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高一必修一物理加速度公式如何用

高一必修一物理加速度公式如何用

發布時間:2022-05-25 12:41:47

Ⅰ 高一必修一加速度等公式應用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註: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
(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具體用法就是看題目的已知量和要求的量,並具體分析題意,再選公式
(希望能幫到你,也希望你能給我好評哦!謝謝~)

Ⅱ 物理必修一加速度公式

1。一般加速度問題
例題1:物體沿直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已知在第3s內的位移是4.5m,在第10s內的位移是11.5m,求物體運動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解:

方向一:利用基本公式求解:
S=V0t+at2/2有第三秒內位移
4.5=(3 V0+ a*9/2)—(2 V0+ a*4/2)= V0—a*5/2,
又第十秒內位移
11.5=(10 V0+ a*100/2)—(9 V0+ a*81/2)= V0—a*19/2,
解以上兩方程組可得:
V0=2米/秒 a=1米每二次方秒

方法二:利用平均速度求解:
某段時間t內的平均速度等於t/2時刻的瞬時速度,即Vt=Vt/2
所以第2.5秒的瞬時速度V1=4.5m/s,第9.5秒的瞬時速度V2=11.5m/s .
所以加速度a=(V2-V1)/7,等於1米每二次方秒

方法三:利用位移差求解:
這種方法常用來處理實驗數據。
假設紙條上有六段位移,分別為s1,s2,s3,s4,s5,s6.每段位移間的時間是t.
則加速度a=(s4+s5+s6-s1-s2-s3)/(9t*t)

2。高中物理追及問題
例題2:甲車以加速度3m\s2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運動,乙車落後2s在同一地點由靜止開始,以加速度4m\s2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兩車的運動方向相同。求①在乙車追上甲前,兩車距離最大值?②乙車出發後經多長時間可追上甲?③此時他們離出發點多遠?
解:
1)兩車相距最大,發生在速度相等時,設乙運動了t1時間,甲加速度a1,乙加速度a2,
a1*(t1+2)=a2*t1
解得t=6s
此時甲位移S1=(1/2)*a1*(t+1)^2=96m
乙位移S2==(1/2)*a2*t^2=72m
故,兩車最大距離S=S1-S2=24m

2)追上時位移相等,均為S,乙運動了時間t2,
S=(1/2)a1*(t2+2)^2
S=(1/2)a2*t2^2
聯解即得t2……

3)t2代回第2問任一式即得S,即為離出發點的距離。

代數進去,自己算吧。

3。自由落體運動
例題3:豎直懸掛一根15m的長鏈,在鐵鏈的正下方距鐵鏈下端5m處有一觀察點A,當鐵鏈自由下落時全部通過點A需多長時間?(g取10)
解:
全部通過是指:從鐵鏈開始到A點,到鐵鏈恰好全過了A點

鐵鏈開始到A點: H1=1/2*gt1^2 t1=1S
鐵鏈恰好全過了A點: H2=1/2*gt2^2 t2=2S
全部通過點A: t=t2-t1=1S

4。利用圖象解題
例題4。礦井裡的升降機從井底由靜止開始勻加速上升經5s速度達6m/s後又以此速度勻速上升10s然後勻減速上升又經10s停在井面,求礦井深度
解:
利用V-t圖象
總位移就是如圖梯形的面積
S= 1/2 * (10+25)*6=105m

Ⅲ 高一物理必修一有關加速度的公式的應用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註: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
(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具體用法就是看題目的已知量和要求的量,並具體分析題意,再選公式

Ⅳ 高中必修一加速度公式是什麼

加速度公式: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有用推論Vt^2-Vo^2=2as

2、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3、末速度:Vt=Vo+at

4、位移:s=V平t=Vot+at^2/2=Vt/2t

5、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6、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加速度物理意義

表示質點速度變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舉例:假如兩輛汽車開始靜止,均勻地加速後,達到10m/s的速度,A車花了10s,而B車只用了5s。它們的速度都從0變為10m/s,速度改變了10m/s。所以它們的速度變化量是一樣的。但是很明顯,B車變化得更快一些。我們用加速度來描述這個現象:B車的加速度(a=Δv/Δt,其中的Δv是速度變化量)>A車的加速度。

顯然,當速度變化量一樣的時候,花時間較少的B車,加速度更大。也就是說B車的啟動性能相對A車好一些。因此,加速度是表示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Ⅳ 高一物理必修一速度,加速度,勻變速等等公式總結以及用法,最好一個公式附帶一個例題謝謝!!!萬分感謝

1)v=△s/△t,(注意△s指的是位移),注意s-t圖
2)a=△v/△t,v-t圖很重要
3)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 (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 –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相鄰連續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時間(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註:(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
2) 自由落體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度直線運動規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 豎直上拋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論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典型題:http://wenku..com/view/44979789e53a580216fcfe96.html
PS:例題可以買本參考書來做做。

Ⅵ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關於加速度的所有公式

你記住一下這幾個結論,對你解題會很有幫助。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Ⅶ 高一物理必修一關於加速度的公式!!!!

你記住一下這幾個結論,對你解題會很有幫助。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Ⅷ 高一物理必修一關於速度的公式

1)勻變速直線運動 ­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

註: ­

(1)平均速度是矢量; ­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

2)自由落體運動 ­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

(3)豎直上拋運動 ­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

1)平拋運動 ­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

7.合位移:s=(x2+y2)1/2, ­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

2)勻速圓周運動 ­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

3)萬有引力 ­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於中心天體的質量)} ­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量(kg)} ­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 ­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

6.地球同步衛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 ­

注: ­

(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

(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於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

(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一同三反); ­

(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

Ⅸ 高一物理加速度7個公式有哪些

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關系的公式:V=V0+at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關系的公式:x=v0t+½at²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速度關系的公式:2ax=vt²-v0²

4、平均速度等於½(v+v0)

5、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於½(v+v0)

6、某段位移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等於 根號下½(v²+v0²)

7、位移公式:s=v0t+½at²

8、速度-位移公式:vt²-v0²=2as

(9)高一必修一物理加速度公式如何用擴展閱讀

加速度與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率。所以,兩者之間並不存在「速度大加速度也大、速度為0時加速度也為0」等關系,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也沒有必然相同的關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減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還有一個量也要注意與速度和加速度加以區分,那就是「速度變化量」Δv,Δv = v2 — v1。Δv越大,加速度並不一定越大,還要看所用的時間的多少。

Ⅹ 跪求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材 運動(加速度與自由落體運動)公式 包括變形公式 謝謝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註: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
(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質點的運動(2)----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1)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註:
(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
(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
(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5)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閱讀全文

與高一必修一物理加速度公式如何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