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物理降溫時應避開患者的哪些部位 老師說有七處地方應該避開!
物理降溫禁擦頸後.胸前區.腹部及足底.因為這些部位對冷的刺激較敏感,可引起反射性血管收縮,影響散熱,或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腹瀉等不良反應.
『貳』 物理降溫的注意事項
物理降溫是高熱病人首選的降溫方法,包括有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冰塊、冰鹽水、冰帽、醫用化學袋降溫、灌腸、冰液體靜脈輸入等方法。 在採用物理降溫措施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冷敏感的病人不宜使用任何物理方法降溫,因各種冷刺激都會使病人出現寒顫,橫紋肌產熱增加而影響降溫效果。可選用溫水擦浴等降溫措施。 2、不論採用何種降溫方法,都應同時在足心置熱水袋,可減輕腦組織充血,促進散熱,增加舒適,尤其是冰敷頭部更應重視,降低頭部溫度可增加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減少耗氧量,降低機體代謝率。一般認為,體溫下降10OC腦細胞代謝可降低6.5%,顱內壓可降低5.5%。因此,頭部降溫對顱腦損傷的病人更為重要。 3、對有出血傾向皮疹、皮下出血點及伴有皮膚性損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特別是白血病患者,酒精擦浴往往會導致出血症狀加重。擦浴時禁擦後背、胸前區、腹部和足底等處,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4、採用物理降溫措施30分鍾後測量體溫,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及神志的變化。 5、使用冰塊降溫要經常更換部位,防止凍傷。腋下冰袋降溫後,腋溫的測量不宜在50分鍾內進行。應用醫用冰毯降溫的病人,探頭應放在腋中線與腋後線中間為宜。
『叄』 怎麼降溫
有兩種方法:物理降溫和葯物降溫。
物理降溫:
(一)目的:
1.為高熱患者降溫。
2.為患者實施局部消腫,減輕充血和出血,限制炎症擴散,減輕疼痛。
3.為患者實施頭部降溫,防止腦水腫,並可降低腦細胞的代謝,減少其需氧量,提高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性。
洗手,核對,
核對,自我介紹,介紹酒精插浴,評估皮膚,小便
操作前准備
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備
(二)實施要點:
1.評估患者:
(1)詢問、了解患者身體狀況。
(2)了解患者局部組織狀態,皮膚情況。
(3)向患者解釋,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要點:
(1)核對醫囑,核對患者後,進行環境准備,關閉門窗,保證室內溫度適宜,為患者進行遮擋。
(2)實施冰袋降溫操作要點:取去冰稜角的冰塊考,適量裝入冰袋,放置於患者所需部位, 觀察局部血液循環和體溫變化情況。
(3)實施冰帽降溫操作要點: 取去冰稜角的冰塊適量裝入冰帽,放置於患者頭部,觀察局部血液循環和體溫變化情況。
(4)實施冷濕敷降溫操作要點:將敷布按正確方法敷於所需部位,按要求更換敷布,並觀察局部皮膚顏色和體溫變化。
(5)實施溫水/乙醇擦浴降溫操作要點:幫助患者暴露擦浴部位,頭部置冰袋,足底部置熱水袋,按正確方法及順序擦浴,擦拭完畢半小時後測量體溫。
3.指導患者:
(1)告知患者物理降溫的目的及有關配合事項。
(2)告知患者在高熱期間保證攝入足夠的水分。
(3)指導患者在高熱期間採取正確的通風散熱方法,避免捂蓋。
(4)告知患者在軟組織扭傷、挫傷48小時內禁忌使用熱療。
(三)注意事項:
1.隨時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體溫變化情況。
2.隨時檢查冰袋、冰囊、化學製冷袋有無破損漏水現象,布套潮濕後應當立即更換。冰融化後應當立即更換。
3.觀察患者皮膚狀況,嚴格交接班制度,如患者考試,大網站收集發生局部皮膚蒼白、青紫或者有麻木感時,應立即停止使用,防止凍傷發生。
4.物理降溫時,應當避開患者的枕後、耳廓、心前區、腹部、陰囊及足底部位。
5.用冰帽時,應當保護患者耳部,防止發生凍傷。
用酒精擦浴高熱病人的身體,並借酒精的揮發作用帶走體表的熱量而使體溫降低,這種方法又稱「物理降溫法」。
發燒患者物理降溫需注意哪些操作要領
操作要領
用酒精擦浴降溫,在操作方式上以滾動按摩手法為好,即用一塊小紗布蘸浸75%酒精,置於擦浴的部位,先用手指拖擦,然後用掌部作離心式環狀滾動,邊滾動邊按摩,使皮膚手細血管先收縮後擴張,在促進血循環的同時,使機體的代謝功能也相應加強,並借酒精的揮發作用帶走體表的熱量而使體溫降低。
注意事項
1.高熱寒戰或伴出汗的小兒,一般不宜用酒精擦浴。因寒戰時皮膚毛細血管處於收縮狀態,散熱少,如再用冷酒精刺激會使血管更加收縮,皮膚血流量減少,從而妨礙體內熱量的散發。
2.高熱無寒戰又無汗的小兒,採用酒精擦浴降溫,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應注意受涼及並發肺炎。
擦浴部位不能全部一次裸露,擦某部位露出某部位。擦浴過程中,由於皮膚很快冷卻,可引起周圍血管收縮及血流淤滯。必須按摩患者四肢及軀干,以促進血循環,加快散熱。
3.一般不宜在胸腹部進行酒精擦浴,以防止內臟器官充血,引起不適和並發其他疾病。如胸腹部充血過多可引起胃腸痙攣的疼痛。 (申力)
注意事項
1. 隨時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體溫變化情況。
2. 酒精擦浴全過程一般不超過20min。
3. 腋窩、肘窩、腹股溝、腘窩等大血管豐富處,多擦拭片刻,以促進散熱
葯物降溫:葯物降溫雖然快,但是任何葯物對人體都是有副作用的,而且,發熱對人體本身是一種保護作用,只有當發熱過高,時間過長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才需要及時用葯物控制。
『肆』 酒精降溫,哪些部位不能擦,哪些不能同時擦
酒精降溫可以用干凈的酒精棉球擦拭腋窩、腘窩、手足心、胸部,頸部兩側、肘窩、手腕內側、大腿根。前胸、腹部等部位對冷刺激敏感,不宜擦拭。
用來擦拭的酒精濃度一般是25-30%,若是用75%醫用酒精,加不到2倍的水就可以用了。
首先在病人的頭部放置涼毛巾降溫,可防止酒精擦浴時,表皮血管的收縮,使得血液集中到頭部而引起腦組織充血。
擦浴時,首先將蘸有酒精的棉球或紗布擰至半干,自病人一側頸部開始,沿上臂外側至手背,再從腋窩沿上臂內側至手掌,擦完後,用干毛巾拭乾皮膚上的酒精。
同法擦浴另一側後,讓病人側卧,擦浴背部。背部擦完後開始沿大腿外側擦至足背,再從腹股溝沿大腿內側擦至足心。
酒精降溫的注意事項:
1、酒精濃度
醫用酒精的乙醇濃度為75%,高燒時用它擦拭身體降溫,需要稀釋到25%—50%,大致等於一份醫用酒精加相同量的水。酒精濃度太高不但刺激皮膚,還會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2、兌水溫度
兌水時水溫宜稍高於體溫,以用手腕內側試水覺得不燙為原則。一般選32-34℃。這樣調和後的酒精,溫度接近體溫,不會因太涼引起不適,也避免了水溫太高導致酒精揮發過快。
3、宜用紗布
擦拭時選用一小塊全棉紗布或手絹,吸水性好,摩擦力適中,用酒精蘸濕後擰至半干後擦拭身體。如果沒有紗布,也可以用小毛巾,為避免浪費,最好不要浸透,只需把毛巾的一角蘸濕即可。
4、擦拭部位
用酒精物理降溫時,宜取自上而下擦拭血管豐富的部位。而要避開胸前區、腹部、後頸等處,這些部位對冷的刺激較敏感,可刺激性引起反射性心率減慢、腹瀉等不良反應。
5、擦拭力度
皮膚擦至發紅為宜,擦洗時動作要輕柔,不要將皮膚擦破。力量要均勻,一手擦拭,另一手要輕輕按摩以促進血管擴張。擦至腋窩、肘窩、大腿根部等血管豐富部位,不妨停留時間稍長,以提高散熱效果。
6、宜忌人群
用酒精擦拭只適用於高熱無寒戰又無汗的患者。出汗通暢時,表明體溫已經開始下降,不適合用這種方法。
『伍』 物理降溫時,應當避開患者的那些部位
物理降溫時,應當避開心前區、腹部、後頸部、足心。
物理降溫由於其具有揮發性,可吸收並帶走大量的熱量,使體溫下降、症狀緩解。擦拭心前區可引起心率慢或心律失常,擦拭腹部可引起腹瀉,擦拭後頸部、足心部位可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全身擦浴時間不宜超過20min。
(5)物理降溫時應避開患者哪些部位擴展閱讀
擦拭時使用32-34℃、25%-30%酒精100-200ml以離心方向擦拭四肢及背部。擦浴用酒精濃度不可過高,否則大面積地使用高濃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膚,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擦拭順序為:上肢:頸外側→上肢外側→手背;側胸→腋窩→上肢內側→手掌;同法擦拭另一側上肢。背腰部:病人側卧,擦拭3min;下肢:髂骨→下肢外側→足背;腹股溝→下肢內側→內髁;股下→腘窩→足跟。同法擦拭另一側,每個肢體擦拭3min。同法擦拭另一側。
擦拭的同時將冰袋或冰水浸過的毛巾置於額頭部(以助降溫,預防擦浴時全身血管收縮,腦部充血引起頭痛),熱水袋放足底使病人舒適,用於高熱病人降溫等。
『陸』 物理降溫禁止的部位
物理降溫禁止用在枕後、耳後、陰囊處、胸前區、腹部、足底等區域。
枕後、耳廓、陰囊處易被凍傷;心前區被冷刺激可導致心率減慢、心房纖顫、房室傳導阻滯;腹部受冷易引起腹瀉;足底受冷可能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
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包括冰袋和冰囊降溫法、冰帽降溫法、溫水擦浴、酒精擦浴、灌腸降溫法。
其中,溫水擦浴、冰袋和冰囊降溫、酒精擦浴三種方法最為常用。
(6)物理降溫時應避開患者哪些部位擴展閱讀
不適合物理降溫的人群有
1、血液循環障礙者禁用。
血液循環障礙者會有局部組織或器官血管內血液含量異常表現,充血、淤血或缺血;局部血管壁通透性和完整性異常,如血管內成分溢出血管外,表現為水腫和出血;血液性狀和血管內容物的異常,包括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受冷會加重血液循環障礙。
2、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膿病灶者禁用。
比如,慢性關節炎、外傷挫裂傷造成的傷口化膿性感染慢性炎症或者深部化膿病灶。皮膚受冷可使局部血流減少,妨礙炎症吸收。
3、組織損傷、破裂、水腫者禁用。
此時受冷可導致血液循環不良,增加組織損傷,影響傷口癒合,同時影響細胞間液的吸收。對於有出血傾向的皮疹患者,或皮下出血及伴有皮膚性損害的患者,禁用酒精擦浴,否則會使出血症狀加重。
4、對冷刺激過敏者禁用。
對冷敏感的患者受冷後會出現寒戰,使橫紋肌產熱增加而影響降溫效果。
5、昏迷、感覺異常、年老體弱者慎用。
冰袋溫度過低且使用時間過長時,會導致這幾類患者末梢循環不好,加重血液循環障礙,若要使用需專人陪護。
『柒』 物理降溫時應當避開患者的_ _部位
發燒應考慮染驗血主物理降溫用冰冰貼貼部發燒建議檫身體傷口輸液口應避免水防止染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建議自己下去查查資料
『捌』 寶寶發燒物理降溫哪些部位不能擦
1、對冷敏感的病人應用溫水擦浴,不宜使用其他任何物理方法降溫。 2、不論採用何種降溫方法,都應同時在足心置熱水袋,可減輕腦組織充血,促進散熱,增加舒適。 3、對有出血傾向皮疹、皮下出血點及伴有皮膚性損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特別是白血病患者,酒精擦浴往往會導致出血症狀加重。 4、擦浴時禁擦胸前區、腹部、後頸部和足底等處,以免引起不良反應。(後頸和胸前區沒有大的血管流過,所以對此處降溫效果不好,只能使皮膚表層降溫,不能降低身體內部溫度。 同時,僅僅皮膚表層降溫會導致刺激人體體溫調節機制,從而在身體內部產生更多的熱量,反而會加重發熱病情,所以最好不要在後頸和胸前區強行降溫) 5、採用物理降溫措施30分鍾後測量體溫,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及神志的變化。 6、使用冰塊降溫要經常更換部位,防止凍傷。腋下冰袋降溫後,腋溫的測量不宜在50分鍾內進行。應用醫用冰毯降溫的病人,探頭應放在腋中線與腋後線中間為宜。
『玖』 冰袋物理降溫應避開的部位
,應當避開患者的枕後、耳廓、心前區、腹部、陰囊及足底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