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蛋白質受熱變性為什麼是物理變化

蛋白質受熱變性為什麼是物理變化

發布時間:2022-05-29 03:17:18

A. 蛋白質加熱變性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蛋白質的分子結構發生了改變,化學性質也發生了改變

B. 蛋白質變性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是化學變化
蛋白質的功能特點有兩方面決定的,一是組成
其的氨基酸種類和排列順序,二是其空間盤折
結構。蛋白質變性主要是影響後者。輻射、強
酸強鹼、重金屬離子、高溫影響了蛋白質的空
間結構,使其性狀發生變化。
由於其化學性質改變,所以是真正的化學變化

C. 高溫使蛋白質變性的原因是什麼

蛋白質的變性理論最早由吳憲在1931年提出,他認為蛋白質的活性喪失是其構象在特定因素下發生改變的結果。變性與水解不同的是,變性不涉及蛋白質一級結構的變化(如肽鍵斷裂),只是維系蛋白質高級結構的次級鍵被嚴重破壞。

能夠使蛋白質變性的方式有:高溫,極端低溫,酸,鹼,重金屬離子,有機溶劑,甲醛,尿素,高強度輻射等。

高溫可以使食物中的微生物的蛋白質和核酸變性,殺死微生物,因此高溫,如將雞蛋和肉類加熱,是常用的消毒手段。醫用酒精可以消毒也是同樣的原因。

(3)蛋白質受熱變性為什麼是物理變化擴展閱讀

蛋白質的變性分為可逆和不可逆兩種。

1、可逆的變性

指在一定條件下,蛋白質沉澱,但是空間結構不改變,當撤去變性條件後,蛋白恢復活性。例如鹽析,在高濃度鹽中蛋白質變性沉澱,但加入適量水使鹽溶液濃度降低時,蛋白質又溶解,恢復活性。

2、不可逆的變性

指在一定條件下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改變,即使撤去了變性條件,蛋白活性依然無法恢復。例如高溫加熱使蛋白失活後,降低溫度蛋白仍然無活性

D. 雞蛋煮熟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
雞蛋遇熱由液體反轉為固體
蛋白質是由一條或多條多肽鏈 (polypeptide chain)所構成的,多肽鏈則由不同的氨基酸分子以肽鍵依序接合而成,相鄰氨基酸分子由於其組成元素與化性不同,而相互產生氫鍵或其他引力或斥力,使得蛋白質摺疊成特定的形狀;通常,水溶性的蛋白質結構中,疏水性(hydrophobic,或不親水)的部份會被包在內部,而親水性 (hydrophilic) 部分則露在外部,因此可溶於水中.
然而,加熱時的能量會攪動蛋白質分子,使它掙脫氫鍵或其他吸力、斥力的束縛,原本摺疊成特定形狀的多肽鏈松開,失去原本的水溶性結構,故而變成不可溶的固體狀.

E. 蛋白質的變性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蛋白質變性或者變質,都屬於化學變化,因為有新物質產生。

F. 食物加熱後狀態會發生很大變化,為什麼,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當然是物理和化學變化都有
比如雞肉炸的時候,蛋白質變性,這是化學變化
外面裹的炸粉蓬鬆變脆,主要也是化學變化
當然雞肉的溫度也上升了,這是物理變化,吃冷的總不好吃吧
總之這是很復雜的情況,少了某一樣你可能就會覺得不好吃了哦。。

G. 高溫使蛋白質發生變性的原因是什麼

蛋白質的變性既有物理變化,也有化學變化:

蛋白質是由多種氨基酸通過肽鍵構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蛋白質分子中各氨基酸的結合順序稱為一級結構:蛋白質的同一多肽鏈中的氨基和醯基之間可以形成氫鍵,使得這一多肽鏈具有一定的構象,這些稱為蛋白質的二級結構;多肽鏈之間又可互相扭曲折疊起來構成特定形狀的排列稱為三級結構,三級結構是與二硫鍵,氫鍵等聯系著的。 變性作用是蛋白質受物理或化學因素的影響,改變其分子內部結構和性質的作用。一般認為蛋白質的二級結構和三級結構有了改變或遭到破壞,都是變性的結果。能使蛋白質變性的化學方法有加強酸,強鹼,重金屬鹽,尿素,乙醇,丙酮等;能使蛋白質變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熱,紫外線照射,劇烈振盪等。 重金屬鹽使蛋白質變性,是因為重金屬陽離子可以和蛋白質中游離的羧基形成不溶性的鹽,在變性過程中有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因此是一個化學變化。
強酸、強鹼使蛋白質變性,是因為強酸、強鹼可以使蛋白質中的氫鍵斷裂。也可以和游離的氨基或羧基形成鹽,在變化過程中也有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因此,可以看作是一個化學變化。
尿素、乙醇、丙酮等,它們可以提供自己的羥基或羰基上的氫或氧去形成氫鍵,從而破壞了蛋白質中原有的氫鍵,使蛋白質變性。但氫鍵不是化學鍵,因此在變化過程中沒有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所以是一個物理變化。 加熱、紫外線照射,劇烈振盪等物理方法使蛋白質變性,主要是破壞廠蛋白質分子中的氫鍵,在變化過程中也沒有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沒有新物質塵成,因此是物理變化。否則,雞蛋煮熟後就不是蛋白質了。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蛋白質的變性既有物理變化,也有化學變化。但蛋白質的變性是很復雜的,要判斷變性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有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就是化學變化;如果沒有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就是物理變化。
天然蛋白質的嚴密結構在某些物理或化學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間結構被破壞,從而導致理化性質改變和生物學活性的喪失,如酶失去催化活力,激素喪失活性稱之為蛋白質的變性作用(denaturation)。變性蛋白質只有空間構象的破壞,一般認為蛋白質變性本質是次級鍵,二硫鍵的破壞,並不涉及一級結構的變化。
變性蛋白質和天然蛋白質最明顯的區別是溶解度降低,同時蛋白質的粘度增加,結晶性破壞,生物學活性喪失,易被蛋白酶分解。
引起蛋白質變性的原因可分為物理和化學因素兩類。物理因素可以是加熱、加壓、脫水、攪拌、振盪、紫外線照射、超聲波的作用等;化學因素有強酸、強鹼、尿素、重金屬鹽、十二烷基磺酸鈉(SDS)等。在臨床醫學上,變性因素常被應用於消毒及滅菌。反之,注意防止蛋白質變性就能有效地保存蛋白質制劑。
變性並非是不可逆的變化,當變性程度較輕時,如去除變性因素,有的蛋白質仍能恢復或部分恢復其原來的構象及功能,變性的可逆變化稱為復性。例如,前述的核糖核酸酶中四對二硫鍵及其氫鍵。在β

H. 重金屬離子是蛋白質變性是化學變化,那麼高溫是蛋白質變性是物理變化嗎

是的.
無論是高溫還是重金屬鹽,都會使得蛋白質空間結構變化,這就會使得其中有很多化學建的變化,包括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而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正是化學反應的本質.
所以是化學反應.

I. 蛋白質的變性是化學還是物理變化

引起蛋白質變性有物理變化也有化學變化
物理有加熱,加壓,攪拌,紫外線照射等
化學有強酸,強鹼,尿素,重金屬鹽等

閱讀全文

與蛋白質受熱變性為什麼是物理變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