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理傳送帶問題要注意哪些要點最好附上例題及解析,謝謝
1.物體放在傳送帶上最大速度和傳送帶的速度一樣
2.物體輕(注意這個字)放上傳送帶時速度為零,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受力為重力=mg,支持力=mg,傳送帶傳送的方向摩擦力f=μmg)因為有速度差,傳送帶快,傳送帶帶動物體運動,你可以想像一下,會有類似煤塊放在傳送帶上由靜止開始運動,求勻速是煤痕的問題,痕跡的長度就是勻加速期間煤塊與傳送帶相對運動的大小
3.當速度達到一定程度時物體速度與傳送帶速度一樣,此時物體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不受力重點
4.傳送帶突然停下(這種情況比較少),物體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受力為原先傳送帶運動的反方向摩擦力f=μmg,重力,支持力
㈡ 高中物理傳送帶問題一直沒有想通,請高人指點!
能在傳送帶上勻速運動。
若傳送帶沿線面向上運動,然後一個物塊滑到傳送帶底部。
如果它的速度V小於傳送帶的速度,那麼由於她的動摩擦力是向上的,所以尋在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物塊開始加速,直到和傳送帶共速,就保持相對靜止了。要注意的是,此時的摩擦力已經變成靜摩擦力了,物塊受力平衡,所以能夠和傳送帶一起勻速向上運動。
如果物塊的速度V是大於傳送帶的速度,那麼它就會在沿斜面向下的動摩擦力和重力的一個分力的作用下,減速至與傳送帶共速,然後就與上面一樣了,勻速運動。
如果物塊的速度V=傳送帶的速度,那麼一開始就是勻速向上了。
其實不管是水平還是斜面都可以的,只是算加速度的時候不一樣罷了。
2、,物體受重力影響,與傳送帶相互擠壓,產生摩擦力作用。
㈢ 高中物理傳送帶問題解題方法技巧以及常用公式
常用公式:牛頓三大定律,運動學公式。
技巧:受力分析,運動分析。
方法:理解,深刻理解。
㈣ 初中物理奧賽傳送帶問題【急】
三個情況,既然參加奧賽,相信你很聰明,應該只是不太懂第三種情況而已
1、當傳送帶的速度大於物體原來的速度是,開動瞬間傳送帶相對物體向前滑動,給物體一個向前的摩擦力,是物體加速,所以這種情況下t<t0
2、當傳送帶的速度等於願物體的速度時,傳送帶與物體相對靜止的同時下滑,物體保持原來速度,所以t=t0
3、當傳送帶速度小於物體原來速度時,這種情況是你不能理解的把?
給你解釋:
物體下滑到下面的時間的長短,主要是看物體速度在前後的變化情況,是變大,還是變小?速度的變化的原因是物體力,物體受合外力不是零時,他的速度就會變。在這種情況下,物體相對傳送帶還是向下滑動,只是相對滑動的速度(注意是相對傳送帶的速度,不是物體的原素度)變慢了,但滑動摩擦阻力沒有變,滑動摩擦阻力和相對滑動的速度無關。所以物體還是保持原來的受力情況——合外力為零,所以物體仍保持原來的速度,t=t0
所以選D,你明白了嗎
答補充:
路程沒有變長,我們說他的速度不變,是說他相對地面的速度不變。在進一步說,我們可以在傳送帶旁邊加一個標尺類的東西,標尺和傳送帶一樣長,且標尺不動,就是說物體是相對這個標尺的速度不變。物體相對標尺的路程也是不變的,都是從標尺的頭走到標尺的尾部這么遠,速度不變,路程不變,則時間不變。
你說路程邊長,說明你愛思考。只是陷入了誤區。要仔細的想清楚,可以畫圖幫助理解。
㈤ 物理中有關傳送帶的問題怎麼分析比如求煤塊與它之間的黑色痕跡長度等。希望可以總結完這種類型題。謝謝
假設傳送帶上有一點(小紅點),然後小紅點走的位移減去物體的位移,就是他們之間的相對位移,也就是黑色痕跡。做這種題就是畫兩張縱向排列或橫向排列的草圖,表示出他們的位移關系。
㈥ 物理傳送帶問題
m從A點到B點用時1.13,m到達B時速,3.18。
解:開始是物體速度為0,摩擦力f1方向向下,物體做勻加速運動直至與傳送帶速度相等,加速度為:
a1=gsinθ+ugcosθ=7.35
這過程所用時間: t1=v/a1=0.41
運動距離:S1=v平方/2a1=0.61
物體和傳送帶速度相等後摩擦力f2方向向上此時的加速度a2=gsinθ-ugcosθ=0.25
方向向下,物體以v為初速度向下做勻加速運動,運動位移S2=S-S1=2.19
到達B點速度 v『=根號2*a2*S2+v平方=3.18
所用時間 t2=(v『-v)/a2=0.72
總時間 t=t1+t2=1.13
(6)物理傳送帶問題如何解決擴展閱讀
傳送帶問題是高中力學里常見的問題。
假設一個水平放置的,在轉動的傳送帶,你如果輕輕放上去一個物體,那麼這個物體的初速度為零。而傳送帶卻有一定的速度,那麼它會在傳送帶上發生相對滑動,所以這時它的摩擦力和傳送帶的運動方向相同,物體在這個摩擦力的作用下會總勻加速直線運動.這是的摩擦力就是動摩擦力。
如果傳送帶不是水平放置,而是和水平面有一定的夾角,且傳送帶是向上轉動的,那麼在下面輕放一個物體以後,物體會跟上面的分析一樣加速,假設在中途和傳送帶達到了共速,那麼此後它的摩擦力就是靜摩擦力了,因為靜摩擦力使它保持和傳送帶相對靜止.上訴的情況摩擦力都是動力。
如果傳送帶是從上往下轉,則在上面放一個物體後,物體仍然會先加速,摩擦力向下.假設加速中途某一瞬間物體的速度和傳送帶相等了,那麼它有下滑的趨勢,此後,他會和傳送帶發生相對位移.這以後,它的摩擦力就向上了,成了阻力。
㈦ 高中物理傳送帶問題
物體與傳送帶共速時,物體與傳送帶相對靜止,可將其視為物塊靜止放置於傳送帶上。通過受力分析和力的合成與分解可知,物塊所受的摩擦力沿傳送帶向上。
㈧ 高中物理專題 傳送帶問題
如圖3-5-1所示為車站使用的水平傳送帶的模型,傳送帶長l=8 m,現有一個質量為m=10 kg的旅行包以v0=10 m/s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傳送帶.已知旅行包與皮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6.在本題中,g取10 m/s2,且可將旅行包視為質點.試討論如下問題:
(1)若傳送帶靜止,則旅行包從傳送帶的A端滑到另一端B所需要的時間是多少?
(2)若傳送帶以速度v=4 m/s沿順時針方向勻速轉動,則旅行包從傳送帶的A端滑到B端歷時多少?
(3)若傳送帶以速度v=4 m/s沿逆時針方向勻速轉動,則旅行包是否能夠從傳送帶的A端滑到B端?如不能,試說明理由;如能,試計算歷時多少?
解析:(1)取旅行包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μmg=ma
求得旅行包做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a=μg=6 m/s2
設旅行包從A端滑行到B端歷時為t,由運動學公式得l=v0t-1/2at2
代入數據求得t=4/3s.
(2)設旅行包在沿順時針方向轉動的傳送帶上做勻減速運動經時間t1後速度減為v,然後隨傳送帶的轉動而做勻速運動經時間t2到達B端,則有
μmg=ma,
2as1=v02-v2
v=v0-at1,
s1+s2=l,
s2=vt2
由上述各式可解得旅行包從A端運動到B端共歷時
t′=t1+t2=1.25 s.
(3)當傳送帶逆時針轉動時,旅行包的受力情況始終不變,且與傳送帶保持靜止時的受力情況相同.由此可判斷:旅行包能從A端滑到B端,且所經歷時間與皮帶靜止時相同,即為
t=4/3s.
㈨ 高一物理:傳送帶的求法
給你一個很實用的傳送帶結論,其實當靜止把物體放上傳送帶時只要傳送帶夠長,不管傳送帶是否有傾斜,都可以證明到
當物體從靜止加速到與傳送帶速度相同時,有
傳送帶行駛路程=2*(物體行駛路程)=2*(相對滑動路程)
此題的痕跡長就是相對滑動長度,所以一看就能算出t=2s
這結論會經常在傳送帶問題上用到,解決選擇填空速度快
㈩ 高中物理傳送帶專題咋分析呢
解題思想:受力分析決定運動情況。
受力分析步驟:1重力,2彈力,3摩擦力,把研究對象受到的各個力找全,然後沿a方向和垂直於a方向進行正交分解,建立a方向的牛頓第二定律方程和垂直於a方向的平衡方程,可求解a。
研究對象:傳送帶上的小物體
彈力:只能是與研究對象相接觸(繩、桿、彈簧、接觸面)的物體施加的,需要判斷有無和方向。
摩擦力:存在於有彈力的接觸面上,即先有彈力再有摩擦力。滑動摩擦力與 小物體相對於傳送帶的運動方向相反(注意,不是相對於地面的運動方向,參考系的選擇不同);靜摩擦力要結合運動情況來判斷(即F與a的方向一致性)。
而傳送帶關鍵在於靜摩擦力方向的判定:物體隨水平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沒有摩擦力;物體隨水平傳送帶一起加、減速運動,靜摩擦力提供加速度,由運動情況定a方向,進而知道f方向;物體隨傾斜的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小物體合外力為零,靜摩擦力一般沿斜面向上,且最大靜摩擦力大於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物體隨傾斜的傳送帶一起加、減速運動,合外力提供加速度,由運動情況決定a方向,且最大靜摩擦力大於重力沿斜面的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