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物理基礎第一課中的長度單位進率換算[Km,m,cm,mm ,um,nm]沒聽懂,求老師講解
1Km=1000m
1m=100cm
1m=1000mm 三次方
1m=1000000um 六次方
1m=1000000000nm 九次方
Ⅱ 初中物理所有的單位換算。
1、長度(L) 1m=10dm=100cm=1000mm
2、面積(S)1m2=100dm2=10000cm2
3、體積(V)m3=1000dm3=1000L=1000000cm3=1000000ml1dm3=1000mL
4.速度(v)單位m/s,常用單位km/h.1m/s=3.6km/h (v=s/t)
5、質量(m=G/g)單位kg, 常用單位t, g,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5.密度(ρ )單位kg/m3 常用單位g/cm3 (ρ=m/V)
1g/cm3=103kg/m3 1kg/m3=0.001g/cm3
6.壓強(P)單位Pa 常用單位mmHg,標准大氣壓 (P=F/S)
1Pa =1N/m2 1標准大氣壓=760mmHg=1.01×105Pa
7.力(F)的單位N
8. 功(W)的單位J , 1J=1N.m (W=Fs)
9功率(P=W/t)的單位W(1W=1J/s) 常用單位KW 1KW=103W
熱學
1.溫度(t)單位:℃ 常用單位開爾文(K)T=(t+273)
2.比熱容(c)單位:J/kg℃ Q=cmΔt
3.熱值(q)單位:J/kg Q=mq
電學
1.電流(I)單位A,常用單位mA,μA (I=U/R)
1A=100mA 1mA=100μA
2.電壓(U)單位V,常用單位KV, mV ,μV (U=IR)
1KV=1000V 1V=100mV 1mV=100μV
3.電阻(R)單位Ω,常用單位KΩ,MΩ (R=U/I)
1MΩ=1000KΩ 1KΩ=1000Ω
4.電能(W)單位J,常用單位KWh (W=Pt=UIt)
1KWh=3.6×106J
5.電功率(P)單位W,常用單位KW,1KW=103W(P=W/t=UI)
6.電熱(Q)單位J (Q=I2Rt)
需要記住的幾個數值:
1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40m/s 2光在真空或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108m/s ;3水的密度1.0×103kg/m3 ; 4 水的比熱容4.2×103J/(kg℃);冰的為熔點0 ℃; 水的沸點100 ℃
Ⅲ 物理單位換算
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1km²=1.0*10^6m² 1m²=100dm² 1dm²=100cm² 1cm²=100mm² 1mm²=1.0*10^6μm² 1μm²=1.0*10^6nm²
1km³=1.0*10^9m³ 1m³=1.0*10^3dm³ 1dm³=1.0*10^3cm³ 1cm³=1.0*10^4mm³ 1mm³=1.0*10^9μm³
1μm³=1.0*10^9nm³
Ⅳ 初中物理單位換算,全部,求你們了!
初中物理單位及單位換算
一、力學單位
一、長度(L)、路程(s) 國際單位: 米(m)
常用單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цm)、鈉米(nm)
光年:是一個長度單位,指光在一年內通過的距離。
1km = 1X103m
1dm=0.1m=1x10-1 m
1cm=0.01m=1x10-2m
1mm=0.001m=1x10-3m
1цm=1x10-6 m
1nm=1x10-9m
十進位:1m 10 1dm 10 1cm 10 1mm
百進位:1m 102 1cm 1dm 102 1mm
千進位:1km 103 1m 103 1mm 103 1цm 103 1nm
二、面積(s) 國際單位 平方米( m2 )
面積公式:s=ab
常用單位:平方分米dm2 、平方厘米c m2、 平方毫米mm2
1 dm2=1x10-2 m2
1c m2=1 x 10-3 m2
1 mm2=1 x 10-6 m2
百進位:1m2 102 1 dm2 102 1 c m2 102 1 mm2
三、體積單位 國際單位 立方米( m3 )
體積公式:v=sh
常用單位:立方分米dm3 、立方厘米(cm3)、毫升(ml)、升(L)
1ml= 1cm3= 1 x 10-6m3
1l = 1dm3= 1 x10-3 m3
千進位:1m3 103 1dm3(1L) 103 1cm3(1ml)
三、時間(t) 國際單位 秒(s)
常用單位:小時(h)、分鍾(min)
1h=3600s 1min=60s
四、速度(v) 國際單位 米每秒(m/s)
1m/s= 3.6km/h
五、質量(m) 國際單位:千克(kg)
常用單位:噸(t)、克(g)、毫克(mg)
1t=1 x 103kg 1g=1 x 10-3kg 1mg=1 x 10-6kg
千進位:1t 103 1kg 103 1g 103 1mg
六、密度(ρ) 國際單位 千克每立方米 (kg/m3 )
常用單位:克每立方厘米 ( g/cm3 )
1 x103 kg/m3 = 1 g/cm3-
ρ水 = 1 g/cm3=1 x103 kg/m3
七、力(F) 國際單位 牛頓(N)
公式:G=m g g=9.8N/kg或者10N/kg
八、壓強(P) 國際單位:帕斯卡(Pa)
液體壓強公式:P=ρgh
註:只適用於液體或柱形固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
關於求液體的壓力、壓強,一般先求壓強P=ρgh,再求壓力F=PS
固體壓強公式:P=F/S
註:適用於一切物體壓強,關於求固體的壓力、壓強,一般先求壓力F= G,再求壓強 (柱形液體壓力F= G液))
1 Pa=1N/ m2 常用單位:千帕(kpa) 1k Pa=1x103pa
九、功(w) 國際單位:焦耳(J) 1J=1N.m
十、功率(P) 國際單位:瓦特(w) 1w=1J/s
常用單位:千瓦(kw) 1kw=1 x 103w
【力 學 部 分公式】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下-F上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提升重物)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Ⅳ 物理單位換算是什麼
初中物理常見的單位換算:
1、長度單位:長度單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其中米(m)為國際基本單位,各單位之間的換算如下。
1km=10³m、1m=10dm=10²cm=10³mm
1mm=10³μm、1μm=10³nm、1nm=10-9m
2、時間單位:時間單位有時(h)、分(min)、秒(s)、毫秒(ms)、微秒(μm)、納秒(ns)。其中秒(s)為國際基本單位,各單位之間的換算如下。
1h=60min、1min=60s、1s=10³ms
1ms=10³μm、1μm=10³ns
3、體積單位:體積單位有立方米(m³)、立方分米(dm³)、升(L)、立方厘米(cm³)、毫升(ml),各單位之間的換算如下。
1m³=10³dm³、1dm³=1L、1cm³=1ml
1dm³=10³cm³、1L=10³ml
1m3=103dm3=106cm3
4、質量單位換算:
1t=10³kg 、1kg=10³g 1g=10³mg
5、面積單位換算:
1m2=102dm2=104cm2
中考要求
社會要想進步
首先是科技的發展,學習物理還有一個很重要目的,就是通過物理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能夠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去創新,來探究未知的領域,找到新的答案,是科技發展到一個更高的領域。這也是物理中考命題的方向和趨勢。三 中考物理日益靈活,更趨向於學生的獨立思考,注重學生設計能力,對於實驗考試分量加重,實驗題型變化較過去變多。
Ⅵ 物理長度單位換算科學記數法
7.2mm=(7.2*10^-3)m=(7.2*10^-6)km;
2.5km=(2.5*10^3)m=(2.5*10^5)cm;
6900nm=(6.900*10^-9)m=(6.900)um。
Ⅶ 初二物理!!!長度單位怎麼換算。
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釐);1.61公里= 1英里;
1分米 = 0.0001千米(km) = 0.1米(m) =10厘米(cm) = 100毫米(mm);
1厘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01米 = 0.00001千米;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1微米(μm) = 1 000納米(nm) = 0.001毫米(mm) = 0.000 1厘米(cm);
1納米=0.000001毫米;
1皮米=10^-12米=0.001 納米(nm) =0.000 001 微米(μm)。
一個數的負次方即為這個數的正次方的倒數。
a^-x=1/a^x
例:2的-1次方=1/2的一次方。
1/2的-1次方=2的一次方。
5的-2次方=1/5的二次方,
1/5的-2次方=5的二次方。
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皮米(pm)、飛米(fm)。
(1)公里
公里又稱千米,是個長度單位,縮寫為「km」,通常用於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其常用換算關系如下: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釐);1.61公里= 1英里。
(2)米
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meter,metre)起源於法國。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
—
米,1791年獲法國國會批准。
為了製造出表徵米的量值的基準器,在法國天文學家捷梁布爾和密伸的領導下,於1792~1799年,對法國敦克爾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進行了測量。
1799年根據測量結果製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鉑桿(platinum
metre bar),以此桿兩端之間的距離定為1米,並交法國檔案局保管,所以也稱為「檔案米」。這就是最早的米定義 。
由於檔案米的變形情況嚴重,於是,1872年放棄了「檔案米」的米定義,而以鉑依合金(90%的鉑和10%的銥)製造的米原器作為長度的單位。
米原器是根據「檔案米」的長度製造的,當時共制出了31隻,截面近似呈X形,把檔案米的長度以兩條寬度為6~8微米的刻線刻在尺子的凹槽(中性面)上。
1889年在第一次國際計量大會上,把經國際計量局鑒定的第6號米原器(31隻米原器中在0℃時最接近檔案米的長度的一隻)選作國際米原器,並作為世界上最有的長度基準器保存在巴黎國際計量局的地下室中,其餘的尺子作為副尺分發給與會各國。規定在周圍空氣溫度為0℃時,米原器兩端中間刻線之間的距離為1米。
1927年第七屆國際計量大會又對米定義作了嚴格的規定,除溫度要求外,還提出了米原器須保存在1標准大氣壓下,並對其放置方法作出了具體規定。
但是使用米原器作為米的客觀標准也存在很多缺點,如材料變形;測量精度不高(只能達0.1μm)。很難滿足計量學和其他精密測量的需要。
另外,萬一米原器損壞,復制將無所依據,特別是復製品很難保證與原器完全一致,給各國使用帶來了困難。因此,採用自然量值作為單位基準器的設想一直為人們所嚮往。20世紀50年代,隨著同位素光譜光源的發展。
發現了寬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譜線,加上干涉技術的成功,人們終於找到了一種不易毀壞的自然標准,即以光波波長作為長度單位的自然基準。
這一自然基準,性能穩定,沒有變形問題,容易復現,而且具有很高的復現精度。中國於1963年也建立了氪-86同位素長度基準。
米的定義更改後,國際米原器仍按原規定保存在國際計量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70年代以來,對時間和光速的測定,都達到了很高的精確度。
因此,1983年10月在巴黎召開的第十七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又通過了米的新定義:「米是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長度」。這樣,基於光譜線波長的米的定義就被新的米定義所替代了。
(3)分米
分米(decimeter或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其常用換算關系如下:1分米 = 0.0001千米(km) = 0.1米(m) =10厘米(cm) = 100毫米(mm)。
(4)厘米
厘米,長度單位;英文:centimetre(s),簡寫(符號)為:cm。有關厘米的單位轉換如下:1厘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01米 = 0.00001千米。
(5)毫米
毫米,又稱公釐(或公釐),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符號㎜。1毫米相當於1米的一千分之一(此即為「毫」的字義)。進制關系如下: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6)微米
微米是長度單位,符號 [micron],讀作[miú]。1微米相當於1米的一百萬分之一(此即為「微」的字義)。換算關系如下:1微米(μm) = 1 000納米(nm) = 0.001毫米(mm) = 0.000 1厘米(cm) 。
(7)納米
納米(符號為nm)是長度單位,原稱毫微米,就是10-9米(10億分之一米)。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樣,是長度的度量單位。相當於4倍原子大小,比單個細菌的長度還要小。單個細菌微生物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用顯微鏡測直徑大約是五微米,也就是五千納米。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一根頭發的直徑是0.05毫米,把它徑向平均剖成5萬根,每根的厚度大約就是一納米。也就是說,一納米大約就是0.000001毫米,納米科學與技術,有時簡稱為納米技術,是研究結構尺寸在1至100納米范圍內材料的性質和應用。
(8)皮米(pm)
皮米(picometer或pm)是長度單位,1皮米相當於1米的一萬億分之一。有時在原子物理學中稱為微微米(micromicron)。換算關系如下:1皮米=10-12米=0.001 納米(nm) =0.000 001 微米(μm)。
Ⅷ 物理學中,怎樣換算單位
那長度單位換算為例,其它大同小異,希望對你有幫助長度單位換算再多的題都是一套辦法第一,記住單位之間的進制從大到小km(千米),m米,mm毫米,um微米,nm納米依次10的三次方,即km=1000m,m=1000mm,mm=1000um等等,米和毫米之間有分米、厘米,m=10dm dm=10cm cm=10mm從小到大就是負次方第二,換算辦法,數字不變,乘以進制比如0.548km=?um步驟回憶km到um——km-m-mm-um-10的九次方0.548*10的九次方(正確表示為5.48*10的八次方)再比如9.65*10的六次方nm=?cm步驟回憶nm到cm——小到大nm-um-mm-10的負六次方,還有mm-cm-10的負一次方,總共nm-cm是10的負七次方9.65*10的六次方*10的負七次方=0.965 即9.65*10的六次方nm=0.965cm
Ⅸ 物理單位換算有哪些
1、長度單位:長度單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其中米(m)為國際基本單位,各單位之間的換算如下。
1km=10³m、1m=10dm=10²cm=10³mm。
1mm=10³μm、1μm=10³nm、1nm=10-9m。
2、時間單位:時間單位有時(h)、分(min)、秒(s)、毫秒(ms)、微秒(μm)、納秒(ns)。其中秒(s)為國際基本單位,各單位之間的換算如下。
1h=60min、1min=60s、1s=10³ms。
1ms=10³μm、1μm=10³ns。
3、體積單位:體積單位有立方米(m³)、立方分米(dm³)、升(L)、立方厘米(cm³)、毫升(ml),各單位之間的換算如下。
1m³=10³dm³、1dm³=1L、1cm³=1ml。
1dm³=10³cm³、1L=10³ml。
1m3=103dm3=106cm3。
4、質量單位換算:
1t=10³kg、1kg=10³g1g=10³mg。
5、面積單位換算:
1m2=102dm2=104cm2。
Ⅹ 初中物理常用單位換算
1、速度(v)單位m/s,常用單位km/h.1m/s=3.6km/h (v=s/t)
2、質量(m=G/g)單位kg, 常用單位t, g,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3、密度(ρ )單位kg/m^3 常用單位g/cm^3 (ρ=m/V)
1g/cm^3=103kg/m^3 1kg/m^3=0.001g/cm^3
4、壓強(P)單位Pa 常用單位mmHg,標准大氣壓 (P=F/S)
1Pa =1N/m2 1標准大氣壓=760mmHg=1.01×105Pa
5、力(F)的單位N
6、功(W)的單位J , 1J=1N.m (W=Fs)
7、功率(P=W/t)的單位W(1W=1J/s) 常用單位KW 1KW=103W
P=W /t=F*S/t=F*V(此公式適用於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