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用磁路解釋物體受力
用強磁材料構成在其中產生一定強度的磁場的閉合迴路。磁路一般由通電流以激勵磁場的線圈(有些場合也可用永磁體作為磁場的激勵源)、由軟磁材料製成的鐵心,以及適當大小的空氣隙組成。磁路中有關的物理量有磁通、磁通勢、磁阻、磁位差。研究磁路在於確定勵磁磁通勢和它所產生的磁通的關系。這對了解器件的性能,以進行相應的設計是必要的。
磁路與電路有某些相似之處。例如,若磁路中有一磁通經過若干段磁路,則此各段磁路的總磁位降等於各段磁路上磁位降之和。每一段磁路的磁位降等於該段磁路的磁阻與磁通的乘積,從而可得總磁阻等於各段磁路磁阻之和。這相當於串聯電阻電路的總電阻等於其中各電阻之和。同樣,磁路中若有多個磁路支路並聯,則各支路的兩端有相同的磁位降,各磁路支路的磁通之和即等於總磁通,從而可得這些並聯支路的總磁導等於各支路磁導之和。這相當於並聯電路的總電導等於其中各電導之和。
不同的 磁路會產生不同的磁場,磁場中不同的極性會相互作用(同性相吸異性相斥),這樣就產生了磁性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2. 磁路中磁動勢、磁通、磁阻、磁導率與電路中哪些物理量相類似
磁路中磁動勢、磁通、磁阻、磁導率與電路中哪些物理量相類似?
磁動勢 ~ 電動勢
磁通 ~ 電流
磁阻 ~ 電阻
磁導率~ 電導率。
3. 什麼是磁通勢
磁通勢(或稱磁動勢)是磁路中的一個物理量,相當於電路中的電動勢。指的是線圈中電流的磁效應的測度。以安培匝數測量,並取決於線圈匝數的多少。
磁場強度沿閉合路徑的線積分,又稱磁動勢。在許多電工裝置中,磁通量由線圈中的電流產生。根據安培環路定理,磁場強度沿閉合路徑的線積分,等於套著該路徑的線圈中電流I和線圈匝數N的乘積NI。
因此在電機工程中,沿著閉合路徑的磁通勢用乘積NI定義。閉合路徑上的磁通勢的方向,和線圈中電流的方向,應符合右手螺旋規則。若線圈不止一個,磁通勢等於每個線圈的NI的代數和。在國際單位制(SI)中,磁通勢的單位是安培(A)。工程上又用安培匝作為磁通勢的單位。
(3)磁路中的物理量有哪些表示擴展閱讀
公式
一、F=Φ·Rm,Φ=B*S(S為與磁場方向垂直的平面的面積),Rm=L/μA(L表示磁路長度,A表示磁路橫截面積)。
二、F = N·I,N表示線圈匝數,I表示線圈中的電流大小。
三、F = H·L,(H為磁場強度,與磁密度B和磁路材料等有關) L表示磁路長度。
公式一:作用在磁路上的磁動勢 F 等於磁路內的磁通量 Φ 與磁阻Rm的乘積。
公式二:通電線圈產生的磁動勢 F 等於線圈的匝數 N 和線圈中所通過的電流 I 的乘積,也叫磁通勢,磁動勢F的單位是安培(A)。
公式三:F是磁場強度H在磁路L上的積分。
感應電機的磁動勢為:N-繞組匝數,單位為次數(turns)
I-繞組中的電流,單位為安培 (A)
Φ-磁通量,單位為韋伯 (Wb)
Rm-磁路的磁阻,單位為安培/韋伯 (A/Wb)
公式一又被稱為霍普金斯定律或磁路歐姆定律.
4. 磁鐵的計量單位是什麼
磁鐵的計量單位是:特斯拉(符號為T)。
磁感應強度,它是指描述磁場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常用符號B表示,這個物理量之所以叫做磁感應強度,而沒有叫做磁場強度,是由於歷史上磁場強度一詞已用來表示另外一個物理量了。
區別:磁感應強度反映的是相互作用力,是兩個參考點A與B之間的應力關系,而磁場強度是主體單方的量,不管B方有沒有參與,這個量是不變的。
(4)磁路中的物理量有哪些表示擴展閱讀:
在國際單位制(SI)中,磁感應強度的單位是特斯拉[3],簡稱特(T)。在高斯單位制中,磁感應強度的單位是高斯(Gs ),1T=10KGs等於10的四次方高斯。
由於歷史的原因,與電場強度E對應的描述磁場的基本物理量被稱為磁感應強度B,而另一輔助量卻被稱為磁場強度H,名實不符,容易混淆。通常所謂磁場,均指的是B。
B在數值上等於垂直於磁場方向長1m,電流為1 A的直導線所受磁場力的大小。
B= F/IL ,(由F=BIL而來)。
註:磁場中某點的磁感應強度B是客觀存在的,與是否放置通電導線無關,定義式F=BIL中要求一小段通電導線應垂直於磁場放置才行,如果平行於磁場放置,則力F為零。
5. 什麼是磁導 符號是 λ
磁導率
表徵磁介質磁性的物理量.常用符號μ表示,μ為介質的磁導率,或稱絕對磁導率[1].
μ等於磁介質中磁感應強度B與磁場強度H之比,即通常使用的是磁介質的相對磁導率μr ,其定義為磁導率μ與真空磁導率μ0之比,即
μ=B/H
我覺得可能是磁阻
磁阻:就是磁通通過磁路時所受到的阻礙作用,用Rm表示.磁路中磁阻的大小與磁 路的長度l成正比,與磁路的橫截面積S成反比,並與組成磁路的材料性質有關.
m 為磁導率,單位H/m,長度l和截面積S的單位分別為m和㎡.因此,磁阻Rm的單位為1/亨(H-1).由於磁導率 m 不是常數,所以Rm也不是常數.
因為磁阻的符號是∧ ,也可能我記錯了,僅供參考.
6. 什麼叫磁場強度,磁通,磁阻,電磁力
磁場強度:衡量磁場大小的物理量常用大寫字母H表示,單位安培/米(A/m)。其與磁感應強度B,單位特斯拉(T)的關系為H=B/u,其中u為材料的磁導率。
磁通:設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有一個面積為S且與磁場方向垂直的平面,磁感應強度B與面積S的乘積,叫做穿過這個平面的磁通量,簡稱磁通(Magnetic Flux)。標量,符號「Φ」。
磁阻:磁阻(magnetic reluctance)是指含有永磁體的磁路中的一個參量。一段磁路的磁位差和磁通量的比值。磁阻由該磁路的幾何形狀、尺寸、材料的磁特性等因素決定。在國際單位制(SI)中,磁阻的單位是每亨[利](H)。
電磁力:電磁力 是 電荷、電流在電磁場中所受力的總稱。也有稱載流導體在磁場中受的力為電磁力,而稱靜止電荷在靜電場中受的力為靜電力。
7. 什麼是磁通
1、磁通是設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有一個面積為S且與磁場方向垂直的平面,磁感應強度B與面積S的乘積,叫做穿過這個平面的磁通量,簡稱磁通(Magnetic Flux)。標量,符號「Φ」。
2、在一般情況下,磁通量是通過磁場在曲面面積上的積分定義的。其中,Φ為磁通量,B為磁感應強度,S為曲面,B·dS為點積,dS為無窮小矢量(見曲面積分)。磁通量通常通過通量計進行測量。通量計包括測量線圈以及估計測量線圈上電壓變化的電路,從而計算磁通量。
(7)磁路中的物理量有哪些表示擴展閱讀:
磁通量是表示磁場分布情況的物理量。通過磁場中某處的面元dS的磁通量dΦ定義為該處磁感應強度的大小B與dS在垂直於B方向的投影dScosθ的乘積,即dFB =BdScosθ式中θ是面元的法線方向n與磁感應強度B的夾角。
磁通量是標量,θ<90°為正值,θ>90°為負值。通過任意閉合曲面的磁通量 ΦB 等於通過構成它的那些面元的磁通量的代數和,即對於閉合曲面,通常取它的外法線矢量(指向外部空間)為正。
在一般情況下,磁通量是通過磁場在曲面面積上的積分定義的。
其中,Φ為磁通量,B為磁感應強度,S為曲面,B·dS為點積,dS為無窮小矢量(見曲面積分)。
8. 在磁路中,當磁阻大小不變時,磁通與磁動勢成
磁路的歐姆定律是:通過磁路的磁通與磁動勢成正比,而與磁阻成反比。
磁路與電路有某些相似之處。若磁路中有一磁通經過若干段磁路,則此各段磁路的總磁位降等於各段磁路上磁位降之和。每一段磁路的磁位降等於該段磁路的磁阻與磁通的乘積,從而可得總磁阻等於各段磁路磁阻之和。這相當於串聯電阻電路的總電阻等於其中各電阻之和。
同樣,磁路中若有多個磁路支路並聯,則各支路的兩端有相同的磁位降,各磁路支路的磁通之和即等於總磁通,從而可得這些並聯支路的總磁導等於各支路磁導之和。這相當於並聯電路的總電導等於其中各電導之和。
(8)磁路中的物理量有哪些表示擴展閱讀:
在磁路中如有一磁通經過若干段磁路,則此各段磁路的總磁位降等於各段磁路上磁位降之和,每一段磁路的磁位降等於該段磁路的磁阻與磁通的乘積。從而可得總磁阻等於各段磁路的磁阻之和。這種情形與電路中串聯電阻電路的總電阻等於其中各電阻之和相似。
在磁路中如有多個磁路支路並聯,則此各支路的兩端間有同一磁位降。各磁路支路的磁通之和即等於總磁通。從而可得這些並聯支路的總磁導等於此各支路磁導之和。這種情形與並聯電導電路的總電導等於其中各電導之和相似。
9. 寫出磁路中的磁動勢、磁阻,和磁路歐姆定律的公式
磁動勢的公式有三個 1.F=Φ·Rm,Φ=B*S(S為與磁場方向垂直的平面的面積),Rm=L/μA(L表示磁路長度,A表示磁路橫截面積)。
2.F = N·I,N表示線圈匝數,I表示線圈中的電流大小。
3.F = H·L,(H為磁場強度,與磁密度B和磁路材料等有關) L表示磁路長度。
磁阻 Rm=l/μsRm 磁阻l=磁路長度(m)s=截面積(m^2)μ=磁導率(H/m)
10. 磁路的磁路
magnetic circuit
用強磁材料構成在其中產生一定強度的磁場的閉合迴路。它一般含有磁的成分,例如永久磁鐵、鐵磁性材料,以及電磁鐵,但也可能含有空氣間隙和其它的物質。它又是一種模型,用以研究含有用來導磁的鐵心的電磁器件,在這些器件中利用磁路在其中獲得所需的磁場。磁路一般由通電流以激勵磁場的線圈(有些場合也可用永磁體作為磁場的激勵源 )、由軟磁材料製成的鐵心,以及適當大小的空氣隙組成。
在有些場合下,用永磁體作為磁場的激勵源,其作用相當於通有電流的勵磁線圈。圖b是一直流電機的磁路。它由磁極、氣隙、電樞、磁軛構成,勵磁線圈繞在磁極上。圖a是一個常見於一些電工儀器中的含永久磁鐵的磁路。
磁路中有關的物理量有磁通、磁通勢、磁阻、磁位差。研究磁路在於確定勵磁磁通勢和它所產生的磁通的關系。這對了解器件的性能,以進行相應的設計是必要的。