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選擇《原子核物理》作為考研專業課的疑問
原子核物理重點是核結構(核模型,殼層模型最重要)和核反應(分析反應)!
中子物理不是重點,但是中子的性質以及探測方法要知道!
國內原子核物理做的好的是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我就是那所里的。高校嘛,蘭州大學很不錯,有這方面的國家重點學科!!
溫馨提示:核物理與高能物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㈡ 粒子物理學、原子核物理學0基礎,求好書,
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但這是走向成功必由之路。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神。筆記本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學習資料學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時間時間是寶貴的,沒有了時間就什麼也來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時間,而利用時間是一門非常高超的藝術。向別人學習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同學們學習,向周圍的人學習,看人家是怎樣學習的,經常與他們進行「學術上」的交流,互教互學,共同提高,千萬不能自以為是。知識結構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等。數學物理的計算要依靠數學,對學物理來說數學太重要了。要學好數學,利用好數學這個強有力的工具。體育活動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好的保證,旺盛的精力是學習高效率的保證,教材完全解讀這本書不錯!
㈢ 小弟自學原子核物理時困惑了
原子核物理 在理論上需要高等量子力學,群論等知識基礎。
然而,這些是在你需要讀「理論原子核物理」時的基本。
如果你需要讀的是「實驗原子核物理」這些知識可以不做深入研究。
還有,該層面的學術內容,不可拘泥於一個詞語。繼續看教材,同時兼顧文獻來拓展知識,就可以很容易學明白了。
其實原子核物理相對於其他幾門枯燥的高階物理學科來說,要好學一些。
另:請不要進入核物理研究這一行,危險性還是很大的,如果不信你可以去看看北京原子能科學院束流室通風口的那些樹。網路地圖
㈣ 原子核物理盧希庭著 pdf格式
《簡明醫用原子核物理學》
作者: 翟建才編著
2
《原子核物理基礎:核子與核》
作者: 寧賓士,李磊,閔德芳
3
《原子核物理學的奠基者盧瑟福》
就是沒你那個。。。
㈤ 核子衰變能同時放出a b r 射線嗎
可以!具體可參看《原子核物理》,盧希庭教授主編的書。
在第二章講解放射性的時候有原話。
同時發生3種衰變的原子核不是很常見,但是不是說沒有。主要集中在β穩定線邊緣。
㈥ 南華大學研究生什麼核類專業好,原子核物理真題怎麼弄呢
我是核院的,原子核物理其實不需要弄真題啊,你只要把書多看幾遍,一定把一些基本概念記住能夠寫出來,還要記一些基本的公式,把課後習題做一遍就ok啦。
根據我上課和考試的經驗總結一下復習方向,教材用的是
《原子核物理》修訂版 盧希庭 高等教育出版社
重中之重章節:5,6,7,8(三大衰變,一個殼模型)
重點復習章節:1,2,5,6,7,8,9,11
其他章節了解一下。最後兩章可以不看。
㈦ 求盧希庭版《原子核物理》第54頁2-11題關於長毛象的題第二問詳解
解:(1)在活體有機體中14C/12C=1.2×10-12,12C在此過程中無變化。
設12C的原子數為N12,死亡t時間後14C原子數為N
則N0/N12=1.2×10-12;Nt/N12=6.98×10-14;
Nt=N0×e^(-λt);→t=2.35×104a;
(2)由測量精度σ=1/√(N_c)=7%(N_c為總計數),得:N_c=204。
又∵N_c=A•T,A為14C的放射性活度,T為測量時間;
則:T=N_c/A=N_c/λN=N_c/(ln2/T_(1⁄2)•m/M•N_A•η)=(204×5730×365×24×3600×14)/(0.693×0.9×〖10〗^23×6.98×〖10〗^(-14))=195(d)
其中:T_(1⁄2)為14C的半衰期,m為樣品質量,M為14C質量數,η為14C的含量
㈧ 原子核物理 ppt 盧希庭
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yzhwlpl/yzhw2004/0402/040202.htm
原子核物理學
原子核是比原子更深一個層次的物質結構。原子核物理學是研究原子核的性質,它的內部結構、內部運動、內部激發狀態、衰變過程、裂變過程以及它們之間的反應過程的學科。
在原子核被發現以後,曾經以為原子核是由質子和電子組成的。1932年,英國科學家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這才使人們認識到原子核可能具有更復雜的結構。
質子和中子統稱為核子,中子不帶電,質子帶正電荷,因此質子間存在著靜電排斥力。萬有引力雖然使各核子相互吸引,但在兩個質子之間的靜電排斥力比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要大萬億億倍以上。所以,一定存在第三種基本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力。人們將核子結合成為原子核的力稱為核力,核力來源於強相互作用。從原子核的大小以及核子和核子碰撞時的截面估計,核力的有效作用距離力程約為一千萬億分之一米。
原子核主要由強相互作用將核子結合而成,當原子核的結構發生變化或原子核之間發生反應時,要吸收或放出很大的能量。一些很重的原子核(如鈾原子核)在吸收一個中子以後,會裂變成為兩個較輕的原子核,同時放出二十到三十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兩個很輕的原子核也能熔合成為一個較重的原子核,同時放出巨大的能量。這種原子核熔合過程叫作聚變。
粒子加速器的發明和裂變反應堆的建成,使人們能夠獲得大量能量較高的質子、電子、光子、原子核和大量中子。可以用來轟擊原子核,系統地開展關於原子核的性質及其運動、轉化和相互作用過程的研究。
高能物理研究發現,核子還有內部結構。原子核結構是一個比原子結構更為復雜的研究領域,目前,已有的關於原子核結構,原子核反應和衰變的理論都是模型理論,其中一部分相當成功地反映了原子核的客觀規律。
一公斤鈾裂變時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約兩萬噸TNT炸葯爆炸時所釋放的能量,一公斤重氫原子核聚變所釋放的能量還要大幾倍。輕原子核聚變為較重的原子核並釋放能量的過程,就是太陽幾十億年來的能量來源,也是熱核爆炸的能量來源。如果能使重氫的聚變反應有控制地進行,那麼能源問題就將得到較徹底的解決。由於放射性同位素所放出的射線能產生各種物理效應、化學效應和生物效應,因此放射性同位素在工業、農業、醫學和科學研究中有廣泛的應用。
參考資料:網站:http://bk..com/view/29835.html
㈨ 有關核物理的考研
核物理研究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重視得到社會的大力支持,是和它具有廣泛而重要的應用價值密切相關的。幾乎沒有一個核物理實驗室不在從事核技術的應用研究。有些設備甚至主要從事核技術應用工作。
同位素示蹤
核技術應用主要為核能源的開發服務,如提供更精確的核數據和探索更有效地利用核能的途徑等;另外,同位素的應用是核技術應用最廣泛的領域。同位素示蹤已應用於各個科學技術領域;同位素葯劑應用於某些疾病的診斷或治療;同位素儀表在各工業部門用作生產自動線監測或質量控制裝置。
加速器及同位素輻射源已應用於工業的輻照加工、食品的保藏和醫葯的消毒、輻照育種、輻照探傷以及放射醫療等方面。為了研究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以及輻照技術,已經建立了輻射物理、輻射化學等邊緣學科以及輻照工藝等技術部門。
由於中子束在物質結構、固體物理。高分子物理等方面的廣泛應用,人們建立了專用的高中子通量的反應堆來提供強中子束。中子束也應用於輻照、分析、測井及探礦等方面。中子的生物效應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快中子治癌已取得一定的療效。
離子束的應用
是越來越受到注意的一個核技術部門。大量的小加速器是為了提供離子束而設計的,離子注入技術是研究半導體物理和制備半導體器件的重要手段。離子束已經廣泛地應用於材料科學和固體物理的研究工作。離子束也是用來進行無損、快速、痕量分析的重要手段,特別是質子微米束,可用來對表面進行掃描分析。其精度是其他方法難以比擬的。
在原子核物理學誕生、壯大和鞏固的全過程中,通過核技術的應用,核物理和其他學科及生產、醫療、軍事等部分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取得了有力的支持;核物理基礎研究又為核技術的應用不斷開辟新的途徑。核基礎研究和核技術應用的需要,推進了粒子加速技術和核物理實驗技術的發展;而這兩門技術的新發展,又有力地促進了核物理的基礎和應用研究。
核物理方面研究比較好的高校是清華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等。
㈩ 北大物理學專業從大一到大四用的是什麼版本的教材
以下內容供你參考,祝你考試順利!
力學 鍾錫華、周岳明 北京大學出版社
熱學 劉玉鑫 北京大學出版社
電磁學 陳秉乾、王稼軍 北京大學出版社
光學與近代物理 陳熙謀 北京大學出版社
量子力學導論 曾謹言 北京大學出版社
量子力學教程 曾謹言 科學出版社
電動力學簡明教程 俞允強 北京大學出版社
電動力學 郭碩鴻 高等教育出版社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 汪志誠 高等教育出版社
電動力學簡明教程 俞允強 北京大學出版社
電動力學 郭碩鴻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固體物理學 黃昆、韓汝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原子核物理 盧希庭 原子能出版社
物理宇宙學 徐遐生著 李太楓、鄭經武譯
天體物理學 李宗偉、肖興華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氣動力學(上冊) 劉式適、劉式達 北京大學出版社
天氣學 錢維宏 北京大學出版社
大氣探測原理 趙柏林 氣象出版社
大氣探測學教程 劉曄 氣象出版社
大氣物理學 盛裴軒 北京大學出版社
電磁場理論基礎 王薔 清華大學出版社
電動力學 郭碩鴻 高等教育出版社
電子線路 梁明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大的理論物理專業不考高等數學,直接考量子力學和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復習時著重把這幾科的考試內容搞扎實,考試時就胸有成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