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理圖像中的面積問題
用圖像表示物理規律是高中階段常遇到的問題,雖然不要求會利用圖像解決問題,但是對圖像的物理意義分析清楚,會有利於我們對問題的分析,加深對規律的理解.解決問題時,會顯得很方便.處理圖像問題,一般要注意以下幾個關鍵問題:即「軸、點、線、面、斜、截」的含義。
1、軸:弄清直角坐標系中,橫軸、縱軸代表的含義,即圖像是描述哪兩個物理量間的關系,是位移—時間關系?還是速度—時間關系等。同時注意單位及標度。
2、點:弄清圖像上任一點的物理意義,實質是兩個軸所代表的物理量的瞬時對應關系,如代表t時刻的位移s,或t時刻對應的速度等等。
3、線:圖像上的一段直線或曲線一般對應一段物理過程,給出了縱軸代表的物理量隨橫軸代表的物理量的變化過程。
4、面:圖像和坐標軸所夾的「面積」往往代表另一個物理量的變化規律,看兩軸代表的物理量的「積」有無實際的物理意義,可以從物理公式分析,也可從單位的角度分析,如s—t圖像「面積」無實際意義,不予討論,圖像「面積」代表對應的位移。
5、斜:即斜率,也往往代表另一個物理量的規律,看兩軸所代表物理量的變化之比的含義.同樣可以從物理公式或單位的角度分析,如s—t圖像中,斜率代錶速度等。
6、截:即縱軸截距,一般代表物理過程的初狀態情況,即時間為零時的位移或速度的值.當然,對物理圖像的全面了解,還需同學們今後慢慢體會和提高,如對矢量及標量的正確處理分析等等。
請採納。
B. 高一物理題,v-t圖象中圖線與t軸圍成的面積的意義是什麼
v-t圖像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速度。
而圖像的面積是橫軸縱軸的乘積,就是S=vt。
面積就是位移了。
為什麼這個面積本來是表示位移而不是路程啊?
v-t圖像只適用於直線運動,橫軸上方為速度正方向,下方為負。
位移是圖像面積的數值之和(橫軸上方為正,下方為負),路程是面積的絕對值之和。
曲線運動就不能用v-t圖像表示了。
C. 高一物理vt和xt圖象怎麼代公式
不同的圖像反應物體不同的運動狀態,不管是什麼形狀,只不過是靠二維坐標上一個個點來記錄此時此刻物體的運動狀態(比如,vt圖像記錄的是某一確定時間的物體的速度,但前提是物體要做直線運動),然後又有這些點組成一條線段,而這條線段所反應的就是在這個時間段內運動物體速度的變化情況。研究這些線就可以找出物體在這段時間內運動的規律。我從概念上解釋了一下,希望能幫到你。
D. 高中物理知識
方法一:由V-t圖象面積去算。畫個運變速直線運動的圖象(初速度不為0哦)。畫出是一個梯形。
梯形的面積就是位移: S=t*(Vo+Vt)/2.
梯形的面積也可以用中線乘高:S=t*Vt/2.(中間時刻的速度就是中線)
物體的位移還可以用這個公式算 S=t*V(平均)(平均速度乘時間)
三個式子相等,所以得: V(平均速度)= Vt/2 =(Vo+Vt)/2
方法二:一個數學規律:均勻變化的數列其平均值等於初量加末量除以二。
也是剛好等於中間那個數的值。
要注意哦,這一列是要均勻變化。比如1、2、3、4、5。或者是2、4、6、8、10。
舉個例子:1、2、3、4、5。這一列數。其平均值。是等於(1+5)/2=3。剛好是中間那個數。
或者看2、4、6、8。平均值=(2+8)/2=5。這里是的中間值是4和6之間那沒就剛好是5。這列數的平均值你自己算看看。
我們的運變速是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所以也是有這個規律的。所以有:
V(平均速度)= Vt/2 =(Vo+Vt)/2
E. v-t圖像中求位移 用圖象的面積計算
v,t圖中,在t0時刻速度等於v0,位移s=1/2*v0*t0
直線表示勻加速直線運動,算位移使用平均速度*時間
也就是三角形面積
F. 物理中,VT圖象與S的關系
0.8X4,說的是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0.8,運動4秒,才可以這樣算
而圖中是一個勻加速運動,自然不可以這樣算
無論哪種運動,只要是vt圖像,圖線與橫坐標軸圍成的面積都表示s
所以圖中是三角形面積,如果整體的話就是梯形面積了
希望幫到你,O(∩_∩)O~
G. 物理中,v-t圖像中位移的大小可以用圖形的面積來算
不是一定要與時間軸相交才成立設初速度vo,經歷時間t達到速度v
則位移s=平均速度*時間= t*(vo+v)/2
作出v-t圖可以看出:速度圖像、v向x軸引的垂線、x軸、y軸四條邊界圍成的圖形正好是個卧著的梯形,該梯形的上底為vo,下底為v,高為t,所以
梯形面積=0.5(vo+v) t
可見二者是吻合的。
如果vo=0,上述的圖像便不是個梯形了,而是三角形。面積法一樣適用。
如果v=vo,上述的圖像便是個矩形。面積法也一樣適用
H. 物理中的vt圖像是不是什麼情況下位移都是對應圖像的面積的大小啊
其實不單是面積的大小,還要看面積所在的位置,在Y軸上方的都是正的位移,下方都是負的,比如,上方的面積為10,下方面積為5,則位移不是10+5=15,而是10-5=5。了解了嗎?
I. 關於高中物理v-t圖像面積疑問
這個比較好理解的,為什麼在v-t圖像中可以用面積來表示這個位移。
先從簡單的說,對於勻速直線運動,s=v*t 從這個公式當中來說,它是速度與時間的乘積,那在圖像中,圖線與t軸(時間軸)所夾的面積正是這個位移。;同樣,對於變速曲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採用微分成小段直線,同樣也是必須是圖線與t軸(時間軸)所夾的面積正是這個位移。
J. xt圖像和vt圖像 與橫軸所圍的面積分別是什麼 高一物理
vt圖像面積是位移。進入高中後就有了矢量這一概念,就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v是一個矢量,位移也是一個矢量;
xt圖像的面積沒有實際意義。圖像中的y軸對應的數x是質點從出發到對應該t 時刻一共走的路程。路程x是一個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
對於圖像求面積意義的題,就是將x軸與y軸所代表的含義進行相乘,然後想像自己所學的公式有類似的表達,這種思想在高中物理和數學中會經常用到,希望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