體的科研工作時得心應手。目前,大部分應用物理專業的人才主要集中於以上所述高新技術開發部門,而作為物理的基礎教育領域,則少有人問津,我國實際上急需一批應用物理專業的人才從事我國基礎物理教育事業。那些有報負的應用物理專業學生,也應該敢於投身於基礎教育領域,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
很多學科脫胎於物理技術的應用,現在又反過來為應用物理的研究創造了更好的條件,計算機技術目前正在逐漸滲入應用物理領域,計算機模擬物理實驗,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將為應用物理在新世紀迅速發展插翅添翼。因此,應用物理專業的人才應該發揮自身的優勢,並且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多學科的學術素質,這將為自己的事業鋪上一條康莊大道。應用物理專業的學生應該注意發揮自身理工結合的特點。在個人動手能力方面進行培養,通過大量的物理學實驗,增強自己基礎理論的理解。另一方面,學生應該注重學習計算機知識,能夠熟練的將計算機應用於工作當中,這樣,才能更加發揮應用物理專業人才的優勢,在各個領域內生根。
畢業後從事需要堅實的物理理論基礎和動手能力的工作,扎實的理論知識以及應用能力,是很多企業任何時候都需要的人才:
技術工程師——企業的工程技術工程師;
教師——從事應用物理相關教育的教師;
發明家——應用物理專業是最富產發明家的地方。
二、工程力學
主要到各種工程(如機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中從事與力學有關的科研、技術開發、工程設計和力學教學工作。去些民辦的事業、企業單位從事產品的檢測或開發,這類企業以機械、建築等重工業行業為主,畢業生可在機械、土木、水利工程類企、事業單位從事設計、計算和強度分析等工作,在研製工程應用軟體的高新技術公司中從事軟體設計工作,在科技、教育部門從事科研、教學工作。也可以繼續攻讀力學、機械、土木與經濟管理學科的研究生。工程力學這個專業 最好以後考研究生。
目前已經就業的情況,工程力學專業的畢業生的去向有:
1 學校和科研單位
選擇研究所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大多數是航空集團下屬的研究所。這種單位的工資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也是比較安穩的。工作地點主要在沈陽、西安、北京、上海。去學校當老師的相對少一些,主要是由於目前碩士生的擴招,學校對老師的學歷要求也隨之提高。
2 繼續讀博
這也是很多工程力學碩士生的選擇。而且很大一部分選擇了繼續在南航讀博,除了南航的工程力學實力比較雄厚原因之外,導師因素和本身對碩士課題比較了解也是一個原因。由於碩士期間對課題有一定的理解,有利於博士期間展開研究。這一部分人將來博士畢業基本上是去學校當老師。
3 國防單位
很大原因是南航在本科的時候招收了國防生,這些國防生讀完了碩士就去部隊工作了。
4 外企
一些人進了外企,比如三星、愛默生、福特等等。這些單位做的工作包括有限元計算,優化,軟體開發等等。這種單位待遇相對好一些,當然勞動強度也高。
5 其他
除了以上這些去向,還有人選擇考公務員,或者到和本科專業相關的單位,比如就有本科專業是土木工程的同學畢業後去建築設計研究院。
因此,工程力學的就業面是比較廣的。但是,如果要找個好工作還是比較難的,這里所謂的「好」綜合了單位、待遇、工作地點等因素。我的體會就是,如果你除了有比較扎實的力學知識,還有別方面的知識,這樣在就業的時候就比較有優勢。比如你還熟練某種計算機語言、掌握了某個大型軟體、或者你會一門其它語言,甚至你有一些藝術細胞(我面試時考官就這樣問的,因為他們希望開發的產品除了功能強大,界面也要比較出色)。
學校和科研單位選擇研究所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大多數是航空集團下屬的研究所。這種單位的工資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也是比較安穩的。工作地點主要在沈陽、西安、北京、上海。
三、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專業包括:岩土工程,結構工程,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等傳統專業和土木工程計算機模擬,土木工程管理,工程環境控制等涉及學科交叉的新興熱門專業
潛力股:研土工程
岩土工程專業理論性很強,側重於理論上的研究 隨著城市建設地發展,城市空間日益緊缺,如何擴展地下空間,緩解空間緊缺成為人類急需解決的問題,而這些都需要岩土工程相關知識的支持!
岩土工程畢業生4主要從事勘察,設計和野外工作 與工程地質比較並不佔特別優勢!然而隨著現代隧道,地鐵工程建設的展開,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的前景非常廣闊。如過江隧道,跨海地下工程,沿海地區的軟弱地質處理,還有很多難點技術需要公關。可見,岩土工程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而且隨著西部開發,中部崛起,可預計幾年後岩土工程將風靡全國。雖不及結構工程等熱門專業但也是一個處於上升階段的潛力專業。
阡陌交通:橋梁與隧道工程
從交通建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先行作用看,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在一段時間內的就業前景還是值得期待的!與發達國家比我國公路與橋梁規模還差的遠,不存在無路可修的情況。如果不把就業地區局限於發達地區,該專業學生可以一展身手的地方還是很多的。即使路橋達到一定規模,這個行業的重心也會逐漸轉移到既有結構的承載力評估,健康檢測,加固改造等方面,比如舊橋的加固目前已經成為世界性的課題。就目前中國的基礎建設規劃狀況而言,在一段時間內路橋建設行業還是熱門與朝陽產業
橋梁設計相比公路設計技術含量更高,橋梁特別是大型橋梁的施工圖設計非常復雜,沒有3到5年的經驗,可能摸不到門道
關乎民生:市政工程
城市化進程的飛速發展帶來了水資源的短缺,水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等一系列問題,水資源的利用與污染防治,飲用水深度處理,各類污染水的處理和回用,給排水的系統優化等問題急需解決。由於水資源極其緊張,越來越多的大型公司投入到水處理工程中,市政工程發展前景不錯!
正當紅;結構工程
結構工程學科在整個城鎮建設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鋼結構是土木工程發展的一種趨勢但與木結構,砌體結構一樣依然不會成為主要的結構形式,混凝土在土建設計施工中依然是主流
空間結構:目前比較熱門的是大跨空間結構是當今世界衡量一個國家建築科技和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之一。
與土木工程專業的其他二級學科相比,結構工程在任何一所開設土木專業的院校都算得上熱門
就業好是導致結構熱的主要原因但目前結構工程招考人多,人才需求趨於飽和,從長遠考慮,岩土工程具有一定優勢
6. 物理專業有哪些
理論物理、微電子、凝聚態、純理論研究、核物理、生物物理、粒子物理、微電子學、固體電子學、物理電子學、應用物理、光學等專業。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物理學研究的領域可分為下列四大方面:
1、凝聚態物理——研究物質宏觀性質,這些物相內包含極大數目的組元,且組員間相互作用極強。最熟悉的凝聚態相是固體和液體,它們由原子間的鍵和電磁力所形成。
2、原子,分子和光學物理——研究原子尺寸或幾個原子結構范圍內,物質-物質和光-物質的相互作用。這三個領域是密切相關的。因為它們使用類似的方法和有關的能量標度。它們都包括經典和量子的處理方法;從微觀的角度處理問題。
3、高能/粒子物理——粒子物理研究物質和能量的基本組元及它們間的相互作用;也可稱為高能物理。因為許多基本粒子在自然界不存在,只在粒子加速器中與其它粒子高能碰撞下才出現。
據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標准模型描述,有12種已知物質的基本粒子模型(誇克和輕粒子)。它們通過強,弱和電磁基本力相互作用。標准模型還預言一種希格斯-波色粒子存在。現正尋找中。
4、天體物理——天體物理和天文學是物理的理論和方法用到研究星體的結構和演變,太陽系的起源,以及宇宙的相關問題。因為天體物理的范圍寬。它用了物理的許多原理。包括力學,電磁學,統計力學,熱力學和量子力學。
1931年卡爾發現了天體發出的無線電訊號。開始了無線電天文學。天文學的前沿已被空間探索所擴展。地球大氣的干擾使觀察空間需用紅外,超紫外,伽瑪射線和x-射線。物理宇宙論研究在宇宙的大范圍內宇宙的形成和演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現代宇宙理論中起了中心的作用。
7. 中國哪所大學的物理系最好
1、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1913年設立物理學門,我國物理學本科教育從此開始,1919年更名為物理系。學院現有物理學、核物理、大氣科學3個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物理學、大氣科學、天文學、核科學與技術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清華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京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復旦大學
8. 科大在物理系方面哪些專業就業好
應用物理學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科研工作包括物理前沿問題的研究和應用,技術開 發工作包括新特性物理應用材料如半導體等,應用儀器的研製如醫學儀器、生物儀器、科研儀器等。應用物理專業的就業范圍涵蓋了整個物理和工程領域,融物理理 論和實踐於一體,並與多門學科相互滲透。
應用物理學專業的學生如具有扎實的物理理論的功底和應用方面的經驗,能夠在很多工程技術領域成為專家。我國每年培養本科應用物理專業人才約12000人。和該專業存在交叉的專業包括物理專業,工程物理專業,半導體和材料專業等。人才需求方面,我國對應用物理專業的人才需求仍舊是供不應求。
應用物理學專業的人才也存在一些問題,該專業的人才雖然就業面比較廣,但是往往競爭力不夠強,例如雖然 他們可能也對半導體材料有一些研究,但是研究的深度比起半導體專業的人才又有一些差距。因此,往往在競爭最好公司的研發部門中,處於下風。也正因如此,人 們認為學習應用物理,找到的工作環境一般不會太好,不過這在一定程度上有些誇大其實。有很多IT產業的公司如IBM、朗訊等,對應用物理行業的人才仍舊獨 有垂青。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中的某些行業,正在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發展,他們對基礎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些技 術雖然大部分從國外進口,但是掌握這些技術,操作這些技術載體的儀器,仍舊需要大量的應用物理專業的人才。這些技術密集型的企業現在大多集中於我國的東部 沿海地區,隨著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將促進應用物理專業的研究繼續向縱深方向發展。
目前,很多應用物理研究的課題仍舊是基礎性的,往往需要大量 的政府的政策性投入,難以實現產業化,這對於打算畢業後從事應用物理研究的人員來說,是應該做好思想准備的。但是近年來,隨著科學發展速度的增快,很多應 用物理行業研究出的前沿技術很快便得到了應用,例如中微子通信,就是目前熱門課題之一。隨著現在學科交叉與學科細分現象的日益明顯,知識的更新程度非常 快。像應用物理這樣基礎性專業的人才,由於其可塑性強,基礎知識扎實,反而越來越能得到各個行業的重視。
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的應用科學,近年來 我國在應用物理學研究領域內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在很多領域內對其它學科也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其中包括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能源與環境科學等。 單晶硅技術的研究,為我國硬體產業的趕超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物理學研究材料的手段,如材料的電磁性能,光性能等,成為材料研究的基礎。這些使得應用物理專 業的人才在從事具體的科研工作時得心應手。目前,大部分應用物理專業的人才主要集中於以上所述高新技術開發部門,而作為物理的基礎教育領域,則少有人問 津,我國實際上急需一批應用物理專業的人才從事我國基礎物理教育事業。那些有報負的應用物理專業學生,也應該敢於投身於基礎教育領域,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
很多學科脫胎於物理技術的應用,現在又反過來為應用物理的研究創造了更好的條件,計算機技術目前正在逐漸滲入應用物理領域,計算機模擬物理實驗,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將為應用物理在新世紀迅速發展插翅添翼。
9. 考研物理專業哪個專業就業前途比較好
首先你的想法非常不錯,值得贊賞。
任何方向都可以做出成績,所以前途沒有好不好之說吧。
物理學考研的專業主要有以下幾個: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凝聚態物理,聲學,光學,無線電物理。
重要的是你的興趣是哪個
10. 物理系有哪些好專業
工程力學、材料力學以及流體力學都是物理系很好的專業。
一切教學設置都離不開培養目標,按照國家教委90年代關於物理人才規格的規定,物理系培養的人才分3種規格,即物理、應用物理和物理教育。物理專業設在過去的綜合大學,應用物理是在過去的工科院校的基礎物理教研室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數量比物理專業還多。物理教育則是師范院校的物理系,數量最大。從理論上講,他們各有各的從業去向。但是由於教育事業發展很快,畢業生數量增多,又由於市場經濟的導向,應該說物理系的畢業生畢業後從事物理的研究和教學工作是少數,而且正如宋菲君先生所說的將越來越少。基於這一點,90年代國家教委在10個左右的重點綜合大學里建設了「理科物理人才培養基地」,「基地班」的培養方式可以各有創新,但必須給學生以比較堅實的物理基礎,以保護物理學科人才的來源。雖然這些畢業生畢業後也不會都從事物理方面的工作。但是應該說這些學生的培養目標是非常明確的。
以上3個專業在教學內容上都強調普通物理,物理實驗是基礎。物理專業對理論物理課程也同樣高要求,應用物理專業對理論物理課程要求可適當放低。這些畢業生即使以後不一定從事物理有關工作,但是按照教委「物理人才培養規格」的精神,他們還應該按照物理人才的規格進行培養,並且認為這些具有物理學科素質的畢業生,在其他專業或崗位工作,也可以不同方式發揮自己的特長,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所以也是符合國家的培養目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