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學物理預習實驗報告中有一個「數據記錄與處理」,該怎麼寫
列一個空白表格,將要記錄的數據和要得出的數據名稱和單位列出,以免實驗室遺漏。
㈡ 物理實驗 中的數據處理
四捨五入,或,四捨六入五取偶,
所以0.74、0.75均可,具體要看老師。
偏差在最後一位,如果不能明確計算,至少取正負1。
㈢ 實驗數據處理包括哪些內容
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
1. 平均值法
取算術平均值是為減小偶然誤差而常用的一種數據處理方法。通常在同樣的測量條件下,對於某一物理量進行多次測量的結果不會完全一樣,用多次測量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是真實值的最好近似。
2. 列表法
實驗中將數據列成表格,可以簡明地表示出有關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便於檢查測量結果和運算是否合理,有助於發現和分析問題,而且列表法還是圖象法的基礎。
列表時應注意:
①表格要直接地反映有關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一般把自變數寫在前邊,因變數緊接著寫在後面,便於分析。
②表格要清楚地反映測量的次數,測得的物理量的名稱及單位,計算的物理量的名稱及單位。物理量的單位可寫在標題欄內,一般不在數值欄內重復出現。
③表中所列數據要正確反映測量值的有效數字。
3. 作圖法
選取適當的自變數,通過作圖可以找到或反映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並便於找出其中的規律,確定對應量的函數關系。作圖法是最常用的實驗數據處理方法之一。
描繪圖象的要求是:
①根據測量的要求選定坐標軸,一般以橫軸為自變數,縱軸為因變數。坐標軸要標明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名稱及單位。
②坐標軸標度的選擇應合適,使測量數據能在坐標軸上得到准確的反映。為避免圖紙上出現大片空白,坐標原點可以是零,也可以不是零。坐標軸的分度的估讀數,應與測量值的估讀數(即有效數字的末位)相對應。
㈣ 物理實驗報告 主要是數據處理和誤差分析部分
數據處理階段:1.將數據製成表格形式 2.計算各測量元素的平均值 3.計算各元素的A類不確定度和B類不確定度(其中分別代表實驗數據的誤差和實驗儀器的誤差) 4.最終表達:x=平均值±不確定度 x的相對誤差=不確定度/平均值(百分制) 誤差分析階段:主要討論誤差的來源,可能來自於實驗原理或自己實驗方法或者實驗儀器的改進,然後必須提出如何改進或做的更好之類明確的方法,這樣你的分析才是有結果的,有意義的.通常為了表達的效果我們會使用圖像來形象說明,這是有必要的,號的實驗報告應該是簡潔的,明確的,建設性的,甚至是專業性的
㈤ 初中物理實驗中的數據處理是什麼意思
數據處理包括數據分析和可能涉及到的計算,首先要對數據進行分析看數據是否正確,然後再通過分析數據所反映出的信息找出規律
㈥ 一般的大學物理實驗的實驗報告中的 實驗總結寫些什麼 還有 數據處理及實驗結論 要寫些什麼
寫你的結論和不足之處。
數據處理主要是表格和結果及實驗誤差。
實驗結論最簡單,就是你數據處理完後的數字,最好帶著誤差。
㈦ 物理實驗數據處理的方法有哪些
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
實驗結果的表示,首先取決於實驗的物理模式,通過被測量之間的相互關系,考慮實驗結果的表示方法。常見的實驗結果的表示方法是有圖解法和方程表示法。在處理數據時可根據需要和方便選擇任何一種方法表示實驗的最後結果。
(1)實驗結果的圖形表示法。把實驗結果用函數圖形表示出來,在實驗工作中也有普遍的實用價值。它有明顯的直觀性,能清楚的反映出實驗過程中變數之間的變化進程和連續變化的趨勢。精確地描制圖線,在具體數學關系式為未知的情況下還可進行圖解,並可藉助圖形來選擇經驗公式的數學模型。因此用圖形來表示實驗的結果是每個中學生必須掌握的。
圖解法主要問題是擬合面線,一般可分五步來進行。
①整理數據,即取合理的有效數字表示測得值,剔除可疑數據,給出相應的測量誤差。
②選擇坐標紙,坐標紙的選擇應為便於作圖或更能方使地反映變數之間的相互關系為原則。可根據需要和方便選擇不同的坐標紙,原來為曲線關系的兩個變數經過坐標變換利用對數坐標就要能變成直線關系。常用的有直角坐標紙、單對數坐標紙和雙對數坐標紙。
③坐標分度,在坐標紙選定以後,就要合理的確定圖紙上每一小格的距離所代表的數值,但起碼應注意下面兩個原則:
a.格值的大小應當與測量得值所表達的精確度相適應。
b.為便於制圖和利用圖形查找數據每個格值代表的有效數字盡量採用1、2、4、5避免使用3、6、7、9等數字。
④作散點圖,根據確定的坐標分度值將數據作為點的坐標在坐標紙中標出,考慮到數據的分類及測量的數據組先後順序等,應採用不同符號標出點的坐標。常用的符號有:×○●△■等,規定標記的中心為數據的坐標。
⑤擬合曲線,擬合曲線是用圖形表示實驗結果的主要目的,也是培養學生作圖方法和技巧的關鍵一環,擬合曲線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a.轉折點盡量要少,更不能出現人為折曲。
b.曲線走向應盡量靠近各坐標點,而不是通過所有點。
c.除曲線通過的點以外,處於曲線兩側的點數應當相近。
⑥註解說明,規范的作圖法表示實驗結果要對得到的圖形作必要的說明,其內容包括圖形所代表的物理定義、查閱和使用圖形的方法,制圖時間、地點、條件,制圖數據的來源等。
(2)實驗結果的方程表示法。方程式是中學生應用較多的一種數學形式,利用方程式表示實驗結果。不僅在形式上緊湊,並且也便於作數學上的進一步處理。實驗結果的方程表示法一般可分以下四步進行。
①確立數學模型,對於只研究兩個變數相互關系的實驗,其數學模型可藉助於圖解法來確定,首先根據實驗數據在直角坐標系中作出相應圖線,看其圖線是否是直線,反比關系曲線,冪函數曲線,指數曲線等,就可確定出經驗方程的數學模型分別為:
Y=a+bx,Y=a+b/x,Y=a\b,Y=aexp(bx)
②改直,為方便的求出曲線關系方程的未定系數,在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情況下,在確定的數學模型的基礎上,通過對數學模型求對數方法,變換成為直線方程,並根據實驗數據用單對數(或雙對數)坐標系作出對應的直線圖形。
③求出直線方程未定系數,根據改直後直線圖形,通過學生已經掌握的解析幾何的原理,就可根據坐標系內的直線找出其斜率和截距,確定出直線方程的兩個未定系數。
④求出經驗方程,將確定的兩個未定系數代入數學模型,即得到中學生比較習慣的直角坐標系的經驗方程。
中學物理實驗有它一套實驗知識、方法、習慣和技能,要學好這套系統的實驗知識、方法、習慣和技能,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作科學的安排,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加以培養和鍛煉。逐步掌握探索未知物理規律的基本方法。
㈧ 物理中數據的處理方法是指
圖像法,或者是表達式法
㈨ 物理實驗長度的測量數據處理怎麼寫
長度的測量數據處理怎樣寫,可以按照實際情況你怎樣算就怎樣寫。
㈩ 測量與數據處理的物理實驗報告怎麼寫
目的:1,掌握游標卡尺、螺旋測微計的使用方法和讀書規則;
2.
進一步熟悉不確定度及有效數字的基本概念;
3.
了解選用測量儀器的一般原則;
要求:游標卡尺:它是精密量具,推拉游標尺時不要用力過大,測量中不要弄傷刀口和鉗口;用完後要放回盒內,不許放在潮濕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它的准確度,延長使用期限。
螺旋測微計:1,測量時必須用棘輪作為保護裝置,當測微螺旋桿即將接觸到被測物時,應旋轉棘輪,並發出咔咔聲。即可讀書。2.用完放回儀器時,應使測量鉗口A、B面間保持1mm以上的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