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理學上電暖氣和氣扇的符號畫電路圖用
應該沒有一個標準的符號表示電暖氣和風扇,建議可以在方框內畫電熱絲和電機的符號,再加附註就應該可以。
② 電風扇在電路中的符號是什麼 實在電路圖中的哦,是初三電學的
我也是初三的,我們十月一物理作業裡面有,就用電動機的符號表示:一個圓圈裡面一個M
③ 炎熱的夏天.我們使用電風扇時,感覺涼爽.請用所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這一現象.
答:電風扇能加快周圍空氣流動,加快人體表面汗液蒸發,汗液蒸發要吸收熱量,人會感覺到涼爽.
④ 電風扇物理知識
因為電風扇用的是交流電.首先我把交流電的含義說一下(說過好幾次了)..交流電是指的供電交流頻率50HZ。50HZ的意思是在1秒鍾內,供電電壓的cos曲線變化了50個周期.也就是說1秒鍾內在1根線上有50次正電..50次負電.但是電壓不變.便於你理解我給你這么說吧..我們家裡的電220V有2根..這里分為A和B..把1秒分為100份..當1%秒時A是正極B是負極電壓是220V..當2%秒時A是負極B是正極電壓是220V.為1HZ..當3%秒時A是正極B是負極電壓是220V..當4%秒時A是負極B是正極電壓是220V為2HZ........以此類推1秒鍾內在1根線上有50次正電..50次負電.但是電壓不變. 周期性地改變方向的電流叫做交流電,電流發生1個周期性變化的時間叫做周期,每秒電流發生變化的次數做頻率,單位是赫茲HZ(為了紀念赫茲的貢獻..麥克斯韋發現了經典電磁理論、赫茲為麥克斯韋的理論添上了至關重要的一筆).所以交流電沒有正負之說.也就是說2根線的電特性是一樣的.那怎麼把電風扇馬達固定在一個方向轉動呢? 是因為由內部啟動繞組和啟動電容決定的,一般2相電機有3種啟動(據我了解)1電容啟動電機內部有2個線圈啟動繞組和運行繞組改變啟動繞組的線就可以實現正反轉.例如啟動繞組的引出線為A.B運行繞組的引出線為C.D.電容為R1.R2..如果正轉接線.火線和C和R1..零線和B和D..把A和R2連接.就可以.要反轉把A和B反一下就可以..一般為小功率電機如電風扇..洗衣機..小吹風機.2激磁啟動..如1.5KW吹風機..3離心啟動如電鋸...
所以改變其零線與火線不會影響電風扇馬達的正反轉..你可以把我剛才的接線方法畫一下..只有改變A.B的接線可以實現正反轉.其他2種的正反轉我就不做說明了..順便說一下如果不接啟動線圈也可以啟動.但是的藉助外力..送電後用手轉動.你用手正轉 電機就正轉啟動..你用手反轉 電機就反轉啟動.啟動後電機可以正常運行..
⑤ 物理問題:關於電風扇的轉動
電風扇是人們避暑的常用家電,它在工作時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識,同時也是中學物理經常考察的知識點。現在從力、熱、電三方面分析如下:
1、當電風扇靜止時,豎桿對其拉力等於電風扇本身的重力,那麼當電風扇工作起來以後有沒有必要擔心豎桿因受力增大而掉下來呢?
答案是否定的。
為什麼呢?因為當電風扇轉動起來以後,扇葉把空氣推向下方。即扇葉對其下方的空氣有向下的力,根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空氣對扇葉同時也有向上的力,明確這一點以後,再對電風扇進行受力分析,電風扇在豎直方向上受到3個力的作用,即: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豎桿對電風扇的拉力和空氣對電風扇的向上的力。
因此可以知道:此時豎桿對電風扇的拉力一定要比靜止的時候減小。因此,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電風扇轉動起來以後會因為承受的力增大而掉下來。
2、當我們在炎熱的夏天使用電風扇的時候,會感覺到涼爽。那麼涼爽的原因是不是電風扇工作起來以後使室內的溫度降低了。
情況恰恰不是這樣的。
(假設房間與外界沒有熱傳遞)室內的溫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會升高。讓我們一塊來分析一下溫度升高的原因:電風扇工作時,由於有電流通過電風扇的線圈,導線是有電阻的,所以會不可避免的產生熱量向外放熱,故溫度會升高。
但人們為什麼會感覺到涼爽呢?因為人體的體表有大量的汗液,當電風扇工作起來以後,室內的空氣會流動起來,所以就能夠促進汗液的急速蒸發,結合「蒸發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故人們會感覺到涼爽。
3、電風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電動機。
其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而轉動。
能量的轉化形式是:電能主要轉化為機械能,同時由於線圈有電阻,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電能要轉化為內能。鑒於其能量轉化形式和歐姆定律的使用范圍,所以電風扇的電流、電壓和電阻不能直接套用歐姆定律。在計算電風扇工作消耗電功的時候,只能用公式:W=UIT,而不能用公式:Q=I2RT,因為電功的公式:W=UIT適用於電流做功的一切情況,當然包括電流轉化為內能的情況。
但是焦耳定律:Q=I2RT的適用范圍是:純電阻電路即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的電路。如果利用焦耳定律計算出來的是電風扇工作時,線圈由於有電阻而放出的熱量。
4、電風扇用久以後,扇葉的下面很容易沾上很多灰塵,什麼原因呢?
因為電風扇在工作時,由於扇葉和空氣相互摩擦而使扇葉帶上了靜電,結合帶電的物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從而能夠吸收室內飄浮的細小灰塵造成的,所以扇葉的下面很容易沾上很多灰塵。
⑥ 物理作圖題 一個旋轉的電風扇(掛在屋頂的那種受力分析 幾個力 哪幾個
四個力,重力G、屋頂的拉力、電磁力、風的阻力、內部的摩擦阻力。
⑦ 用物理知識解釋電風扇的轉速為何可以調節
風扇是由發電機帶動的,既然發電機的轉速可以調節,那麼電風扇的轉速就可以調節
⑧ 兩部風扇互相吹是物理學中的什麼現象
只有一個電風扇時,你以自己為參考系,所以快.兩個時,以第一個為參考系,相應的第二個就相對來說慢了許多.
⑨ 電風扇在電路中的符號是什麼
風扇主要由扇頭、葉片、網罩和控制裝置等部件組成。扇頭包括電動機、前後端蓋和搖頭送風機構等。電風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電動機。
工作原理:直流電機、直流無刷電機等小功率電機在小型電扇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電風扇工作時(假設房間與外界沒有熱傳遞)室內的溫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會升高。來分析一下溫度升高的原因:電風扇工作時,由於有電流通過電風扇的線圈,導線是有電阻的,所以會不可避免的產生熱量向外放熱,溫度自然會升高。
但人們為什麼會感覺到涼爽呢?因為人體的體表有大量的汗液,當電風扇工作起來以後,室內的空氣會流動起來,所以就能夠促進汗液的急速蒸發,結合「蒸發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故人們會感覺到涼爽。
發明:
機械風扇起源於1830年,一個叫詹姆斯·拜倫的美國人從鍾表的結構中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發條驅動的機械風扇。這種風扇轉動扇葉帶來的徐徐涼風使人感到涼爽,但得爬上梯子去上發條,很麻煩。
1872年,一個叫約瑟夫的法國人又研製出一種靠發條渦輪啟動,用齒輪鏈條裝置傳動的機械風扇,這個風扇比拜倫發明的機械風扇精緻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
1880年,美國人舒樂首次將葉片直接裝在電動機上,再接上電源,葉片飛速轉動,陣陣涼風撲面而來,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電風扇。
⑩ 物理電路圖中的電扇怎麼畫
好象還沒有專門給電扇的符號呢,你可以用一個用電器做為代替 就是有M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