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如何做中考物理實驗探究題

如何做中考物理實驗探究題

發布時間:2022-05-28 20:28:10

㈠ 急求物理中考主觀題(實驗探究)答題技巧

每年中考物理學科對實驗的考查都有明確要求,其實,考生在實驗復習中注意一些易犯錯誤,就能夠避免丟分。
忘記實驗所需器材
在涉及實驗的考題中,常出現補充實驗器材的填空題和挑選器材的選擇題,不少學生因為沒有很好地掌握該實驗所需要的器材而填錯或選錯選項。
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表面上看是考生沒有記住該實驗所需要的器材,實質上是沒有領會該實驗的精神實質,沒有找到記住實驗器材的好方法。
解決對策:
明確實驗目的、 原理 與方法。每個實驗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即實驗目的),依據的 原理是什麼,實驗的步驟是怎樣的,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要在頭腦中建立起邏輯順序,促進理解和記憶,減少遺忘。要克服那種拋開目的、 原理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記准、畫熟實驗器材裝置圖。在教材上,幾乎每個實驗都有一個該實驗所需主要器材的裝置圖,往往圖中所列出的就是該實驗不可少的重要器材。考生應該養成練習畫實驗裝置圖的好習慣,邊畫圖邊想還需要哪些器材,實驗的步驟是怎樣的,這樣,不但記住了圖上顯示的主要器材,還記住了圖上沒有標出的器材,有效地促進記憶和理解。
區別測量性器材和其他器材。物理實驗中,測量性器材有:刻度尺、彈簧秤、溫度計、電流表、電壓表、多用電表、滑動變阻器、電阻箱等等,除了滑動變阻器以外,都是可以讀數的測量性器材,考生應對它們的讀數原理 和精確度、量程等准確記憶和理解。其他器材是指:鐵架台、小車、小球、木板、細繩等等,他們的特點是不能直接讀出測量結果。
不會正確選擇實驗器材
怎樣從題目給出的諸多實驗器材中,正確選出題目所需要的實驗器材,來完成實驗題的解答,是考生的一個難點。出現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是考生沒有正確理解實驗的目的、原理 及其本質含義,只注重實驗的形式。

㈡ 中考物理實驗操作有哪些

中考物理實驗出現概率最大的是伏安法實驗,如研究歐姆定律,測電阻,測電功率等;其次是密度測量實驗,特別是密度和浮力結合的實驗,這種題只要出現就多半較難;再次是平面鏡成像或者凸透鏡成像,後者可能性大些;最後其他實驗就都有可能了,但是好像經常出現控制變數法的實驗,這個要注意,上面說的研究歐姆定律要用控制變數法,另外,探究電阻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這個出現的比較少,因為太簡單),再就是摩擦力,電磁鐵(電磁繼電器的連線一般都會出現),等等,實驗確實很多,必須要清楚實驗目的和實驗原理,以及一些重要器材的作用。

㈢ 初中物理實驗題的答題技巧有哪些

1.仔細審題,.看給了你什麼條件,什麼裝置,什麼數據,什麼圖,讓你回答什麼等等。根據所給信息進行分析,
2明確實驗題的實驗是研究什麼、或者是測量什麼的,應用的是哪些相關知識
3.把上面說的這兩點相結合,就可找到答案
4平時要注意所學實驗,把每個實驗的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實驗結論等要弄明白,答題時就較容易
具體的要結合具體的實驗題來說比較好

㈣ 關於中考物理實驗題

測量電阻的方法
如果按測量電阻的常用原理來分有:伏安法(也叫歐姆定律法)、正比法、半偏法和替代法;如果按使用的測量儀表來分有:伏安法、電壓表測電阻法、電流表測電阻法。不同的測量原理、不同的測量儀表,設計測量電路的思路也不同。下面按使用測量儀表的分類來論述測量電阻的方法。
1、伏安法測電阻RX
伏安法測RX的原理是,用安培表把流過RX的電流I測出來,用電壓表把RX兩端電壓U測出來,再根據歐姆定律(RX = U/I)將RX求出來。
根據這一原理,在設計測量電路時,必須有電壓表和安培表,同時還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選好電壓表、安培表的量程,量程太大或太小,都會違反讀數原則;第二,正確選擇好安培表的內、外接法;第三,確定滑動變阻器的限流式接法或分壓式接法。此外,在選擇各種儀器時,還要考慮儀器所能承受的最大電壓、電流及電功率,這一點學生最容易忽視的。
例1、 測一個阻值約為250KΩ的電阻,備有下列器材:
A、電流表(量程100μA,內阻2KΩ )
B,電流表(量程500μA,內阻300Ω)
C,電壓表(量程10V,內阻100kΩ )
D,電壓表(量程50v,內阻500KΩ )
E,直流穩壓電源(電動勢15V,允許最大電流為1A)
F,滑動變阻器(最大電阻為1KΩ ,額定功率為1W)
G,導線若干
(1)電流表應選 ________,電壓表應選________。 (2)畫出測量RX的電路原理圖。
分析:①儀器選擇:流過RX的最大電流I=15V/250KΩ=60μA ,RX兩端最大電壓接近15V,根據讀數原則,電流表選A,電壓表選C。②伏安法採用安培表內接法,原因是RX>>RA。③因RX>R,滑動變阻器採用分壓式接法。綜合以上情況,測量電阻電路的設計思路如圖3示。

2、電壓表測電阻RX的方法
該電路特點是,測量電阻時只能使用電壓表,再配備電阻箱或滑動變阻器,它的測量原理有:正比法和半偏法。正比法是指,,將被測電阻RX跟一個已知電阻RO串聯(RO可以是電阻箱或電壓表內阻Rv),根據串聯電路特點,電壓與電阻成正比,即RX/RO = Ux/UO , 再通過簡單計算, RX可測出。半偏法是指,將被測電阻RX跟一個電阻箱串聯,當RX、RO兩端電壓相等或都是電壓表滿偏的一半時,可認為RX = RO ,則RX可測出。其實,這兩個測量原理是大同小異,不同的是,正比法要經過計算才能得出RX值,而半偏法是直接讀數即可知道RX值。
根據該方法的測量原理,在設計測量電路時,要充分利用電路的測量特點進行設計。比如,使用正比法測RX時,RX值與RO值要相當才能串聯測量;若RO>>RX時,則不能串聯測量,同時RX、RO兩端電壓要已知。使用半偏法測RX時,一般配有電阻箱與RX串聯、讀數,且串聯電路兩端總電壓保持不變。請看以下兩個例子。
例2、用以下儀器,盡可能精確地測量待測電阻RX的阻值:
A.電動勢約2V左右,內阻r<1Ω 的電源一個;
B.內阻Rv=30KΩ ,最大量程為3V的電壓表一個;
C.電阻在10KΩ ~ 20KΩ 范圍內的待測電阻RX一個;
D、開關一個,導線若干條.
(1)、畫出測量電阻RX阻值的實驗電路圖。
(2)、寫出待測電阻RX的表達式。
(3)、Rx的阻值在10Ω ~20Ω 范圍內時,還能用這種方法測量嗎?
分析:題中被測電阻RX與電壓表內阻Rv相當,且Rv >> r,故RX與電壓表串聯,並且串聯電路總電壓不變,等於電源電動勢E,但由於電動勢是約數,還需用電壓表准確測出電動勢E。綜合以上情況,其測量電阻RX電路的設計思路如圖4示。當K閉合時,電壓表讀數U1 = E,K斷開時,電壓表讀數為U2,則RX兩端電壓為E – U2,由正比法得:RX/Rv = (E –U2)/U2 ,得RX = (E –U2)*Rv/ U2

如果RX的阻值在10Ω ~20Ω內時,則Rv>>RX,總電壓幾乎全集中在Rv上,此時,將無法使用正比法。.
例3、現要求使用如下器材測量電阻RX :理想電壓表①一隻 ,電源E一個(E 略大於電壓表量程,r不能忽視) ,電阻箱Ro(0 ~ 9999Ω)一隻,被測電阻RX (約1KΩ)一隻,滑動變阻器R(0 ~20Ω)一隻,開關一個,導線若干。①畫出測量電阻RX阻值的實驗電路圖。②寫出待測電阻RX的表達式。
分析:因電壓表是理想的,故Rv視為無窮大, 電壓表不能與RX串聯,只能並聯。滑動變阻器R若採用限流式接法,既不能用伏安法測量,也不能用正比法,故只能採用分壓式接法,且電阻箱 RO 與RX串聯時才有機會測量RX , 綜上所述,測量RX的電路可償試採用半偏法 ,其設計思路如圖5所示:
實驗步驟:a)先把RO 調到零,R調到最左端,閉合K 。
b)移動R ,使① 表滿偏。
c)R 不動,調節RO ,使①表半偏,則RO = RX .

3.安培表測電阻RX的方法
該電路特點是,測量電阻時只能使用電流表,沒有電壓表,再配備電阻箱、滑動變阻器.其測量原理有:歐姆定律法(即RX = U/I ) 、替代法.歐姆定律法是指,利用安培表①測出流過RX的電流 ,在測RX兩端電壓時,又不能使電壓表,故還需一個電流表①與電阻箱串聯,構成一個電壓表.替代法是指,測量電路中只有一個電流表,需用另一個電阻箱的讀數代替RX值 ,因此 , RX與電阻箱並聯,若流過它們的電流相等,則RO = RX .
根據該方法的測量原理和電路特點,在設計測量電路時,若採用歐姆定律法,則RX與安培表①串聯,再與電流表①並聯;若採用替代法,則RX與RO並聯 ,通過開關控制, 調節RO ,讓流過它們的電流相等, 則電阻箱讀數就是RX值,請看以下二個例子.
例4 .實驗器材有:被測電阻RX約100Ω,安培表①(量程0~ 0.1A ,RA=2Ω),靈敏電流計①(滿偏Ig=100μA,Rg=100Ω),電阻箱RO,滑動變阻器R,電源電動勢約3V ,單刀開並一個,導線若干.現要求: (1)畫出測量電阻RX的電路圖.(2)寫出測量RX值的表達式.
分析:根據題中提供的儀器,測量方法將無法採用替代法,最好採用歐姆定律法 ,故RX與安培表①串聯,測出流過RX的電流IA ,為獲取RX兩端電壓,可將靈敏電流計①與電阻箱RO串聯,另外,為提高電壓調節范圍,滑動變阻器採用分壓式接法.綜上所述情況,測量電阻RX電路的設計思路如圖6示.測量時,為遵守儀表的讀數原則, RO值取29KΩ,同時調節R ,使靈敏電流計①恰好滿偏,則RX+RA=Ig(Rg+RO )/IA ,
故RX= Ig(Rg+RO )/IA - RA 。

例五.要測出一個未知電阻的阻值RX ,現有如下器材:讀數不準的電流表A、定值電阻RO、電阻箱R1、滑動變阻器R2、單刀單擲開關S1、單刀雙擲開關S2、電源和導線 .
(1)畫出實驗電路圖,並在圖上標出你所選用器材的代碼.
(2)寫出主要的實驗操作步驟.
分析:因電流表讀數不準,採用歐姆定律法測量RX行不通,故只能採用替代法,利用單刀雙擲開關S2 ,讓通過RX 、R1電流相同,故測量RX電路的設計思路如圖7示. 操作步驟.:a) R2調至最大,S2接1,閉合S1 . b)調節R2 ,使電流表指針指在恰當位置. c) R2不動, R1調至最大, S2接2. d)調節R1 ,使電流表指針指在原位置,則RX= R1 .

通過以上幾個例子說明,設計測量電阻RX的電路至少要有一個儀表(電壓表或電流表),否則,無法進行測量.但在實際中,許多問題總在不斷變化,有些情形沒有上述例子中的典形特點,,這就要學生能靈活應變,挖掘條件,找出相同點,但無論怎樣,測量電路設計的原理、思路,是不會變的.比如,例4中,若把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改為30KΩ,其它條件不變,能否使用半偏法呢?另外,上述介紹的測量電阻的設計原理、思路,並非很完美,它們總存在一些測量誤差.
除了上述介紹的測量電路外,還有使用歐姆表直接測量電阻值的,若如此,則無需設計測量電阻電路了.

㈤ 初中物理實驗題答題技巧

⑶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⑷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⑸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⑹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⑺探究杠桿平衡條件,⑻探究動能(重力勢能)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⑼探究物質比熱容,⑽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⑾探究不同物質的導電性能,⑿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⒀探究電流熱效應,⒁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2. 不同版本的教材外物理探究型實驗包括新課改以來物理課外讀物上設計的探究活動和各地中考試題中出現的,其中最常見的有:⑴探究水果電池電壓與哪些因素有關,⑵探究籃球反彈的高度與哪些因素有關,⑶車輛滑行的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⑷探究物體承受的壓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等等。 物理科學探究活動一般有7個主要環節,依次是⑴提出問題,⑵猜想與假設,⑶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方案,⑷進行實驗和收集數據,⑸分析論證,⑹評估,⑺交流與合作。各地的中考命題針對這一知識點在各個試題上有著不同程度的偏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進行考查,這也就給命題帶來了多個角度的可能性。比如同是考查凸透鏡成像規律,但由於考查的環節或是角度不同,考查的方式也就明顯不同,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盡可能的引導學生對每個知識點、每個環節要 做到理解和掌握。新課程改革以來,各地中考命題中涉及不同版本教材外的物理探究實驗逐年在出新。但縱觀其考查內容,大都來源於學生生活實際,並且所考核的方法和能力都是學生應了解和掌握的。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應考技巧的教育引導中,提醒學生對此不要產生心理上的障礙,只要抓住應用得當的方法,一般都能輕松解決。 探究型實驗試題的解題方法強調應用性和開放性,突出物理知識的應用,強調靈活運用物理知識解釋試題呈現的問題,故而在解答時,可附助已有的知識和結論,對試題所考查的內容和能力,做出正確的解答。當然中考命題並不會只局限於已有知識的得出,往往可能會更注重探究過程的考查,因此解答此類試題時千萬不要急於求成,而要體會出試題考查的方向,也就會從容應答。 三開放、設計型實驗的特點及解題技巧 ⑴物理開放題是指題設條件不確定、解題方法多樣化、答案不唯一的題目。這些試題或條件開放、或策略開放、或結論開放,可謂千姿百態。通過求解這一類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習興趣,考查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和創新中,出現了一批立意和情景新、耐人尋味的開放型試題,它們成為試卷中的亮點,格外引人注目。 題設條件開放型實驗題,一般特點是條件多餘或隱含,求解問題不指明;解題策略開放型實驗題,主要特點是解答方式不統一,方法多樣化;待求結論開放型實驗題的主要特點是結論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樣化。解決此類問題,要求教師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各個演示實驗及其日常化的實驗器材,靈活運用物理知識,充分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准確把握實驗的意圖和原理。 ⑵設計型實驗題是指根據實驗目的和要求,設計研究方案,運用不同於教材或試題要求的實驗方法解決同一物理問題,此類題綜合考查學生觀察實驗,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綜合分析、歸納等能力,有一定的難度。近年來此方面的試題陸續增加並延伸到我們的生活周圍之中,命題也已不局限於對教材已有實驗的新設計。 解答設計型實驗時,首先要明確試題所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結合教材所學相關知識和設計,進行分析和比較,從中發現其異同之處,從而進行創造性的變更和設計,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㈥ 初中物理的實驗探究題怎麼搞好

首先,你必須掌握好一些基本的物理定理。
其次,你應該好好熟悉書本上的那些實驗,要了解前人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才提出的這個方法(這有利於提高你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分步分析前人做這個實驗的全過程,如果有幾個人都做過這個實驗你就要認真比較一下他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最後,要做一些探究性實驗的題目開闊一下視野,同時注意一下答題技巧

㈦ 物理實驗題怎麼做,我初三

你先要想清楚實驗題考什麼,其實也不外乎那幾項:
一 實驗儀器:什麼安培表啊、電壓表啊,電阻絲啊、游標卡尺的,你看書就能總結出一堆了,你背下來就可以了.
二 連電路圖 有些實驗題叫你用線連電路,你首先畫一個標準的圖,再對照著實物圖連線.先連燈泡和安培表,再連並聯和串聯,然後連電源,最後連伏特表.注意不要交叉那些線條
三 讀刻度表 小心度咯
四 實驗原理 書上應該都有的吧
五 實驗結果 根據什麼原理,出現什麼現象,證明*****

應該還有其他的考察項目的,我也不記得那麼多了,你再總結咯。
實驗題應該不難吧,可能是沒找到方法而已啦。看來你還是蠻有希望的,呵呵

㈧ 求中考物理實驗操作步驟,在線等答案!急!!!!

物理部分:
1探究並聯電路中的電流
N(N-1個支路)個電流器
1個測總電流
N-1個測支路電流
結論總電流等於所有支路電流之和
2探究凸透鏡成像的特點
物距大於2倍焦距是倒立縮小的實相;物距等於2倍焦距是倒立等大的實相;物距介於1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中間是倒立放大的實相;物距等於一倍焦距是平行光,無相;物距小於一倍焦距是成放大正立的虛像.(實相是指能在屏上看見物體,虛像是指能透過透鏡看到物體)
3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即摩擦系數)和垂直於接觸面的壓力.
4電壓表測並聯電路電壓
N(支路數+1),個電壓表
1個測總電壓
N-1個測支路電壓
結論是所有電壓器讀數相等
5平面鏡的成像特點
等大正立虛像
6用電壓表測串聯電路中的電壓
N個(N-1個用電器或電阻)電壓表
一個測總電壓
N-1個測電路中所有用電器或電阻電壓
結論是
總電壓等於所有用電器或電阻電壓值之和
7連接並聯電路
這個...怎麼跟你說..!
8測量小燈泡的功率
測燈泡兩端電壓和通過燈泡的電流.
電流乘以電壓就是功率!
9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力矩相等!
力乘以力臂等於力矩..GOD.!
10探究串聯電路中的電流
這個有什麼好探究的..處處相等.!
11練習使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
把滑動變阻器連進電路..只要滑動變阻器不短路就能改變電流!
12聯系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聯系?練習?
指針穩定厚度熟即可.(不要超過量程)
13
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
不要碰到器皿壁.讀數三分鍾不變讀數即可

㈨ 中考物理實驗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怎麼做詳細點 謝了

規律1:當物距大於2倍焦距時,則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像距小於物距,像比物小,物像異側。應用:照相機、攝像機。
規律2:當物距等於2倍焦距時,則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物距等於像距,像與物大小相等,物像異側。
規律3:當物距小於2倍焦距、大於1倍焦距時,則像距大於2倍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像距大於物距,像比物大,物像異側。應用:投影儀、幻燈機、電影放映機。
規律4:當物距等於1倍焦距時,則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規律5:當物距小於1倍焦距時,則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此時像距大於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側。應用:放大鏡。

閱讀全文

與如何做中考物理實驗探究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