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平均速率怎麼求
平均速率(average speed)是指物體運動的路程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對運動的物體來說,平均速率不可能為零。
需要注意的是,平均速率是標量,沒有方向。
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公式:v=△s∕△t=(vt+v0)/2
單位:m/s
❷ 光速是怎麼被測量出來的
光速測量:
布萊德雷的光行差法
1728年,英國天文學家布萊德雷(1693—1762)採用恆星的光行差法,得出光速是一有限的物理量.布萊德雷在地球上觀察恆星時,發現恆星的視位置在不斷地變化,在一年之內,所有恆星似乎都在天頂上繞著半長軸相等的橢圓運行了一周.他認為這種現象的產生是由於恆星發出的光傳到地面時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在此時間內,地球已因公轉而發生了位置的變化.他由此測得光速為:C=299930千米/秒
這一數值與實際值比較接近.
以上僅是利用天文學的現象和觀察數值對光速的測定,而在實驗室內限於當時的條件,測定光速尚不能實現.
旋轉齒輪法
用實驗方法測定光速首先是在1849年由斐索實驗.他用定期遮斷光線的方法(旋轉齒輪法)進行自動記錄.實驗示意圖如下.從光源s發出的光經會聚透鏡L1射到半鍍銀的鏡面A,由此反射後在齒輪W的齒a和a』之間的空隙內會聚,再經透鏡L2和L3而達到反射鏡M,然後再反射回來.又通過半鍍鏡A由L4集聚後射入觀察者的眼睛E.如使齒輪轉動,那麼在光達到M鏡後再反射回來時所經過的時間△t內,齒輪將轉過一個角度.如果這時a與a』之間的空隙為齒a(或a』)所佔據,則反射回來的光將被遮斷,因而觀察者將看不到光.但如齒輪轉到這樣一個角度,使由M鏡反射回來的光從另一齒間空隙通過,那麼觀察者會重新看到光,當齒輪轉動得更快,反射光又被另一個齒遮斷時,光又消失.這樣,當齒輪轉速由零而逐漸加快時,在E處將看到閃光.由齒輪轉速v、齒數n與齒輪和M的間距L可推得光速c=4nvL.
在斐索所做的實驗中,當具有720齒的齒輪,一秒鍾內轉動12.67次時,光將首次被擋住而消失,空隙與輪齒交替所需時間為
在傅科的實驗中:L=4米,L0=20米,△s=0.0007米,W=800×2π弧度/秒,他求得光速值c=298000±500km/s.
微波諧振腔法
1950年埃森最先採用測定微波波長和頻率的方法來確定光速.在他的實驗中,將微波輸入到圓柱形的諧振腔中,當微波波長和諧振腔的幾何尺寸匹配時,諧振腔的圓周長πD和波長之比有如下的關系:πD=2404825λ,因此可以通過諧振腔直徑的測定來確定波長,而直徑則用干涉法測量;頻率用逐級差頻法測定.測量精度達10^-7.在埃森的實驗中,所用微波的波長為10厘米,所得光速的結果為299792.5±1km/s.
激光測速法
1970年美國國家標准局和美國國立物理實驗室最先運用激光測定光速.這個方法的原理是同時測定激光的波長和頻率來確定光速(c=vλ).由於激光的頻率和波長的測量精確度已大大提高,所以用激光測速法的測量精度可達10^-9,比以前已有最精密的實驗方法提高精度約100倍.
除了以上介紹的幾種測量光速的方法外,還有許多十分精確的測定光速的方法.
根據1975年第十五屆國際計量大會的決議,現代真空中光速的准確值是:
c=299792.458±0.001km/s
定義:
光速是指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的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它與觀測者相對於光源的運動速度無關,即相對於光源靜止和運動的慣性系中測到的光速是相同的。物體的質量將隨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它的質量將趨於無窮大,所以有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是不可能的。只有靜止質量為零的光子,才始終以光速運動著。光速與任何速度疊加,得到的仍然是光速。速度的合成不遵從經典力學的法則,而遵從相對論的速度合成法則。
真空中的光速(speed of light/ velocity of light)是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光速與觀測者相對於光源的運動速度無關。物體的質量將隨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它的動質量將趨於無窮大,所以質量不為0的物體達到光速是不可能的。只有靜質量為零的光子,才始終以光速運動著。光速與任何速度疊加,得到的仍然是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個重要的物理常量。
❸ 物理 解釋acceleration, velocity,speed, 還有他們的圖表怎麼看。
acceleration是加速度, velocity是速度,speed是位移,知道意思應該就沒問題了吧
❹ 物理公式上常用的一些物理常數的數值
類別(Sort)
量的名稱(Quantity)
符號(Symbol)
數值(Value)
普通常數
(general constants)
真空中光速
(speed of light in vacuum)
c
2.99792458x108 m/s
真空磁導率
(permeability of vacuum)
μ0
4πx10-7= 1.25663706143592x10-6
H/m
真空介電常數
(permittivity of vacuum)
?ε0
1/(μ0c2)
普朗克常數
(planck constant)
h
6.626176x10-34 J·s
9 = h/2?
1.054589x10-34 J·s
萬有引力常數
(gravitational constant)
G
6.672x10-11 N·m2/kg2
重力加速度(standard acceleration of gravity)
g
9.80665 m/s2
電磁常數(electromagnetic constants)
基本電荷
(elementary charge)
e
1.602189x10-19 C
磁通量子
(magnetic flux quantum)
?0
2.067851x10-15 Wb
玻爾磁子(bohr magneton)
μB = eh/2mec
9.274078x10-24 J/T
核磁子(nuclear magneton)
μN = e9 /2mpc
5.050824x10-27 J/T
原子常數
(atomic constants)
精細結構常數
(fine-structure constant)
?
7.297351x10-3
里德伯常數
(rydberg constant)
R∞=mec2/2h
1.09737318x107 /m
玻爾半徑
(bohr radius)
a0
0.52917706x10-10 m
哈特利能量
(hartree energy)
Eh
27.2116 eV
環流量子
(quantum of circulation)
h/me
7.27389x10-4 J·s/kg
電子質量(electron mass)
me
9.10953x10-31 kg
質子質量(proton mass)
mp
1.672649x10-27 kg
中子質量(neutron mass)
mn
1.674954x10-27 kg
物理化學常數(physicochemical constants)
阿伏加德羅常數
(avogadro constant)
NA 或 L
6.022045x1023 /mol
原子質量單位
(atomic mass unit)
amu
1.660566x10-27 kg
法拉第常數
(faraday constant)
F = NAe
9.648456x104 C/mol
摩爾氣體常數
(molar gas constant)
R
8.31441 J/(K·mol)
玻爾茲曼常數
(boltzmann constant)
k
1.380662x 10-23 J/K
理想氣體在標准狀態下的摩爾體積
[molar volume, ideal gas
(at 273.15K,101.325kPa)]
Vm
22.4138 L
標准大氣壓
(standard atmosphere)
-
101325 Pa
❺ velocity速度和speed速度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分別如何計算的。
speed指速率,只表大小;velocity指速度,含大小和方向。簡單的說,speed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口語化的表達方式;velocity是物理學的速度v的全拼,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總結:velocity=speed+direction。
❻ 求轉速,角速度,之間的關系
轉速與角速度換算關系:ω=2πn。
轉速n:是指單位時間內,物體做圓周運動的次數,用符號"n"表示;其國際標准單位為r/S (轉/秒)
角速度ω:一個以弧度為單位的圓(一個圓周為2π,即:360度=2π),在單位時間內所走的弧度即為角速度。公式為:ω=φ/t(Ч為所走過弧度,t為時間)ω的單位為:弧度每秒 。
(6)物理speed怎麼求擴展閱讀:
角速度的特性
1、偽矢量性:角速度是在物理學中描述物體轉動時在單位時間內轉過角度以及轉動方向的矢量(更准確地說,是偽矢量)。
2、角速度的矢量性:v=ω×r,其中,×表示矢量相乘(叉乘),方向由右手螺旋定則確定,r為矢徑,方向由圓心向外。
三維坐標系下的角速度
在三維坐標系中,角速度變得比較復雜。在此狀況下,角速度通常被當作向量來看待;甚至更精確一點要當作偽向量。它不只具有數值,而且同時具有方向的特性。數值指的是單位時間內的角度變化率,而方向則是用來描述轉動軸的。概念上,可以利用右手定則來標示角速度偽向量的正方向。
二維坐標系下的角速度
一個質點在二維平面上的角速度是最容易懂的。 如右圖所示,假使從(O)點向(P)質點畫一條直線,則該粒子的速度向量()可分成在沿著徑向上分量(徑向分量)以及垂直於徑向的分量(切線方向分量)。
❼ 物理中的位移,速度,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在英語中怎麼說
樓上幾位的翻譯,基本都是正確的,但是並不全面,通常地道的用法有:
位移 = displacement (只有這么一種說法)
速率 = speed (也只有這么一種)
速度 = velocity (也只有這么一種翻譯)
初速度 = initial velocity,starting velocity (這兩種翻譯都是常說常用的)
末速度 = terminal veloxity,final velocity (這兩種也是常見常用的,
有時也有人說ending velocity,也是對的)
加速度 = acceleration (可正可負,deceleration 指加速度為負的情況,retardation,
也是用以指減速度的情況.這三個詞都是常用的詞,acceleration
用得最多,在解說時,有時會借用其他兩個詞語)
另外說明:
勻速圓周運動 = uniform circular motion,circular motion with uniform speed.
是 speed,而不是 velocity.
❽ 轉速的公式
計算公式為轉速n=60f/p,n表示轉速,f表示頻率,p表示電機的極對數。
發電機轉速是發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發動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發動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發電機的轉速通常都以轉/分來表示,符號記法r/min。
線速度和轉速
線速度也有平均值和瞬時值之分。如果所取的時間間隔很小很小,這樣得到的就是瞬時線速度。
注意,當△t足夠小時,圓弧AB幾乎成了直線,AB弧的長度與AB線段的長度幾乎沒有差別,此時,△l也就是物體由A到B的位移。因此,這里的v其實就是直線運動中的瞬時速度,不過如今用來描述圓周運動而已。
線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它的線速度方向時刻改變,並始終指向該點的切線方向。
❾ 為什麼,物理上的速度是v而不是s(speed)。而函數的縮寫f就是英文單詞(function)的縮寫
首先,V是velocity的縮寫。velocity也是速度的意思。
speed就是指速度,是一個比較非正式的口語化單詞
velocity是一個專業詞彙,一般學過物理的都知道v時表示速度,這里的v就是velocity(速度)的縮寫,v是一個矢量,當然是同時表示方向和速度。另外speed其實也有表示速率的意思,那可以總結為velocity
=
speed
+
direction
另外希臘字母υ表示另一物理量「位移」
至於為什麼用velocity,這時國際上的規定。
❿ 高中物理中轉數怎樣求
轉數?還是轉速?轉速(Rotational Speed):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單位時間內沿圓周繞圓心轉過的圈數,叫做轉速,(與頻率不同)。轉速用符號"n"表示;其國際標准單位為rps (轉/秒)或 rpm (轉/分),也有表示為RPM (轉/分 ,主要為日本和歐洲採用,我國採用國際標准)。當單位為r/S時,數值上與頻率相等,即n=f=1/T,T為作圓周運動的周期。圓周上某點對應的線速度為:v=2π*R*n,R為該點對應的旋轉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